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锅炉钢架柱底板制造工艺分析和改进
1
作者
郁伟建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25-27,共3页
大型电站锅炉钢架的柱底板是重要结构件,技术要求高,制造中采用多种工艺改进措施,加强质量检查,取得很好技术和经济效果。
关键词
锅炉
钢架
柱底板
制造
工艺
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行开采“层间岩梁-底板柱群”系统结构失稳机理及判识方法
2
作者
崔业凯
冯国瑞
+3 位作者
李竹
章敏
崔家庆
汪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68-2883,共16页
探究底板煤柱与层间岩梁的形变及破裂失效特征是评价底板房柱式采空区结构稳定性、保障上行工作面安全复采的关键。针对元宝湾煤矿6107工作面上行安全复采难题,首先,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构建了“层间岩梁-底板柱群”系统结构力学模型;其...
探究底板煤柱与层间岩梁的形变及破裂失效特征是评价底板房柱式采空区结构稳定性、保障上行工作面安全复采的关键。针对元宝湾煤矿6107工作面上行安全复采难题,首先,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构建了“层间岩梁-底板柱群”系统结构力学模型;其次,依托有限差分原理,建立了层间岩梁挠度、转角、弯矩、剪力及底板煤柱荷载的数值解法,研究上行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层间岩梁内力、变形与底板煤柱荷载动态演变特征;最后,揭示了“层间岩梁-底板柱群”系统结构失稳模式,并给出了基于底板煤柱与层间岩层失稳时序的结构性失稳判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推进,正下方岩梁挠度明显增加、弯矩明显减小,相邻区域岩梁挠度明显减小;工作面前方底板煤柱间悬空段岩梁转角和弯矩显著增大,剪力略微增大;在超前支承压力作用下,层间岩梁弯矩与底板煤柱荷载急剧增加,工作面正下方底板煤柱及前方30 m区域内层间岩梁内力及变形显著增加,“层间岩梁-底板柱群”系统结构失稳风险升高,存在3种潜在失稳模式,包括层间岩梁率先破断引起工作面底板超前塌陷、底板煤柱率先失稳引起柱群链式失稳、层间岩梁与底板煤柱同步失稳导致系统结构整体失稳。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系统结构失稳模式由底板超前塌陷转为结构整体失稳,且当工作面推进至4号煤柱上方时,系统结构整体失稳风险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行复采
弹性地基梁
“层间岩梁-
底板
柱
群”系统结构
失稳机理
判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北克拉通的组成及其变质演化
被引量:
35
3
作者
沈其韩
耿元生
宋会侠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7-406,共20页
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主要由五套不同类型的变质岩系组成。克拉通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多期岩浆侵位、多期变质作用以及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和深熔作用,岩石已遭受多次不同地质作用的叠加改造,因此华北克拉通具有...
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主要由五套不同类型的变质岩系组成。克拉通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多期岩浆侵位、多期变质作用以及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和深熔作用,岩石已遭受多次不同地质作用的叠加改造,因此华北克拉通具有复杂的演化历史。从太古宙到古元古代末的克拉通形成,华北克拉通主要经历了五期区域变质作用。鞍山地区的古-中太古代经历了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改造,尚未获得变质年龄数据。但在TTG岩系中已获得3560Ma和3000-3300Ma早期的变质年龄。河南鲁山太华杂岩的中太古代斜长角闪岩中获得2776~2792Ma和2671~2651Ma两期变质作用年龄信息,代表了新太古代早期的变质作用。新太古代麻粒岩-TTG岩系和新太古代花岗-绿岩系都经历了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初的变质作用改造。在古元古代阶段,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在1965-1900Ma期间发生了中低压/高压麻粒岩相变质,局部发生超高温变质,这期变质作用与陆块间的俯冲碰撞及其后的地幔上涌有关。在古元古代晚期(1890~1800Ma)在华北克拉通的中部及东部的胶-辽-吉带发生了高压麻粒岩相-角闪岩相的区域变质,代表了陆块间的碰撞拼合过程。不同变质岩系类型经历的变质作用反映了不同的构造背景。太古宙晚期大量的TTG岩系及呈面状分布的中/低压麻粒岩主要出露在华北克拉通的中北部,普遍具有逆时针的p—T轨迹,反映了地幔柱底板垫托的构造环境。新太古代的花岗.绿岩系在新太古代晚期一古元古代早期经历的变质作用多为顺时针的p-T演化轨迹,反映其发生可能与弧后+地幔柱联合作用的构造背景。古元古代晚期的两期变质作用多表现为高压麻粒岩相的顺时针P—T演化轨迹,反映了不同陆块(地块)之间碰撞拼合的过程,意味着类似显生宙的板块构造体制已经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中低压/高压/超高温变质作用
地幔
柱底板
垫托
顺时针/逆时针p-T轨迹
碰撞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锅炉钢架柱底板制造工艺分析和改进
1
作者
郁伟建
机构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出处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25-27,共3页
文摘
大型电站锅炉钢架的柱底板是重要结构件,技术要求高,制造中采用多种工艺改进措施,加强质量检查,取得很好技术和经济效果。
关键词
锅炉
钢架
柱底板
制造
工艺
电站
Keywords
Boiler steel structure Column base plate manufacturing Fabrication process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分类号
TM621.2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TK22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行开采“层间岩梁-底板柱群”系统结构失稳机理及判识方法
2
作者
崔业凯
冯国瑞
李竹
章敏
崔家庆
汪圳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矿山岩层控制及灾害防控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山西省煤基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工程中心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68-2883,共16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25402)
山西省面上基金资助项目(202303021211060)
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202104010910021)。
文摘
探究底板煤柱与层间岩梁的形变及破裂失效特征是评价底板房柱式采空区结构稳定性、保障上行工作面安全复采的关键。针对元宝湾煤矿6107工作面上行安全复采难题,首先,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构建了“层间岩梁-底板柱群”系统结构力学模型;其次,依托有限差分原理,建立了层间岩梁挠度、转角、弯矩、剪力及底板煤柱荷载的数值解法,研究上行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层间岩梁内力、变形与底板煤柱荷载动态演变特征;最后,揭示了“层间岩梁-底板柱群”系统结构失稳模式,并给出了基于底板煤柱与层间岩层失稳时序的结构性失稳判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推进,正下方岩梁挠度明显增加、弯矩明显减小,相邻区域岩梁挠度明显减小;工作面前方底板煤柱间悬空段岩梁转角和弯矩显著增大,剪力略微增大;在超前支承压力作用下,层间岩梁弯矩与底板煤柱荷载急剧增加,工作面正下方底板煤柱及前方30 m区域内层间岩梁内力及变形显著增加,“层间岩梁-底板柱群”系统结构失稳风险升高,存在3种潜在失稳模式,包括层间岩梁率先破断引起工作面底板超前塌陷、底板煤柱率先失稳引起柱群链式失稳、层间岩梁与底板煤柱同步失稳导致系统结构整体失稳。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系统结构失稳模式由底板超前塌陷转为结构整体失稳,且当工作面推进至4号煤柱上方时,系统结构整体失稳风险最大。
关键词
上行复采
弹性地基梁
“层间岩梁-
底板
柱
群”系统结构
失稳机理
判识方法
Keywords
upward re-mining
elastic foundation beam
"interlayer rock beam-floor column group"system structure
instability mechanism
identification method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克拉通的组成及其变质演化
被引量:
35
3
作者
沈其韩
耿元生
宋会侠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7-406,共20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编号:1212010811048)资助~~
文摘
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主要由五套不同类型的变质岩系组成。克拉通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多期岩浆侵位、多期变质作用以及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和深熔作用,岩石已遭受多次不同地质作用的叠加改造,因此华北克拉通具有复杂的演化历史。从太古宙到古元古代末的克拉通形成,华北克拉通主要经历了五期区域变质作用。鞍山地区的古-中太古代经历了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改造,尚未获得变质年龄数据。但在TTG岩系中已获得3560Ma和3000-3300Ma早期的变质年龄。河南鲁山太华杂岩的中太古代斜长角闪岩中获得2776~2792Ma和2671~2651Ma两期变质作用年龄信息,代表了新太古代早期的变质作用。新太古代麻粒岩-TTG岩系和新太古代花岗-绿岩系都经历了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初的变质作用改造。在古元古代阶段,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在1965-1900Ma期间发生了中低压/高压麻粒岩相变质,局部发生超高温变质,这期变质作用与陆块间的俯冲碰撞及其后的地幔上涌有关。在古元古代晚期(1890~1800Ma)在华北克拉通的中部及东部的胶-辽-吉带发生了高压麻粒岩相-角闪岩相的区域变质,代表了陆块间的碰撞拼合过程。不同变质岩系类型经历的变质作用反映了不同的构造背景。太古宙晚期大量的TTG岩系及呈面状分布的中/低压麻粒岩主要出露在华北克拉通的中北部,普遍具有逆时针的p—T轨迹,反映了地幔柱底板垫托的构造环境。新太古代的花岗.绿岩系在新太古代晚期一古元古代早期经历的变质作用多为顺时针的p-T演化轨迹,反映其发生可能与弧后+地幔柱联合作用的构造背景。古元古代晚期的两期变质作用多表现为高压麻粒岩相的顺时针P—T演化轨迹,反映了不同陆块(地块)之间碰撞拼合的过程,意味着类似显生宙的板块构造体制已经出现。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中低压/高压/超高温变质作用
地幔
柱底板
垫托
顺时针/逆时针p-T轨迹
碰撞拼合
Keywords
North China Craton
M-LP/HP/UHT metamorphism
mantle plume underplating
p-T paths
collision and collage
分类号
P54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42.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锅炉钢架柱底板制造工艺分析和改进
郁伟建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上行开采“层间岩梁-底板柱群”系统结构失稳机理及判识方法
崔业凯
冯国瑞
李竹
章敏
崔家庆
汪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华北克拉通的组成及其变质演化
沈其韩
耿元生
宋会侠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