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强震记录的核电厂抗震标准反应谱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覃锋 徐龙军 谢礼立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3-113,122,共11页
依据基岩场地上的汶川地震强震记录,分析了地震动地面峰值和核电站抗震标准反应谱的特性,证明了在推导和使用标准反应谱时所考虑的地面峰值加速度与地面峰值速度之比(PGA/PGV)受地面峰值加速度和震中距的影响,将对标准反应谱形状产生明... 依据基岩场地上的汶川地震强震记录,分析了地震动地面峰值和核电站抗震标准反应谱的特性,证明了在推导和使用标准反应谱时所考虑的地面峰值加速度与地面峰值速度之比(PGA/PGV)受地面峰值加速度和震中距的影响,将对标准反应谱形状产生明显的影响.另外还发现了基岩场地的竖向峰值加速度可能要远比通常认为水平向峰值加速度的2/3大.通过对比汶川地震强震记录的伪速度谱和规范给出的标准反应谱,发现规范中的标准反应谱在长周期段偏小.最后采用两种新的拟合反应谱的方法,不仅改变了以往先确定控制点的做法,而且很好地反映了均值加标准差反应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基岩场地强震记录 核电厂抗震设计 标准反应谱 地震动地面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场地指数连续变化的标准反应谱 被引量:5
2
作者 郭玉学 王治山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9-50,共12页
本文建议用场地的平均剪切模量和覆盖土层厚度作为场地评定指标,以模糊推论的综合评判导出的场地相对隶属度作为场地指数,通过场地指数确定标准反应谱,并将它表示为与场地相关的连续变化形式。文中研究了水平向和竖向反应谱形状的关系... 本文建议用场地的平均剪切模量和覆盖土层厚度作为场地评定指标,以模糊推论的综合评判导出的场地相对隶属度作为场地指数,通过场地指数确定标准反应谱,并将它表示为与场地相关的连续变化形式。文中研究了水平向和竖向反应谱形状的关系和远近震的影响。本文建议的反应谱,是以国内外直至近年取得的大量强震记录的统计分析为基础,比较符合新近的地震动特征研究结果和大量的震害经验,可供制订工业构筑物、电力设施和铁路、公路等专业工程方面的抗震设计规范时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结构 场地 标准反应谱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范标准设计反应谱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闫尚龙 冯业林 +1 位作者 相彪 孙成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7-100,120,共5页
抗震设计反应谱是土石坝动力计算分析的主要依据,其中反应谱参数的合理确定是工程抗震安全分析的重要环节之一。基于《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反应谱,依托某心墙堆石坝,初步探讨了反应谱参数对坝体动力反应及地震永久变形的影响... 抗震设计反应谱是土石坝动力计算分析的主要依据,其中反应谱参数的合理确定是工程抗震安全分析的重要环节之一。基于《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反应谱,依托某心墙堆石坝,初步探讨了反应谱参数对坝体动力反应及地震永久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增大动力放大系数最大值、延长反应谱特征周期均会使坝体的加速度反应和永久变形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由此对反应谱参数的选择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设计反应 反应参数 敏感性分析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岩塞爆破地震反应谱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超英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4-56,共3页
根据响洪甸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水下岩塞试验爆破震动测试数据 ,计算得到该地区的爆破地震反应谱和标准反应谱 ,为该地区的水工建筑物抗水下岩塞爆破地震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 ,对利用爆破地震反应谱来研究爆破地震效应具有一定的推... 根据响洪甸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水下岩塞试验爆破震动测试数据 ,计算得到该地区的爆破地震反应谱和标准反应谱 ,为该地区的水工建筑物抗水下岩塞爆破地震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 ,对利用爆破地震反应谱来研究爆破地震效应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震动测试 水下岩塞爆破 反应 标准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kV特高压交流电气设备抗震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7
5
作者 邱宁 程永锋 +3 位作者 钟珉 卢智成 朱祝兵 鲁先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32-1739,共8页
为提高特高压交流电气设备的地震安全性,对电气设备的抗震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及展望。结果表明:应以50 a超越概率2%的地震作为设防标准;明确了包络I0-III类场地特征周期的抗震设计标准反应谱,该谱由4部分组成,包括0~0.03 s区间的刚性... 为提高特高压交流电气设备的地震安全性,对电气设备的抗震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及展望。结果表明:应以50 a超越概率2%的地震作为设防标准;明确了包络I0-III类场地特征周期的抗震设计标准反应谱,该谱由4部分组成,包括0~0.03 s区间的刚性段、0.03~0.1 s的直线上升段、0.1~0.9 s的共振平台段、0.9~6.0 s的曲线下降段;明确了抗震试验技术,包括包络特高压抗震标准反应谱的试验波、地震动激励输入方向、输入输出的容差控制、支架动力放大效应、基于安全系数的试验结果判定准则;提出了抗震性能计算分析方法,包括数值模型的建立、抗震计算、荷载组合方式及抗震性能评判;开发了阻尼减震技术,通过在设备及设备支架之间布置耗能阻尼器,达到了良好的减震效果。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为:特高压主变设备抗震研究、互连设备抗震优化设计、复合设备抗震性能及抗震评估方法、特高压变电站整体抗震性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电气设备 抗震理论 标准反应谱 抗震试验技术 抗震评估方法 减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电气设备抗震试验共振拍波适用性及合理地震动输入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程永锋 朱祝兵 +3 位作者 邱宁 卢智成 鲁先龙 孙宇晗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53-1759,共7页
为研究地震动输入共振拍波的频率与特高压电气设备频率不一致时对设备抗震性能评估结果产生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分析了共振拍波在特高压电气设备抗震试验中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研究结果表明,特高压电气设备在地震作用下具... 为研究地震动输入共振拍波的频率与特高压电气设备频率不一致时对设备抗震性能评估结果产生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分析了共振拍波在特高压电气设备抗震试验中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研究结果表明,特高压电气设备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征,试验过程中设备基频变化比较明显,选用共振拍波已不能达到与设备共振的目的。结合特高压电气设备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特高压电气设备抗震试验的地震加速度反应谱,该反应谱的地震动力放大系数为2.5、特征周期为0.9 s,具有广泛的场地包络性,研究成果为特高压电气设备的抗震试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拍波 抗震性能 特高压电气设备 频率 标准反应谱 特征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