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道柯萨奇病毒感染的年龄特点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汪隽瑛 方凤 +1 位作者 蒋瑾瑾 欧阳建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68-269,共2页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柯萨奇病毒感染 年龄特点 儿童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感染与过期流产36例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朱丽清 李庆端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2-212,共1页
目的 :探讨柯萨奇病毒感染与过期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间接 EL ISA法检测 36例过期流产者柯萨奇 B组病毒 (CBV)感染的特异性抗 CBV- Ig M,并取同期正常妊娠 (8~ 12孕周 )孕妇 2 0例血清作对照。结果 :过期流产者阳性 13例 (36 .1% ... 目的 :探讨柯萨奇病毒感染与过期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间接 EL ISA法检测 36例过期流产者柯萨奇 B组病毒 (CBV)感染的特异性抗 CBV- Ig M,并取同期正常妊娠 (8~ 12孕周 )孕妇 2 0例血清作对照。结果 :过期流产者阳性 13例 (36 .1% ) ,正常妊娠孕妇阳性 1例 (5 % ) ,P<0 .0 5。结论 :CBV- Ig M阳性者应避免近期妊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感染 柯萨奇B组病毒 抗CBV-IgM 过期流产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柯萨奇病毒感染9例诊断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丁关庆 叶航 张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1期813-814,共2页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感染 诊断 病例分析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感染与克山病 被引量:2
4
作者 邱芬 徐仓宝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90-92,共3页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感染 克山病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感染1例报道
5
作者 徐晓薇 杜凤和 杨红莲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54-154,共1页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感染 主动脉瓣关闭不合 病例报告 超声心电图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感染致颈部淋巴结炎反复发作1例
6
作者 丁关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7期546-546,共1页
淋巴结炎在成人柯萨奇病毒感染中常见[1],笔者收治柯萨奇病毒致颈淋巴结炎反复发作1例,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32岁。因颈部淋巴结肿大1个月、发热半个月,于1997年4月4日住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颈部... 淋巴结炎在成人柯萨奇病毒感染中常见[1],笔者收治柯萨奇病毒致颈淋巴结炎反复发作1例,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32岁。因颈部淋巴结肿大1个月、发热半个月,于1997年4月4日住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颈部疼痛,检查见一核桃大小淋巴结,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炎 柯萨奇病毒感染 病例报告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感染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与1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青 邢海燕 +3 位作者 周颖 邱露露 张钟文 廖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99-2701,共3页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感染与1型糖尿病的关系,及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在病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新发糖尿病患者(Ⅰ组)22例,发病一段时间后的患者(Ⅱ组)30例,正常对照组(Ⅲ组)30例,RT-PCR法检测血中柯萨奇病毒RNA,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感染与1型糖尿病的关系,及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在病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新发糖尿病患者(Ⅰ组)22例,发病一段时间后的患者(Ⅱ组)30例,正常对照组(Ⅲ组)30例,RT-PCR法检测血中柯萨奇病毒RNA,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柯萨奇病毒RNA的阳性率Ⅰ组患者为55.55%,Ⅱ组患者为23.33%,Ⅲ组为6.67%,χ2检验显示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Ⅰ组患者中有上呼吸道感染者较无上呼吸道感染者,CVB-RNA的阳性率明显升高,χ2检验显示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Ⅰ、Ⅱ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相比,CD3和CD4的百分率下降,CD4/CD8的比值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Ⅱ组CD3、CD4及CD4/CD8均较Ⅰ组有上升趋势,其中CD3和CD4的百分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CVBRNA阳性组与对照组相比,CD3、CD4、CD8及CD4/CD8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ΔP<0.01或ΔP<0.05),CVBRNA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CD3、CD4、CD8及CD4/CD8也均降低,有显著差异性(P<0.05或P<0.01)。结论 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柯萨奇病毒感染有关,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可能是其致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柯萨奇病毒感染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B3病毒感染对HL-1心肌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彭俊 魏文娟 +3 位作者 钱正明 黄建振 高世龙 张召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1-305,共5页
背景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以心腔扩大及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是形成DCM的重要病因,而引起心肌炎的病毒以柯萨奇B组病毒(CVB)最为常见。间充质干细胞(MSC)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及慢性... 背景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以心腔扩大及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是形成DCM的重要病因,而引起心肌炎的病毒以柯萨奇B组病毒(CVB)最为常见。间充质干细胞(MSC)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中,但其应用于心肌炎的研究较少。目的比较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对HL-1心肌细胞及MSC的影响,以期寻找一种新的心肌炎的治疗措施。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分别培养HL-1心肌细胞、MSC,生长至80%汇合状态待用。分别将HL-1心肌细胞、MSC分为未感染组、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 h组,其中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 h组分别用CVB3感染4、12、24 h,未感染组仅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1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VB3基因拷贝数。分别将HL-1心肌细胞、MSC分为未感染组、感染组,其中感染组用CVB3感染,未感染组仅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1 h,分别于感染后4、12、24 h采用MTS法检测细胞活性。用CVB3分别感染HL-1心肌细胞(HL-1心肌细胞组)、MSC(MSC组),采用病毒空斑实验检测病毒滴度。结果 HL-1心肌细胞未感染组、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h组CVB3基因拷贝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未感染组、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 h组CVB3基因拷贝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1心肌细胞感染组感染后4、12、24 h细胞活性小于HL-1心肌细胞未感染组(P<0.05)。HL-1心肌细胞未感染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1心肌细胞感染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未感染组与MSC感染组感染后4、12、24 h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未感染组、感染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1心肌细胞组病毒滴度大于MSC组(P<0.05)。结论 CVB3能够在HL-1心肌细胞中复制,感染CVB3后HL-1心肌细胞活性降低;但CVB3不能在MSC中复制,且感染CVB3后MSC细胞活性并未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B型 肌细胞 心脏 间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新生儿病房柯萨奇B_3病毒感染 被引量:4
9
作者 鄂文 刘叔平 郑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在检测柯萨奇病毒B3(CoxB3)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北京某医院31对(62例)疑似有母婴传播性CoxB3感染的新生儿和母亲血样进行CoxB3病毒的RNA检测。结果:62例样本经血清学检测,只有... 目的:探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在检测柯萨奇病毒B3(CoxB3)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北京某医院31对(62例)疑似有母婴传播性CoxB3感染的新生儿和母亲血样进行CoxB3病毒的RNA检测。结果:62例样本经血清学检测,只有1例新生儿CoxB3病毒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61%。经RT-PCR方法检测,62例血样中有12例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19.35%;其中4对母、婴均阳性,2对新生儿阳性、母亲阴性,还有2对母亲阳性、新生儿阴性。其余23对母婴均为阴性。结论:RT-PCR法对于早期CoxB3感染检测的阳性率优于血清学检测方法,对确定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参考价值,同时可以早期预防病毒感染在新生儿中的爆发。RT-PCR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等特点,是快速、有效检测CoxB3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感染 婴儿 新生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病房 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B_4病毒感染对人胚胰岛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红兰 李凡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 :研究柯萨奇 B4 病毒感染对人胚胰岛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国流行的柯萨奇 B4 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胚胰岛细胞 ,电镜观察其形态变化 ,并进行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量试验。结果 :病毒可直接攻击胰岛 ,突破胰岛胞膜 ,侵犯胰岛β细胞 ,... 目的 :研究柯萨奇 B4 病毒感染对人胚胰岛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国流行的柯萨奇 B4 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胚胰岛细胞 ,电镜观察其形态变化 ,并进行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量试验。结果 :病毒可直接攻击胰岛 ,突破胰岛胞膜 ,侵犯胰岛β细胞 ,可在β细胞内繁殖 ,使β细胞脱颗粒。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量在感染后 2 4 h增加 ,以后呈逐渐降低趋势。感染组在感染 2 4 h时低糖及高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量分别为 (6 4 .5 0± 9.2 0 ) m U· L- 1 ,(87.85± 8.5 0 ) m U· L- 1 ,均高于对照组 (P<0 .0 5 )。 4 8h~ 6 d高糖及低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或 P<0 .0 1 )。结论 :柯萨奇 B4 病毒可在体外感染人胚胰岛细胞 ,并损害胰岛β细胞合成胰岛素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感染 胰岛 Β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对柯萨奇B_3病毒感染大鼠原代心肌细胞的血清药理学干预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全礼 都鹏飞 王明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大鼠原代心肌细胞有无保护作用。方法取SD乳鼠心室肌制备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72h后,用不同剂量的TGP含药血清干预100TCID50CVB3感染心肌细胞,对比分析干扰素组、双黄连组、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大鼠原代心肌细胞有无保护作用。方法取SD乳鼠心室肌制备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72h后,用不同剂量的TGP含药血清干预100TCID50CVB3感染心肌细胞,对比分析干扰素组、双黄连组、正常对照组。观察细胞病变,24h后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的cTnI、CK、LDH以及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TGP高剂量组可减轻心肌细胞病变,减少cTnI、CK、LDH的释放。结论TGP对CVB3感染大鼠原代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治疗应用 皂苷类/药理学 柯萨奇病毒感染/中药疗法 心肌/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黄连抗柯萨奇B_3型病毒感染大鼠原代心肌细胞的效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培辉 杨正修 王明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 观察双黄连抗柯萨奇B3 病毒感染原代大鼠心肌细胞的作用 ,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用出生 1~ 3天的Sprague Dawley大鼠 ,取其心室肌组织 ,制备原代大鼠心肌细胞 ,培养 72h后 ,用不同浓度的双黄连对抗10 0TCID50 柯萨奇B3 型... 目的 观察双黄连抗柯萨奇B3 病毒感染原代大鼠心肌细胞的作用 ,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用出生 1~ 3天的Sprague Dawley大鼠 ,取其心室肌组织 ,制备原代大鼠心肌细胞 ,培养 72h后 ,用不同浓度的双黄连对抗10 0TCID50 柯萨奇B3 型病毒感染细胞 ,观察细胞病变 ,测定感染 36h后细胞上清液中的病毒滴度及肌酸磷酸激酶。结果  0 5、0 2 5、0 12 5 g/L双黄连均可明显减轻心肌细胞病变 ,降低细胞上清液的病毒滴度 ,减少感染心肌细胞肌酸磷酸激酶的释放 (分别和病毒对照组相比 ,P <0 0 1)。结论 双黄连对柯萨奇病毒感染的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B3型病毒感染 大鼠 原代心肌细胞 中医药治疗 双黄连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与柯萨奇A组16型混合感染致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40
13
作者 张伟 王玉光 +8 位作者 杨朝晖 庞保东 吴昊 杨巧芝 金敏 杨金玲 李兴旺 刘清泉 张永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3341-3343,3346,共4页
目的分析6例肠道病毒71型(EV71)与柯萨奇A组16型(CoxA16)混合感染所致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EV71与CoxA16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组)所致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征、实验... 目的分析6例肠道病毒71型(EV71)与柯萨奇A组16型(CoxA16)混合感染所致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EV71与CoxA16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组)所致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预后等,并与单纯EV71(EV71组)、CoxA16(CoxA16组)感染所致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6例EV71与CoxA16混合感染中5例为院外原发混合感染,1例不除外院内交叉感染。EV71与CoxA16混合感染致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手、足、口腔、臀部皮疹,肢体易惊、抖动,颈项强直,呕吐等。EV71组、CoxA16组、混合感染组患者的病情稳定时间分别为(59.0±38.1)h、(58.3±47.9)h、(86.4±44.4)h,体温稳定时间分别为(39.7±26.3)h、(28.3±17.9)h、(54.0±12.0)h,转危重型率分别为7.1%、0、1/6。结论混合感染所致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与EV71与CoxA16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无明显差别,但病情更重、病程较长,危重型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感染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病毒载量及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陈苏 杜潘艳 +3 位作者 郑红 王宝林 高翠红 张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211-2215,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与柯萨奇A组16型(Cox A16)感染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病毒载量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5—9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确诊的HFMD患儿430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病毒种类将患儿分为EV71轻度组162例、EV7... 目的对比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与柯萨奇A组16型(Cox A16)感染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病毒载量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5—9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确诊的HFMD患儿430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病毒种类将患儿分为EV71轻度组162例、EV71重度组87例、Cox A16轻度组158例、Cox A16重度组2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技术检测患儿咽拭子EV71、Cox A16 RNA,计算病毒载量;记录患儿的病程、体温、热程、口腔溃疡、流涎、咳嗽、手部出疹、足部出疹、嗜睡、惊厥、呕吐、意识改变、肢体抖动、肌痉挛情况。结果标准曲线显示循环阈值(Ct值)与病毒载量的对数呈高度负相关(r=-1.000,P<0.01)。Ct值(X)与病毒载量的对数(Y)的关系为Y=-0.29X+13.03。Cox A16轻度组、Cox A16重度组HFMD患儿Ct值较EV71轻度组、EV71重度组降低(P<0.05);EV71轻度组与EV71重度组、Cox A16轻度组与Cox A16重度组HFMD患儿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重度组、Cox A16重度组HFMD患儿病程较EV71轻度组、Cox A16轻度组延长(P<0.05);EV71重度组HFMD患儿病程较Cox A16重度组延长(P<0.05)。4组HFMD患儿体温≥38.5℃、口腔溃疡、流涎、手部出疹、足部出疹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重度组、Cox A16重度组HFMD患儿热程≥3 d发生率较EV71轻度组、Cox A16轻度组升高(P<0.007);EV71重度组、Cox A16重度组HFMD患儿体温≥38.5℃+热程≥3 d发生率较EV71轻度组、Cox A16轻度组升高,EV71轻度组HFMD患儿体温≥38.5℃+热程≥3 d发生率较Cox A16轻度组升高,EV71重度组HFMD患儿体温≥38.5℃+热程≥3 d发生率较Cox A16重度组升高(P<0.007);Cox A16轻度组、Cox A16重度组HFMD患儿咳嗽、手部出疹数≥15个(双手)、足部出疹数≥15个(双足)发生率较EV71轻度组、EV71重度组升高(P<0.007)。EV71重度组、Cox A16重度组HFMD患儿嗜睡、呕吐发生率较EV71轻度组升高,EV71重度组HFMD患儿嗜睡发生率较Cox A16重度组升高(P<0.01)。结论 HFMD患儿病毒载量与感染病毒相关,但不同病情程度间病毒载量无差别。不同病毒感染及病情程度患儿间热程≥3 d、体温≥38.5℃+热程≥3 d、咳嗽、手部出疹数≥15个(双手)、足部出疹数≥15个(双足)、嗜睡、惊厥、呕吐、意识改变、肢体抖动、肌阵挛发生率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柯萨奇病毒感染 病毒载量 体征和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感染柯萨奇病毒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关凤英 刘妍 +1 位作者 李红 杨世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7-719,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AMI)对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BALB/C纯系雄性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MI90、60和18 g.kg-1治疗组(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利用CVB3感染BAL...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AMI)对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BALB/C纯系雄性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MI90、60和18 g.kg-1治疗组(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利用CVB3感染BALB/C小鼠建立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治疗组分别以AMI按高、中、低剂量腹腔注射给药,给药9 d后,观察其对小鼠生存率、心电图、血清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心脏形态学的影响。结果:急性心肌炎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01);AMI与模型组比较,生存率均显著提高(P<0.05、P<0.01);心电图显示各治疗组小鼠心电异常活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中、低剂量组小鼠显著减少AST、LDH的漏出量及氧自由基产物MDA的生成量并提高SOD的活力(P<0.01、P<0.05)。各治疗组小鼠组织病变程度减轻,病灶减少。结论:AMI在小鼠体内有抗CVB3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柯萨奇病毒感染 心肌炎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感染大鼠心室肌细胞钙通道基因表达及功能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苗 黄淑君 +4 位作者 廖玉华 董继华 王敏 郭和平 唐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心室肌细胞感染柯萨奇病毒B3(CVB3)后L型钙通道mRNA表达量及其电生理特性的变化。方法用CVB3感染培养的SD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病毒感染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各亚单位mRNA表达量的变化;... 目的研究大鼠心室肌细胞感染柯萨奇病毒B3(CVB3)后L型钙通道mRNA表达量及其电生理特性的变化。方法用CVB3感染培养的SD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病毒感染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各亚单位mRNA表达量的变化;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病毒感染前后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ICa-L)的变化。结果病毒感染组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α1和β亚单位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00±007vs221±041,P<001;206±006vs122±030,P<005),而α2/δ亚单位mRNA表达量的改变不明显(412±019vs413±027,P>005);感染组细胞ICa-L的平均电流密度明显大于正常组细胞[(-866±099)pA/pFvs(-697±175)pA/pF,P<001],且前者的电流-电压曲线下移,峰电流密度增加2574%(P<005)。结论CVB3感染心室肌细胞后,使其L型钙通道α1和β亚单位mRNA的表达量增加,ICa-L增大,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心肌出现异常电生理活动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感染 心肌 钙通道 大鼠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膜片钳术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并发双重病毒感染病理学研究
17
作者 任立群 范志民 +1 位作者 李广生 赵志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173,共2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并发双重病毒感染的机理。方法 :对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尸检 ,并对其心肌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核酸杂交 ,观察结果。结果 :发现该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并发了巨细胞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双重病毒感染...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并发双重病毒感染的机理。方法 :对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尸检 ,并对其心肌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核酸杂交 ,观察结果。结果 :发现该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并发了巨细胞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双重病毒感染。结论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可并发双重病毒感染 ,除巨细胞病毒外 ,可并发肠道病毒 (柯萨奇病毒 )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病理学 巨细胞病毒感染/病理学 柯萨奇病毒感染/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及弓形虫感染血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柏景乔 张国军 康熙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3566-3569,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疑似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及弓形虫感染患者血清学特点,为临床监测病原体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治疗的疑似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及弓形虫感染患者233例为疑似感染组。另于同... 目的通过分析疑似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及弓形虫感染患者血清学特点,为临床监测病原体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治疗的疑似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及弓形虫感染患者233例为疑似感染组。另于同期选取癫痫、脑出血、周围神经病及不明原因的抽搐、眼肌震颤和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778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组)和体格检查健康、无疫区生活史的适龄孕妇91例作为对照。检测单纯疱疹病毒(HSV)、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风疹病毒(RUB)、弓形虫(TOX)的Ig M和Ig G抗体及柯萨奇病毒(COX)Ig M抗体,比较各组别抗体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健康孕妇组血清检出RUB Ig M抗体3例(3.3%)及CMV Ig M抗体1例(1.1%);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组血清Ig M抗体检出率以HSV-1/HSV-2(41例,5.3%)和EBV(32例,4.1%)较高;疑似感染组血清Ig M抗体检出率以HSV-1/HSV-2(15例,6.4%)、EBV(13例,5.6%)和RUB(12例,5.2%)较高。各组RUB Ig M抗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疑似病例组RUB Ig M抗体检出率高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组(χ2=8.034,P=0.005)。健康孕妇组血清Ig G抗体检出率以CMV(82例,90.1%)、RUB(76例,83.5%)、HSV-1(75例,82.4%)较高;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组血清Ig G抗体检出率以CMV(753例,96.8%)、RUB(662例,85.1%)、EBV(653例,83.9%)及HSV-1(632例,81.2%)较高;疑似感染组血清Ig G抗体以CMV(221例,94.8%)、EBV(211例,90.6%)、RUB(196例,84.1%)、HSV-1(182例,78.1%)较高。各组CMV Ig G抗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组CMV Ig G抗体检出率高于健康孕妇组(P=0.006)。疑似感染组EBV Ig G抗体检出率高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V、RUB、CMV以及EBV在人群中普遍易感,RUB可能更易引起临床急性感染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 柯萨奇病毒感染 EB病毒 弓形虫 巨细胞病毒 风疹病毒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KCl盐水可提取多肽抗体测定在动物模型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意义
19
作者 张书刚 余步云 +2 位作者 唐世聪 汤美安 梁慧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51-54,共4页
从B组柯萨奇病毒(CoxB)性心肌炎小鼠之心肌组织中提取KCI盐水可溶性蛋白质抗原,用于测定鼠血清中相应抗体,探讨其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意义。发现该抗体在感染CoxB伴心肌炎组鼠的阳性率远高于有CoxB感染而不伴有... 从B组柯萨奇病毒(CoxB)性心肌炎小鼠之心肌组织中提取KCI盐水可溶性蛋白质抗原,用于测定鼠血清中相应抗体,探讨其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意义。发现该抗体在感染CoxB伴心肌炎组鼠的阳性率远高于有CoxB感染而不伴有心肌炎组,揭示该抗体测定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实验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感染 心肌炎 诊断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B病毒对不同人胰岛β细胞表达CD56的影响
20
作者 黄俊琪 区大卫 +2 位作者 王小杰 郭辉玉 Aubrey J Tingle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目的 :研究柯萨奇B病毒 (CVB)感染对 3种人胰岛 β细胞和正常人胰岛 β细胞 (NBC)表面CD5 6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病毒作用 3种人胰岛 β细胞CM、HP6 2、TRM6以及NBC前后细胞表面表达CD5 6的变化。结果 :病毒作用前... 目的 :研究柯萨奇B病毒 (CVB)感染对 3种人胰岛 β细胞和正常人胰岛 β细胞 (NBC)表面CD5 6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病毒作用 3种人胰岛 β细胞CM、HP6 2、TRM6以及NBC前后细胞表面表达CD5 6的变化。结果 :病毒作用前不同人胰岛 β细胞CD5 6表达量不同 ,HP6 2细胞表达量最高 ,其次是NBC ,CM细胞表达量最低。CVB3和CVB4作用于CM细胞 2 4h促进细胞表面CD5 6的表达 ,作用 4 8h细胞表面CD5 6的表达量下降。CVB3和CVB4作用于HP6 2细胞、TRM6细胞、NBC 2 4h、4 8h细胞表面CD5 6的表达量降低。结论 :随着病毒作用人胰岛 β细胞时间的延长 ,细胞表面CD5 6表达量下降 ,CD5 6是否在IDDM致病中起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感染 抗原 CD56 胰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