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西北缘大通沟南山北闪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军 息朝庄 +3 位作者 黄波 杨涛 夏浩东 邓会娟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3-105,共13页
大通沟南山北闪长岩岩体位于柴达木地块西北缘,岩石类型为石英闪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具有高硅、富碱、富铝、贫钛特征。A/CNK值为1.52~1.57,均大于1.10,为强过铝质花岗岩;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负Eu异常,标准化曲线呈明显的右... 大通沟南山北闪长岩岩体位于柴达木地块西北缘,岩石类型为石英闪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具有高硅、富碱、富铝、贫钛特征。A/CNK值为1.52~1.57,均大于1.10,为强过铝质花岗岩;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负Eu异常,标准化曲线呈明显的右倾型;富集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Nb、Ti、Y、Yb等高场强元素,Sr、P、Ti元素呈“V”型谷,具有明显亏损。通过对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浆来源于以砂屑岩为主的壳幔混合源,岩体成因类型属Ⅰ-型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270±3)Ma(MSWD=0.076),系早—中二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形成于俯冲环境下的岛弧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沟南山北 闪长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柴达木西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西北缘古生代镁铁-超镁铁质岩体Cu-Ni成矿条件与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钱兵 张照伟 +2 位作者 刘会文 邵继 王亚磊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5-49,共15页
柴达木盆地西北缘古生代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侵位于古元古代金水口群变质岩系中,呈北东向带状分布,从西向东依次为牛鼻子梁、大通沟南山、青新界山西、柴达木大门口等。岩体多呈透镜状、脉状,岩石类型主要为橄榄辉石岩、二辉岩和辉长岩,... 柴达木盆地西北缘古生代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侵位于古元古代金水口群变质岩系中,呈北东向带状分布,从西向东依次为牛鼻子梁、大通沟南山、青新界山西、柴达木大门口等。岩体多呈透镜状、脉状,岩石类型主要为橄榄辉石岩、二辉岩和辉长岩,岩体从核心到边缘依次出现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的岩相分带特征。在岩体内已发现的镍铜矿化与橄榄岩和辉石岩关系密切。锆石U-Pb年代学及地质构造背景研究表明,大通沟南山岩体和柴达木大门口岩体形成于早古生代(458.3Ma、453Ma),可能为洋壳俯冲作用的产物。而牛鼻子梁岩体形成于晚古生代(402Ma),形成于区内构造演化过程中的碰撞造山晚期至造山后的张性环境。通过岩体野外特征、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区内岩体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和地壳混染作用,显示出良好的镍铜矿形成条件。区内镁铁-超镁铁质岩石MgO含量为8.39%~31.15%,属含铜镍中等镁铁质岩石;m/f值介于2.0~4.6,平均值为3.8,属于铁质超基性岩类;Na_2O/K_2O平均值为2.4,这些含矿性指标均显示岩体具有良好的镍铜成矿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潜力 成矿条件 铜镍矿 古生代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柴达木盆地西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西北缘大通沟南山基性-超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小攀 杨春雷 +4 位作者 齐耀辉 高毅 马文平 李树雷 张轲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66,共14页
大通沟南山地区基性-超基性岩体位于柴达木地块西北缘,侵位于新元古代地层。岩体多呈北东向展布,脉状、透镜状产出,岩石类型主要为橄榄辉石岩、辉石角闪石岩、辉石橄榄岩、橄榄二辉岩等,铜镍矿化主要赋存于橄榄辉石岩、辉石角闪石岩中... 大通沟南山地区基性-超基性岩体位于柴达木地块西北缘,侵位于新元古代地层。岩体多呈北东向展布,脉状、透镜状产出,岩石类型主要为橄榄辉石岩、辉石角闪石岩、辉石橄榄岩、橄榄二辉岩等,铜镍矿化主要赋存于橄榄辉石岩、辉石角闪石岩中。岩石表现出低硅、中镁、高钛、高钙等特征,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Th、U、Rb),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岩石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浆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结晶分异和同化混染,显示出良好的铜镍矿成矿条件。岩石MgO含量、m/f值等指标显示岩体具有良好的铜镍矿含矿性。通过对岩体形成环境、岩石地球化学、物化探特征综合研究,表明大通沟南山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具有良好的铜镍硫化物矿床形成条件和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前景 成矿条件 基性-超基性岩 柴达木西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牛鼻子梁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4
4
作者 钱兵 张照伟 +1 位作者 张志炳 邵继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2-493,共12页
柴达木盆地西北缘新发现的牛鼻子梁铜镍矿床位于阿尔金南缘断裂和柴北缘断裂交汇部位。矿区内包含3个镁铁-超镁铁岩体,其中Ⅱ、Ⅲ号岩体中可见铜、镍硫化物矿化,区内岩体岩相分带明显,由南往北可分为橄榄岩相、辉石岩相和辉长岩相。橄... 柴达木盆地西北缘新发现的牛鼻子梁铜镍矿床位于阿尔金南缘断裂和柴北缘断裂交汇部位。矿区内包含3个镁铁-超镁铁岩体,其中Ⅱ、Ⅲ号岩体中可见铜、镍硫化物矿化,区内岩体岩相分带明显,由南往北可分为橄榄岩相、辉石岩相和辉长岩相。橄榄岩相岩石包含角闪二辉橄榄岩、角闪橄榄岩、二辉橄榄岩、斜长二辉橄榄岩,辉石岩相岩石包含橄榄二辉岩、二辉岩。镍、铜矿化与橄榄岩相岩石关系密切。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法测得Ⅰ号岩体闪长岩形成年龄为(388.0±2.8)Ma,Ⅱ号矿化岩体二辉橄榄岩形成年龄为(402.2±2.8)Ma,Ⅲ号矿化岩体斜长二辉橄榄岩形成年龄为(402.8±2.6)Ma。属早泥盆世,表明牛鼻子梁岩体形成于造山后陆内拉张环境,为晚古生代早期幔源岩浆活动的产物。牛鼻子梁铜镍矿床是中国除了夏日哈木矿床外又一形成于早泥盆世新的铜镍矿化类型,具有较好的镍铜硫化物矿床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超镁铁质岩 锆石U-PB定年 镍铜矿化 牛鼻子梁 柴达木西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石英闪长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辜平阳 陈锐明 +4 位作者 查显锋 董增产 庄玉军 查方勇 李培庆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33,共15页
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石英闪长岩Al2O3含量较高,全碱(Alk)含量较低,Na2O>K2O,铝饱和指数A/CNK为0.87~0.91,属钙碱性准铝质岩石系列。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型,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Eu弱负异常;微量元... 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石英闪长岩Al2O3含量较高,全碱(Alk)含量较低,Na2O>K2O,铝饱和指数A/CNK为0.87~0.91,属钙碱性准铝质岩石系列。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型,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Eu弱负异常;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富集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Nb/La和Rb/Nb比值较低,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石英闪长岩Ca O/Na2O比值较高(2.32~2.64),结合源岩判别图解综合推断其源于变玄武岩的部分熔融。全岩Zr饱和温度计算结果显示初始岩浆温度>768℃;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浆源区压力>1.5 Ga,源岩部分熔融的残留相可能为石榴子石+角闪石+金红石。经过锆石阴极发光分析和MC-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206Pb/238Pb加权平均年龄为252±1 Ma,代表了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石英闪长岩的成岩年龄。结合区域地质演化特征,认为该岩体形成于与板块俯冲有关的火山弧构造环境,是晚二叠世末期宗务隆洋壳向柴北缘欧龙布鲁克地块俯冲,变玄武岩在相对较高的温压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西北缘 石英闪长岩 锆石U-PB测年 岩石成因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北缘新近系上油砂山组烃类流体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9
6
作者 刘阳 杨帅 +2 位作者 尹永鹏 王军礼 郝关清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430-436,共7页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北缘新近系上油砂山组18个样品的酸解烃分析,探讨了酸解烃中烃类气体组成特征、成因及来源,并结合该区铀矿地质特征初步分析了烃类流体与砂岩型铀成矿关系。酸解烃的分析结果表明,新近系上油砂山组砂岩层中烃类气体...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北缘新近系上油砂山组18个样品的酸解烃分析,探讨了酸解烃中烃类气体组成特征、成因及来源,并结合该区铀矿地质特征初步分析了烃类流体与砂岩型铀成矿关系。酸解烃的分析结果表明,新近系上油砂山组砂岩层中烃类气体为有机成因的油型气和煤型气的混合气。烃类气主要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是原油裂解气与原油伴生气的混合气,主要来源于路乐河组和下干柴沟组湖相腐泥型烃源岩。这些原油裂解气和原油伴生气的混合气主要沿断裂、微裂缝等通道向上运移到上油砂山组砂岩中,上油砂山组灰绿色砂岩即是烃类气体对红色砂岩还原的产物。研究区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为原生红色—后生还原灰绿色的氧化还原作用过程,找矿标志为灰绿色含砾砂岩、砂砾岩,灰绿色砂岩层的古迎水面为该地区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西北缘 上油砂山组 砂岩型铀矿 酸解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