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效性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笑 罗晓舟 +2 位作者 曹秋雨 邓赣 唐纯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21-2324,I0004,共5页
目的:采用基于贝叶斯理论的随机效应模型MCMC法网状Meta分析评价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检索Google Scholar、Pub Med、Cochrane Library、CNKI、VIP、CBM、万方数据库从建刊至2017年10月发表的关于针灸治... 目的:采用基于贝叶斯理论的随机效应模型MCMC法网状Meta分析评价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检索Google Scholar、Pub Med、Cochrane Library、CNKI、VIP、CBM、万方数据库从建刊至2017年10月发表的关于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RCT/CCT)文献,由2名研究者按照Cochrane手册5. 1. 0标准对每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和偏倚风险评估。应用Stata 14. 0绘制网状结构图,应用Ge MTC 0. 14. 3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最终25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累计病例2208例,共涉及柳氮磺胺吡啶、针、灸、蜂针、针+灸、针+灸+罐、针+罐、针+灸+蜂针、灸+蜂针等9种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柳氮磺胺吡啶与针、柳氮磺胺吡啶与灸、柳氮磺胺吡啶与针+灸、柳氮磺胺吡啶与针+灸+罐、柳氮磺胺吡啶与针+罐、柳氮磺胺吡啶与针+灸+蜂针、柳氮磺胺吡啶与灸+蜂针、针与针+灸、针与针+灸+罐、灸与针+灸、灸与针+灸+罐、蜂针与针+灸+罐之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疗效最佳的可能性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针+灸+罐、针+灸+蜂、灸+蜂针、针+灸、针+罐、灸、针、蜂针、柳氮磺胺吡啶。结论:现有的研究证据显示,针灸综合疗法优于单一疗法和柳氮磺胺吡啶,针+灸+罐、针+灸+蜂、灸+蜂针为治疗本病的最佳疗法可能性大,但确切结论仍需大量高质量RCT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磺胺吡啶 强直性脊柱炎 有效性 网状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氮磺胺吡啶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白介素-2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郭威 于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63-864,共2页
目的观察柳氮磺胺吡啶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白介素-2(IL-2)、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8例,其中58例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6.0 g/次,3次/d,1... 目的观察柳氮磺胺吡啶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白介素-2(IL-2)、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8例,其中58例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6.0 g/次,3次/d,15 d后减量至4.5 g/次,3次/d,为对照组。另6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煎剂保留灌肠,1次/d,为研究组。两组疗程均为20 d,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IL-2、CRP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464,P<0.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CR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2、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柳氮磺胺吡啶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单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其机制可能与血清IL-2水平升高、CRP水平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吡啶 灌肠 结肠炎 溃疡性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FN-γ、IL-4及黏膜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钟英强 黄花荣 朱兆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53-1854,共2页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SASP)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和黏膜炎症的影响。方法:活动期中度UC患者50例,口服SASP1g,每日3次,共6周,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IL-4,组织学检测黏膜炎症。结果:患者...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SASP)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和黏膜炎症的影响。方法:活动期中度UC患者50例,口服SASP1g,每日3次,共6周,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IL-4,组织学检测黏膜炎症。结果:患者治疗前血清IFN-γ为(31.6±4.3)ng/L,显著高于治疗后的(22.3±5.6)ng/L(P<0.05),治疗前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5±5.9)ng/L(P<0.01);治疗前IL-4为(4.6±1.8)ng/L,显著低于治疗后的(8.9±2.0)ng/L(P<0.05),治疗前IL-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9±2.7)ng/L(P<0.01)。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率分别为100.0%和90.0%(P<0.05),隐窝脓肿分别为48.0%和13.3%(P<0.01),黏膜组织学分级分别为(2.49±0.84)级和(1.31±0.75)级(P<0.01)。结论:SASP能明显逆转中度活动期UC患者的Th1和Th2细胞的失衡状态和UC炎症黏膜的隐窝脓肿,减少中性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从而促进炎症黏膜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吡啶 结肠炎 溃疡性 干扰素类 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袁祥光 曾兆雄 +1 位作者 梁惠森 阮建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1562-1563,共2页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对43例轻、中度末端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氧化苦参碱+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28例)和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15例),保留灌肠治疗1个...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对43例轻、中度末端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氧化苦参碱+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28例)和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15例),保留灌肠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疗效,并检测结肠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变化。结果:症状缓解率和内镜缓解率氧化苦参碱+柳氮磺胺吡啶组均为92.9%(26/28),柳氮磺胺吡啶组症状缓解率为93.3%(14/15),内镜缓解率为80.0%(12/15),两组内镜缓解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结果示氧化苦参碱与柳氮磺胺吡啶均能降低结肠组织中ICAM-1表达,但两者联合应用对ICAM-1下调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柳氮磺胺吡啶局部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CAM-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苦参碱 磺胺吡啶 灌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炎症性痤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庆利 刘雯 +1 位作者 王毅侠 史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痤疮 炎症性 磺胺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参肠安、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孙锡波 张银华 高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968-968,共1页
关键词 谷参肠安 磺胺吡啶 保留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氮磺胺吡啶的合成、药理及配合物的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康澍 陈振锋 梁宏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75-80,共6页
柳氮磺胺吡啶具有消炎和抗菌的性质,主要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类风湿关节炎.对柳氮磺胺吡啶的合成、药理和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配合物 研究进展 磺胺吡啶 合成 药理活性 消炎 抗菌作用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氮磺胺吡啶和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SIL-2R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高锦团 蔡元元 蔡俊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200-201,共2页
目的 :探讨柳氮磺胺吡啶 (SASP)和甲氨喋呤 (M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疗效。方法 :选择 32例RA患者 ,经口服SASP 1 0g ,每日 2次 ,MTX 10mg,每周 1次 ,治疗 1年后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清SIL 2R变化 ,评价其疗效。结果 :... 目的 :探讨柳氮磺胺吡啶 (SASP)和甲氨喋呤 (M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疗效。方法 :选择 32例RA患者 ,经口服SASP 1 0g ,每日 2次 ,MTX 10mg,每周 1次 ,治疗 1年后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清SIL 2R变化 ,评价其疗效。结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组血清SIL 2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 (P <0 0 1) ,治疗后临床缓解率 18 8% ,显效率 5 3 1% ,有效率 15 6 % ,总有效率达 87 5 % ,无效率 12 5 %。治疗前后血清SIL 2R比较 ,除无效组 (P >0 0 5 )外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SASP +MTX治疗RA ,疗效肯定 ,治疗后血清SIL 2R明显下降。血清SIL 2R的测定可作为判断RA病情及指导治疗的一个重要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药物疗法 磺胺吡啶 MT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对慢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A20蛋白表达及脾脏中Treg比例的影响
9
作者 赵建波 胡文会 刘志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7-771,共5页
目的:探讨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对慢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A20蛋白表达及脾脏中Treg比例的影响。方法:18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组,每组6只。对照组只给予正常饮水,模型组分别在第1、4、7周给予含20 g/L的... 目的:探讨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对慢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A20蛋白表达及脾脏中Treg比例的影响。方法:18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组,每组6只。对照组只给予正常饮水,模型组分别在第1、4、7周给予含20 g/L的葡聚糖硫酸钠饮水,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组则在模型组基础上在第3、4、18、39、46天给予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0.9 mg灌肠治疗。治疗后第1~7周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变化,进行DAI评分;第7周末处死小鼠,取小鼠结肠组织分别采用HE染色和Western blot法进行病理学评分及A20蛋白表达测定,经抗CD4、CD25、Foxp3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中Treg比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DAI评分均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组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DAI评分均降低,结肠组织中A20蛋白相对表达量、脾脏中Treg比例增加(P<0.05)。结论: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可增加慢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A20蛋白表达及脾脏中Treg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A20蛋白 TREG 水杨酸磺胺吡啶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柳氮磺吡啶与磺胺吡啶浓度及其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红梅 蒋学华 +2 位作者 宋林 何毅 王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柳氮磺吡啶和磺胺吡啶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单剂量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24名健康受试者口服500mg柳氮磺吡啶肠溶片,采用HPLC-UV法测定血浆中柳氮磺吡啶及磺胺吡啶的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柳氮磺吡啶和磺胺吡啶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单剂量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24名健康受试者口服500mg柳氮磺吡啶肠溶片,采用HPLC-UV法测定血浆中柳氮磺吡啶及磺胺吡啶的浓度,利用DAS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该方法中柳氮磺吡啶浓度在0.50~20.10μg/mL(r1=0.9991)、磺胺吡啶浓度在0.10~4.01μg/mL(r2=0.9968)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50和0.10μg/mL。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单次口服给药后,药动学参数如下:柳氮磺吡啶及磺胺吡啶的t1/2分别(8.02±3.19)、(12.88±5.41)h,Cmax分别为(7.78±3.43)和(2.48±0.79)μg/mL;Tmax分别为(6.42±1.32)和(13.67±4.06)h;AUC(0~t)分别为(85.85±44.25)和(56.39±25.13)μg.h/mL。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柳氮磺吡啶及磺胺吡啶的血药浓度测定及人体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 磺胺吡啶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氮磺胺吡啶诱导HSC-T6肝星状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慧利 沈薇 陈忠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观察柳氮磺胺吡啶及其分解产物对肝星状细胞株HSC-T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对其分子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PI双染检测HSC-T6细胞凋亡率;AO/EB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Western blot... 目的观察柳氮磺胺吡啶及其分解产物对肝星状细胞株HSC-T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对其分子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PI双染检测HSC-T6细胞凋亡率;AO/EB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Western blot检测NF-κBP65、P-IKK、P-IκB蛋白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65核转位。结果柳氮磺胺吡啶能剂量依赖性的抑制HSC-T6肝星状细胞的增殖;AO/EB染色法、AnnexinV/PI染色结果证明柳氮磺胺吡啶能诱导HSC-T6肝星状细胞的凋亡;而5-氨基水杨酸和磺胺吡啶对HSC-T6的增殖和凋亡无影响。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柳氮磺胺吡啶不是5-氨基水杨酸和磺胺吡啶抑制IKK、IκB的磷酸化、细胞核NF-κBP65的表达(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柳氮磺胺吡啶组P65核转位被抑制。结论柳氮磺胺吡啶可抑制HSC-T6的增殖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Rel/NF-κB/IκB/IK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吡啶 HSC-T6 增殖 凋亡 核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氮磺胺吡啶对胶原诱导关节炎Th17/Treg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汤军 丁嵩涛 +3 位作者 刘莉 秦启忠 彭惠民 刘含登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70,共5页
目的:评价柳氮磺胺吡啶对胶原诱导性小鼠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对Th17/Treg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II型胶原免疫小鼠,21d后将关节炎小鼠分为对照组和柳氮磺胺吡啶组,记录关... 目的:评价柳氮磺胺吡啶对胶原诱导性小鼠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对Th17/Treg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II型胶原免疫小鼠,21d后将关节炎小鼠分为对照组和柳氮磺胺吡啶组,记录关节炎临床评分,观察病理切片,比较关节炎发病严重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淋巴细胞Th17及Treg细胞的比例.结果:柳氮磺胺吡啶能显著降低CIA小鼠关节炎的临床评分(p<0.05),脾脏Th17细胞水平(p<0.05)在一定程度上促进Treg细胞的表达.结论:柳氮磺胺吡啶调控Th17细胞与Treg细胞平衡,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磺胺吡啶 TH17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氮磺胺吡啶对HSC-T6和L0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慧利 沈薇 陈忠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054-1057,共4页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ASP)对正常肝细胞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正常人肝细胞株(L02细胞)和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细胞)为研究靶细胞,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ASP)对正常肝细胞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正常人肝细胞株(L02细胞)和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细胞)为研究靶细胞,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HSC-T6细胞凋亡率;AO/EB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结果:同对照组比较,一定浓度范围的SASP对HSC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和剂量效应。膜联蛋白(Annexin V)/碘化丙啶(PI)双染显示SASP诱导HSC-T6凋亡也呈现时间和剂量效应;AO/EB染色出现凋亡细胞的特征性改变。而SASP干预L02后,与对照组相比,增殖和凋亡率均无统计学意义,AO/EB染色后,未出现凋亡细胞。结论:同等干预浓度的SASP能够选择性的抑制HSC增殖,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C—T6 L02 增殖 凋亡 磺胺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余雷 易星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1076-1078,共3页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SASP)联合常美安等微生态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势。方法:选择经内镜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UC)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2例,单用SASP口服治疗,剂量为1.0g,每日4次)和实验组(n=42例,在口服SASP治疗基...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SASP)联合常美安等微生态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势。方法:选择经内镜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UC)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2例,单用SASP口服治疗,剂量为1.0g,每日4次)和实验组(n=42例,在口服SASP治疗基础上联用微生态制剂常美安,2粒/次,3次/d),治疗14周后,比较两组Sutherland疾病活动性指数变化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肠粘膜局部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等细胞因子的变化;主观评价临床疗效、镜下以及组织学病变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Sutherland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14周治疗后,实验组的Sutherland指数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升高以及IL-6、IL-18水平降低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主观评价临床疗效、镜下以及组织学等3方面的病变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SP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UC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SASP,且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Sutherland指数 磺胺吡啶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滋林-S、替硝唑、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立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650-651,共2页
目的 :探讨联合用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6 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用麦滋林 S 3g ,0 5 %替硝唑 10 0ml和柳氮磺胺吡啶 3g混合保留灌肠 ,2 0d为一疗程。结果 :6 0例中 ,近期治愈 40例 ,有效 16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 ... 目的 :探讨联合用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6 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用麦滋林 S 3g ,0 5 %替硝唑 10 0ml和柳氮磺胺吡啶 3g混合保留灌肠 ,2 0d为一疗程。结果 :6 0例中 ,近期治愈 40例 ,有效 16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 93 4%。结论 :麦滋林 S、替硝唑、柳氮磺胺混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滋林-S 替硝唑 磺胺吡啶 保留灌肠 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氮磺胺吡啶、替硝唑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书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740-740,共1页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磺胺吡啶 替硝唑 疗效观察 灌肠治疗 消化道疾病 1998年 11月份 总结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硝唑和柳氮磺胺吡啶维持溃疡性结肠炎缓解作用的比较
17
作者 Gilat T 郑紫 《医药导报》 CAS 1992年第4期21-23,共3页
在双盲,随机试验中,我们比较了柳氮磺胺吡啶(2g/d)与甲硝唑(0.6g/d)对溃疡结肠炎的缓解作用。
关键词 结肠炎 甲硝唑 磺胺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血浆中柳氮磺吡啶及其代谢物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金恒 刘存刚 +4 位作者 姚旋 曹晓梅 倪立 马晶晶 贺阳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7期682-684,共3页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柳氮磺吡啶(SASP)及其代谢物磺胺吡啶(SP)、乙酰磺胺吡啶(AcSP)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液相分离采用Hedera ODS-2分析柱,柱温:30℃,以甲醇0.05 mol/L乙酸铵溶液(含0.1%三乙胺)溶剂系统...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柳氮磺吡啶(SASP)及其代谢物磺胺吡啶(SP)、乙酰磺胺吡啶(AcSP)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液相分离采用Hedera ODS-2分析柱,柱温:30℃,以甲醇0.05 mol/L乙酸铵溶液(含0.1%三乙胺)溶剂系统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43 nm。以苯巴比妥(PB)为内标,血浆样品用甲醇沉淀蛋白质后取上清液进样分析。结果:血浆中其他组分均不干扰样品的测定;在0.5-100mg/L范围内SP、AcSP和SASP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0.999 2;提取回收率(n=5)分别为97.1%-101.3%、97.7%-103.3%、94.9%-102.3%;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44%-3.04%、1.76%-3.85%、2.12%-3.22%,日间RSD分别为2.01%-3.69%、2.11%-3.99%、2.56%-3.5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选择性好、准确、灵敏,可用于柳氮磺吡啶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 磺胺吡啶 乙酰磺胺吡啶 梯度洗脱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或柳氮磺吡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 被引量:12
19
作者 童允洁 周道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301-1302,共2页
目的:比较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或柳氮磺吡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0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甲氨蝶呤(10mg/周)及来氟米特(20mg/d)治疗,对照组用甲氨蝶呤(10mg/周)及柳氮磺吡啶(2.... 目的:比较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或柳氮磺吡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0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甲氨蝶呤(10mg/周)及来氟米特(20mg/d)治疗,对照组用甲氨蝶呤(10mg/周)及柳氮磺吡啶(2.0g/d)治疗,疗程为24周,对两种方案在12、24周时的疗效及观察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在12、24周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95%,对照组为60%、70%,显示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总副反应发生率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类节炎的疗效优于甲氨蝶呤联合柳氮磺吡啶,但前者副反应略大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甲氨蝶呤 异恶唑类 磺胺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蒲公英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改善作用
20
作者 曹建华 陈钟钰 +5 位作者 陈刚 蔡艳 彭敏 吴育 颜翠萍 刘霖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06-2411,共6页
目的研究蒲公英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联合醋酸诱导建立UC大鼠模型,灌胃给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200 mg/kg)和蒲公英提取物(200、100、50 mg/kg),测定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 目的研究蒲公英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联合醋酸诱导建立UC大鼠模型,灌胃给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200 mg/kg)和蒲公英提取物(200、100、50 mg/kg),测定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病理组织学评分(HS)及结肠长度、宽度,检测血清IL-4、IL-10、TNF-α、EGF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p-TLR4、p-MyD88、p-NF-κB p65、p-IκBα蛋白表达。结果蒲公英提取物高剂量组可降低UC大鼠DAI评分、CMDI评分、结肠指数(P<0.05,P<0.01),增加结肠长度、质量(P<0.05,P<0.01);改善结肠黏膜完整性,降低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P<0.01);升高结肠组织EGF水平(P<0.01),降低MPO、MDA水平(P<0.01);下调结肠组织p-TLR4、p-MyD88、p-NF-κB p65、p-IκBα蛋白表达。结论蒲公英提取物可改善DNCB联合醋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活化,改善炎症因子、免疫因子释放,恢复结肠组织氧化应激失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提取物 溃疡性结肠炎 磺胺吡啶 免疫因子 氧化应激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