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癌柱状经腹会阴切除术6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姜金波 李雪梅 +3 位作者 曲辉 戴勇 姜旭生 靳祖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介绍直肠癌柱状经腹会阴切除术(柱状APR)的应用体会。方法: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2009年2月—2009年5月采用柱状APR治疗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Holm等描述的手术过程,按TME技术要求游离直肠系膜,向下游离到肛提肌的起点处停止,... 目的:介绍直肠癌柱状经腹会阴切除术(柱状APR)的应用体会。方法: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2009年2月—2009年5月采用柱状APR治疗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Holm等描述的手术过程,按TME技术要求游离直肠系膜,向下游离到肛提肌的起点处停止,结肠造瘘,关闭腹部切口。翻转患者置于俯卧位,实施扩大的会阴部切除,沿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肛提肌外表面游离到肛提肌的盆壁起始处,即腹部向下游离的终点下方,后方自尾骨骶骨连接处切开,进入骶前,然后由后至前,将肛提肌自起始处离断。结果:柱状APR切除更多远端直肠周围组织,所有患者无直肠穿孔,会阴刀口均一期愈合,1例患者出现会阴血清肿,1例患者出现盆底腹膜疝。结论:柱状APR可以切除更多的低位直肠癌瘤周组织,减少术中穿孔,降低环周切缘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状经会阴切除 科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状经腹会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博 姜金波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10期771-774,783,共5页
目的:比较柱状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CAPR)和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行柱状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CAPR组)和50例行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两... 目的:比较柱状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CAPR)和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行柱状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CAPR组)和50例行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肿瘤在肠壁的位置、TNM分期、是否术前化疗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PR组患者术中穿孔率为0,低于APR组的14.0%(P=0.003)。CAPR组标本的环周切缘(CRM)阳性率为8.1%,低于APR组的22.0%(P=0.036)。两组患者术后5年累积局部复发率分别为6.4%和20.0%(P=0.036)。估计CAPR组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为62%,高于APR组术后的51%(P=0.320)。结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CAPR较APR可以减少术中穿孔,降低环周切缘(CRM)阳性率和肿瘤局部复发率,提高术后总体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进展期直肠癌 状经会阴联合切除 肠穿孔 环周切缘 局部复发率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高热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技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红军 佘军军 王荣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高热无瘤柱状腹会阴切除术(cylindrical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CAPR)的临床操作方法和治疗优势。方法对我院2007-06~2009-01盆腔遵从TME原则、会阴部柱状切除的7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根治性切除术方法、并发症...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高热无瘤柱状腹会阴切除术(cylindrical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CAPR)的临床操作方法和治疗优势。方法对我院2007-06~2009-01盆腔遵从TME原则、会阴部柱状切除的7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根治性切除术方法、并发症及疗效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手术全程采取膀胱截石体位,盆腔TME联合会阴部扩大柱状切除,无肠破裂穿孔,69例病理示环周切缘阴性(92.0%),3例会阴伤口感染(4.0%)。全组68例获随访(90.7%),随访时间36-48个月,3例局部癌复发(4.0%),4例患者术后肝脏转移(5.2%),无会阴刀口疝发生。结论柱状腹会阴切除是低位进展期直肠癌不保肛手术操作应遵循的原则,高热无瘤切除理念的引入是降低术后局部癌复发的重要技术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系膜切除 状经会阴直肠癌切除 膀胱截石位 高热无瘤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柱状经腹会阴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湘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504-1505,共2页
T3、T4期低位直肠癌在临床上传统采用Miles手术,而Miles手术存在环周切缘阳性率和肠管穿孔率高、手术视野狭小,术中常存在解剖间隙和切除范围不清等缺点。
关键词 直肠癌 状经会阴切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的手术技巧及评价
5
作者 柳敬歧 孔德岩 袁士一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7期192-192,共1页
直肠全系膜切除技术的广泛应用,明显的降低了直肠癌术后局部的复发率,提高了保肛率,但是在一些患者中仍需进行经腹会阴直肠癌切除术。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是低位直肠癌的常规手术方式,具有较高的复发率,生存率低。柱状APR能够通... 直肠全系膜切除技术的广泛应用,明显的降低了直肠癌术后局部的复发率,提高了保肛率,但是在一些患者中仍需进行经腹会阴直肠癌切除术。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是低位直肠癌的常规手术方式,具有较高的复发率,生存率低。柱状APR能够通过会阴部的扩大切除,使标本形成无狭窄腰部的圆柱状,进而降低复发率。本文主要针对直肠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的手术技巧进行探讨,并对其治疗技术和应用价值给予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柱状经腹会阴直肠癌切除术 技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柱状经腹会阴切除术中俯卧折刀位的安置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攀 朱小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49-50,共2页
目的 探讨俯卧折刀位在低位直肠癌柱状经腹会阴切除术(柱状APR术)应用的优越性,介绍手术巡回护士在安置俯卧折刀位时的方法和技术.方法 对1 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柱状APR术游离直肠系膜,向下游离到肛提肌的起点处停止,行乙状结肠单... 目的 探讨俯卧折刀位在低位直肠癌柱状经腹会阴切除术(柱状APR术)应用的优越性,介绍手术巡回护士在安置俯卧折刀位时的方法和技术.方法 对1 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柱状APR术游离直肠系膜,向下游离到肛提肌的起点处停止,行乙状结肠单口造口术,关闭腹部切口.巡回护士协助术者翻转患者置于俯卧折刀位,实施扩大的会阴部切除.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因手术体位导致皮肤受损或压疮,术后1~3 d恢复胃肠功能,住院8~10 d,会阴切口均Ⅰ期愈合.结论 柱状APR术采用俯卧折刀位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状经会阴切除 截石位 俯卧折刀位 体位 体位安置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经腹会阴切除术患者家属精神健康状况的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樊爱珍 强小玲 +2 位作者 张华 张娱 段小倩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5期17-18,共2页
目的评估直肠癌经腹会阴切除术患者家属精神健康状况,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方法对64例直肠癌经腹会阴切除术患者家属于患者术后3 d进行精神健康状况评定,采用工具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汉密尔顿评定量表(Hamilton rating s... 目的评估直肠癌经腹会阴切除术患者家属精神健康状况,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方法对64例直肠癌经腹会阴切除术患者家属于患者术后3 d进行精神健康状况评定,采用工具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汉密尔顿评定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anxiety,HAMD、HAMA)。结果直肠癌经腹会阴切除术患者家属各项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结论直肠癌经腹会阴切除术患者家属存在较为明显的心境障碍,需要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经腹会阴切除 患者家属 精神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的手术要点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邢俊岭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6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的手术要点与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胃肠科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一年以来收治的8例接受直肠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腹部、会阴部以及盆... 目的探讨直肠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的手术要点与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胃肠科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一年以来收治的8例接受直肠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腹部、会阴部以及盆地重建,观察其疗效。结果 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68.36±49.8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60.56±120.25)ml,平均住院时间为(16.23±2.61)d。术中没有出现肠管穿孔现象。其中有1例患者在围术期出现肠梗塞,经过治疗已经痊愈,在围手术期没有出现死亡病例,均出院。结论直肠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能够降低术中穿孔事件的发生率,降低手术环周边阳性率,短期随后预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会阴联合切除 低位直肠癌 要点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黄峰 应敏刚 +1 位作者 杨春康 叶青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692-69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根治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0月行腹腔镜(65例)和传统开腹(52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的术中指标、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根治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0月行腹腔镜(65例)和传统开腹(52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的术中指标、术后恢复和淋巴结清扫数目。结果2组手术均获成功。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195.7±30.4)rainVS.(186.5±29.1)min,t=1.673,P=0.095]。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162.1±28.1)mlVS.(256.9±48.6)ml,t=一13.215,P:0.000],术后排气早[(3.1±1.0)dvs.(4.3±0.8)d,t=-7.018,P=0.000],自主排尿早[(7.2±0.9)dVS.(8.6±1.1)d,t=-7.568,P=0.000],切口感染发生率低[0(0/65)vs.9.6%(5/52),P:0.016]。2组清扫淋巴结数目[(15.6±4.1)枚VS.(14.3±3.5)枚,t=1.817,P=0.075]和肺部感染发生率[3.1%(2/65)VS.7.7%(4/52),∥=0.494,P:0.482)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安全可靠,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明显的微创优势,根治效果满意,近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腔镜会阴联合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军 林黎明 李乐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11-12,共2页
目的 探讨按照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原则,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按照TME治疗原则,在腹腔镜辅助下,对1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TME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结果 14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20-240分钟,平... 目的 探讨按照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原则,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按照TME治疗原则,在腹腔镜辅助下,对1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TME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结果 14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20-240分钟,平均180分钟,术中出血30-180ml,平均50ml;术后1-2天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住院5-14天,平均为6天。术后6例应用镇痛剂,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能完全达到TME要求,且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会阴联合切除 治疗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25例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康德新 陈志奇 +3 位作者 张磊 刘威 梁春林 张国利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0期71-71,共1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肠道肿瘤切除的TME原则和开腹手术的无瘤操作原则,利用腹腔镜技术对2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TME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结果 25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125min...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肠道肿瘤切除的TME原则和开腹手术的无瘤操作原则,利用腹腔镜技术对2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TME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结果 25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125min,术中出血平均80mL;术后1~2d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平均住院6d。结论应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能完全达到TME要求和无瘤操作原则,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腔镜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护理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庚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0期31-33,共3页
对1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术中未发生穿孔,1例并发会阴部伤口感染,2例出现术后慢性疼痛,其他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提示低位直肠癌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皮肤及消化道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注... 对1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术中未发生穿孔,1例并发会阴部伤口感染,2例出现术后慢性疼痛,其他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提示低位直肠癌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皮肤及消化道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注意体位、引流管的护理,积极应对慢性疼痛,预防盆底疝、会阴伤口积液或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可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肛提肌外会阴联合切除 盆底疝 伤口积液 疼痛 尿潴留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前切除术与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疗效比较
13
作者 邓大伟 李志俊 张剑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 中低位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 外科治疗 直肠系膜切除 疗效 重建方式 直肠癌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与传统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对远端直肠癌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史博慧 郭萍丽 +4 位作者 任予 何建军 陈武科 马晓霞 闫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6-273,共8页
目的探讨经提肛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与传统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E)对远端直肠癌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Stata 12.0统计学软件对2008年1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间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 目的探讨经提肛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与传统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E)对远端直肠癌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Stata 12.0统计学软件对2008年1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间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研究包含3 278例患者,其中56.2%(1 843/3 278)患者接受ELAPE手术,43.8%(1 435/3 278)患者接受APE手术,ELAPE手术患者术中肠穿孔(IBP)率为6.4%(114/1 786),APE术式患者为10.7%(145/1 355),合并OR值为0.55(95%CI=0.37~0.85),而环周切缘(CRM)阳性率、局部复发率(LR)、伤口并发症(WCs)、院内死亡(IHD)合并OR值分别为0.81(95%CI=0.52~1.25)、0.49(95%CI=0.18~1.30)、0.93(95%CI=0.65~1.35)、0.89(95%CI=0.47~1.71)。结论与APE术式相比,ELAPE术式可以降低IBP的风险,但并未改善CRM阳性率和LR。因此,ELAPE手术的近远期疗效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提肛肌外会阴联合切除 直肠癌 环周切缘 中肠穿孔 局部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姜伟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6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对病人术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影响。方法随访2009年7—12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手术治疗56例低位直肠癌,对保肛手术(LAR)与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两组病人的临床病理指标、术后并发症和局部复发...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对病人术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影响。方法随访2009年7—12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手术治疗56例低位直肠癌,对保肛手术(LAR)与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两组病人的临床病理指标、术后并发症和局部复发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AR组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较APR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并不影响低位直肠癌病人术后肿瘤复发,但LAR较易发生吻合口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 会阴联合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直肠癌行经腹会阴直肠切除术后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燕 孙霞 +1 位作者 李芹 刘适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10期169-171,共3页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行经腹会阴直肠切除术(简称“Miles手术”)的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Miles手术的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筛选出符合要求的120例患者,...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行经腹会阴直肠切除术(简称“Miles手术”)的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Miles手术的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筛选出符合要求的120例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结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10 d后,2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各维度评分和欧洲生命质量协作组癌症核心量表(EORTC QLQ-C30)的5个功能量表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更高(P均<0.05)。护理10 d后,2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观察组的结肠造口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行M iles手术的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结肠造口 经腹会阴直肠切除 自我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腹腔镜辅助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汤锋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10期58-59,共2页
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腹腔镜辅助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低位直肠癌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实施开腹手术,B组行腹腔镜辅助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 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腹腔镜辅助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低位直肠癌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实施开腹手术,B组行腹腔镜辅助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和止痛剂使用情况。结果 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止痛剂使用率显著低于A组患者(P<0.05);B组患者随访1年后复发率略少于A组患者(P>0.05);B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略多于A组患者(P>0.05);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A组患者(P<0.05);B组患者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腹腔镜辅助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效果确切,可有效清扫淋巴结,减少手术创伤,加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腔镜 会阴联合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与低位前切除术对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雄图 胡玉萍 +2 位作者 陈显国 李天翔 袁明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2期77-81,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与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两种术式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APR和LAR手术的低位直肠癌... 目的分析比较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与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两种术式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APR和LAR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结直肠癌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9(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lorectal Cancer 29,QLQ-CR29)对APR组和LAR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最终有完整问卷的患者有164例(APR组50例,LAR组114例)。APR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LAR组,APR组患者肿瘤下缘距齿线距离显著短于LAR组(P<0.001)。两组患者在性别、体质指数、ASA评分及术前临床分期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排尿情况,APR组在术后1个月明显优于LAR组,术后6、12个月两组无差异。大便情况,术后1个月APR组明显优于LAR组,术后6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异,但术后12个月LAR明显优于APR组。主观感受术后1、6个月LAR组明显优于APR组,但术后12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APR术式优势在于术后短期内排尿、排便,而LAR术的优势也在于术后短期内主观感觉方面。低位直肠癌患者行APR手术后长期生活质量不逊于LAR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 低位前切除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与低位前切除术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雄图 胡玉萍 +2 位作者 陈显国 李天翔 袁明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4期201-205,共5页
目的比较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与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两种术式对直肠癌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接受APR和LAR术式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 目的比较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与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两种术式对直肠癌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接受APR和LAR术式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结直肠癌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9(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lorectal Cancer29,QLQ-CR29)对APR组和LAR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最终有完整问卷的患者164例(APR组50例,LAR组114例)。APR组患者的平均年龄(57.4±10.3)岁,显著高于LAR组(50.8±6.9)岁(P<0.001)。两组患者在性别、体重指数、术前ASA评分、术前临床分期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接受APR手术的患者在排尿和排便方面QLQ-CR29评分优于LAR组,LAR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主观感受方面以及术后12个月大便情况方面明显优于APR组。结论接受APR手术的患者术后长期生活质量并不逊于接受LAR术式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 低位前切除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对预防肿瘤局部复发的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铮宇 陈超群 +3 位作者 陈嵩 邝永龙 朱富达 黄俊明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预防肿瘤局部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1月至2014年01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观察组)和传统经腹会... 目的:探讨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预防肿瘤局部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1月至2014年01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观察组)和传统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和术后1年、2年局部肿瘤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骶前引流管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穿孔率、术后环周切缘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会阴部切口延迟愈合、切口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肠梗阻、泌尿生殖系统障碍、会阴部慢性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5±0.7)年,观察组1年、2年局部肿瘤复发率为9.09%、28.26%,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1.21%、4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好,安全性高,可明显降低术后1年、2年局部肿瘤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提肌外会阴联合切除 低位直肠癌 局部肿瘤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