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柠檬酸盐凝胶自燃烧法合成超细粉体 被引量:20
1
作者 苏言杰 张德 +1 位作者 徐建梅 王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05期142-144,共3页
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兼顾了溶胶-凝胶法与自燃烧法的优点,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制备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的低温合成方法。介绍了柠檬酸盐凝胶自燃烧法的基本原理、反应配比的理论计算,分析了pH值、加水量、柠檬酸/硝酸盐、反应温度等因素... 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兼顾了溶胶-凝胶法与自燃烧法的优点,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制备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的低温合成方法。介绍了柠檬酸盐凝胶自燃烧法的基本原理、反应配比的理论计算,分析了pH值、加水量、柠檬酸/硝酸盐、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柠檬酸溶胶、凝胶的影响。综述了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在制备材料中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盐凝胶自燃烧法 超细粉体 影响因素 低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盐凝胶自燃烧法制备纳米磷酸氧钛钾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维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968-969,共2页
以碳酸钾、磷酸、钛酸四丁酯为原料,以柠檬酸为络合剂和燃烧剂,采用柠檬酸盐凝胶自燃烧法制备磷酸氧钛钾(KTP)纳米晶。凝胶着火温度为200℃。用XRD,TEM研究了KTP纳米晶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用凝胶自燃烧直接合成出正交晶系... 以碳酸钾、磷酸、钛酸四丁酯为原料,以柠檬酸为络合剂和燃烧剂,采用柠檬酸盐凝胶自燃烧法制备磷酸氧钛钾(KTP)纳米晶。凝胶着火温度为200℃。用XRD,TEM研究了KTP纳米晶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用凝胶自燃烧直接合成出正交晶系的KTP纳米晶,晶粒大小为40~50 nm。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KTP纳米晶的平均尺寸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TP纳米晶 自燃烧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盐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镍的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景茂祥 沈湘黔 沈裕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89-294,共6页
优化了柠檬酸盐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镍粉体的工艺条件.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TG/DT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BET法对柠檬酸镍络合物的形成,凝胶热分解过程,产物的形貌、粒径和比表面积大小以及同材料配比、热处... 优化了柠檬酸盐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镍粉体的工艺条件.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TG/DT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BET法对柠檬酸镍络合物的形成,凝胶热分解过程,产物的形貌、粒径和比表面积大小以及同材料配比、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制备纳米氧化镍的最佳工艺条件(柠檬酸与镍离子摩尔比1.2:1.0,400℃热处理1h),并在此条件下成功制备了粒径达30nm,比表面积达181.29m2/g的NiO粉体.通过热力学计算,解释了在凝胶热分解过程中金属镍相出现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纳米氧化镍 热处理 制备工艺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柠檬酸盐-凝胶法低温合成单相Ba(Mg_(1/3)Ta_(2/3))O_3 被引量:14
4
作者 卞建江 赵梅瑜 殷之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3-47,共5页
本文利用XTD、DTA、TGA、SEM、TEAI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用柠檬酸盐-凝胶法低温(600℃)合成单相Ba(Mg1/3Ta2/3)O3的方法,结果发现,与传统的固相反应合成BMT的方法相比,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能在600℃的温度下合成单相BAT,合成的粉... 本文利用XTD、DTA、TGA、SEM、TEAI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用柠檬酸盐-凝胶法低温(600℃)合成单相Ba(Mg1/3Ta2/3)O3的方法,结果发现,与传统的固相反应合成BMT的方法相比,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能在600℃的温度下合成单相BAT,合成的粉体具有10~20nm的单颗粒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T 柠檬酸 低温合成 合成 粉末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纳米BaTiO_3粉体 被引量:6
5
作者 胡林彦 王铁军 +1 位作者 尹德成 沈毅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4-86,90,共4页
利用XRD,DTA,TGA,SEM,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Y2O3掺杂的BaTiO3粉体的方法,研究了溶液pH值、水含量、煅烧温度等因素对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600℃下2h合成单相的四方BaTiO3粉体,粉体的一次颗粒粒径... 利用XRD,DTA,TGA,SEM,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Y2O3掺杂的BaTiO3粉体的方法,研究了溶液pH值、水含量、煅烧温度等因素对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600℃下2h合成单相的四方BaTiO3粉体,粉体的一次颗粒粒径达3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 BATIO3 氧化钇 陶瓷工业 合成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凝胶燃烧法合成YAG∶Ce,RE荧光粉及其光谱性能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乐 韩朋德 +2 位作者 陈雁 王丽熙 张其土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7-683,688,共8页
以柠檬酸为螯合剂和燃料,采用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组成的YAG∶Ce,RE(RE=Lu,Gd,La)荧光粉。通过XRD、FTIR、SEM、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不同共掺杂元素和浓度对荧光粉晶体结构、颗粒形貌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柠檬酸为螯合剂和燃料,采用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组成的YAG∶Ce,RE(RE=Lu,Gd,La)荧光粉。通过XRD、FTIR、SEM、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不同共掺杂元素和浓度对荧光粉晶体结构、颗粒形貌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900℃时即可制得结晶较好的荧光粉,随煅烧温度的升高,样品的平均颗粒尺寸由50 nm左右逐渐增大到200 nm,发光强度逐渐增强。随离子的半径从La3+到Gd3+再到Lu3+逐渐减小,引起基质相变的取代上限逐渐增大,在仅有50 mol%的La3+掺杂下,样品的主晶相已经变成LaAlO3;Gd3+掺量达到90 mol%~99 mol%时,样品主晶相仍为立方的YAG相;而Lu3+可以完全取代Y3+而仍然保持立方YAG的石榴石结构不变。当Gd3+取代Y3+时,YAG∶Ce3+的发射光谱红移,未出现GdAlO3前最大红移为21 nm,完全取代后最大红移达33 nm,而Lu3+全部取代Y3+时发生24 nm的蓝移。运用晶体场理论和位形坐标模型对此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G 燃烧合成 光致发光 共掺杂 红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LiNi_(0.5)Co_(0.5)O_2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爱波 刘建睿 +1 位作者 李岚 黄卫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1-423,442,共4页
用柠檬酸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 iN i0.5Co0.5O2,并对材料进行了热分析、红外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 iN i0.5Co0.5O2干凝胶在空气中自蔓延燃烧,燃烧产物再于800℃烧结10 h,可避免因缺氧而导致杂相L i2... 用柠檬酸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 iN i0.5Co0.5O2,并对材料进行了热分析、红外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 iN i0.5Co0.5O2干凝胶在空气中自蔓延燃烧,燃烧产物再于800℃烧结10 h,可避免因缺氧而导致杂相L i2CO3、L i2N i8O10的产生,产物晶型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 自蔓延燃烧 LiNi0.5Co0.5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凝胶燃烧法合成新型LiCoVO_4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 被引量:4
8
作者 麦立强 陈文 +1 位作者 徐庆 朱泉峣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17-1021,共5页
研究了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的新方法,通过柠檬酸凝胶燃烧法制备出高电压阴极材料LiCoVO4,并采用DSC、TG、XRD、IR、Raman、SEM、EDAX和模拟电池组装等测试方法对合成材料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高结晶单相LiCoVO4在450℃形成.... 研究了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的新方法,通过柠檬酸凝胶燃烧法制备出高电压阴极材料LiCoVO4,并采用DSC、TG、XRD、IR、Raman、SEM、EDAX和模拟电池组装等测试方法对合成材料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高结晶单相LiCoVO4在450℃形成. LiCoVO4位于820cm-1处的红外吸收带和拉曼吸收带分别归属于VO4四面体具有A1对称的伸缩振动和VO4四面体中V-O键振动的内模振动峰,而335cm-1处的红外和拉曼吸收带则对应于VO4四面体具有E对称的变角振动.产物一次粒子平均粒径为300nm,粒径分布和元素分布基本均匀.产物的首次充电容量为160mAh·g-1,充电平台电压为4.8V,放电容量为152mAh·g-1,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oVO4 柠檬酸燃烧 电化学性能 阴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四方相纳米尺寸钛酸钡粉体 被引量:3
9
作者 侯铁翠 李智慧 +1 位作者 卢红霞 曾昭桓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74-76,共3页
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钡粉体具有操作简单、粉体粒度细小、生产成本低的特点,但是制备过程中胶体的稳定性很难控制,限制了其方法的发展。根据胶体的形成机理和条件,对目前的研究工艺进行优化,制备过程中不引入H+和NO3-,在提高胶... 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钡粉体具有操作简单、粉体粒度细小、生产成本低的特点,但是制备过程中胶体的稳定性很难控制,限制了其方法的发展。根据胶体的形成机理和条件,对目前的研究工艺进行优化,制备过程中不引入H+和NO3-,在提高胶体稳定性的基础上,于700℃左右煅烧获得了各向同性、粒径约20nm的四方相Ba-TiO3粉体,解决了普遍存在的BaTiO3粉体粒径细小与四方相的矛盾,煅烧温度也较常规方法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柠檬酸- 四方相 纳米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MnO_3的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及离子导电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秀芹 马建峰 陈汝芬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3-37,共5页
以Li2CO3、MnCO3为原料,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2MnO3超微粉.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DTA、TG、XRD和TEM等表征,并应用交流阻抗谱技术测定了样品的电导率.结果表明,650。C以上生成Li2MnO... 以Li2CO3、MnCO3为原料,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2MnO3超微粉.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DTA、TG、XRD和TEM等表征,并应用交流阻抗谱技术测定了样品的电导率.结果表明,650。C以上生成Li2MnO3纯相超微粉,粒径在50nm以下.在18~400。C温度范围内,产物烧结体的离子导电率为10-6~10-3S·cm-1,其电导活化能为44.87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MNO3 超微粉 柠檬酸 - 离子导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盐凝胶法制备γ-氧化铁纳米粒子 被引量:2
11
作者 施新宇 吴东辉 +1 位作者 金瑞娣 施磊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17,共2页
纳米γ-氧化铁(γ-Fe2O3)是一种应用很广的功能材料,研究用简便的方法制备性能良好的γ-氧化铁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用柠檬酸盐凝胶法通过掺杂钠离子制备了粒径在20~30nm的γ-氧化铁纳米粒子。实验结果显示:热解过程中形成的碳酸... 纳米γ-氧化铁(γ-Fe2O3)是一种应用很广的功能材料,研究用简便的方法制备性能良好的γ-氧化铁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用柠檬酸盐凝胶法通过掺杂钠离子制备了粒径在20~30nm的γ-氧化铁纳米粒子。实验结果显示:热解过程中形成的碳酸钠对γ-氧化铁有较强的稳定作用,前驱物在450℃下热解1h,所得产物γ-氧化铁纯度高,团聚小;而不掺杂钠离子时,前驱物在相同的温度下热解,产物为纯α-氧化铁(α-Fe2O3)。另外还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氧化铁 柠檬酸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凝胶燃烧法制备GGG∶Eu^(3+),Bi^(3+)多晶发光粉体及其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慧敏 孙晶 +3 位作者 张敏 潘柳 张鑫洋 于文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6-720,共5页
本文以Gd_2O_3、Ga_2O_3、Eu_2O_3、Bi(NO_3)_3·5H_2O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凝胶燃烧法制备出GGG∶Eu^(3+),Bi^(3+)多晶发光粉体,并对样品进行了XRD、SEM、FT-IR、PL测试。XRD和FT-IR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发光粉体均形成GGG相。SEM显... 本文以Gd_2O_3、Ga_2O_3、Eu_2O_3、Bi(NO_3)_3·5H_2O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凝胶燃烧法制备出GGG∶Eu^(3+),Bi^(3+)多晶发光粉体,并对样品进行了XRD、SEM、FT-IR、PL测试。XRD和FT-IR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发光粉体均形成GGG相。SEM显示样品晶粒呈球形或类球形,直径约60 nm。PL分析显示样品最强发射峰位于592 nm处,属于Eu^(3+)的5D0-7F1磁偶极跃迁。掺杂Bi^(3+)的样品发光强度明显高于未掺杂Bi^(3+)的样品,而发射峰位置不变,当掺杂的Bi^(3+)浓度逐渐增加时,样品GGG∶Eu^(3+)0.05,Bi^(3+)x的发光强度先随Bi^(3+)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强,当体系中掺杂Bi^(3+)的摩尔分数达到x=5%时,GGG∶Eu^(3+)0.05,Bi^(3+)x的发光强度达到最大值。再之后随Bi^(3+)掺杂浓度的增加发光强度减弱,这可能是因为Bi^(3+)和Eu^(3+)之间的能量传递方式主要是偶极-偶极作用,传递效率主要决定于两种离子间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G∶Eu3+ Bi3+ 燃烧 多晶发光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凝胶燃烧法制备Nd,Yb∶YGG激光陶瓷粉体及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柳 孙晶 +2 位作者 宋欢欢 姜黎黎 许志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92-3195,3199,共5页
以Nd2O3、Yb2O3、Y2O3、Ga2O3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凝胶燃烧法,制备出Nd,Yb∶YGG激光陶瓷粉体。对粉体进行XRD测试,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粉体的较佳煅烧温度为800℃。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粉体晶粒为类球形,平均晶粒径约为50 nm,晶粒间... 以Nd2O3、Yb2O3、Y2O3、Ga2O3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凝胶燃烧法,制备出Nd,Yb∶YGG激光陶瓷粉体。对粉体进行XRD测试,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粉体的较佳煅烧温度为800℃。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粉体晶粒为类球形,平均晶粒径约为50 nm,晶粒间存在一定烧结现象。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Nd,Yb∶YGG激光陶瓷粉体最强发射峰位于1028 nm,归属于Yb3+的2F5/2→2F7/2能级跃迁,并且当Nd3+和Yb3+的摩尔比为1∶1时Yb3+的荧光发射强度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Nd Yb∶YGG 陶瓷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凝胶燃烧法制备Nd∶YAGG多晶粉体
14
作者 朱晓薇 孙晶 +2 位作者 曾莉 曹国书 宋琼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5-558,共4页
采用柠檬酸凝胶燃烧法制备了Nd∶YAGG多晶粉体。将Nd2O3,Ga2O3,Y2O3和Al(NO3)3分别用稀硝酸溶解后,与柠檬酸溶液均匀混合并于100℃加热4 h,可以得到棕黄色凝胶,凝胶自燃可获得干凝胶。干凝胶分别在500℃、700℃和900℃下进行煅烧获得Nd... 采用柠檬酸凝胶燃烧法制备了Nd∶YAGG多晶粉体。将Nd2O3,Ga2O3,Y2O3和Al(NO3)3分别用稀硝酸溶解后,与柠檬酸溶液均匀混合并于100℃加热4 h,可以得到棕黄色凝胶,凝胶自燃可获得干凝胶。干凝胶分别在500℃、700℃和900℃下进行煅烧获得Nd∶YAGG多晶粉体。红外光谱测试表明NO-3、OH-等在900℃已被分解完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煅烧后的Nd∶YAGG多晶粉体是由规则的球状颗粒组成,粒径约为30 nm;XRD测试表明900℃为Nd∶YAGG多晶粉体的最佳煅烧温度;荧光光谱分析发现Nd∶YAGG多晶粉体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荧光发射的最强峰位于1064.54 nm处,属于Nd3+的4F3/2-4I11/2能级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燃烧 ND YAGG 煅烧温度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α-Li_4Zn(PO_4)_2及其离子导电性
15
作者 贾密英 宋秀芹 陈汝芬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2000年第1期92-95,共4页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生成温度较固相合成低的多的纯相α-Li4Zn(PO4)2(L2ZP)离子导体,并对合成材料进行了DTA、TG、XRD和SEM等表征,确证合成材料为纯相α-Li4Zn(PO4)2,探讨了不同烧结温度对粉末颗粒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生成温度较固相合成低的多的纯相α-Li4Zn(PO4)2(L2ZP)离子导体,并对合成材料进行了DTA、TG、XRD和SEM等表征,确证合成材料为纯相α-Li4Zn(PO4)2,探讨了不同烧结温度对粉末颗粒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颗粒间发生团聚,粒径逐渐增大。电导率且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离子导电性 柠檬酸 离子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盐凝胶法制备纳米CuO-ZnO-ZrO_2的工艺分析及CO_2加氢制甲醇的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纯洁 陈绍云 +3 位作者 费潇瑶 刘岱 陈健 张永春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5-384,共10页
采用柠檬酸盐凝胶法制备出纳米CuO-ZnO-ZrO_2(CZZ)催化剂,应用XPS、BET、XRD、H_2-TPR、H_2-TPD、CO_2-TPD和TG-DTA等检测手段对催化剂及前驱体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湿凝胶干燥时间和柠檬酸用量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并与燃烧法制得的... 采用柠檬酸盐凝胶法制备出纳米CuO-ZnO-ZrO_2(CZZ)催化剂,应用XPS、BET、XRD、H_2-TPR、H_2-TPD、CO_2-TPD和TG-DTA等检测手段对催化剂及前驱体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湿凝胶干燥时间和柠檬酸用量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并与燃烧法制得的催化剂进行对比,考察了不同催化剂CO_2加氢制甲醇的性能。研究表明,延长湿凝胶干燥时间可有效防止催化剂焙烧时发生喷溅,有利于催化剂中各组分的分散,提高催化剂对H_2和CO_2的吸附能力;112℃干燥48h制得的催化剂(CZZ-48h)BET比表面积为43.5m^2/g,高于燃烧法;柠檬酸用量等于化学计量比时催化剂的性能最佳,在240℃、2.6MPa、空速为3600h-1、H_2/CO_2(体积比)为3的条件下甲醇时空收率达109.4g/(kg·h);柠檬酸过量会影响催化剂组分的分散度,并造成分解残留覆盖催化剂表面活性位而不利于CO_2加氢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CuO-ZnO-ZrO2 CO2催化加氢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La_2(Ce_xZr_(1-x))_2O_7纳米粉体 被引量:4
17
作者 唐银星 郭玉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9-81,共3页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La2(CexZr1-x)2O7纳米粉体,利用TG-DTA、XRD、SEM等方法对粉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出的纳米粉晶粒在25 nm左右;粉体在600℃附近具有稳定的晶体结构;La2Zr2O7为烧绿石结构,La2(CexZr1-x)2O7的晶体...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La2(CexZr1-x)2O7纳米粉体,利用TG-DTA、XRD、SEM等方法对粉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出的纳米粉晶粒在25 nm左右;粉体在600℃附近具有稳定的晶体结构;La2Zr2O7为烧绿石结构,La2(CexZr1-x)2O7的晶体结构为近似Ce4O7的萤石结构;随着柠檬酸含量的增大,得到蓬松絮状的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材料 柠檬酸 LA2ZR2O7 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柠檬酸燃烧法制备Sr_2FeMoO_(6-δ)粉体 被引量:1
18
作者 盖文超 刘晓林 +1 位作者 马景陶 陈建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67-2770,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柠檬酸燃烧法成功制备出Sr2FeMoO6-δ纳米粉体,并研究了溶胶的pH、煅烧气氛、煅烧温度对Sr2FeMoO6-δ粉体形成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分析了粉体的物相以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粉体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胶液... 采用溶胶-凝胶柠檬酸燃烧法成功制备出Sr2FeMoO6-δ纳米粉体,并研究了溶胶的pH、煅烧气氛、煅烧温度对Sr2FeMoO6-δ粉体形成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分析了粉体的物相以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粉体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胶液的pH为2~3,经过5%H2/Ar还原气氛在900~1000℃煅烧8h,得到单一的双钙钛矿结构的Sr2FeMoO6-δ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 阴极材料 Sr2FeMoO6-δ -柠檬酸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_2CeO_4∶Eu^(3+)柠檬酸-凝胶法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揣晓红 张洪杰 +1 位作者 李福燊 周国治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2-466,共5页
柠檬酸-凝胶方法促使多离子在分子水平上混合,与固相烧结方法相比,能够降低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利用这种方法在1000℃下很短的时间得到单相化合物Sr2CeO4。Sr2CeO4是一种发出很强蓝光的基质发光材料。为寻找新的发光体,我们将稀土离子E... 柠檬酸-凝胶方法促使多离子在分子水平上混合,与固相烧结方法相比,能够降低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利用这种方法在1000℃下很短的时间得到单相化合物Sr2CeO4。Sr2CeO4是一种发出很强蓝光的基质发光材料。为寻找新的发光体,我们将稀土离子Eu3+掺杂在其中,从荧光光谱上可以看出存在从基质向稀土离子的能量转移。Sr2CeO4∶Eu3+的发光颜色可调谐,当Eu3+离子浓度较小(<0.5mol%)时,体系发出很强的白光;当Eu3+离子浓度较大(>10mol%)时,体系发出很强的红光,并且猝灭浓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合成 发光性质 Sr2Ce04 锶铈复合氧化物 掺杂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LiCoO_2电极材料及其表征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兴杰 杨文胜 +2 位作者 卫敏 David G.Evans 段雪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3-608,共6页
LiCoO2 precursors of the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were prepared from lithium hydroxide, basic cobalt carbonate and citric acid by a sol gel method. The LiCoO2 samples were obtained by sintering the g... LiCoO2 precursors of the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were prepared from lithium hydroxide, basic cobalt carbonate and citric acid by a sol gel method. The LiCoO2 samples were obtained by sintering the gel precursor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for different times.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behavior of the gel precursors was examined by means of thermo 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using a PCT IA thermal analyzer system. Their structures and morpholog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powder XRD and SEM techniques. It was found that using citric acid realiz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LiCoO2 crystal can be clearly differentiated to the nucleation and growth processes of the crystals; furthermore, the crystal size can be controlled. Electrochemical tests using the LAND BT1 10 test system showed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material is affected by its integrity and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柠檬酸 合成 结构表征 电化学性能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