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测柯萨奇病毒A组6、10、16型的多重荧光RT-PCR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谢席平 黄莲珍 +4 位作者 刘让万 何声福 陈华云 陈嘉昌 汤链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21-725,共5页
目的建立检测手足口病(HFMD)肠道病毒的多重荧光RT-PCR方法。方法用多重荧光RT-PCR技术对引起HFMD的3种常见人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组(CVA)6、10、16型]进行检测,用基因测序法进行验证,并以灭活的CVA6、CVA10、CVA16病毒标准株以及引起... 目的建立检测手足口病(HFMD)肠道病毒的多重荧光RT-PCR方法。方法用多重荧光RT-PCR技术对引起HFMD的3种常见人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组(CVA)6、10、16型]进行检测,用基因测序法进行验证,并以灭活的CVA6、CVA10、CVA16病毒标准株以及引起临床相似症状的病原体样本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结果 322例临床疑似HFMD标本,经本多重荧光RT-PCR法检测出CVA16、CVA10和CVA6型阳性样本分别为81、16和9份(总阳性率32.9%),且与基因测序法结果完全符合。将多重PCR体系中c-MMLV逆转录酶的量增至5 U,Hot-Taq酶的量增至8.5 U,可使其扩增效率提升至单重PCR扩增水平。优化后的体系可扩增出CVA6、CVA10和CVA16型阳性病毒标准RNA的检测下限分别是10,5和1 TCID50/mL。结论建立了一种灵敏、特异、高效和高通量的检测HFMD肠道病毒的多重荧光RT-PCR法,为其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多重荧光RT-PCR 柯萨奇病毒a组6型 柯萨奇病毒a组10型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VP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2
作者 潘朋歌 李克生 +1 位作者 杜惠芬 曾潮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0期99-101,共3页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 VP1蛋白。[方法]根据Gen Bank CVA16 VP1基因序列,合成VP1全基因,连接到载体p ET30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 ET30a-CVA16-VP1。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蛋白表...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 VP1蛋白。[方法]根据Gen Bank CVA16 VP1基因序列,合成VP1全基因,连接到载体p ET30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 ET30a-CVA16-VP1。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蛋白表达,Ni-NTA亲和层析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 ET30a-CVA16-VP1,表达蛋白经SDS-PAGE显示分子量约为38.7 k Da,目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蛋白经复性、纯化,纯度达90%以上;经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表达的蛋白为VP1蛋白。[结论]成功获得了高纯度的VP1蛋白,为此抗原用于临床诊断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 VP1蛋白 原核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2013年长春市柯萨奇病毒A6型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马岩 李丽红 孙利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1期26-27,27,共2页
目的:探讨2013年长春市柯萨奇病毒A6型小儿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特点。方法: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1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人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及柯萨奇病毒A组6型(CVA6)检测... 目的:探讨2013年长春市柯萨奇病毒A6型小儿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特点。方法: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1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人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及柯萨奇病毒A组6型(CVA6)检测,同时分析临床资料。结果:CVA6阳性51例(51%),EV71阳性9例(9%),CVA16阳性3例(3%)。CVA6阳性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进食减少,可累及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经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后均痊愈或好转,无死亡或留有后遗症病例。结论:CVA6为2013年长春地区HFMD新流行的主要病原型;CVA6感染可侵犯多器官,经系统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组6型 长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效果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周清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5期72-72,74,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收治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喷剂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收治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喷剂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以及淋巴细胞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症状消失快,临床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干扰素Α1B 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奇a组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在重症手足口病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洋 黄延风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53-55,共3页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细小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引起的全球性传染病,致病病毒主要为柯萨奇A组16型(coxsackie virus A16,CV-A16)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该病好发于夏秋季,多发生于5岁以下...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细小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引起的全球性传染病,致病病毒主要为柯萨奇A组16型(coxsackie virus A16,CV-A16)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该病好发于夏秋季,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绝大多数为自限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应用 重症 肠道病毒属 细小病毒科 柯萨奇a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被引量:8
6
作者 于艳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2期192-193,共2页
关键词 小儿手足口病 护理措施 肠道病毒71型 神经源性肺水肿 治疗 重症病例 脑干脑炎 柯萨奇a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手足口病19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明惠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62-63,共2页
小儿手足口病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多个地区突发,传播范围广,多发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以1~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近2年来其发病数占据儿科传染病的首位。近10年来国外报道小儿手足口病感染渐增加,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 小儿手足口病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多个地区突发,传播范围广,多发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以1~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近2年来其发病数占据儿科传染病的首位。近10年来国外报道小儿手足口病感染渐增加,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现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经临床诊断的193例小儿手足口病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手足口病 临床分析 肠道病毒71型 学龄前儿童 儿科传染病 柯萨奇a组 2009年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48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蔺建英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第7期44-45,共2页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所致.该病好发于夏、秋季节,起病急骤,以高热、流涎、厌食、咽痛、呕吐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婴幼儿由于高热、咽部疼痛等症状导致进食少或厌食,极易引起脱水及...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所致.该病好发于夏、秋季节,起病急骤,以高热、流涎、厌食、咽痛、呕吐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婴幼儿由于高热、咽部疼痛等症状导致进食少或厌食,极易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为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于2008年6月~2013年10月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性咽峡炎 喜炎平注射液 治疗方法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柯萨奇a组 电解质紊乱 病毒感染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硒宝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9
作者 曹严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29-29,共1页
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夏秋季,主要与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有关,常表现为发热、流涎、拒食、咽峡部疱疹、溃疡,部分患儿可出现呕吐、腹泻。2005年9月~2006年8月,我们采用锌硒宝辅助治疗题疹性咽峡炎,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疱疹性咽峡炎 疗效观察 辅助治疗 锌硒宝 柯萨奇a组 病毒感染 夏秋季 咽峡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居家隔离观察指导
10
作者 李月英 李海龙 李萌生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第2期78-79,共2页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近几年来随着手足口病的日渐增多,尤其是普通病例,居家隔离观察者不乏其人。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隔离观察 肠道病毒71型 普通病例 柯萨奇a组 急性传染病 学龄前儿童 症状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艺 姚亮清 戚艮有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0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4月-2016年1月共选择200例托幼机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研究,调查的因素包括:班级对手足口病防控的重视程度、相关制度的制定及落实、晨检午检情况、病例隔离... 目的探讨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4月-2016年1月共选择200例托幼机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研究,调查的因素包括:班级对手足口病防控的重视程度、相关制度的制定及落实、晨检午检情况、病例隔离情况、教职工、学生和家长对手足口病防控的态度、相关知识知晓率、预防行为的践行情况、教室等公共场所通风情况、消毒情况、教室每学生人均占有面积等。结果 31例儿童感染了EV71或Cox A16。晨检午检情况、隔离情况、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预防行为的践行情况、教室等公共场所通风情况、消毒情况、教室每学生人均占有面积均为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社会及学校应加强力度宣传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及有效预防措施,使家长及托幼机构对幼儿的健康状况更加重视,积极践行预防行为,做好消毒工作,教室等公共场所保持通风换气,严格托幼机构的晨检午检,一旦手足口病的发生及时隔离,以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托幼机构 儿童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地区2010-2011年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景淑军 李悦 +3 位作者 刘艳 薄志坚 刘丹红 栾明春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I0001-I0002,共2页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病原是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1]。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易暴发流行,尤其EV71引起的重症HFMD发病率较高。现对大连地区2010-2011年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学和...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病原是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1]。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易暴发流行,尤其EV71引起的重症HFMD发病率较高。现对大连地区2010-2011年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学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学分析 手足口病 大连地区 重症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肠道病毒71型 常见传染病 暴发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廉敬爱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4期73-73,共1页
目的提高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方法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我科收治的12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心肌酶谱异常75例,肝功能异常8例,心电图异常4例,合并脑炎1例,合并肺炎10例,经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观察病情,注意并... 目的提高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方法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我科收治的12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心肌酶谱异常75例,肝功能异常8例,心电图异常4例,合并脑炎1例,合并肺炎10例,经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观察病情,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 柯萨奇a组病毒 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节选 被引量:47
14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21期5-5,8,共2页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诊疗指南 肠道病毒71型 神经源性肺水肿 脑干脑炎 柯萨奇a组 急性传染病 学龄前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手足口病的家庭护理及预防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慧娇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3期239-240,共2页
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疾病(即疾病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多数患者感染后预后良好,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疾病(即疾病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多数患者感染后预后良好,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食物和水)、接触传播,其中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手足口病 家庭护理 肠道病毒71型 无菌性脑膜脑炎 自限性疾病 预防 柯萨奇a组 急性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3年濉溪县手足口病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6
作者 王其亮 刘浩 +1 位作者 朱波 乙爱侠 《安徽医学》 2014年第11期1549-1551,共3页
目的了解本地区手足口病(HFMD)病原及流行病学特征,为HFMD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51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患者来自濉溪县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应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人肠道病毒(HEV)、肠道病... 目的了解本地区手足口病(HFMD)病原及流行病学特征,为HFMD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51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患者来自濉溪县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应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人肠道病毒(H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特异性核酸,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51例HFMD患者标本,肠道病毒阳性率为28.69%(72/251),EV71阳性率为19.92%(50/251),Cox A16阳性率为6.77%(17/251),其他HEV阳性率为1.99%(5/251)。72例检测阳性病例中,EV71阳性病例50例占69.44%,Cox A16 17例占23.61%,CoxA16在年检测阳性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EV71病毒在每年病原检测比例中都处于较高水平,为2010~2013年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流行高峰主要是每年的3~6月份,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3岁幼儿,肠道病毒检测阳性率在性别、年龄、流行季节方面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0~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中,病原体主要为以EV71和Cox A16,其中EV71是优势病毒型,应加强1~3岁婴幼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RT-PCR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普通病例EV71和CoxA16的检测及所致临床特征比较
17
作者 朱永豹 高泽勤 刘丹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9期1613-1614,共2页
目的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l6),探讨其所致普通病例临床特征差异。方法手足口病普通患儿咽拭子样本25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样本进行EV71和CoxAl6特异性核酸检测,根... 目的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l6),探讨其所致普通病例临床特征差异。方法手足口病普通患儿咽拭子样本25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样本进行EV71和CoxAl6特异性核酸检测,根据病原学结果将普通病例分为EV71组和CoxAl6组,比较两组患儿的热程及主实验室指标。结果250例患儿样本中,EV71核酸阳性28.00%(70/250)。CoxAl6核酸阳性28.80%(72/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组患儿的热程2—4d较CoxAl6组1-3d长、IgM滴度较CoxAl6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白细胞数、血糖、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3、C4、IgG滴度和IgA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普通病例EV71和CoxAl6的检出率相近;与CoxAl6所致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比较,EV71所致的热程较长,IgM滴度较高,病情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平顶山市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18
作者 王轶 李军伟 孙南叶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7期36-37,共2页
目的对平顶山市2011年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2011年平顶山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实验室诊断手足口病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1年平顶山市各地送检的499例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肛拭子、咽拭子、疱疹液和脑脊液等标本507份... 目的对平顶山市2011年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2011年平顶山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实验室诊断手足口病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1年平顶山市各地送检的499例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肛拭子、咽拭子、疱疹液和脑脊液等标本507份,应用RT-PCR技术检测样本中的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结果 499例手足口病患者的507份各类样本中,检测到肠道病毒(PE)阳性84份,EV71病毒特异性基因片段阳性167份,CA16特异性基因片段阳性125份。499例手足口病病例中,阳性376例,阳性率75.35%;其中EV71阳性167例,占阳性人数44.41%,CA16阳性共125例,占阳性人数33.24%,EV71的检出率较CA16高。已检验499例中,重症患者133例,阳性109例,阳性率81.95%;其中EV71共91例,占阳性人数83.49%,CA16共9例,占阳性人数8.26%。结论 EV71是2011年平顶山市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体;同时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毒株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肠道病毒属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高发季节,谨慎应对势在必行
19
《中国社区医师》 2013年第23期9-9,共1页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剂(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6月为手足口病的重点防控时期。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 季节 柯萨奇a组 急性传染病 学龄前儿童 发病率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相关肠道病毒感染血清IgM抗体交叉反应及动态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敏 肖密丝 +4 位作者 张莹莹 赵明奇 许甜甜 连广琬 朱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762-764,共3页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相关肠道病毒间IgM抗体交叉反应及动态产生过程,评价抗体捕获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319名手足口病患者及疑似患者咽拭子319份、血标本...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相关肠道病毒间IgM抗体交叉反应及动态产生过程,评价抗体捕获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319名手足口病患者及疑似患者咽拭子319份、血标本565份。荧光定量PCR检测咽拭子标本,血清中和试验检测配对血清,结合两法结果为判断标准,将手足口病患者分为EV71、CA16及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组;以捕获ELISA法检测不同发病时间EV71-IgM抗体及CA16-IgM抗体。结果发病第一天均能检测出EV71-IgM抗体及CA16-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3.0%和25.0%,检出率分别在第5天和第7天达到100%,抗体可持续检出时间达数月。EV71感染血清CA16-IgM捕获ELISA法交叉反应率为25.0%,CA16感染血清EV71-IgM捕获ELISA法交叉反应率为28.0%。EV71-IgM和CA16-IgM抗体存在严重交叉反应,通过两者450 nm处吸光度(A450 nm)比值可以成功诊断97.1%EV71感染和93.0%CA16感染。同一天采集的肛拭子及血清标本检测结果表明,荧光定量PCR与ELISA法诊断EV71及CA16感染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V71及CA16抗体捕获ELISA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联合两种方法检测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手足口病 IgM抗体捕获ELISA 交叉反应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