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公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算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琦 姜桂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93-1198,1208,共7页
为解决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交通检测器布设数量严重不足所导致的交通事件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在分析了收费数据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收费数据的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算法.该算法以标准偏差法为基础,首先为了减少因交通波动引发的误警,... 为解决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交通检测器布设数量严重不足所导致的交通事件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在分析了收费数据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收费数据的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算法.该算法以标准偏差法为基础,首先为了减少因交通波动引发的误警,提出了一种基于滚动时间序列的交通参数合成方法;在此基础上,为了减少因常发性交通拥挤引发的误警,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交通参数数据横向时间序列和交通参数数据纵向时间序列的改进方案;进而,为了减少因算法自身的检测逻辑引发的误警,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析时间窗口内的交通参数标准差以及当前采样间隔交通参数相对于其以前平均值改变程度的改进方案.采用我国浙江省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实测收费数据进行验证和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误警水平下,本文算法的检测率明显优于标准偏差法,平均检测时间与标准偏差法基本持平,且本文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交通事件自动检测 收费数据 标准偏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加工一致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丹丹 王军见 +3 位作者 赵钦志 边亚超 崔英杰 胡裕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6-122,共7页
根据加工一致性的内涵,文章提出了运用技术指标波动度评价数控机床加工一致性的方法,对绝对波动法和相对波动法进行了详细推导和计算。首先,针对实际加工精度包含多项指标的情况,建立了多指标评价模型,运用CRITIC赋值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根据加工一致性的内涵,文章提出了运用技术指标波动度评价数控机床加工一致性的方法,对绝对波动法和相对波动法进行了详细推导和计算。首先,针对实际加工精度包含多项指标的情况,建立了多指标评价模型,运用CRITIC赋值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和信息量,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然后将各指标波动度加权求和,获取综合一致性评价结果。然后为验证所研究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对某数控机床进行一致性研究,选取了典型加工件多项关键精度指标,评估了单项指标的波动度及多项指标的综合一致性,提出了面向不同精度指标的不同适用方法。最后总结了数控机床加工一致性评价规则,为评价同类型机床产品加工一致性的水平提供了统一的定量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一致性 评价方 波动度 标准偏差法 CRITIC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边界层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雷达大风探空测风对比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栋成 邱粲 +1 位作者 董旭光 曹洁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69-1180,共12页
基于相同站点的济南边界层风廓线雷达(WPR)和L波段雷达大风探空测风(以下简称LW)资料,采用相关、拟合、廓线分析等方法,系统地对比两者大风(≥10.8 m·s^-1)数据的各统计特征、相关性、时空变化规律的异同。结果表明:(1)两者u分量、... 基于相同站点的济南边界层风廓线雷达(WPR)和L波段雷达大风探空测风(以下简称LW)资料,采用相关、拟合、廓线分析等方法,系统地对比两者大风(≥10.8 m·s^-1)数据的各统计特征、相关性、时空变化规律的异同。结果表明:(1)两者u分量、v分量、风向、风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3、0.965、0.994、0.665,标准偏差分别为2.04 m·s^-1、2.88 m·s^-1、10.82°、2.53 m·s^-1,大风数据相关性总体较高,且相关系数风向优于风速的、降水样本优于非降水的,表明WPR观测大风数据可信、降水期间WPR水平大风数据可以使用。(2)两者大风风向、风速基本一致,但在低层差异较高层的大,尤其是340 m及以下高度层更显著,降水、非降水、全部样本在2980、1900、2740 m以下WPR风向值均略小于LW,而在1300、2740、1660 m以下WPR风速值均略大于LW。(3)两者资料互补性总体较好,大风风向、风速、v分量差值随高度变化符合对数律递增或递减规律,但u分量需分段拟合;在进行回归方程求算和资料互补时,应考虑差异随高度等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风廓线雷达 L波段雷达 大风 标准偏差法 资料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地貌的各向异性分形与多重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锰 朱令人 龙海英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7-242,共6页
利用标准偏差法和固定质量法 ,研究了新疆天山地区 3种不同构造地貌单元地形剖线的自仿射分形和多重分形特征。结果表明 ,在所研究的标度范围内 ,不同构造地貌单元剖线分维值总体上呈现出高山区大于中低山区大于盆地区特点 ,同一个地貌... 利用标准偏差法和固定质量法 ,研究了新疆天山地区 3种不同构造地貌单元地形剖线的自仿射分形和多重分形特征。结果表明 ,在所研究的标度范围内 ,不同构造地貌单元剖线分维值总体上呈现出高山区大于中低山区大于盆地区特点 ,同一个地貌研究区不同方向的剖线呈现不同程度的各向异性。多重分形谱Dq 的形态和值域范围也呈现出不同特征。研究认为 ,地貌表面形态并不是完全随机的 ,而是一种各向异性的分形布朗运动 ,分维值表征了内外营力作用的方向和强度 ,渡越长度是自仿射分形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参量。利用上述分形特征可定量研究地貌的发展阶段和地貌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 各向异性 标准偏差法 固定质量 自仿射分形 多重分形 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地区地貌系统的自仿射分形与多重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锰 朱令人 龙海英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1-408,共8页
利用标准偏差法和固定质量法 ,研究了新疆天山地区跨越多个不同构造地貌单元的两条地形剖线的自仿射分形和多重分形特征。结果表明 :在所研究的标度范围内 ,两条剖线均表现出了不同特征的多度域分形性质 ,多重分形谱Dq 的形态和值域范... 利用标准偏差法和固定质量法 ,研究了新疆天山地区跨越多个不同构造地貌单元的两条地形剖线的自仿射分形和多重分形特征。结果表明 :在所研究的标度范围内 ,两条剖线均表现出了不同特征的多度域分形性质 ,多重分形谱Dq 的形态和值域范围也呈现出不同特征。研究认为 ,地貌形态并不是完全随机的 ,而是一种确定性随机 ,不同标度区间的分维值表征了内外营力作用的方式、强度和空间尺度 ,同时提出地貌宏观与微观作用尺度的分界点在 5k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地貌 自仿射分形 多重分形 动力学 标准偏差法 固定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流域宝象河水库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记录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艳 王延华 +2 位作者 叶斌 孙恬 张茂恒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2,共6页
沉积物粒度特征不仅能指示沉积物的来源和迁移方式,还可以揭示不同历史时期区域暖湿变化。为研究滇池流域宝象河水库沉积物粒度的垂向变化特征及其记录的环境变化信息,以滇池宝象河水库岩芯沉积物粒度为研究对象,利用Sahu判别式对沉积... 沉积物粒度特征不仅能指示沉积物的来源和迁移方式,还可以揭示不同历史时期区域暖湿变化。为研究滇池流域宝象河水库沉积物粒度的垂向变化特征及其记录的环境变化信息,以滇池宝象河水库岩芯沉积物粒度为研究对象,利用Sahu判别式对沉积物沉积环境进行了判别,并用粒径—标准偏差法分析沉积物中的环境敏感组分。研究结果表明:(1)宝象河水库岩芯沉积物中粗粉砂质(16~64μm)含量最高,为39.6%;黏土质(<4μm)和细粉砂质(4~16μm)含量相当,合计50.3%;砂质(>64μm)含量最低(10.1%)。不同粒级组分随着深度变化而变化,黏土质和细粉砂质含量随埋藏深度而增加,粒径在16μm以上的粗颗粒随埋藏深度而减小。(2)沉积物粒度基本参数特征表明沉积物分选性差,偏度属于极负偏或负偏,峰态为中等峰态或峰态宽平,平均粒径介于5.56~6.94μm。(3) Sahu判别式判别沉积环境推断入库河流不连续。粒径—标准偏差法提取宝象河水库沉积物中的敏感组分结果揭示研究区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有变高的趋势。B组分对沉积环境变化响应敏感,并且降水量对研究区沉积物粒径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粒度 Sahu判别式 粒度—标准偏差法 宝象河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敏感因子在威海湾沉积环境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郝榕荣 杨怡红 +2 位作者 朱龙海 朱颖涛 袁晓东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3-777,共15页
环境敏感因子是沉积环境演化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其提取方法有多种,不同方法在海湾内应用成果相对较少。文章根据山东半岛威海湾WH-05岩心(钻探深度18.2 m)高分辨率(2 cm)粒度分析结果,采用基本端元模拟算法(BasEMMA)、粒级—标准偏差法... 环境敏感因子是沉积环境演化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其提取方法有多种,不同方法在海湾内应用成果相对较少。文章根据山东半岛威海湾WH-05岩心(钻探深度18.2 m)高分辨率(2 cm)粒度分析结果,采用基本端元模拟算法(BasEMMA)、粒级—标准偏差法和粒级旋转主成分分析法(V-PCA)提取了环境敏感因子,结合AMS14C数据,对不同方法提取的环境敏感因子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其对季风强度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8.4 ka B.P.以来威海湾沉积物类型均为粉砂,粉砂含量为主、黏土含量次之、砂含量较少,以跳跃组分为主,悬浮组分次之。BasEMMA和粒级—标准偏差法提取的3个敏感粒级范围(2.6~11.0μm、31.3~63.4μm、256.9~500.0μm)总体一致,能较好地反映东亚季风长周期变化事件(8.4~6.5 ka B.P.东亚季风强度减弱;6.5 ka B.P.至今东亚季风强度增强);V-PCA提取的环境敏感因子,能较好地反映东亚季风短周期变化事件(如明清小冰期、西汉小冰期事件等)。以上三种方法提取的环境敏感因子指示了研究区气候变化,对研究区沉积环境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海湾 环境敏感因子 基本端元模拟算 粒级—标准偏差法 粒级旋转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灌丛沙丘表面沉积物粒度变化及其固沙能力 被引量:23
8
作者 高永 丁延龙 +4 位作者 汪季 蒙仲举 孙晓瑞 张超 魏亚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35-142,共8页
研究沙区不同类型植物灌丛沙丘地表沉积物环境敏感粒度组分体积百分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精确描述地表风沙运动过程,为快速比较不同植物种固沙能力和沙区植被恢复提供参考。采用激光衍射法对乌兰布和沙漠内部5种荒漠植物灌丛沙丘... 研究沙区不同类型植物灌丛沙丘地表沉积物环境敏感粒度组分体积百分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精确描述地表风沙运动过程,为快速比较不同植物种固沙能力和沙区植被恢复提供参考。采用激光衍射法对乌兰布和沙漠内部5种荒漠植物灌丛沙丘地表沉积物粒度差异进行测定,以粒级-标准偏差法对风沙环境敏感组分进行提取,根据敏感组分体积百分含量变化对植物固沙能力进行评价,并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拟合了敏感组分体积百分含量对植株形态指标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沙鞭、沙蓬、芦苇样地表层沙物质分布同裸沙丘均为单峰型,白刺和油蒿为双峰型。植被分布区沙丘表层沉积物中沙、细沙减少,极细沙和粉粒增加,沉积物颗粒分选性变差,频率曲线趋于正偏,峰度值降低。整体而言,颗粒组成由细到粗依次为:白刺>油蒿>芦苇>沙蓬>沙鞭>裸沙丘。乌兰布和沙漠地表沉积物存在1.45~76和76~456μm 2个环境敏感粒度组分,中值分别为57.3和193.6μm,分别命名为细组分和粗组分,细组分对应风沙流中的悬移质,粗组分为跃移质。环境敏感组分在各植物覆盖下差异显著,细组分体积百分含量变化为:白刺>油蒿>沙蓬>芦苇>沙鞭>裸沙丘,粗组分体积百分含量变化相反,植株对风动力的阻滞能力相应降低。多元线性回归显示,细组分体积百分含量与株高、冠幅、分枝数呈正相关关系,与疏透度呈负相关关系,表层沉积物中细组分体积百分含量越高的植物灌丛,影响其体积百分含量多少的因素越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沉积 粒度 灌丛沙丘 固沙能力 粒级-标准偏差法 敏感粒度组分 乌兰布和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wing型热流计的原位地温梯度与甲板热导率的精确匹配
9
作者 许明珠 张涛 +3 位作者 沈中延 杨春国 管清胜 高金耀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5-201,共7页
由于Ewing型热流计具有安全性和便捷性的优点,其在恶劣环境下的热流测量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使用Ewing型热流计测量热流值时,通过原位测量获取海底沉积物的地温梯度,并在实验室中测量沉积物样品的热导率。由于桩效应的原因,即取样器的... 由于Ewing型热流计具有安全性和便捷性的优点,其在恶劣环境下的热流测量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使用Ewing型热流计测量热流值时,通过原位测量获取海底沉积物的地温梯度,并在实验室中测量沉积物样品的热导率。由于桩效应的原因,即取样器的插入深度和所取样品长度并不一致,热导率和地温梯度测量位置难以精确匹配,其造成的误差可达3.5 mW·m^–2。基于同一站位不同深度上的热流值较为一致的原则,设计了“最小标准偏差法”来确定Ewing型热流计作业的最优偏移量。针对中国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采集的12个站位数据分析表明,经最小标准偏差法改正后,同一站位各深度上热流值的标准偏差从8.4 mW·m^–2减小到3.8 mW·m^–2,其变化幅值约为平均热流值的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热流 热导率 地温梯度 最小标准偏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matically detecting auditory P300 in several trials 被引量:1
10
作者 莫少锋 汤井田 陈洪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201-2206,共6页
A method was demonstrated based on Infomax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nfomax ICA) for automatically extracting auditory P300 signals within several trials. A signaling equilibrium algorithm was proposed to enhanc... A method was demonstrated based on Infomax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nfomax ICA) for automatically extracting auditory P300 signals within several trials. A signaling equilibrium algorithm was proposed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fomax ICA decomposition. After the mixed signal was decomposed by Infomax ICA, the independent component(IC) used in auditory P300 reconstruction was automatically chosen by using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fixed temporal pattern. And the result of auditory P300 was reconstructed using the selected IC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uditory P300 can be detected automatically within five trials.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standard signal and the signal detected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between the standard signal and the signal detected using the average method within five trials. The wave pattern result obtained using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better and more similar to the standard signal than that obtained by the average method for the same number of trials. Therefore,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automatically detect the effective auditory P300 within several t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auditory P300: fixed temporal patltern several trials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mercury species of Su-He-Xiang-Wan in rat tissues by HPLC-CVG-AFS
11
作者 王伟萍 张明玥 +2 位作者 艾则孜 葛婧 梁逸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4期894-901,共8页
A simple and sensitiv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chemical vapour generation-atom fluorescent spectrometry (HPLC-CVG-AFS) method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mercury species... A simple and sensitiv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chemical vapour generation-atom fluorescent spectrometry (HPLC-CVG-AFS) method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mercury species in Su-He-Xiang-Wan (SHXW) and in tissues of rats, respectively. The species of mercury were separated by a Venusil MP-C 18 (5μm, 150 mm×4.6 ram) column with the optimized mobile phase containing 5% (w/v) acetonitrile, 0.01 mol/L L-cysteine and 0.06 moL/L ammonium acetate. The tissues of rats were freeze-dried after giving the medicine for 10 d, and then added into the solution containing 10% (w/v) HC1, 1% (w/v) sulfocarbamide and 0.15% (w/v) KC1 for increasing extraction rate. The resolutions of Hg2+, MeHg and EtHg were 1.5 and 2.9, respectively. The detection limits of Hg2+, MeHg and EtHg were 2.0, 1.0 and 0.9 ng/mL, respectively.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of inter- and intra-day precisions ranged from 1.56% to 2.86%. The recovery rates of three different adding level were 87%-101% (n=6), and the RSDs were smaller than 8.2%. The results show that no MeHg and EtHg were detected in rat tissues. Only soluble mercury (Hg2+) was determined for the mercury species of SHXW in rat tiss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CV-AFS mercury species rat tissu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u-He-Xiang-Wan (SHX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