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柴胡舒肝散对肝郁血虚型慢性荨麻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冬梅 马丽俐 +1 位作者 祝永强 王一枫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4期814-816,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柴胡舒肝散治疗肝郁血虚型慢性荨麻疹(CU)的疗效及对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人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P物质(SP)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郁血虚型CU随机设立为治疗组(口服加味柴胡舒肝散和地氯雷他定片)和对照组(口服... 目的:探讨加味柴胡舒肝散治疗肝郁血虚型慢性荨麻疹(CU)的疗效及对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人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P物质(SP)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郁血虚型CU随机设立为治疗组(口服加味柴胡舒肝散和地氯雷他定片)和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片),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两组患者6周服用的地氯雷他定片的人均片数。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NGF和SP水平,并进行HAMA评分。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正常组,进行HAMA评分,检测NGF、SP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与72.5%,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服用的地氯雷他定片人均片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NGF和SP水平较正常组,有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GF和SP水平均显著下降,且两组组内、组间比较HAMA评分、NGF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内SP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的S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柴胡舒肝散能提高治疗肝郁血虚型CU的疗效,明显减少地氯雷他定片的用量,并且能通过降低NGF水平,改善患者的焦虑等负性情绪,但对SP水平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柴胡舒肝散 郁血虚型慢性荨麻疹 神经生长因子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舒肝散合承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64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占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5期327-327,共1页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中医药疗法 柴胡舒肝散 承气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顽固性呃逆
3
作者 梁远铭 钟德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8年第1期40-40,共1页
覃某某,男,46岁,农民。1993年7月15日初诊。患呃逆间断发作3年,曾经多方医治未愈。症见呃声沉重有力,每发作时达30分钟,间隔10分钟再发作,伴胸闷、喘息、心烦、嗳气、脘胁胀闷,咽中异物感;舌苔薄白,脉弦。查体:心肺(一),肝脾未扪及。限... 覃某某,男,46岁,农民。1993年7月15日初诊。患呃逆间断发作3年,曾经多方医治未愈。症见呃声沉重有力,每发作时达30分钟,间隔10分钟再发作,伴胸闷、喘息、心烦、嗳气、脘胁胀闷,咽中异物感;舌苔薄白,脉弦。查体:心肺(一),肝脾未扪及。限于条件未作纤维胃镜全程检查。 证属肝气郁结、肺失肃降。治宜疏肝行气解郁、宣肺降气止呃。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陈皮各15g,川芎、香附、枳壳、桔梗、瓜壳、枇杷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舒肝散 顽固性 呃逆 加味治疗 柴胡加减 纤维胃镜 气郁结 肺失肃降 云南省 绥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冠脉痉挛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2-513,共2页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冠脉痉挛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住院的81例冠脉痉挛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复方丹参...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冠脉痉挛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住院的81例冠脉痉挛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滴丸,观察组予柴胡疏肝散加减,1剂/d,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的心绞痛总有效率、中医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结果: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两组分别为95.0%、85.4%,中医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85.4%,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70.7%,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都明显降低LDL-C,提高HDL-C,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具有改善冠脉痉挛、扩张冠脉和调脂作用,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舒肝散加减 冠脉痉挛性心绞痛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网络机制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谭奚扬 陈晓云 +2 位作者 谈欣怡 尤圣富 方泓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058-4071,共14页
目的分析疏肝理气代表方柴胡疏肝散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TCMSP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预测和筛选柴胡疏肝散的活性成分和MAFLD的相关基因,得到柴胡疏肝散治疗MAFLD的潜在靶点,使用Cytoscap... 目的分析疏肝理气代表方柴胡疏肝散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TCMSP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预测和筛选柴胡疏肝散的活性成分和MAFLD的相关基因,得到柴胡疏肝散治疗MAFLD的潜在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和STRING数据库,构建柴胡疏肝散活性成分与MAFLD相关靶点的成分-靶点网络,分析网络获得重要靶点,并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同时作分子对接及历史文献研究对相关靶点进行验证。结果从中药复方柴胡舒肝散中经ADME筛选后到了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柚皮苷、和异鼠李素、柠檬烯等140种化学成分,能够作用于65个MAFLD的疾病靶点,其中前十位的PTGS2、ESR1、AR、GSK3B、PTGS1、ESR2、ADRB2、AKT1、TP53、PGR和EGFR为最重要的核心靶点,可以调控的信号通路主要为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和Jak-STAT信号通路,参与MAFLD的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基因表达与DNA转录的正调控等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关键成分槲皮素与山柰酚与疾病核心靶点IL-6成功建立对接,且具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柴胡疏肝散在干预MAFLD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调节免疫和肿瘤抑制作用治疗脂肪性肝病,整个过程通过多靶点和多途径对机体起到积极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舒肝散 代谢相关脂肪性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理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对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孙忻 丁彩飞 +2 位作者 展晓日 杨欣 侯丽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4-406,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中药复方对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设计,选择肾虚肝郁型非肥胖型PCOS(BMI<25)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毓麟珠和柴胡舒肝散治疗3个月,每日1剂,早晚分...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中药复方对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设计,选择肾虚肝郁型非肥胖型PCOS(BMI<25)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毓麟珠和柴胡舒肝散治疗3个月,每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30例,选用二甲双胍片(格华止):1000 mg,每日2次,早晚随餐口服。对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月经周期,排卵率,妊娠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1.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LH/FSH较前水平均有降低,以治疗组降低明显,P<0.05;2.治疗3月后,治疗组LH较前有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LH较前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3.治疗3月后,两组月经周期、排卵率及妊娠率均有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调肝中药复方以及二甲双胍片均能改善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月经周期,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可能是通过降低LH及LH/FSH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肾虚 毓麟珠 柴胡舒肝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