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化碘浓度在胃癌分化程度鉴别及淋巴结性质判定中的价值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芳 高剑波 梁盼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9期1012-1015,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期及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在鉴别低分化与中高分化腺癌及判定胃周淋巴结性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胃癌患者的双能量CT扫描资料。分层测量动脉期、静脉期病灶及同层主动脉碘浓度,计算标准化碘浓度(NIC);比较... 目的:探讨动脉期及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在鉴别低分化与中高分化腺癌及判定胃周淋巴结性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胃癌患者的双能量CT扫描资料。分层测量动脉期、静脉期病灶及同层主动脉碘浓度,计算标准化碘浓度(NIC);比较低分化胃癌与中高分化胃癌NIC值之间的差异。计算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转移淋巴结及非转移淋巴结的NIC值并进行比较。结果:中高分化与低分化胃癌动脉期、静脉期第二层NI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一层NI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静脉期转移性淋巴结NIC值均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能量成像的NIC值测量有助于区分不同分化程度胃癌以及胃周淋巴结性质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双能量CT 标准化碘浓度 胃肿瘤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成像标准化碘浓度与肺癌TNM分期的关系 被引量:19
2
作者 彭丹丹 邓东 +2 位作者 胡小丽 李凯 张小波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标准化碘浓度(NIC)评价肺癌TNM分期的价值。方法:55例肺癌患者(55个病灶)采用双源CT常规平扫及双能增强扫描,获得肿块静脉期NIC。按病理结果将55例肺癌病例分为:肺腺癌组和肺鳞癌组;≤3cm肺癌组和>3cm...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标准化碘浓度(NIC)评价肺癌TNM分期的价值。方法:55例肺癌患者(55个病灶)采用双源CT常规平扫及双能增强扫描,获得肿块静脉期NIC。按病理结果将55例肺癌病例分为:肺腺癌组和肺鳞癌组;≤3cm肺癌组和>3cm肺癌组;有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根据TNM分期分为Ⅰ~Ⅱ期和Ⅲ~Ⅳ期两组。采用t检验比较各组观察指标的差异;将NIC分别与原发灶大小及TNM分期做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IC对肺癌TNM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肺腺癌组和肺鳞癌组的原发灶大小和N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cm肺癌组和>3cm肺癌组的N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有转移组NIC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NIC与原发灶大小无明显相关性(r=0.106,P>0.05),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681,P<0.05)。以原发灶NIC为0.296作为判断肺癌Ⅰ~Ⅱ期和Ⅲ~Ⅳ期的诊断阈值(≤0.296为Ⅰ~Ⅱ期,>0.296为Ⅲ~Ⅳ期),诊断敏感度为96.0%,特异度为73.3%,符合率为83.6%。结论:采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对预测肺癌转移和评估TNM分期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成像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标准化碘浓度 转移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能谱参数对Lauren弥漫型与肠型胃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3
作者 吉玉刚 陈光强 +3 位作者 范国华 温竞 卢定友 吴旭东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能谱定量参数对Lauren弥漫型与肠型胃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搜集胃镜提示胃癌、术前行双源CT能谱增强扫描、术后病理确诊为Lauren弥漫型或肠型胃癌的患者61例,另搜集胃镜及能谱CT增强扫描均正常的25例患者为对... 目的:探讨双源CT能谱定量参数对Lauren弥漫型与肠型胃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搜集胃镜提示胃癌、术前行双源CT能谱增强扫描、术后病理确诊为Lauren弥漫型或肠型胃癌的患者61例,另搜集胃镜及能谱CT增强扫描均正常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测量动、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ANIC、VNIC)及动、静脉期能谱曲线40~70 keV区间的斜率(λa、λv),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ANIC、VNIC、λa、λv在弥漫型胃癌组、肠型胃癌组及对照组间的差异,并绘制以上参数鉴别诊断弥漫型与肠型胃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弥漫型胃癌组、肠型胃癌组、对照组的ANIC值分别为(21.4±2.22)%、(20.22±1.64)%、(18.96±1.76)%,VNIC值分别为(58.31±3.49)%、(55.40±3.70)%、(52.71±3.73)%,λa分别为-3.15±0.23、-3.01±0.22、-2.65±0.20,λv分别为-3.62±0.23、-3.37±0.22、-2.85±0.20,以上参数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参数ANIC、VNIC、λa、λv鉴别诊断弥漫型与肠型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7、0.722、0.674、0.765;联合VNIC和λv鉴别诊断弥漫型与肠型胃癌的AUC为0.821,敏感度为0.750,特异度为0.758。结论:双源CT能谱参数在鉴别诊断Lauren弥漫型与肠型胃癌方面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弥漫型胃癌 肠型胃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源CT 标准化碘浓度 能谱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