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免疫原性评价
1
作者 李巨银 葛君 +4 位作者 马超 张建辉 闫伟 孙娇娇 李建强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4,共9页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是引发手足口病流行与暴发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给公共卫生领域带来了严峻挑战。本研究通过体外构建柯萨奇病毒CVA16的eDNA感染性克隆,进而对其感染能力、连续传代稳定性以及体内免疫原性展开深入探究,旨在为CVA1...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是引发手足口病流行与暴发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给公共卫生领域带来了严峻挑战。本研究通过体外构建柯萨奇病毒CVA16的eDNA感染性克隆,进而对其感染能力、连续传代稳定性以及体内免疫原性展开深入探究,旨在为CVA16疫苗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eGFP报告基因构建CVA16微基因组平台,并通过反向遗传技术拯救出CVA16感染性克隆,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全面评估。结果显示:构建的CVA16全长cDNA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获得7500 bp目的条带和3500 bp载体条带,全基因测序验证cDNA序列与理论序列完全一致;细胞形态学鉴定显示,CVA16组可见典型肠道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连续传代后仍保持稳定感染性及正常噬斑形态;小鼠免疫实验表明,该克隆可诱导机体产生高滴度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超离浓缩后中和抗体滴度为原液免疫组的2倍。结果表明,通过反向遗传技术获得的CVA16感染性克隆在体外可稳定传代,并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为病毒基因功能、感染机制及疫苗研发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16 反向遗传 感染性克隆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减毒沙门菌递送的柯萨奇病毒A16型VP1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泽 白冰珂 +4 位作者 高蓉 蔡少平 胡燕 沈宏辉 貌盼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1-503,共3页
目的:构建能够稳定携带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VP1基因的重组减毒伤寒沙门菌并鉴定目的抗原的表达,研发利用减毒沙门菌递送的口服疫苗。方法: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表达CoxA16 VP1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体外转染Vero细胞后检测VP1蛋白表... 目的:构建能够稳定携带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VP1基因的重组减毒伤寒沙门菌并鉴定目的抗原的表达,研发利用减毒沙门菌递送的口服疫苗。方法: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表达CoxA16 VP1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体外转染Vero细胞后检测VP1蛋白表达情况及抗原活性,并将该质粒通过电转化构建重组减毒伤寒沙门菌。结果:构建了表达CoxA16 VP1蛋白的重组质粒,转染vero细胞后检测到CoxA16 VP1蛋白的表达并具有抗原活性;获得能稳定携带该质粒的重组减毒伤寒沙门菌。结论:成功构建稳定携带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VP1基因的重组减毒伤寒沙门菌,为口服CoxA16疫苗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16 口服DNA疫苗 减毒伤寒沙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0-14岁人群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的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宋建 都鹏飞 程邦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13-1015,共3页
采用ELISA法检测0-14岁人群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及肠道病毒71型(EV71)抗体水平。在入选的1000例儿童中,EV71 IgM总阳性率19.9%,EV71 IgG总阳性率47.7%,CoxA16 IgM总阳性率22.8%,CoxA16 IgG总阳性率51.3%;EV71 IgM总阳性率... 采用ELISA法检测0-14岁人群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及肠道病毒71型(EV71)抗体水平。在入选的1000例儿童中,EV71 IgM总阳性率19.9%,EV71 IgG总阳性率47.7%,CoxA16 IgM总阳性率22.8%,CoxA16 IgG总阳性率51.3%;EV71 IgM总阳性率与CoxA16 IgM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94,P〉0.05);EV71 IgG总阳性率与CoxA16 IgG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93,P〉0.05)。各年龄组比较,新生儿组IgG抗体阳性率较高,其EV71 IgG抗体阳性率41.5%,CoxA16 IgG抗体阳性率49.5%;婴儿组IgG抗体阳性率最低,EV71 IgG、CoxA16 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8.0%,43.5%;除新生儿组外,随年龄增加,人群EV71、CoxA16 IgG逐渐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4、19.98, P 〈0.01);在 IgM 方面,人群EV71、CoxA16 IgM 随年龄逐渐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2、37.13,P〈0.01)。两种HFMD病原体的IgM、IgG抗体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1.77、0.36、2.12,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16 肠道病毒71 IGG IGM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2012年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单军 嵇红 +6 位作者 包林 付建光 王慎骄 祁贤 汤奋扬 周明浩 朱叶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2012年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分离株VP1区基因特征。方法:选取江苏省2012年14株CA16病毒分离株,用1对特异性引物进行VP1区核苷酸序列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与CA16参考株... 目的:了解江苏省2012年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分离株VP1区基因特征。方法:选取江苏省2012年14株CA16病毒分离株,用1对特异性引物进行VP1区核苷酸序列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与CA16参考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并构建基因进化树。结果:14株CA16分离株VP1区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0.5%~100.0%和98.7%~100.0%,与CA16国际标准株G10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5.5%~76.7%和91.6%~92.3%。江苏省2012年的CA16分离株全部属于B1基因亚型,同时包含B1a 和B1b 两条进化分支。结论:江苏省2012年有CA16病毒的B1a与B1b两种进化分支共同存在与循环,且呈现以B1b基因亚型为优势型别。B1a基因亚型为辅助型别的传播模式;无论是优势型别还是辅助型别,均各自呈现密切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16 VP1基因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抗原的ELISA定量检测方法建立 被引量:9
5
作者 贾继宗 韩金乐 +6 位作者 杨亮 李川 何德磊 张娜 陈芹芹 叶祥忠 李益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建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用于CA16灭活疫苗的研发和生产过程的抗原定量检测。方法:以CA16中和单抗T26H12为包被抗体、NA14B9为标酶抗体,构建定量检测CA16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对方... 目的:建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用于CA16灭活疫苗的研发和生产过程的抗原定量检测。方法:以CA16中和单抗T26H12为包被抗体、NA14B9为标酶抗体,构建定量检测CA16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准确性、线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双抗体夹心定量检测CA16抗原的ELISA方法。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8,线性范围为8~128 ng/ml,定量限度为8 ng/ml;变异系数CV<15%;回收率介于87.0%~113.8%之间;37℃6天的回收率>80%;与CA16以外的其他样本没有交叉反应。结论:构建的CA16抗原ELISA定量检测方法的各项性能符合定量检测需要,可用于CA16疫苗的研发和生产过程的抗原活性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16 抗原 双抗体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病毒株VP1基因序列测定及进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小平 吴亦栋 +3 位作者 周俊 周林福 樊凯 钱苗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6-550,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2015年杭州市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病毒株VP1区核苷酸序列,掌握杭州市CA16的流行情况及种系进化关系,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支持,同时为CA16疫苗株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杭州市儿童医院256例临床资料...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2015年杭州市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病毒株VP1区核苷酸序列,掌握杭州市CA16的流行情况及种系进化关系,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支持,同时为CA16疫苗株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杭州市儿童医院256例临床资料齐全且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的粪便或咽拭子,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CA16病毒株VP1区核苷酸序列(约1 020 bp),测序后利用DNASTAR和Primer Premier 5.0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并用Mega 3.1软件建立检测样本VP1区序列与Gen Bank上CA16参考毒株VP1核苷酸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共分离到80株CA16阳性病毒。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CA16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0.8%~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9.5%~100.0%。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17株CA16全部属于B1基因亚型,并且同时存在B1a和B1b两个进化分支,其中4株属于B1a亚型,13株属于B1b亚型。结论 2015年杭州市CA16病毒株属于B1基因亚型,与国内外某些地区手足口病病原学及分子进化研究结果一致,有望成为疫苗候选株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a16 VP1 系统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疫苗免疫后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衣岽戎 孙亮 +4 位作者 陈芹芹 张娜 韩金乐 叶祥忠 苏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采用3种方法检测灭活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疫苗的免疫保护性抗体水平,旨在构建评价疫苗免疫保护的检测平台。方法 CA16候选株疫苗(3726,4430和4432)按0、4、6、8周,经腹腔接种小鼠、大鼠和豚鼠,采集0、4、6、8周和10周血样。... 目的采用3种方法检测灭活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疫苗的免疫保护性抗体水平,旨在构建评价疫苗免疫保护的检测平台。方法 CA16候选株疫苗(3726,4430和4432)按0、4、6、8周,经腹腔接种小鼠、大鼠和豚鼠,采集0、4、6、8周和10周血样。通过竞争抑制ELISA、细胞微孔病变实验和乳鼠攻毒保护实验评估免疫血清中和抗体水平,利用SPSS16.0软件分析3种检测方法相关性。结果血清中和抗体在首次加强免疫2周后达到峰值;竞争抑制ELISA和细胞微孔病变实验测得中和效价的相关系数为0.861;竞争抑制ELISA和乳鼠攻毒保护的相关系数为0.8;细胞微孔病变实验和乳鼠攻毒保护的相关系数为0.89。结论竞争抑制ELISA检测中和抗体与"金标准"相比具有灵敏、快速、大量、低廉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16 竞争抑制ELISA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VP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8
作者 潘朋歌 李克生 +1 位作者 杜惠芬 曾潮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0期99-101,共3页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 VP1蛋白。[方法]根据Gen Bank CVA16 VP1基因序列,合成VP1全基因,连接到载体p ET30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 ET30a-CVA16-VP1。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蛋白表...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 VP1蛋白。[方法]根据Gen Bank CVA16 VP1基因序列,合成VP1全基因,连接到载体p ET30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 ET30a-CVA16-VP1。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蛋白表达,Ni-NTA亲和层析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 ET30a-CVA16-VP1,表达蛋白经SDS-PAGE显示分子量约为38.7 k Da,目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蛋白经复性、纯化,纯度达90%以上;经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表达的蛋白为VP1蛋白。[结论]成功获得了高纯度的VP1蛋白,为此抗原用于临床诊断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16(cva16) VP1蛋白 原核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2013年部分柯萨奇A16型肠道病毒VP1基因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李静 占建波 +3 位作者 杨朝晖 雷亚克 张婷 李国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全面研究和了解2013年湖北省柯萨奇A16型的VP1基因特征,分析CVA16型病毒在我省的基因型别及分子进化分析。方法对2013年湖北省21株CVA16病毒流行株进行VP1区全长基因序列测定,并对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 目的全面研究和了解2013年湖北省柯萨奇A16型的VP1基因特征,分析CVA16型病毒在我省的基因型别及分子进化分析。方法对2013年湖北省21株CVA16病毒流行株进行VP1区全长基因序列测定,并对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2013年湖北省21株CVA16型病毒流行株的VP1区核苷酸序列全长均为891bp,VP1区核苷酸和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0.0%~100.0%和96.3%~100.0%。VP1区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湖北CVA16流行株主要位于ligeage1和3分支上,分属于B1a和B1b基因亚型。结论 2013年湖北省21株CVA16型流行株主要为B1b基因亚型,其次为B1a基因亚型,在同一地区有两种基因亚型的CVA 16病毒同时存在,在不同的地区存在同一种亚型的CVA16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cva16 VP1区 基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A16型VP1-VP4基因克隆及其表达产物的抗原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远斌 何思杰 +4 位作者 余楠 陈欣欣 王斌 车小燕 曾其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13-1717,共5页
目的克隆并表达柯萨奇病毒A16型VP1-VP4蛋白基因,初步分析其抗原相关性。方法抽提病毒RNA,经RT-PCR方法分别扩增出VP1-VP4蛋白基因片段,经克隆后,在QIA表达系统中表达,表达产物经8 mol/L尿素洗涤及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用柯萨奇病毒A16... 目的克隆并表达柯萨奇病毒A16型VP1-VP4蛋白基因,初步分析其抗原相关性。方法抽提病毒RNA,经RT-PCR方法分别扩增出VP1-VP4蛋白基因片段,经克隆后,在QIA表达系统中表达,表达产物经8 mol/L尿素洗涤及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用柯萨奇病毒A16型病毒免疫兔血清及肠道病毒71型病毒免疫兔血清对重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及ELISA分析其抗原相关性及交叉反应性。结果成功构建的重组质粒pQE30a/VP1-VP4并经IPTG诱导,重组蛋白VP1-VP4高效表达并纯化成功,经Western blotting及ELISA证实重组蛋白VP1-VP4可以被CVA16免疫兔血清特异识别,部分与肠道病毒71型免疫血清存在交叉反应。结论在大肠杆菌M15中高效表达出柯萨奇病毒A16型VP1-VP4蛋白,经纯化产物具有较强的抗原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16 VP1蛋白 VP2蛋白 VP3蛋白 VP4蛋白 克隆 原核表达 抗原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性模型的建立及其相关免疫学指标和应用的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锋 高孟 +1 位作者 高丽美 罗永能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建立简便和可靠的对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敏感的小型啮齿类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选取不同日龄长爪沙鼠,腹腔接种CVA16后连续观察14 d,筛选出对病毒敏感的最适接种日龄段;然后比较接种剂量与效应关系,测定其50%... 目的建立简便和可靠的对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敏感的小型啮齿类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选取不同日龄长爪沙鼠,腹腔接种CVA16后连续观察14 d,筛选出对病毒敏感的最适接种日龄段;然后比较接种剂量与效应关系,测定其50%致死剂量(LD50);并测定感染3 d后其血液和主要组织器官中CVA16病毒滴度;最后用CVA16灭活疫苗在1日龄和11日龄免疫2针沙鼠后,在14日龄时用LD50剂量病毒攻毒,观察并记录沙鼠体重、症状及死亡率,2周后眼球采血,应用微量中和试验和ELISA分别检测中和抗体效价和总抗体水平。结果长爪沙鼠感染CVA16后出现活动减少、后肢无力、麻痹瘫痪、死亡等临床症状,不同日龄沙鼠对CVA16感染的易感能力和感染后发病程度不同,7日龄和14日龄沙鼠易感,28日龄沙鼠不易感染,最敏感和最合适接种日龄为14日龄,其LD50为1×104.5 CCID50,感染3 d后其血液和主要组织器官中均可检测到高滴度的CVA16病毒,免疫两针灭活疫苗的14日龄沙鼠用LD50剂量攻毒,存活率87.5%,疫苗免疫诱导沙鼠产生的CVA16中和抗体几何平均值(GMT)为28.14,抗体阳性率为87.5%。结论长爪沙鼠对CVA16敏感并且病毒能在其体内进行有效的复制和繁殖,可作为CVA16致病机制研究、疫苗研发及药物评价的可靠小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16 长爪沙鼠 动物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A16型3C蛋白对人横纹肌肉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
12
作者 史颖颖 陈仕同 +4 位作者 胡波 沈铎 朱旷 叶思玮 冯金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74-881,共8页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3C蛋白对横纹肌肉瘤RD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D细胞,分为对照组(转染0.4µg空载体质粒pCMV-HA)、0.1μg pCMV-HA-3C组(转染0.1μg pCMV-HA-3C和0.3μg pCMV-HA)、0.2...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3C蛋白对横纹肌肉瘤RD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D细胞,分为对照组(转染0.4µg空载体质粒pCMV-HA)、0.1μg pCMV-HA-3C组(转染0.1μg pCMV-HA-3C和0.3μg pCMV-HA)、0.2μg pCMV-HA-3C组(转染0.2μg pCMV-HA-3C和0.2μg pCMV-HA)、0.4μg pCMV-HA-3C组(转染0.4μg pCMV-HA-3C)和蛋白激酶B(AKT)激活剂SC79处理组(先用4 mg·L^(-1)SC79处理细胞4 h,然后转染0.2µg pCMV-HA-3C和0.2μg pCMV-HA)。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RD细胞中Bcl-2同源拮抗剂/杀伤剂(Bak)、Bcl-2相关的细胞死亡激动剂(Bad)和p53上调凋亡调节因子(PUMA)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RD细胞中Bad、Bak、PUMA、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裂解聚ADP核糖聚合酶(cleaved-PARP)、裂解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caspase-3)、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4µg pCMV-HA-3C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pCMV-HA-3C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0.2µg pCMV-HA-3C组细胞中Bak、Bad和PUM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pCMV-HA-3C组细胞中cleaved-PARP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SC79处理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0.2μg pCMV-HA-3组细胞中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3和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0.2μg pCMV-HA-3C组比较,SC79处理组细胞中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3和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CA16型3C蛋白可能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诱导RD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16 3C蛋白 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鼠源性广谱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再学 田新贵 +3 位作者 张耀忠 程庆秋 陆小梅 钟柏茂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45-650,共6页
目的制备可以同时阻断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感染的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mAb)。方法采用EV71病毒体蛋白1(VP1)羧基端的163~177位氨基酸(SP55)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mAb,用EV71中和抗原表位SP55以及... 目的制备可以同时阻断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感染的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mAb)。方法采用EV71病毒体蛋白1(VP1)羧基端的163~177位氨基酸(SP55)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mAb,用EV71中和抗原表位SP55以及高度同源的CV-A16 VP1羧基端的第163~177位氨基酸(PEP55)同时进行检测,筛选同时与EV71和CV-A16发生交叉反应的mAb,并进行体外中和试验检测对EV71和CV-A16的中和作用,并分析mAb的生物学特性。结果筛选获得1株可以同时中和EV71及CV-A16的mAb 6E5,其重链为IgG1亚类,轻链为Kappa链;细胞微量中和实验表明其抗EV71感染的中和效价为1∶128,抗CV-A16感染的中和效价为1∶32。结论成功获得1株能同时中和EV71及CV-A16的广谱中和活性m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EV71) 柯萨奇病毒a16(CV-A16) 中和抗原表位 单克隆抗体(m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7年江苏省手足口病病原谱及柯萨奇A16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8
14
作者 嵇红 鲍倡俊 +3 位作者 祁贤 霍翔 胡建利 樊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的描述2009-2017年江苏省手足口病(HFMD)病原谱及柯萨奇A16型(CVA16)的流行病学、基因变异及遗传进化特征。方法对2009-2017年江苏省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和病原学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选取120株CVA16病毒分离株进行VP1区全长基因序列测... 目的描述2009-2017年江苏省手足口病(HFMD)病原谱及柯萨奇A16型(CVA16)的流行病学、基因变异及遗传进化特征。方法对2009-2017年江苏省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和病原学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选取120株CVA16病毒分离株进行VP1区全长基因序列测定,并对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2009-2017年江苏省共报告手足口病1 013 771例。其中,手足口病肠道病毒阳性病例37 389例,主要病原构成为EV71(39.85%)和CVA16(30.13%);重症病例中,以EV71为主要病原,CVA16及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重症病例较少。CVA16在每年的3~7月和9~11月出现流行高峰,主要感染1~4岁年龄段儿童,男性比例高于女性。江苏省地区流行的CVA16毒株属于B1a亚型和B1b亚型,其中B1b亚型为优势流行基因亚型。120株CVA16病毒分离株VP1区核苷酸及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7.5%~100%、97%~100%。结论 2009-2017年,江苏省地区流行的CVA16具有明显的时间、人群分布特征;120株CVA16分离株属于B1a亚型和B1b亚型。CVA16分离株核苷酸序列变异较大,但氨基酸同源性较高,推断存在一定的同义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16 流行病学 遗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的快速检测CA16型手足口病病原体新方法的建立及其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聂玮 李娟 +5 位作者 曹晓炼 代天聪 郭潇潇 刘玉申 王娟 李卓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9-175,共7页
目的: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建立一种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手足口病病原体快速检测的新方法,并对检测效果进行评价,使其达到疾病爆发流行期间大样本量检测的要求。方法:采用SDS-PAGE凝胶电脉技术和蛋白浓度定量试剂盒测定C... 目的: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建立一种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手足口病病原体快速检测的新方法,并对检测效果进行评价,使其达到疾病爆发流行期间大样本量检测的要求。方法:采用SDS-PAGE凝胶电脉技术和蛋白浓度定量试剂盒测定CA16鸡卵黄抗体(CA16-IgY)纯度及蛋白水平,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及特异性,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所制备的金纳米粒子(AuNPs)及其生物探针(IgY-AuNPs)的尺寸、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基于FRET技术构建CA16检测体系,通过优化检测体系中IgY-AuNPs浓度、氯化钠(NaCl)用量和荧光恢复时间等指标,对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临床样本检测进行评价。结果:CA16-IgY纯度较高,抗体平均蛋白水平为12.15mg·L-1,抗体效价高达1∶128 000,特异性良好;AuNPs及IgY-AuNPs的UV-Vis、FTIR和TEM观察结果,IgY已成功标记至AuNPs表面,提示已通过静电自组装成功制备了可以特异性识别CA16的IgY-AuNPs。基于FRET技术构建CA16检测体系,体系经优化后,确定IgY-AuNPs的最佳浓度为0.52×10-3g·L-1,NaCl的最佳用量为40μL,荧光恢复最佳时间为90min,建立的检测方法的标准曲线为I525nm=15.452IgC-9.746,R2=0.993 2,检测限为1×104 PFU·mL-1,与临床检测金标准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法比较,一致率可达93.75%。结论:成功建立了CA16型手足口病病原体的快速检测新方法,可用于实验室和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16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手足口病 鸡卵黄抗体 金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 A16型手足口病BALB/c乳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英莉 郭姗姗 +5 位作者 耿子涵 庞博 周利润 王雅欣 崔晓兰 时宇静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6-322,共7页
目的建立3日龄BALB/c乳鼠Cox A16型手足口病动物模型,并进行免疫、病理学研究。方法3日龄BALB/c乳鼠腹腔注射感染Cox A16型毒株,测定其50%致死剂量(LD50),观察其14 d内存活天数、临床症状打分。采用3LD50病毒攻毒,并观察其14 d内感染程... 目的建立3日龄BALB/c乳鼠Cox A16型手足口病动物模型,并进行免疫、病理学研究。方法3日龄BALB/c乳鼠腹腔注射感染Cox A16型毒株,测定其50%致死剂量(LD50),观察其14 d内存活天数、临床症状打分。采用3LD50病毒攻毒,并观察其14 d内感染程度、体重变化、死亡数,计算平均存活天数、死亡率,至感染第6天发病达到高峰时取材,采用CBA法检测血清中MCP-1、MIP-1α、G-CSF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后肢肌肉组织、心脏、脑、肠病毒载量,采用HE染色观察后肢肌肉、脑病理病变情况。结果Cox A16毒株感染3日龄BALB/c乳鼠,出现活动减少、后肢麻痹瘫痪、体重减轻、死亡,其病毒毒力为每毫升56 LD50。感染后14 d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乳鼠生存天数、死亡率、临床感染评分、体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感染后6d,血清中MCP-1、G-CSF含量均显著性升高(P<0.01)。后肢肌肉组织、心脏、脑、肠病毒载量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1),其中后肢肌肉组织病毒载量最高。HE染色病理观察表明,后肢肌肉组织有大面积萎缩、炎症,脑组织神经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结论成功构建了3日龄BALB/c乳鼠Cox A16型手足口病动物模型,为COX A16型手足口病药物评价及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 柯萨奇病毒a16 手足口病 BALB/c乳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西安地区手足口病病原血清型分析及肠道病毒71型基因特征 被引量:29
17
作者 马超锋 郑海潮 +6 位作者 邓惠玲 杜全丽 李一为 杨扬 龚建人 李江博 陈志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3-607,共5页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2009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血清型;评价IgM抗体检测在肠道病毒71(EV71)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分析西安地区EV71 VP1基因特征。方法分别在西安市城区医院和郊县医院采集的标本共185份,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病毒核酸;采集E...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2009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血清型;评价IgM抗体检测在肠道病毒71(EV71)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分析西安地区EV71 VP1基因特征。方法分别在西安市城区医院和郊县医院采集的标本共185份,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病毒核酸;采集EV71核酸阳性的急性期病例血液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M抗体;细胞培养分离EV71,扩增其VP1区,测序并与EV71各血清型代表株序列比对,进行进化分析。结果在185份标本中,156份检出肠道病毒核酸(84.32%),其中72.4%为EV71,17.3%为柯萨奇A16(CA16);63份EV71核酸阳性的急性期病例血清标本中,45份EV71 IgM抗体阳性(71.43%);分离到的12株EV71均为C4亚型。结论 2009年西安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为主,且主要是C4亚型;ELISA方法可用于EV71感染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血清 肠道病毒71(EV71) 柯萨奇A16(CA16)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08年北京地区CA16VP1区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王娟 罗珍 +3 位作者 范东瀛 高娜 朱俊萍 安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342-2346,共5页
目的了解2007-2008年北京地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流行情况及其种系进化规律和基因分型。方法收集北京地区2007-2008年133例手足口病病例临床标本,从中筛选CA16毒株,扩增部分毒株VP1区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 目的了解2007-2008年北京地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流行情况及其种系进化规律和基因分型。方法收集北京地区2007-2008年133例手足口病病例临床标本,从中筛选CA16毒株,扩增部分毒株VP1区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39例45份CA16阳性标本,测定其中16株病毒的VP1区核苷酸序列,其同源性为91.43%~98.65%,氨基酸同源性为97.98%~100%。该16株病毒与GenBank中选取的24株CA16参考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78.13%~98.65%,氨基酸同源性为89.9%~100%。16株北京分离株中的9株与近年多数中国大陆分离株形成进化树上亲缘关系较近的一群,其余7株与我国台湾及周边国家的一系列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结论CA16为北京地区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原之一,本地区毒株同源性较高,同GenBank中24株CA16参比毒株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其属于B基因群,16株北京分离株在系统进化树上有分别归属于两支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16 手足口病 系统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6年上海市闵行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闫红静 王小光 +5 位作者 骆玲飞 李翠珍 张颖华 甄珊珊 刘继倩 田霞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2-607,616,共7页
目的对2009—2016年上海市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哨点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及闵行区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送检的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探讨手足口病在本地区的病原学构成及流行病学特征,为... 目的对2009—2016年上海市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哨点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及闵行区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送检的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探讨手足口病在本地区的病原学构成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6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送检的手足口病病例咽拭、粪便、肛拭标本,应用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Echo viruses,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 virus A16,CVA16)、柯萨奇病毒A组6型(CVA6)、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VA10),并分析病原体分布特征。结果共收集到手足口病病例3 744例,病原学检测发现3 176例肠道病毒检测阳性,阳性检出率高达84.83%。其中EV71和CVA16分别占64.45%和15.77%,其次是CVA6和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9.23%和8.78%,CVA10检出率仅0.76%,主要病原体为EV71病毒。不同年份和不同季节的优势毒株呈现动态变化;2009年以EV71和CVA16共同流行为主;2010—2011年以EV71流行为主;2012年呈现EV71和CVA16共同流行趋势,以EV71为主;2013年以EV71和其他EV共同流行为主;2014年之后CVA6逐渐增多,至2015和2016年主要以CVA6流行为主;特别是2016年,CVA6所占比例范围高达40.55%。CVA10呈零星散发趋势,占比极低。病例人群男性高于女性(1.68∶1),主要发病年龄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病例集中在1~3岁低幼年龄组,手足口病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4~7月,其次是9~11月。结论手足口病主要发病季节呈现夏季和秋冬季的双峰流行模式;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不同年份和不同季节的优势毒株呈现动态变化,其流行具有明显的年龄和季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 柯萨奇病毒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遗传多样性小鼠资源筛选CA16致病相关基因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婉君 赵彬彬 +3 位作者 武婧 陈鑫 牛栋 刘江宁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0-186,共7页
目的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hievirus A16,CA16)是手足口病主要致病病原体之一,其致病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利用遗传多样性小鼠(Genetic Diversity Mice)筛选CA16致病相关基因,深入研究该病毒的致病机制。方法选取23个遗传多样性小鼠品... 目的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hievirus A16,CA16)是手足口病主要致病病原体之一,其致病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利用遗传多样性小鼠(Genetic Diversity Mice)筛选CA16致病相关基因,深入研究该病毒的致病机制。方法选取23个遗传多样性小鼠品系为实验组,近交系C57BL/6小鼠为阴性对照组,均经腹腔感染107 Copies CA16病毒,取材血液和后肢骨骼肌样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样本的病毒载量,之后利用The Gene Mine系统遗传学数据库分析感染数据,筛选获得CA16致病相关基因。结果依据感染小鼠血液和肌肉中病毒拷贝数均高于104 Copies/(μL/mg)的筛选标准,得到7个对CA16易感的遗传多样性小鼠品系,且这些小鼠的骨骼肌组织表现出显著的病理损伤;同时基于The Gene Mine专业数据库的相应数据分析,发现小鼠3号及4号染色体与CA16致病最为相关,并最终筛选到16个可能与CA16致病相关的基因。结论遗传多样性小鼠资源为CA16致病相关基因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16 遗传多样性小鼠 致病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