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柯灵编下的鲁迅研究文献
1
作者 张理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2-69,共8页
关键词 鲁迅研究 研究文献 柯灵 研究论文 研究史 连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灵的艺术信念——为柯灵同志六十年文艺创作生涯讨论会而作
2
作者 梅朵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2-14,共3页
(柯灵同志是我们的前辈,是我的老师,我谈的是我的学习心得。) 一柯灵同志六十年前,踏上文艺道路之时,就是鲁迅思想的信奉者,六十年来,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艺术信念。他反对那些举着鲁迅的旗帜,而实为欺世盗名之徒的行径,他愿默默的工作。
关键词 学习心得 信念 讨论会 四十年代 柯灵 文化界 文艺创作 艺术态度 革命者 鲁迅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灵、钟敬文与胡适的文字缘
3
作者 郭存孝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0-43,共4页
胡适对左翼文人有些格格不入,这是他人生的短板。不过在实际接触中,他所采取的策略,多半怀有敷衍的态度,要不便抱持着并无恶意的疏离,不过从没有到达一条路走到黑的地步。虽然左翼阵营包括同路人群对胡适多有不满以致发出微词的大有人在... 胡适对左翼文人有些格格不入,这是他人生的短板。不过在实际接触中,他所采取的策略,多半怀有敷衍的态度,要不便抱持着并无恶意的疏离,不过从没有到达一条路走到黑的地步。虽然左翼阵营包括同路人群对胡适多有不满以致发出微词的大有人在,然而胡适并未碰上冰冷的铁板,而是有幸地欣遇如郁达夫、郭沫若、赵家璧、柯灵、钟敬文、王莹等人,获得了他们的肯定和好评,特别是对他在早期新文化运动中领袖地位与先锋作用的认可。不管胡适是怎么想的,事实证明这确属真情也确是好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敬文 先锋作用 郁达夫 领袖地位 赵家璧 柯灵 左翼文人 同路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柯灵散文
4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5-45,共1页
徐中玉对《柯灵六十年文选》在《新民晚报》1994年5月5日《人格高尚》中谈了他的观感:
关键词 柯灵 《新民晚报》 人格高尚 徐中玉 张爱玲作品 与抗战无关 高尚人格 梁实秋 理论勇气 本来面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灵谈《鲁迅日记》
5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2年第7期68-68,共1页
《鲁迅日记》的价值,是在于他的老实,没有造作,不加装点,读者闭目一想,眼前出来的是一个作家的老老实实的生活——
关键词 鲁迅日记 柯灵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鲁迅 研究柯灵
6
作者 徐中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4,共3页
一、纪念鲁迅诞辰110周年——上海文学界《纪念鲁迅诞辰110周年学术讨论会》闭幕词这次上海文学界和鲁迅研究专家们一道来纪念鲁迅诞辰110周年,并举行热烈的学术讨论,取得丰硕成果,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鲁迅先生不但是现代中国最伟... 一、纪念鲁迅诞辰110周年——上海文学界《纪念鲁迅诞辰110周年学术讨论会》闭幕词这次上海文学界和鲁迅研究专家们一道来纪念鲁迅诞辰110周年,并举行热烈的学术讨论,取得丰硕成果,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鲁迅先生不但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作家,在我国文学史上,他对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壮大,现代中国民族的艰贞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上海文学 革命家 学术讨论会 文艺界 研讨会 丰硕成果 发展壮大 现代中国文学 柯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梅兰芳和柯灵
7
作者 杜浙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4年第12期71-72,共2页
鲁迅与梅兰芳和柯灵杜浙最近柯灵先生和黄裳先生由纪念梅兰芳引起的争论,颇引起读者们的注意,柯灵在其发难的《想起梅兰芳》一文中,还专门有一段“考察一下旧时代戏曲界的境遇”,甚至把鲁迅也拉来受审,似乎对大半个世纪以来一切鄙... 鲁迅与梅兰芳和柯灵杜浙最近柯灵先生和黄裳先生由纪念梅兰芳引起的争论,颇引起读者们的注意,柯灵在其发难的《想起梅兰芳》一文中,还专门有一段“考察一下旧时代戏曲界的境遇”,甚至把鲁迅也拉来受审,似乎对大半个世纪以来一切鄙视、轻视梅兰芳者,甚至对梅兰芳有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梅兰芳 柯灵 萧伯纳 历史意义 京剧 文学社 民国初期 玻璃罩 鲁迅先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提升工程2.0”为契机 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以浙江绍兴市越城区柯灵小学试点为例
8
作者 何灿华 金华星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第2期71-73,共3页
浙江省率先实施能力"提升工程2.0"。旨在通过开展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提升工程2.0"实施体系,理顺"提升工程2.0"组织管理架构,完善"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指南及考核方案,为2020年至2022年... 浙江省率先实施能力"提升工程2.0"。旨在通过开展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提升工程2.0"实施体系,理顺"提升工程2.0"组织管理架构,完善"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指南及考核方案,为2020年至2022年全面实施"提升工程2.0"打好基础,绍兴市越城区柯灵小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应用 柯灵小学 提升工程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傅葆石信(1987-1993) 被引量:1
9
作者 柯灵 《现代中文学刊》 2012年第4期110-112,109,共4页
傅葆石按:1980年代中期,我正开始撰写博士论文,由于钱谷融先生的介绍,给柯灵先生写信询问有关抗战时期上海文化人面对政治高压的道德回应。没想到很快便收到了回信,接着我再去信请教,一来一回,竟然成就了一段长达数年的鸿雁之友... 傅葆石按:1980年代中期,我正开始撰写博士论文,由于钱谷融先生的介绍,给柯灵先生写信询问有关抗战时期上海文化人面对政治高压的道德回应。没想到很快便收到了回信,接着我再去信请教,一来一回,竟然成就了一段长达数年的鸿雁之友。柯灵先生的信直如其人,认真诚恳,毫不含糊;他对我提出的所有问题一一作答,言无不尽,把他在日本暴力统治下挣扎求存的心路历程娓娓道出,仿佛是有意尽一个幸存者的责任,为历史留下一份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年代 博士论文 抗战时期 心路历程 钱谷融 文化人 幸存者 柯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念李健吾同志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照风 《上海戏剧》 1983年第2期45-46,共2页
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寄来的讣告,惊悉李健吾同志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因病逝世,四十八年的老友一旦诀别,感到万分的悲痛,使我想起不少同他相处时的往事。当一九八一年九月间,健吾曾同他的爱人一起来到上海,我们又一... 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寄来的讣告,惊悉李健吾同志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因病逝世,四十八年的老友一旦诀别,感到万分的悲痛,使我想起不少同他相处时的往事。当一九八一年九月间,健吾曾同他的爱人一起来到上海,我们又一次会晤,由于谈话过久,中午时外出进餐,沿着梅龙镇向政协餐厅前进,从北京西路走到绍兴路,我陪着健吾,他步履蹒跚,一步三停,气喘嘘嘘,好容易才到达目的地。饭后,我又冒雨陪他到华东医院看望佐临和柯灵同志。柯灵正在为健吾剧作选写序言,这是一篇比较全面的评述。我同健吾相识于一九三四年,第二年三月,健吾新婚不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健吾 梅龙镇 柯灵 八年 一九 第二年 戏剧创作 纪念文章 梁允达 张骏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理解鲁迅“批评”梅兰芳
11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6-96,共1页
杜浙在《鲁迅与梅兰芳和柯灵》(《书城》1994年11期)一文中指出:鲁迅在一些文章、书信中涉及梅兰芳的,主要有两个方面:1.京剧要改革,因而梅兰芳的演唱也要改革;2.他个人不喜欢当时的京剧,因而也不喜欢梅兰芳的演出,包括‘男人演女人.鲁... 杜浙在《鲁迅与梅兰芳和柯灵》(《书城》1994年11期)一文中指出:鲁迅在一些文章、书信中涉及梅兰芳的,主要有两个方面:1.京剧要改革,因而梅兰芳的演唱也要改革;2.他个人不喜欢当时的京剧,因而也不喜欢梅兰芳的演出,包括‘男人演女人.鲁迅还专门写过分上、下两篇的《略论梅兰芳本是民间的东西》的,“他们将他从俗众中提出,罩上玻璃罩,做起紫檀架子来”,“教他用多数人听不懂的话,缓缓的《天女散花》,扭扭的《黛玉葬花》”,“雅是雅了,但多数人看不懂,不要看,还觉得自己不配看了”.鲁迅叹惜梅兰芳“竟没有想到从玻璃罩里跳出”.鲁迅所说的见解,见仁见智,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也允许有此一说吧;但鲁迅决无卑视梅兰芳之意,更不是“对梅怀有极深的偏见”,而是主张京剧必须改革的坦诚之言.京剧如果要进行改革,读一读鲁迅的这篇文章,恐怕未必是多余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梅兰芳 信中涉及 京剧 玻璃罩 进行改革 1994年 多数人 柯灵 听不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文创作要有点敏锐和勇气
12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0-30,共1页
柯灵在《文汇报》(1992年9月30日)“散文创作放谈”栏中说:没有一个散文家会和别人一样,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风格,因此不能勉强。可以学习可以借鉴,
关键词 散文创作 文汇报 柯灵 风格 学习 去适应 批评精神 要求 多余的 立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诚是通向真理的必由之路”
13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92-92,共1页
一九九一年九月二十日,上海作家协会、影剧家协会联合召开《柯灵文艺创作生涯六十年研讨会》,在开幕式的最后,柯灵致了简短朴实的答辞,他称自己“至今还是一个人生和艺术的白首学徒”,“我比较自信的只是一点:我从来不敢亵渎人的尊严、... 一九九一年九月二十日,上海作家协会、影剧家协会联合召开《柯灵文艺创作生涯六十年研讨会》,在开幕式的最后,柯灵致了简短朴实的答辞,他称自己“至今还是一个人生和艺术的白首学徒”,“我比较自信的只是一点:我从来不敢亵渎人的尊严、艺术的尊严。我深信,真诚是通向真理的必由之路。”老作家感人至深的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作家 真理 柯灵 长时间 文艺创作 研讨会 开幕式 协会 艺术 尊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位上乘,自有高格
14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71-71,共1页
唐金海、张晓云在《论柯灵散文》(《文学评论》1994年1期)一文中指出:柯灵散文品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的生活道路和文学道路是一致的,始终与时代共同着脉搏,始终与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民主、自由、幸福息息相关,不计个人安危,不图一己私利... 唐金海、张晓云在《论柯灵散文》(《文学评论》1994年1期)一文中指出:柯灵散文品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的生活道路和文学道路是一致的,始终与时代共同着脉搏,始终与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民主、自由、幸福息息相关,不计个人安危,不图一己私利,奉行的是献身哲学和凛然不屈的正气.三、四十年代屡遭通缉,两次入狱,时有恫吓威胁,柯灵一直坚持正义,矢志不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位 封建主义 《文学评论》 柯灵 四十年代 文学道路 散文 “讲真话” 《随想录》 重要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寻常的定语从句
15
作者 宗爱智 《高校教育管理》 1987年第1期42-47,82,共7页
有些定语从句具有定语从句的共性,同时也具有自己的个性。了解和认识这些不寻常的定语从句的基本性质,便于探讨定语从句复杂而深入的部分。根据收集的例句归纳概述如下: 1.多重限制的定语从句——有两个或更多的定语从句修饰主句中同一... 有些定语从句具有定语从句的共性,同时也具有自己的个性。了解和认识这些不寻常的定语从句的基本性质,便于探讨定语从句复杂而深入的部分。根据收集的例句归纳概述如下: 1.多重限制的定语从句——有两个或更多的定语从句修饰主句中同一个中心词。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语从句 关系代词 句子 柯灵 成句 英语词典 主句 强势性 成语 一个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巴金家演戏
16
作者 张名煜 袁国英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8-39,共2页
由于黄佐临院长的热情推存和精心安排,也由于《爱情书简》这个话剧的特有的轻便,使我们有机会把戏送到巴金同志的家里演出了一场。这是自《爱情书简》一剧在上海与观众见面以来,最小的场子了——巴老家客厅。为了准备进行这样一场特殊... 由于黄佐临院长的热情推存和精心安排,也由于《爱情书简》这个话剧的特有的轻便,使我们有机会把戏送到巴金同志的家里演出了一场。这是自《爱情书简》一剧在上海与观众见面以来,最小的场子了——巴老家客厅。为了准备进行这样一场特殊的演出,我们俩在家里好几天都不那么平静,说不出是紧张?是兴奋?还是激动?!1990年岁末,正是冷空气南下,上海气温突然大幅度下降。12月11日下午二点多种,我们俩迎着寒风从家里出发,当自行车骑到巴老家附近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书简 我们俩 天都 《随想录》 黄佐临 医院检查 人生道路 柯灵 一九 李小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品梁实秋散文
17
作者 李钦业 《安康学院学报》 1992年第Z1期6-13,共8页
梁实秋先生是一代文学大师,其散文创作成就辉煌,别具一格,魅力无穷,是梁实秋先生非凡智慧的艺术结晶,是支撑中国文学殿堂的又一坚强柱石。本文从三方面入手评论:认为《雅舍小品》(合订本)重在“趣”字,其无所不谈且乐观旷达,幽默而书卷... 梁实秋先生是一代文学大师,其散文创作成就辉煌,别具一格,魅力无穷,是梁实秋先生非凡智慧的艺术结晶,是支撑中国文学殿堂的又一坚强柱石。本文从三方面入手评论:认为《雅舍小品》(合订本)重在“趣”字,其无所不谈且乐观旷达,幽默而书卷味特浓,是艺术的人生百科全书;雅舍怀旧重在“情”字,以真情胜,以细节胜,以史实胜,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雅舍谈吃》是美食香味和“乡愁乡思”的有机融合,由饮食文化寄托乡思乡愁是其创作意蕴。以此评论欲达“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实秋散文 《雅舍小品》 徐志摩 乡思乡愁 闻一多 冰心 淑女 柯灵 余光中 钱钟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一种眼光看陈逸飞——读《扇舞》时的遐想
18
作者 何振华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第1期87-88,共2页
十六年来,不!准确讲,是二十五年来,这个题目一直就在我心里,时不时翻转,但话到嘴边,欲说还休。我与陈逸飞的第一趟见面,是在柯灵先生家里。逸飞与我互留了联系方式离开之后,柯老对我说,侬勿要向伊学习,写文章就写文章,勿要去开公司,我... 十六年来,不!准确讲,是二十五年来,这个题目一直就在我心里,时不时翻转,但话到嘴边,欲说还休。我与陈逸飞的第一趟见面,是在柯灵先生家里。逸飞与我互留了联系方式离开之后,柯老对我说,侬勿要向伊学习,写文章就写文章,勿要去开公司,我就一再告诫伊,侬画画就画画,去拍啥个电影?!我居然为逸飞辩解,我说,陈逸飞是画家不错,但要换一种眼光看待他,至少在我看来,陈逸飞是一个永远与他理想中的世界擦肩而过的人。柯老听了没有让我进一步说下去,他低声有些口吃地喃喃道,精力不允许,身体不允许,一切太难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灵 欲说还休 联系方式 陈逸飞 画画 写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