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舌下含服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滴剂治疗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余佳林 刘军 黄闰娣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7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究以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滴剂舌下含服治疗粉尘螨过敏荨麻疹患者的效果。方法入选研究对象为2015年8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皮肤科收治的86例粉尘螨过敏致荨麻疹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一般组(枸地氯雷他定)、观察组(加用标准化尘螨滴... 目的探究以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滴剂舌下含服治疗粉尘螨过敏荨麻疹患者的效果。方法入选研究对象为2015年8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皮肤科收治的86例粉尘螨过敏致荨麻疹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一般组(枸地氯雷他定)、观察组(加用标准化尘螨滴剂),每组均为43例,对比用药前后患者风团数目、瘙痒情况,评估疾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率为97.7%,明显高于一般组88.4%,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风团数目、瘙痒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风团数目、瘙痒程度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一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由粉尘螨引发的荨麻疹以标准化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患者症状改善效果好、疗效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应原滴剂 舌下含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尘螨变应原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桂晓钟 纪东 +3 位作者 程静 赵军 王林 蒋传亚 《安徽医学》 2012年第11期1423-1426,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皮下注射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75例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皮下注射治疗,比较接受免疫治疗前与剂量累加阶段、剂量维持阶段的鼻部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和不良... 目的观察分析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皮下注射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75例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皮下注射治疗,比较接受免疫治疗前与剂量累加阶段、剂量维持阶段的鼻部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分析评价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75例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鼻部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累加阶段和剂量维持阶段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57%和95.43%,单一尘螨过敏较以尘螨过敏为主的多种过敏原病例疗效较好,单一尘螨过敏显效的占全部病例的78.38%;多种过敏原过敏显效的占全部病例的40.38%。本组病例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尘螨引起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皮下注射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和持久的对因治疗方法,并可有效控制哮喘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应原 应性鼻炎 免疫治疗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尘螨疫苗免疫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瑞云 李群欢 +2 位作者 方向佳 邹花娜 匡嘉丽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免疫治疗时,护理干预、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免疫治疗进度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安脱达)免疫治疗,治疗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强化心...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免疫治疗时,护理干预、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免疫治疗进度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安脱达)免疫治疗,治疗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并对治疗疗效和症状改善评分,全身不良事件分级。结果 86例患者全部完成2年的免疫治疗,无脱漏病例。治疗结束时显效38例(44.2%)、有效42例(48.8%)、无效6例(7%),总有效率为93%。结论安脱达免疫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是安全、有效、可靠的,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 免疫治疗 护理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在成人和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小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5期96-97,共2页
目的了解标准化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在成人和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比较。方法对28例成人和22例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用标准化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3年以上进行评价。结果经过三年特异性免疫治疗后,成人组和儿童组血清TIgE,EOS计数明... 目的了解标准化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在成人和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比较。方法对28例成人和22例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用标准化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3年以上进行评价。结果经过三年特异性免疫治疗后,成人组和儿童组血清TIgE,EOS计数明显减低,与治疗前相比P<0.01;88%患者鼻症状评分恢复正常,总有效率达88.8%,成人82.14%,儿童95.45%,儿童组有效率与成人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化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成人和儿童过敏性鼻炎均有明显疗效。儿童组比成人组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标准化疫苗 过敏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免疫学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慧珍 华清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2Z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和免疫机理。方法:采用病例自身对照方法,比较35例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在尘螨变应原疫苗脱敏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及血清IL-2,IL-4,IL-5水平。结果:35例患者全部坚持完一年脱敏治疗,治疗... 目的:探讨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和免疫机理。方法:采用病例自身对照方法,比较35例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在尘螨变应原疫苗脱敏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及血清IL-2,IL-4,IL-5水平。结果:35例患者全部坚持完一年脱敏治疗,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分别为(9.63±1.61)分及(4.34±1.81)分,血清IL-2水平为(0.29±0.40)ng/L及(1.42±0.26)ng/L,血清IL-4水平为(75.40±8.67)ng/L及(46.09±8.68)ng/L,IL-5水平为(65.83±3.56)ng/L及(19.91±3.99)ng/L,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5人中有11人出现局部不良反应,未出现1例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尘螨变应原疫苗是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效、安全的药物。可能通过增加血清IL-2水平,降低血清IL-4、IL-5水平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原疫苗 应性鼻炎 特异性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地区AR患者变应原分布情况及血清尘螨sIgE与IgG4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春平 李春林 +2 位作者 罗璝 罗英 刘月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江西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常见变应原分布情况及血清尘螨特异性IgE(sIgE)和IgG4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64例AR患者进行11种常见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尘螨sIgE和sIgG4。结果变应原SPT阳性率为100%(164/164... 目的探讨江西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常见变应原分布情况及血清尘螨特异性IgE(sIgE)和IgG4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64例AR患者进行11种常见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尘螨sIgE和sIgG4。结果变应原SPT阳性率为100%(164/164例),变应原主要为屋尘螨(65.3%)、粉尘螨(58.2%)、热带螨(36.6%)和为德国小蠊(15.5%);引起AR的单种变应原阳性76例,2种阳性者38例,≥3种阳性者50例;AR组血清尘螨sIgE和sIgG4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尘螨变应原阳性强度与血清尘螨sIgE水平呈正相关(r=0.221 7,P<0.05),血清尘螨sIgE与IgG4水平呈正相关(r=0.184 3,P<0.05)。结论屋尘螨、粉尘螨、热带螨、德国小蠊是江西地区AR患者主要的变应原。AR患者血清尘螨sIgE和IgG4水平明显升高,监测血清sIgE和IgG4水平对AR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性鼻炎 应原 皮肤点刺试验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7例尘螨变应原皮试阳性结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严玉兰 荣光生 +2 位作者 朱代峰 高忻 刘思文 《安徽医学》 2012年第4期443-445,共3页
目的了解尘螨变应原的致病状况。方法应用阿罗格点刺试液,采用皮肤点刺方法进行皮肤试验。结果 357例尘螨皮试阳性者,其中粉尘螨皮试阳性323例,屋尘螨皮试阳性341例,粉尘螨和屋尘螨皮试均阳性307例。粉尘螨皮试强阳性(++++)211例,屋尘... 目的了解尘螨变应原的致病状况。方法应用阿罗格点刺试液,采用皮肤点刺方法进行皮肤试验。结果 357例尘螨皮试阳性者,其中粉尘螨皮试阳性323例,屋尘螨皮试阳性341例,粉尘螨和屋尘螨皮试均阳性307例。粉尘螨皮试强阳性(++++)211例,屋尘螨皮试强阳性(++++)235例。呼吸道过敏病与其他过敏病尘螨皮试强阳性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与成年组尘螨皮试强阳性程度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尘螨变应原是变态反应病的重要致敏原,通常引起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过敏病,儿童的致病率常常高于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原 皮肤点刺试验 态反应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屋尘螨Ⅰ类变应原Der p1的基因工程菌的发酵条件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向辉 卢文菊 +1 位作者 都昌胡 徐军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6-47,52,共3页
目的:探讨发酵条件对大肠杆菌工程菌表达重组屋尘螨I类变应原(Der p1)的影响。方法:应用摇瓶发酵试验观察不同诱导时间和不同诱导时机对Der p1表达量的影响。结果:(1)Der p 1基因在E.coliBL21(pBVDP8)菌密度A600nm0.6左右时,4... 目的:探讨发酵条件对大肠杆菌工程菌表达重组屋尘螨I类变应原(Der p1)的影响。方法:应用摇瓶发酵试验观察不同诱导时间和不同诱导时机对Der p1表达量的影响。结果:(1)Der p 1基因在E.coliBL21(pBVDP8)菌密度A600nm0.6左右时,42℃最佳诱导时间为4h.(2)工程菌E.coli BL21(pBVDP8)在30℃培养至A600nm为0.5-0.7时,42℃诱导4hDerp 1表达量最高,结论:确定了最适诱导时间和诱导时机,初步形成了一套高表达Der p 1的发酵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类应原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发酵 基因工程菌 Der 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A为佐剂的螨变应原纳米疫苗治疗小鼠过敏性鼻炎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贵 邱书奇 +5 位作者 祝小红 马世博 胡田勇 马莉 程保辉 刘志强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探讨螨变应原Der p2经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载合成的纳米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小鼠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取雄性SPF级BALB/c小鼠30只,4~6周龄。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空白PLGA治疗组、螨抗原纳米疫苗治疗组(... 目的探讨螨变应原Der p2经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载合成的纳米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小鼠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取雄性SPF级BALB/c小鼠30只,4~6周龄。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空白PLGA治疗组、螨抗原纳米疫苗治疗组(PLGA-DP2治疗组)及螨重组蛋白Der p2治疗组,每组6只。按常规方法建立尘螨过敏性鼻炎小鼠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空白PLGA治疗组、PLGA-DP2治疗组和螨重组蛋白Der p2治疗组分别使用空PLGA、PLGA-Der p2纳米疫苗(含50μg Der p2蛋白)和50μg螨重组蛋白Der p2经小鼠腹部皮下注射进行免疫治疗,每隔3 d注射1次,共治疗5次。治疗结束后,取螨变应原粗浸液200μg分别滴鼻激发小鼠,激发结束后处死小鼠。在小鼠激发后的30 min内,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鼻部症状(喷嚏次数、搔鼻及鼻分泌物量)评分情况;检测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g E)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和γ干扰素(INF-γ)]水平;观察鼻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螨抗原纳米疫苗PLGA-DP2载药量13.6%,包封率88.4%;纳米粒直径为200~400 nm。治疗后小鼠鼻部症状评分,PLGA-DP2治疗组鼻痒(0.67±0.52)分,喷嚏(1.00±0.63)分,清涕(1.67±0.41)分;螨重组蛋白Der p2治疗组分别为(0.83±0.41)分、(1.50±0.55)分、(0.83±0.75)分。明显低于模型组,且PLGA-DP2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PLGA-DP2治疗组和螨重组蛋白Der p2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特异性Ig E及IL-4水平方面均明显降低,PLGADP2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而IL-2、IL-10和INF-γ水平显著增加,PLGA-DP2治疗组增加更显著(P<0.05)。PLGA-DP2治疗组小鼠鼻黏膜病理表现,上皮细胞基本排列整齐,组织结构清晰,相对模型组黏膜下层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减少,鼻黏膜纤毛结构相对比较完整,黏膜基层肿大程度减轻;基本与正常组一致。结论尘螨变应原纳米疫苗加以PLGA为佐剂可有效地抑制小鼠过敏性鼻炎的炎症反应,极大地提高了过敏原疫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疫苗 PLGA 过敏性鼻炎 应原 特异性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慧 周娜 +1 位作者 杨发康 叶冯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5期87-88,共2页
目的:研究用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联合氯雷他定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合并哮喘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解放军陆军第七十四集团军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接诊的84例AR合并哮喘患儿分... 目的:研究用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联合氯雷他定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合并哮喘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解放军陆军第七十四集团军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接诊的84例AR合并哮喘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42例/组)。为对照组患儿采用氯雷他定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儿加用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儿的鼻炎评分、哮喘评分、血清IgE、CD4^(+)/CD8^(+)、IgG4的水平、FVC、FEV_(1)和PEF。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鼻炎评分和哮喘评分均较低,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鼻炎评分和哮喘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gE的水平均较低,其血清CD4^(+)/CD8^(+)、IgG4的水平均较高,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gE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儿,其血清CD4^(+)/CD8^(+)、IgG4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FVC、FEV_(1)、PEF均较高,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FVC、FEV_(1)、PEF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对AR合并哮喘患儿采用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联合氯雷他定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其免疫功能和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原制剂 氯雷他定 应性鼻炎 哮喘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螨变应原免疫治疗哮喘的护理体会
11
作者 余亚琼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年第2期195-195,共1页
关键词 哮喘 应原 脱敏疗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脱达尘螨疫苗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陆璐 王进雅 姜艳荷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0-14,共5页
目的:评价安脱达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125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皮下注射特异性免疫疫苗(安脱达),记录治疗前后哮喘症状、合并用药评分,同时计算与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其安全... 目的:评价安脱达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125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皮下注射特异性免疫疫苗(安脱达),记录治疗前后哮喘症状、合并用药评分,同时计算与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脱敏治疗1年后125例患儿哮喘症状明显改善,合并用药计分明显减少。80.0%(100/125)的哮喘患儿伴发过敏性鼻炎,脱敏治疗1年后鼻炎症状明显改善。23.2%的患儿因哮喘症状明显好转,在治疗第26周末自行停用合并药物,第52周末随访病情,哮喘复发率为10.3%(3/29)。125例患儿总计接受免疫治疗注射2676次,43例患儿出现100例次局部不良反应,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7%(100/2676),14例患儿出现23例次全身不良反应,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0.9%(23/2676),未出现致死性全身不良反应。结论:标准化变应原进行脱敏治疗在规范化操作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原疫苗 过敏性哮喘 免疫治疗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1年后免疫学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阳 娄鸿飞 王成硕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11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进行集群免疫治疗过程中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将60例螨过敏变应性鼻炎(AR)患者分为集群免疫治疗组(n=30)和药物治疗组(n=30)。检测基线和治疗1年后受试者血清中总IgE、螨特异性IgE、特异性IgG4水平,通过流式... 目的探讨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进行集群免疫治疗过程中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将60例螨过敏变应性鼻炎(AR)患者分为集群免疫治疗组(n=30)和药物治疗组(n=30)。检测基线和治疗1年后受试者血清中总IgE、螨特异性IgE、特异性IgG4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h1、Th2、天然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T细胞)和I型调节性T细胞(Tr1细胞,CD4+IL-10+IL-4-T细胞)在CD4+T细胞中百分比。结果经过1年治疗后,总IgE和螨特异性IgE水平未见明显改变,但免疫治疗组患者血清中螨特异性IgG4水平明显升高(P<0.0001)。Th1、Th2型细胞和天然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ns),而Tr1细胞在免疫治疗1年后明显增高(P<0.001)。结论特异性IgG4和Tr1细胞增高可作为产生免疫耐受的免疫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原 鼻炎 应性 常年性 脱敏法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尘螨皮下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香元 李丰 +4 位作者 冯桂萍 黄怡玲 张松 唐盈 曾华松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30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特异性尘螨皮下免疫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AR)的效果。方法11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其中单纯AR者24例、伴有变应性结膜炎者19例、伴有咳喘者40例、伴有特应性皮炎者15例、同时伴有咳喘+特应性皮炎者12例,110例AR患儿均采用尘螨变... 目的观察特异性尘螨皮下免疫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AR)的效果。方法11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其中单纯AR者24例、伴有变应性结膜炎者19例、伴有咳喘者40例、伴有特应性皮炎者15例、同时伴有咳喘+特应性皮炎者12例,110例AR患儿均采用尘螨变应原注射液上臂外侧深部皮下注射,1次/天,分别于治疗前、完成初始治疗(18~20周)、维持治疗(20周~2年)1年、维持治疗2年及维持治疗3年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治疗效果,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完成初始治疗、维持治疗1年、维持治疗2年及维持治疗3年时AR患儿的VAS评分分别为(6.70±1.45)、(4.52±1.37)、(2.32±1.36)、(1.79±0.82)、(1.43±0.59)分。与治疗前比较,完成初始治疗、维持治疗1年、维持治疗2年及维持治疗3年时AR患儿的VAS评分均降低(P均<0.05)。治疗中21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轻度10例、中度4例、重度5例、过敏性休克2例。结论特异性尘螨皮下免疫治疗AR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皮下免疫治疗 应原免疫治疗 过敏原 应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无爪螨主要变应原Blo t 5和Blo t 21融合表达质粒诱导小鼠产生IgG和调节性T细胞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应 彭美琪 +3 位作者 肖正泮 罗承慧 王大勇 裴业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20-1230,共11页
旨在开发防治热带螨过敏症的兽用核酸疫苗,本试验通过对热带无爪螨主要变应原Blo t 5和Blo t 21的基因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构建了热带螨主要变应原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1-PADRE-Blo t 5-21-CpG。为验证该真核表达载体的免疫效果,... 旨在开发防治热带螨过敏症的兽用核酸疫苗,本试验通过对热带无爪螨主要变应原Blo t 5和Blo t 21的基因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构建了热带螨主要变应原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1-PADRE-Blo t 5-21-CpG。为验证该真核表达载体的免疫效果,采用皮下注射,以100μg/100μL量的pVAX1-PADRE-Blo t 5-21-CpG核酸免疫BALB/c小鼠(n=6),通过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G、IgG1和IgG2a的水平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结果显示,真核表达质粒pVAX1-PADRE-Blo t 5-21-CpG免疫小鼠后可诱导特异性IgG和IgG2a水平升高,且IgG2a/IgG1的比值升高,这暗示免疫后小鼠机体发生偏向Th1型的免疫反应。此外,该核酸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CD4+CD25+Foxp3+T细胞,这表明该真核表达质粒免疫小鼠后可能会诱发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应原 真核表达载体 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支气管哮喘吸入变应原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戚虹 杨焕之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5期43-44,共2页
目的了解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相关的主要吸入性变应原,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35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年龄分为三组,1岁~组77例,4岁~组133例,7~14岁组147例。应用11种吸入性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262例(73.39%)患儿... 目的了解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相关的主要吸入性变应原,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35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年龄分为三组,1岁~组77例,4岁~组133例,7~14岁组147例。应用11种吸入性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262例(73.39%)患儿皮试点刺试验阳性,7~14岁组皮肤点刺阳性率最高,4岁~组次之,1岁~组最低;三组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5);三组中屋尘螨、粉尘螨、无爪螨阳性率分别列于各组前3位。结论尘螨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首要变应原,指导家长避免或减少患儿与尘螨的接触,是治疗和护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最基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支气管哮喘 吸入性应原 皮肤点刺试验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地区2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8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济南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分布特点。方法取280例济南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确定变应原。结果本组210例(75%)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其中屋尘螨和粉尘螨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75.2%和78.1%,2种以上变... 目的探讨济南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分布特点。方法取280例济南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确定变应原。结果本组210例(75%)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其中屋尘螨和粉尘螨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75.2%和78.1%,2种以上变应原阳性188例(89.5%)。结论 济南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最常见变应原为尘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性鼻炎 应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尘螨过敏与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的关系
18
作者 倪超 徐盈盈 +2 位作者 刘洪燕 程可佳 汪审清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66-368,共3页
目的探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中户尘螨的地位及其与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的关系。方法102例具有常年性AR临床表现的疑似患者行吸入性变应原过筛试验(Phadiatop)、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IgE,sI... 目的探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中户尘螨的地位及其与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的关系。方法102例具有常年性AR临床表现的疑似患者行吸入性变应原过筛试验(Phadiatop)、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IgE,sIgE)及血清ECP检测,分为阳性组(Phadiatop与血清户尘螨sIgE均阳性),阳性对照组(Phadiatop阳性,血清户尘螨sIgE阴性),阴性组(Phadiatop与血清户尘螨sIgE均阴性)。结果阳性组45例(44.12%),阳性对照组7例(6.86%),阴性组48例(47.06%),其中2例Phadiatop阴性而血清户尘螨sIgE阳性者未入组。102例对象中,Phadiatop阳性者52例(50.98%),血清ECP阳性者66例(64.7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5.16,P<0.05);阳性组与阴性组血清ECP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阳性组血清户尘螨sIgE与ECP之间存在相关性(r=0.448,P<0.01)。结论在常年性AR患者中,户尘螨过敏者占大多数;对于具有常年性AR临床表现的疑似患者,血清ECP检测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应性 常年性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质 免疫球蛋白E 态反应和免疫学 吸入性应原过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中学生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分布特点
19
作者 孟大为 暴晓雨 +4 位作者 暴继敏 李淑杰 马云鹏 李哲 李丹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2年第8期401-403,共3页
目的分析沈阳市中学生变应性鼻炎(AR)的变应原分布特点,提出对本地区青少年AR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方法按照2006年WHO发布的《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on asthma,ARIA)指南,对沈阳市2000名14~1... 目的分析沈阳市中学生变应性鼻炎(AR)的变应原分布特点,提出对本地区青少年AR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方法按照2006年WHO发布的《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on asthma,ARIA)指南,对沈阳市2000名14~16岁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确定182名中学生患有AR。行皮肤点刺试验,分析其变应原,并对患者的鼻部症状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questionnaire,RQLQ)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82例患者中,未检测出变应原者54例,检出1种变应原者15例(11.72%),检出2种变应原者19例(14.84%),检出3种及以上变应原者94例(73.44%)。屋尘螨为最常见变应原,共检出106例。鼻部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653,P<0.001)。结论尘螨是沈阳中学生AR的主要变应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应性 常年性 鼻炎 应性 季节性 学生 应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于青青 唐隽 +2 位作者 王跃建 许玉霞 刘美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0期235-238,245,共5页
目的 观察变应性鼻炎(AR)患者使用标准化尘螨变应原制剂进行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SCIT)的不良反应,探索SCIT治疗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特点.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8年9月使用阿罗格标准化尘螨变应原制剂进行SCIT治疗的362例患者,观察局... 目的 观察变应性鼻炎(AR)患者使用标准化尘螨变应原制剂进行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SCIT)的不良反应,探索SCIT治疗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特点.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8年9月使用阿罗格标准化尘螨变应原制剂进行SCIT治疗的362例患者,观察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不良反应的表现、全身不良反应与患者注射剂量及年龄、性别、合并哮喘的关系.结果 362例患者中轻度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严重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其中轻度全身反应发生率为7.7%,中度、严重全身反应发生率均为0.6%,无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大多发生在剂量递增阶段中后期及维持治疗阶段早期.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身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5~11岁,占全身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56.3%,伴有哮喘患者与不伴哮喘患者呼吸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14岁与>14岁患者呼吸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R患者标准化尘螨变应原制剂SCIT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多为轻度局部反应,全身反应多为轻中度,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多发生于伴有哮喘的儿童,哮喘控制稳定、每次注射前对患者进行全面仔细的风险评估、以及优化的治疗方案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原制剂 应性鼻炎 不良反应 皮下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