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柱顶结构对旋流器内部流场和分级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吴修峰 李学礼 +5 位作者 王昭 李峰 王延超 韩虎 纪祥飞 刘世健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129,共7页
针对短路流和循环流导致旋流器分级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改进柱顶结构提高旋流器分级精度的办法,采用数值分析探究了柱顶结构对旋流器内部流场和分级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外凸型柱顶结构可使旋流器内部流场更加稳定,且... 针对短路流和循环流导致旋流器分级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改进柱顶结构提高旋流器分级精度的办法,采用数值分析探究了柱顶结构对旋流器内部流场和分级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外凸型柱顶结构可使旋流器内部流场更加稳定,且短路流量和循环流量大幅降低,其中短路流量仅为8.1%,较常规旋流器减少了11.5个百分点,同时,外凸型柱顶结构旋流器的切割能力较常规旋流器有明显提高,切割粒径仅为11.82μm,分级精度大幅提升。因此,在不改变溢流管结构的基础上,外凸型结构可有效减少短路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流 柱顶结构 分级精度 旋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首层柱顶隔震结构动力特性测试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应雄 祁皑 颜学渊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7-152,共6页
为了达到隔震设计的目的并检验隔震层的工作性能,测试分析了采用首层柱顶隔震技术的某五层框架结构在环境激励和初位移条件下的动力特性,得到了结构的前3阶自振特性如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比;分析了初位移条件下隔震层的自由衰减曲线和... 为了达到隔震设计的目的并检验隔震层的工作性能,测试分析了采用首层柱顶隔震技术的某五层框架结构在环境激励和初位移条件下的动力特性,得到了结构的前3阶自振特性如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比;分析了初位移条件下隔震层的自由衰减曲线和滞回性能。结果表明:环境激励条件下,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动力特性相近,隔震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初位移条件下,隔震结构的自振周期比非隔震结构长,结构的阻尼比较大,隔震层滞回曲线较饱满,隔震层具有快速复位的特性,能消除长期以来有关对隔震层是否具有自动复位特性的疑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层隔震结构 隔震橡胶支座 自振特性 振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考虑P-Δ效应的柱顶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秦熙 刘彦辉 +1 位作者 陈望 金建敏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48,共8页
针对首层悬臂柱无拉梁柱顶隔震结构和有拉梁柱顶隔震结构,在相同设防烈度下对其进行三维有限元时程分析,研究了悬臂柱截面尺寸的改变对这两种不同结构在考虑P-Δ效应和不考虑P-Δ效应情况下动力响应的影响,并比较二阶效应对结构的影响... 针对首层悬臂柱无拉梁柱顶隔震结构和有拉梁柱顶隔震结构,在相同设防烈度下对其进行三维有限元时程分析,研究了悬臂柱截面尺寸的改变对这两种不同结构在考虑P-Δ效应和不考虑P-Δ效应情况下动力响应的影响,并比较二阶效应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是否考虑P-Δ效应和有无拉梁对上部结构和隔震层的动力响应影响并不明显,而对悬臂柱的地震响应的影响较大;考虑P-Δ效应时,悬臂柱的层间位移角比不考虑P-Δ效应时有明显的增加,且P-Δ效应对结构的影响会随着悬臂柱截面尺寸的增大而减小;拉梁的设置能明显减小悬臂柱的层间位移角并降低P-Δ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悬臂 拉梁 P-Δ效应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