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西南山前地区柯克亚周缘叶探1井油气勘探重大突破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清华 杨海军 +5 位作者 李勇 蔡振忠 杨宪彰 谢会文 陈才 孙春燕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共16页
塔西南山前西昆仑冲断带柯东构造带叶探1井在二叠系普斯格组获得重大突破,标志着塔西南山前地区发现一个重要的勘探接替层系。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根据野外露头、钻井、地震等综合研究,对柯克亚周缘二叠系普斯格组的成藏条件进行再认识。... 塔西南山前西昆仑冲断带柯东构造带叶探1井在二叠系普斯格组获得重大突破,标志着塔西南山前地区发现一个重要的勘探接替层系。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根据野外露头、钻井、地震等综合研究,对柯克亚周缘二叠系普斯格组的成藏条件进行再认识。研究认为,研究区内二叠系普斯格组发育陆相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上段发育半深湖—深湖相烃源岩,面积1.0×10^(4)km^(2),厚度最大达到800m,集中段有机质丰度为0.92%~1.16%,以菌藻类生源为主,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型,有机质丰度高;普斯格组下段发育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沙坝优质砂岩储层,砂体厚度为42.5~63m,砂地比为27%~47%,是一套分布较广的区域性储层,与普斯格组上段泥岩组成优质储盖组合;柯克亚周缘发育印支期、喜马拉雅期两期构造变形,古生界叠瓦冲断、强烈逆掩叠置,圈闭成排成带,喜马拉雅期进一步挤压抬升改造,局部复杂化,形成的叠瓦冲断带为勘探有利区。根据普斯格组天然气干燥系数分析,折算Ro为1.31%~1.42%,与下盘烃源岩成熟度相当,表明油气来自下盘逆掩叠置烃源岩,经历早油晚气的成藏过程,成藏具有“逆掩叠置下盘供烃、下生上储、断裂输导”的特点。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二叠系普斯格组圈闭成排成带分布,已发现圈闭9个,面积301km^(2),天然气资源量约为2930×10^(8)m^(3),凝析油资源量约为2×10^(8)t,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山前地区 柯克亚周缘 二叠系普斯格组 叶探1井 重大发现 成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克亚周缘构造特征差异及其原因 被引量:4
2
作者 杜治利 罗俊成 +1 位作者 王步清 魏巍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2-116,共5页
柯克亚周缘地区具有与柯克亚相似的优越油气源条件和成藏条件,构造解释成为其勘探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柯克亚及其周缘地区地震,非地震,钻井,野外露头的综合分析,依据现代冲断带构造理论分析了三条分别切过柯西,柯克亚和柯东的南... 柯克亚周缘地区具有与柯克亚相似的优越油气源条件和成藏条件,构造解释成为其勘探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柯克亚及其周缘地区地震,非地震,钻井,野外露头的综合分析,依据现代冲断带构造理论分析了三条分别切过柯西,柯克亚和柯东的南北向剖面,研究了不同构造段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并进行了细致的比较.认为它们构造特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反冲构造,冲起构造的发育和逆冲推覆的规模上.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盆山边界动力条件不同,基底差异和早期构造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克亚周缘 昆仑山前冲断带 冲起构造 逆冲推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