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外伤性癫痫临床疗效 被引量:8
1
作者 郭子泉 黄泳 +1 位作者 王盛 陈太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72-1274,共3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癫痫患者6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丙戊酸钠片(德巴金)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和探讨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癫痫患者6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丙戊酸钠片(德巴金)治疗,观察组患者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桂温胆定志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脑电图的改变,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4%,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4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03%(P〈0.05);(2)观察组患者的脑电图积分、中医症候积分、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水平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每次癫痫发作持续时间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外伤性癫痫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用药更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桂温胆定志汤 外伤性癫痫 临床疗效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桂温胆定志汤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雪静 刘威 +1 位作者 李春柳 李宁宁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1104-1107,共4页
目的:观察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脑卒中后老年患者认知障碍和抑郁情绪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诊断为"中风"的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2组均予常... 目的:观察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脑卒中后老年患者认知障碍和抑郁情绪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诊断为"中风"的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柴桂温胆定志汤,评估治疗前后2组的术后恢复质量评估量表(PQR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不同时间点脑脊液中PI3K、AKT、p AKT、Bcl、Bax的水平。结果:2组治疗前PQRS评分及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3 d和1周的上述评分均比治疗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HAMD评分均降低,但均为观察组的变化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任意时间节点的PI3K、p AKT、bcl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ax水平则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各个时间中PI3K/AKT信号通路标志性蛋白浓度的变化趋势,对照组比观察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90.15%,7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桂温胆定志汤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以及抑郁情绪的舒缓作用显著,其可能与介导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桂温胆定志汤 脑卒中 抑郁情绪 认知功能 疗效 PI3K/AKT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