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昆仑柳什塔格峰西侧火山岩的特征、时代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博秦 姚建新 +2 位作者 王炬川 计文化 韩芳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801-2810,共10页
在西昆仑麻扎-康西瓦-苏巴什结合带的柳什塔格一带发现了一套火山岩建造,主要由强蚀变玄武岩、绿帘阳起石岩、阳起石岩(原岩为玄武岩)组成,上覆少量深水沉积岩。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主要来源于富集地幔玄武岩浆,形成于洋岛环... 在西昆仑麻扎-康西瓦-苏巴什结合带的柳什塔格一带发现了一套火山岩建造,主要由强蚀变玄武岩、绿帘阳起石岩、阳起石岩(原岩为玄武岩)组成,上覆少量深水沉积岩。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主要来源于富集地幔玄武岩浆,形成于洋岛环境,因此它是一个古结合带大洋洋壳的残留。采样作Rb-Sr等时线年龄分析,时代为震旦纪(563±48Ma),说明麻扎-康西瓦-苏巴什结合带所代表的洋盆在震旦纪就已经存在。这个发现对重新认识麻扎-康西瓦-苏巴什结合带的演化时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 柳什塔格 火山岩 组成 时代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柳什塔格南二长花岗岩SHRIMP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冯江鹏 曹福根 宋倩倩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4期163-169,共7页
在柳什塔格南部的昆南增生楔中发育二长花岗岩体,侵入于古元古界双雁山岩群中深变质岩系中,其上被三叠纪阿他木帕下组不整合覆盖。该岩体主要为浅肉红色细粒二长花岗岩,局部地方渐变为花岗闪长岩或正长花岗岩,其内还发育少量后期的北东... 在柳什塔格南部的昆南增生楔中发育二长花岗岩体,侵入于古元古界双雁山岩群中深变质岩系中,其上被三叠纪阿他木帕下组不整合覆盖。该岩体主要为浅肉红色细粒二长花岗岩,局部地方渐变为花岗闪长岩或正长花岗岩,其内还发育少量后期的北东向辉长岩脉。对该岩体中的锆石进行了SHRIMP U-Pb测年,投点结果相对集中,位于谐和曲线附近,得到加权平均年龄为(455.9±7.4)Ma,为晚奥陶世早期,其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为钙碱性序列,其高钾的含量和古老的锆石的存在说明该岩体的侵入背景为俯冲同碰撞构造环境,间接证明了昆南有限洋盆在晚奥陶世已经闭合。该发现为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地质依据,具有较大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花岗岩 SHRIMP测年 晚奥陶世 柳什塔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