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化免疫治疗对哮喘儿童屋尘螨特异性IgG_4和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韩洁 黄英 王模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8-620,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制剂免疫治疗儿童哮喘,对其肺功能、气道反应性及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G4、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E的影响。方法选择31例轻-中度屋尘螨过敏性哮喘儿童,给予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制剂治疗,疗程25周,检测治疗前后肺功... 目的探讨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制剂免疫治疗儿童哮喘,对其肺功能、气道反应性及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G4、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E的影响。方法选择31例轻-中度屋尘螨过敏性哮喘儿童,给予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制剂治疗,疗程25周,检测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和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C20、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G4和屋尘螨特异性IgE水平。结果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哮喘患儿肺功能FEV1和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分别为:治疗前(97.87±23.44)%、(99.95±29.52)%,治疗后(114.81±17.65)%、(116.51±19.52)%;治疗前后PC20值分别为(1.49±2.75)、(7.31±7.02)mg/ml;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G4水平治疗前为271.4 AU/ml(436.6 AU/ml)、治疗后为2 450.5 AU/ml(2 771.95 AU/ml);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E水平治疗前为87.14 AU/ml(70.26 AU/ml)、治疗后为100.00 AU/ml(59.25 AU/ml)。除了特异性IgE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外,其余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有显著上升(P<0.01)。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哮喘患儿的肺功能有明显的改善,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G4的升高在哮喘的免疫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哮喘 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 肺功能 屋尘螨异性IgG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胡泽功 白燕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60-1766,共7页
过敏性疾病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作为一线治疗方法,是唯一能够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疗法。本文将系统地总结近年来AIT领域取得的显著进展,包括新的免疫疗法路线、生物制剂和佐剂的应用,过敏原制剂的开发,... 过敏性疾病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作为一线治疗方法,是唯一能够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疗法。本文将系统地总结近年来AIT领域取得的显著进展,包括新的免疫疗法路线、生物制剂和佐剂的应用,过敏原制剂的开发,以及疗效检测和不良反应防治。新的免疫疗法路线,包括淋巴结注射、扁桃体注射、表皮给药、鼻黏膜给药等,显示出安全性、有效性和更高的患者依从性。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度普利尤单抗和特泽鲁单抗等,通过各自独特的抗过敏机制,在与AIT联合使用中,减少了不良反应并优化了治疗方案。佐剂的应用是提高AIT疗效的另一策略,β-葡聚糖、甘露聚糖和CpG寡脱氧核苷酸(CpG-ODN)和新的递送系统如脂质体、纳米颗粒等能够刺激机体增强免疫反应,促进免疫耐受,增强AIT的疗效。过敏原制剂如重组过敏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具有高纯度和一致性,为AIT提供了更一致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综述了多种方式对提高AIT疗效的最新进展,旨在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异性免疫治疗 佐剂 单克隆抗体 重组过敏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在过敏性气道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林林 马圆 +1 位作者 陈智鸿 计海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7-431,共5页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是明确患者过敏原后,给患者反复接触过敏原提取物,并逐渐增加浓度和剂量直到达到目标维持剂量,从而使患者对过敏原产生耐受,这是至今惟一一种可以调控变应性疾病发病机制进而改变其自...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是明确患者过敏原后,给患者反复接触过敏原提取物,并逐渐增加浓度和剂量直到达到目标维持剂量,从而使患者对过敏原产生耐受,这是至今惟一一种可以调控变应性疾病发病机制进而改变其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AIT临床实践和研究领域均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对AIT的作用机制、疗效和给药途径等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异性免疫治疗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淑娴 刘金玲 +1 位作者 何静(综述) 陈志敏(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4-269,共6页
抗IgE单克隆抗体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荨麻疹,同时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作为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已引起普遍关注。研究表明,在AIT治疗中或治疗前添加抗IgE单克隆抗体可显著减少AIT不良反应的发生频... 抗IgE单克隆抗体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荨麻疹,同时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作为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已引起普遍关注。研究表明,在AIT治疗中或治疗前添加抗IgE单克隆抗体可显著减少AIT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明显改善症状评分,缩短达到维持剂量所需的时间。目前仍需要更大规模的高质量对照试验更好地识别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AIT的获益人群,以及治疗最佳剂量和持续时间,并评估长期效益、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本文就抗IgE单克隆抗体在AIT中作为辅助治疗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IgE单克隆抗体 变应原异性免疫治疗 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安全管理
5
作者 李岚 崔碧云 +1 位作者 肖晓雄 骆翠媚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9期39-41,共3页
目的评价安全管理在哮喘及变应性鼻炎患儿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作用,以便更安全地实施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在147例(4 715例次)患儿标准化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中实施安全管理,包括对患儿的状态评估、病情观察,密切监... 目的评价安全管理在哮喘及变应性鼻炎患儿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作用,以便更安全地实施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在147例(4 715例次)患儿标准化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中实施安全管理,包括对患儿的状态评估、病情观察,密切监测呼气峰流速、肺功能,个体化调整变应原剂量,健康教育等,并与实施安全管理前的124例(2 600例次)患儿比较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安全管理后患儿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管理前(P<0.01)。结论在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可降低患儿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变应性鼻炎 尘螨 屋螨 异性免疫治疗 安全管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单一与多重过敏性哮喘儿童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瑾禹 丁圣刚 +4 位作者 张素丽 朱玉林 丁俊丽 霍绍虎 邹延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00-1204,共5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对单一尘螨变应原与多重变应原过敏的哮喘儿童的疗效,评估SCIT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确诊过敏性哮喘且接受标准化变应原SCIT患儿,根据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将患儿分为单一组(仅尘螨... 目的探讨标准化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对单一尘螨变应原与多重变应原过敏的哮喘儿童的疗效,评估SCIT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确诊过敏性哮喘且接受标准化变应原SCIT患儿,根据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将患儿分为单一组(仅尘螨结果≥+++)和多重组(尘螨结果≥+++合并其他阳性过敏原),经过标准化变应原SCIT 3年,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用药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哮喘控制问卷(ACQ)评分的变化,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记录所有患儿治疗期间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估SCIT安全性。结果标准化变应原SCIT治疗能够改善单一组和多重组肺功能指标、用药评分及VAS评分、C-ACT评分、ACQ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进行比较,治疗后单一组肺功能指标[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的瞬间呼气流量(FEF50%)、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用药评分及C-ACT评分、ACQ评分与多重组相比改善明显(P<0.001)。62例患者SCIT治疗注射期间总计接受注射2606次,6例患儿出现共10针次局部不良反应,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8%;3例患儿出现3针次轻、中度全身不良反应,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2%。结论单一组和多重组哮喘患儿在标准化变应原SCIT下均能获得显著且安全的临床疗效;标准化变应原SCIT下单一组疗效优于多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变应原皮下异性免疫治疗 尘螨 儿童哮喘 单一过敏 多重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尘螨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尘螨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的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39
7
作者 黄贇 刘丽娟 +2 位作者 尹燕丹 黄剑锋 钱莉玲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尘螨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SCIT)对尘螨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本文为干预效果的长期随访的病例系列报告。对尘螨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开始接受标准化SCIT治疗(T0)至疗程≥30个月治疗结束(T... 目的探讨标准化尘螨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SCIT)对尘螨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本文为干预效果的长期随访的病例系列报告。对尘螨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开始接受标准化SCIT治疗(T0)至疗程≥30个月治疗结束(T1),在T0、T1、T2(T1后的3年)和T3(T1后的6年),均在哮喘专科门诊或通过电话随访,分别以哮喘症状评分(ASS)、鼻炎症状评分(RSS)、鼻炎与哮喘症状总评分(TSS)、药物评分(TMS)、症状药物总评分(SMS)、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和病情改善自我评价量表进行病情估计,ASS、RSS、TSS、TMS评估时点为晚近4周内情况、VAS和病情改善自我评价为患儿或其家长自我感受评估时点为晚近1个月的情况。结果 2006年4月至2011年6月在哮喘专科门诊诊断为尘螨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且接受了标准化SCIT治疗≥30个月,T1时点56例,男41例,女15例,平均年龄7.1(5~12)岁。均回顾性收集到T0时点病情评估指标ASS、RSS、TSS和VAS,并计算TSS和SMS。随访至T2时点有51例(男38例)和T3时点有45例(男33例)采集到了本文全部病情评估指标。T1时点不同病情评估指标较T0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反映病情评估的2个组合指标(TSS和SMS)前后相临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情改善自我评价量表中,变应性鼻炎与哮喘T1时点(18.5%vs 75.0%)、T2时点(31.2%vs 84.0%)、T3时点(39.5%vs 8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情改善自我评价量表病情评估变应性鼻炎明显差于哮喘。T3时点女生的RSS、TSS、SMS明显低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化SCIT治疗能使尘螨过敏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的哮喘、鼻炎症状明显减轻,用药减少,VAS评分降低,在停止治疗后的6年仍能维持长期疗效。女性患儿比男性患儿在鼻炎哮喘症状以及症状用药评分方面疗效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尘螨 异性免疫治疗 皮下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儿对标准化尘螨特异性免疫的耐受性观察及护理干预
8
作者 高丽君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9期2299-2301,共3页
[目的]观察尘螨过敏患儿对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剂量递增阶段的耐受性;针对不良反应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以便安全实施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方法]对2007年—2009年在我院哮喘中心接受尘螨特异性治疗195例患儿,观察剂量递增阶段每次免疫... [目的]观察尘螨过敏患儿对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剂量递增阶段的耐受性;针对不良反应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以便安全实施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方法]对2007年—2009年在我院哮喘中心接受尘螨特异性治疗195例患儿,观察剂量递增阶段每次免疫注射后速发和迟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95例患儿在剂量递增阶段共注射2 968例次,发生速发不良反应215例次,发生率7.24%,发生迟发不良反应121例次,发生率4.07%;局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44%,全身不良反应总发生率0.88%。[结论]尘螨过敏患儿对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耐受性好,不良反应以轻度为主;护理干预在确保SIT安全实施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 异性免疫治疗 耐受性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的动态评估及其对哮喘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瞿申红 李添应 +4 位作者 许庚 文卫平 史剑波 林志斌 陈彦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5-578,583,共5页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效果及其在防治支气管哮喘中的意义。【方法】对167例螨过敏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免疫治疗,检测各治疗时期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和嗜酸性粒细胞...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效果及其在防治支气管哮喘中的意义。【方法】对167例螨过敏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免疫治疗,检测各治疗时期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并评估其过敏症状的变化。【结果】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后症状改善(P<0.01);儿童变应性鼻炎SIT效果较成人好(P<0.01)。此外,观察期满3年的49例接受系统免疫治疗的患者与未系统治疗患者23例发现,前者继发哮喘的几率低于后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合并有哮喘的AR患者经SIT后,哮喘症状体征有改善;患者血清TIgE、SIgE和ECP在SIT治疗后水平逐渐降低。【结论】对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有明确变应原者,免疫治疗应予以考虑;检测患者血清TIgE、SIgE和ECP可了解SIT的疗效;对变应性鼻炎进行SIT对防治哮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哮喘 异性免疫治疗 螨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BV核心抗原CTL表位的治疗性多肽在体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石统东 吴玉章 +2 位作者 周伟 贾正才 邹丽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69-1172,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表位的治疗性多肽抗原组分、结构与诱导免疫应答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分子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设计基于HBV抗原免疫优势性CTL、Th及B细胞表位的 3种治疗性多肽候选疫苗分子 ,经Merrifield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合成 ,并经HPLC... 目的 探讨基于表位的治疗性多肽抗原组分、结构与诱导免疫应答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分子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设计基于HBV抗原免疫优势性CTL、Th及B细胞表位的 3种治疗性多肽候选疫苗分子 ,经Merrifield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合成 ,并经HPLC纯化、鉴定。以BALB c(H 2 d)纯系小鼠为实验对象 ,进行体内免疫学功能研究。结果 所设计治疗性多肽分子可在体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CTL应答和适度的抗体反应。Th、B细胞表位的引入可增强CTL表位肽的效应。结论 提示在治疗性表位多肽疫苗的分子设计中 ,引入B -、Th表位可显著提高CTL表位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L表位 抗原异性细胞 免疫应答 HBV 治疗性多肽 分子设计 乙型肝炎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哮喘患儿自然杀伤细胞和嗜碱性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赵瑜 陈伟 +2 位作者 谭永强 卢燕鸣 曹兰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哮喘患)LNK细胞活性和嗜碱性细胞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将60例轻、中度哮喘患儿(均对屋尘螨过敏)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哮喘防治方案;对照组30例,仅...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哮喘患)LNK细胞活性和嗜碱性细胞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将60例轻、中度哮喘患儿(均对屋尘螨过敏)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哮喘防治方案;对照组30例,仅采用吸入激素为主的哮喘防治方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NK细胞活性和嗜碱性粒细胞表达以及血清,总IgE、屋尘螨特异性IgE(DP-IgE)、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评价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哮喘急胜发作次数,比较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和最大用力呼气峰流速(PEF)测试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NK细胞活性(12.01±1.41)%,明显高于对照组(10.11±2.49)%(t=3.83,P=0.00)。治疗组治疗后嗜碱性粒细胞含量、血清总IgE及DP.IgE水平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z=2.23-3.57,P均〈0.05);治疗后两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C-ACT评分和PEF结果较治疗前均有提高,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4.02,P均〈0.01)。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规范化防治使哮喘患儿病情更趋稳定,哮喘控制效果更理想。特异性免疫治疗能显著提高机体NK细胞活性、减少嗜碱性粒细胞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免疫治疗 哮喘 NK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苗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钱振超 王大庆 +2 位作者 金成钢 乔健 刘金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20-126,共7页
围绕中药莪术及其有效成分β-榄香烯的抗癌作用与原理的研究,用多种小鼠可移植性瘤株,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中药(莪术油、β-揽香烯等)、化学药品(MMC、戊二醛等)、放射能(^(60)Co、X线等)及/或病毒(痘苗病毒、新城鸡瘟病毒)等处理的... 围绕中药莪术及其有效成分β-榄香烯的抗癌作用与原理的研究,用多种小鼠可移植性瘤株,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中药(莪术油、β-揽香烯等)、化学药品(MMC、戊二醛等)、放射能(^(60)Co、X线等)及/或病毒(痘苗病毒、新城鸡瘟病毒)等处理的肿瘤细胞疫苗或其膜组分(Mfr)的主动免疫防治效应及其规律和机制,获得了明显的可重复的阳性结果,解决了有关瘤苗制备、保存和使用方法等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苗 异性主动免疫治疗 中药 实验研究 莪术油 Β-榄香烯 新城鸡瘟病毒 组分 制备 戊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屋尘螨特异性IgE抗体阳性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3
作者 宋志强 包婵妮 +3 位作者 翟志芳 钟华 钟白玉 郝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09-811,共3页
目的:观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慢性变应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在临床、病史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血清特异性IgE(sIgE)抗体检测(unicap法)及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对病程在半年以上、尘螨SP... 目的:观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慢性变应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在临床、病史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血清特异性IgE(sIgE)抗体检测(unicap法)及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对病程在半年以上、尘螨SPT阳性且sIgE抗体≥2级、ASST阴性的262例患者,在给予抗组胺药物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长效尘螨变应原制剂进行SIT治疗。在SIT治疗开始时、0.5年及1年时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和血清sIgE检测。结果:SIT后大多数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血清屋尘螨sIgE抗体明显降低。0.5年时随访221例有效,41例无效(有效率为84.35%),1年时随访243例有效,19例无效(有效率为92.74%)。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屋尘螨抗体阳性的慢性变态反应性荨麻疹有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慢性 变态反应 免疫治疗 异性 屋尘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肿瘤疫苗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进展期肿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姚德茂 王一理 +3 位作者 马茂 张亚玲 李旭 孟结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97-700,共4页
目的 :探讨自体肿瘤疫苗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30例进展期肿瘤病人术后 ,以自体肿瘤疫苗辅助主动免疫治疗。术后第 4周开始接种 (共 4次 ,每次间隔 7~ 10d) ;接种前 3天及 4次接种后 1w ,采集外周血 ,分离单个核细胞 ,测定CD+8 ... 目的 :探讨自体肿瘤疫苗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30例进展期肿瘤病人术后 ,以自体肿瘤疫苗辅助主动免疫治疗。术后第 4周开始接种 (共 4次 ,每次间隔 7~ 10d) ;接种前 3天及 4次接种后 1w ,采集外周血 ,分离单个核细胞 ,测定CD+8 IFN γ+ ,CD+8 IL 10 + 细胞比例及CD+4 IFN γ+ 、CD+4 IL 10 + 细胞比例 ;同时采集血清检测血清IFN γ、IL 10水平 ;用PPD及自体抗瘤抗原做皮肤迟发型过敏反应试验 ,4 8h后测量红斑、硬结大小 (mm)。临床随访。结果 :自体免疫苗治疗后 :①血清IFN γ水平升高 ,高 (5 98± 2 4 0 )pg ml升至 (11 2 0± 4 76 )pg ml;而IL 10水平由 (2 6 0 4± 12 85 )pg ml降至 (8 12± 3 6 9)pg m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5 )。②CD+8 IFN γ+ 双阳性细胞比例由 (3 72± 1 5 6 ) %升至 (8 0 1± 2 5 4 ) % ;CD+4 IFN γ+ 双阳性细胞比例由 (4 5 2± 1 0 8) %升至 (7 94± 2 0 6 )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5 )。③治疗前后病人对自体肿瘤抗原的特异性DTH反应明显增强 (P <0 0 1)。④病人耐受性良好 ,无溃疡等严重副作用发生。⑤随访结果显示 :2 2例病人无瘤生存时间超 3年 ,其中部分病人无瘤生存时间超过 5年。结论 :①自体肿瘤疫苗可激发病人特异性细胞介导的免疫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肿瘤 主动异性免疫治疗 细胞免疫 自体肿瘤疫苗 异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儿童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全身不良反应 被引量:13
15
作者 金婷婷 张晓波 +4 位作者 张明智 张皓 任慈芳 冯海燕 王立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9-461,共3页
目的了解儿童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的全身不良反应。方法对131例尘螨过敏的哮喘患儿进行标准化尘螨提取液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每次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4例(26%)发生全身不良反应,予对症处理后均能... 目的了解儿童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的全身不良反应。方法对131例尘螨过敏的哮喘患儿进行标准化尘螨提取液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每次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4例(26%)发生全身不良反应,予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有全身不良反应的34例与无全身不良反应97例尘螨sIg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与注射变应原的剂量(浓度)有密切关系。结论哮喘患儿对标准化屋尘螨提取液特异性免疫治疗耐受性良好,未发现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尘螨 变应原异性免疫治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哮喘小鼠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27
16
作者 宋泽庆 林璘 朱艳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哮喘小鼠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e Therapy,SIT)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90只4~6周龄SPF级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SIT治疗组、APS治疗组...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哮喘小鼠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e Therapy,SIT)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90只4~6周龄SPF级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SIT治疗组、APS治疗组、APS和SIT单纯联合治疗、APS和OVA混合液治疗组等6组;用OVA致敏,分别用SIT、APS及两者联合等方法治疗,用1%OVA雾化吸入激发;最后一次激发24小时后处死小鼠,进行BALF细胞计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切片炎症细胞浸润程度;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IL-4。结果:SIT、APS及两者联合治疗组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减轻,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血清IFN-γ水平上升,IL-4水平下降,联合治疗组比分别治疗组明显。结论:APS可增强SIT的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IFN-γ、IL-4分泌水平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异性免疫治疗 黄芪多糖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螨变应原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螨致敏哮喘患儿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彭万胜 闫会丽 +2 位作者 陈信 杨锡强 刘恩梅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期29-38,共10页
目的评价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螨致敏哮喘患儿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linical 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 目的评价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螨致敏哮喘患儿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linical 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查找螨变应原SLIT相关的RCT文献。依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制定效应指标的评价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用Revman 4.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无法进行合并分析的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文献质量为A级2篇,B级8篇,C级1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SLIT组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症状评分标准化均数差(SMD)为-1.74(95%CI:-2.83~-0.64),提示SLIT组的哮喘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哮喘用药评分比较:SMD为-1.56(95%CI:-2.95~-0.17),提示SLIT组哮喘用药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以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作为衡量肺功能指标,FEV1:SMD为0.07(95%CI:-0.72~0.86),FEV1%:SMD为-0.02(95%CI:-0.85~0.81),提示SLIT组FEV1或FEV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抗体的变化比较:特异性IgESMD为0.72(95%CI:-0.82~2.25),提示SLIT组和对照组特异性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特异性IgG4SMD为5.05(95%CI:2.56~7.54),表明SLIT组特异性IgG4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螨变应原SLIT有助于控制螨致敏哮喘患儿哮喘症状,减少哮喘用药,通过提高特异性IgG4水平恢复机体正常的免疫过程。与对照组比较,尚无足够证据表明螨变应原SLIT能显著影响螨致敏哮喘患儿特异性IgE及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异性免疫治疗 舌下给药 疗效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肿瘤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姚德茂 潘承恩 +2 位作者 李瑞祥 白东晓 李永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7-399,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肿瘤疫苗的作用机制。方法50例进展期肿瘤患者术后第4周开始以自体肿瘤细胞疫苗行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免疫接种共4次,每次间隔7-10 d;接种前3 d及第4次接种后1周,采集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以流式细胞分析术/细胞内细胞... 目的探讨自体肿瘤疫苗的作用机制。方法50例进展期肿瘤患者术后第4周开始以自体肿瘤细胞疫苗行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免疫接种共4次,每次间隔7-10 d;接种前3 d及第4次接种后1周,采集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以流式细胞分析术/细胞内细胞因子检测法测定CD8+-IFN-γ+、CD8+-IL-10+细胞及CD4+-INF-γ+、CD4+-IL-10+细胞;用自体肿瘤抗原做皮肤迟发型过敏试验(DTH),48 h后测量红斑、硬结大小(mm)。对DTH反应部位皮肤活检,用免疫组化染色了解局部细胞免疫反应。结果自体肿瘤细胞疫苗治疗后表现为:①CD8+-IFN-γ+阳性细胞由(3.90±1.42)%升至(7.12±2.15)%;CD4+-INF-γ+阳性细胞由(4.19±1.50)%升至(7.20±2.29)%(P<0.05);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对自体肿瘤抗原的特异性DTH反应明显增强(P<0.01);③DTH反应部位CD8+T细胞、CD4+T细胞浸润明显增多;④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自体肿瘤细胞疫苗免疫后,可改善肿瘤患者细胞介导的抗瘤免疫反应;自体肿瘤疫苗可激发患者特异性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肿瘤 细胞免疫 自体肿瘤疫苗 异性反应 主动异性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霜天蛾过敏性哮喘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雅莉 孙秀珍 +1 位作者 张洁 冯向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7-238,254,共3页
目的 观察霜天蛾过敏性哮喘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 (SIT)的疗效。方法 对 6 4例确诊为霜天蛾过敏性哮喘(PAA)患者注射霜天蛾变应原浸液 ,观察临床疗效和SIT前后皮内试验风团直径、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 (IgG、Ig... 目的 观察霜天蛾过敏性哮喘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 (SIT)的疗效。方法 对 6 4例确诊为霜天蛾过敏性哮喘(PAA)患者注射霜天蛾变应原浸液 ,观察临床疗效和SIT前后皮内试验风团直径、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 (IgG、IgA、IgE)、肺功能 (FEV1、PEFR)及支气管激发试验 (PD2 0 FEV1)的变化。结果 SIT总有效率为 76 .5 % (49/ 6 4 )。SIT后皮内试验风团直径缩小 ,CD8细胞增加 ,CD4/CD8比例下降 ,IgE降低 ,IgG和IgA增高 ,FEV1、PEFR、PD2 0 FEV1均增加 ,(P值均 <0 .0 1)。结论 SIT对过敏性哮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能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改善肺通气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天蛾 副作用 过敏性哮喘 异性免疫治疗 疗效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细胞活性在小儿哮喘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马敏 马恒贵 曹兰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11-1013,共3页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在小儿哮喘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尘螨过敏的哮喘患儿58例、正常对照组儿童30例NK细胞活性,并对哮喘患儿进行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其NK细胞活性及总IgE。结果哮喘患儿的NK...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在小儿哮喘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尘螨过敏的哮喘患儿58例、正常对照组儿童30例NK细胞活性,并对哮喘患儿进行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其NK细胞活性及总IgE。结果哮喘患儿的NK细胞活性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尘螨特异性免疫前较特异性免疫后的哮喘患儿的NK细胞活性显著增高(P<0.01),总IgE显著降低(P<0.01)。结论NK细胞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特异性免疫疗法有助于NK细胞活性增强,降低总IgE水平,从而减少哮喘的发作。[临床儿科杂志,2007,25(12):1011-1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哮喘 儿童 异性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