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取值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评估 被引量:36
1
作者 蔡健 周靖 方小丹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4,共9页
增大柱端抗弯承载力是抗震“能力设计”的关键措施之一,它可以导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成梁铰型有利的耗能机构。评估不同柱端弯矩增大系数(0.8 ̄2.4)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首先采用可靠度理论分析框架结构单节点“强柱弱... 增大柱端抗弯承载力是抗震“能力设计”的关键措施之一,它可以导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成梁铰型有利的耗能机构。评估不同柱端弯矩增大系数(0.8 ̄2.4)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首先采用可靠度理论分析框架结构单节点“强柱弱梁”设计的失效概率;然后,考虑主要影响梁柱强弱的设计参数和地震加速度峰值的随机性,以3层和6层框架结构为分析对象,采用蒙特卡罗模拟分析结构楼层和整体形成“柱铰机构”的抗震位移需求超越位移能力的概率,分析结果表明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大于2.0,框架结构才能达到可以接受的形成“柱铰机构”概率;最后,以6层确定性框架结构为例,通过增量动力分析建立能有效评估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易损性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可靠性 弱梁 铰机构 易损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调整对建筑造价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蔡斌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5-7,共3页
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做了重新调整,建筑结构的强柱弱梁可靠度得到了很大提高,相应的建筑结构造价也随之提高.本文结合工程设计实例,应用设计软件广厦CAD分析了现行规范中该系数调整对建筑结构造价的影响,结果表明... 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做了重新调整,建筑结构的强柱弱梁可靠度得到了很大提高,相应的建筑结构造价也随之提高.本文结合工程设计实例,应用设计软件广厦CAD分析了现行规范中该系数调整对建筑结构造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造价提高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梁 可靠度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造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梁扭矩对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宋金祥 秦士洪 李唐宁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42-45,59,共5页
通过两榀带边梁的大跨度预应力平板-异形柱整体结构试件以及两榀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整体结构试件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对有较大边梁扭矩情况下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进行了研究,初步探明了边梁扭矩对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影响。
关键词 边梁 扭矩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梁铰机制的柱端弯矩增强措施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红 孙永炜 +1 位作者 张睿 白绍良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74,83,共12页
汶川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塑性铰普遍出现在柱端,该震害现象促使我国抗震规范在2010版提高了"强柱弱梁"措施。新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取值对一、二抗震等级而言与已有研究结果相近,但低烈度区、三级抗震的取值仍缺乏依据。... 汶川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塑性铰普遍出现在柱端,该震害现象促使我国抗震规范在2010版提高了"强柱弱梁"措施。新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取值对一、二抗震等级而言与已有研究结果相近,但低烈度区、三级抗震的取值仍缺乏依据。该文按现行中国规范设计5个位于Ⅱ类场地的不同设防烈度分区、不同抗震等级的规则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讨论现浇板钢筋、梁下部纵筋等对"强柱弱梁"措施的影响规律。以强震下除底层柱下端外其他柱截面纵筋不屈服的梁铰机制为原则建立非线性计算模型,对每个框架分别输入30条符合要求的地震波,在OpenSees平台上对5个框架进行罕遇地震下的非线性反应分析,并对柱端弯矩增大系数需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于7度区三级抗震框架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抗震规范取1.3明显不足,建议提高其取值,并同时附加将中间节点处绝对值较小的梁端负弯矩取为零的计算原则;8度区二级框架、9度区一级框架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需求的统计结果较规范取值偏大得相对较少。基于梁端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需求的统计特征值离散性更小、沿楼层变化不大,同时其已包含板钢筋的贡献,是相对更好的"强柱弱梁"措施形式,此时抗震规范的一、二抗震等级的弯矩增大系数仍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弱梁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规范“强柱弱梁”屈服机制分析与对比
5
作者 马铭湖 许名鑫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6期95-99,109,共6页
对广东省地方标准DBJ/T15—92—202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我国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及美、欧、日规范关于混凝土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的设计规定进行介绍,从柱端弯矩增大系数、楼板作用等各规范关于“强柱... 对广东省地方标准DBJ/T15—92—202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我国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及美、欧、日规范关于混凝土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的设计规定进行介绍,从柱端弯矩增大系数、楼板作用等各规范关于“强柱弱梁”规定的差异进行比较,指出广东《高规》在内力调整措施上与其他规范不同,在抗震性能设计中通过构件重要性系数和承载力利用系数实现结构“强柱弱梁”屈服机制,更容易调整超强地震下引人的柱梁安全系数比指标,并给出框架梁端翼缘宽度范围内楼板钢筋的具体规定,减少梁配筋量。基于各规范设计规定,结合Pushover分析及动力弹塑性分析以6层RC框架结构作为对象进行计算分析,对梁柱钢筋用量、柱梁安全系数比、梁柱损伤及耗能情况等进行综合比较,分析RC框架结构各规范关于“强柱弱梁”规定的效果,该算例广东《高规》的柱配筋量、柱梁安全系数比较大,在实现“强柱弱梁”屈服机制方面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弱梁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现浇楼板 梁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的概率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夏倩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16,共4页
通过对可靠指标的考核,指出目前"强柱弱梁"设计方法在适用范围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并根据提出的目标可靠指标,提出相应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先采用可靠度理论分析框架结构单节点"强柱弱梁"设计的可靠指标以及对应的... 通过对可靠指标的考核,指出目前"强柱弱梁"设计方法在适用范围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并根据提出的目标可靠指标,提出相应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先采用可靠度理论分析框架结构单节点"强柱弱梁"设计的可靠指标以及对应的失效概率,然后考虑主要影响梁柱强弱的设计参数的随机性,分析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合理取值为多少,框架结构才能达到可以接受的形成"柱铰机构"概率。结合以往有关专业人士对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多方面研究,总结出比较合理的CMAF值,并在概率的基础上对弯矩增大系数提出合理的修正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梁 抗震可靠度 铰机构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CMA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现浇混凝土板配筋影响框架梁柱中节点分析
7
作者 张志新 徐建新 +1 位作者 丁峰 孙大行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现浇楼板和框架梁一般具有良好的共同协调能力,楼板可显著提高框架梁的抗弯刚度和抗弯承载力。考虑楼板对框架梁抗弯刚度增大以后,在进行承载力设计时,研究板内与梁平行的板筋影响成为解决"强柱弱梁"问题的必要环节。通过采用... 现浇楼板和框架梁一般具有良好的共同协调能力,楼板可显著提高框架梁的抗弯刚度和抗弯承载力。考虑楼板对框架梁抗弯刚度增大以后,在进行承载力设计时,研究板内与梁平行的板筋影响成为解决"强柱弱梁"问题的必要环节。通过采用ADINA软件对框架结构的中节点进行非线性分析,对比梁、板、柱受力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并深入研究现浇楼板对框架梁实际承载力产生"超强"影响方式,提出楼板有效翼缘宽度的取值,从而提出考虑板内纵筋影响的"强柱弱梁"的设计验算方法和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梁 有效翼缘宽度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合理破坏模式研究
8
作者 刘欣冉 聂小雪 《山西建筑》 2019年第20期65-67,共3页
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破坏模式展开研究,建立了框架结构模型,分析了框架结构基于规范给定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破坏模式,并探究了使结构出现良好破坏模式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建议取值。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弱梁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