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NiFe_2O_4纳米粉体及其电磁性能表征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桂金 白志民 +1 位作者 傅瀛 金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13-1316,共4页
以柠檬酸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合成了NiFe2O4纳米粉体。利用XRD技术研究了自燃烧粉体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物相变化规律,采用SEM、TEM、IR技术对自燃烧粉体与热处理粉体进行了表征,对比研究了两者在2~18GHz内的电磁参数及损耗特性。... 以柠檬酸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合成了NiFe2O4纳米粉体。利用XRD技术研究了自燃烧粉体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物相变化规律,采用SEM、TEM、IR技术对自燃烧粉体与热处理粉体进行了表征,对比研究了两者在2~18GHz内的电磁参数及损耗特性。结果表明,自燃烧粉体以NiFe2O4为主晶相,其中有少量FeNi3与α-Fe2O3杂相,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杂相分别于600与950℃相继消失。热处理有效推动了晶界移动,实现晶粒长大。自燃烧粉体中的FeNi3相、畸变的晶体结构以及复杂的界面状况使得其较热处理样品具有特殊的红外吸收谱图与优越的电磁损耗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 NIFE2O4 物相特征 电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ZnGa_2O_4:Mn^(2+)纳米粉末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史强 张俊英 +3 位作者 杨春 薛道齐 王锡铭 王天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2-494,498,共4页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了ZnGa2O4∶Mn2+粉末。利用XRD、SEM、IR、EPR和PL光谱手段,表征了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结果表明,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的ZnGa2O4∶Mn2+颗粒均匀,在650℃热处理7h即可得到结晶性好、粒径约为50nm的粉...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了ZnGa2O4∶Mn2+粉末。利用XRD、SEM、IR、EPR和PL光谱手段,表征了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结果表明,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的ZnGa2O4∶Mn2+颗粒均匀,在650℃热处理7h即可得到结晶性好、粒径约为50nm的粉末;掺杂的锰是+2价的,不仅存在于四面体间隙中,也存在于八面体间隙中;当Mn2+的掺杂浓度为0.3%(原子分数),退火温度为800℃时,样品的绿色发光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 ZnGa2O4∶Mn^2+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非晶YBCO薄膜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明珠 杨培志 刘黎明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4-327,共4页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Pechini工艺)制备了钇钡铜氧(YBCO)溶胶,在SiO2/Si(110)衬底上生长了非晶YBCO薄膜。通过差热-热重分析得到了非晶YBCO薄膜的热处理条件。讨论了pH值对薄膜元素配比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研究了薄膜结晶状态与退火温...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Pechini工艺)制备了钇钡铜氧(YBCO)溶胶,在SiO2/Si(110)衬底上生长了非晶YBCO薄膜。通过差热-热重分析得到了非晶YBCO薄膜的热处理条件。讨论了pH值对薄膜元素配比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研究了薄膜结晶状态与退火温度之间的关系,获得了较为理想的薄膜制备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钡铜氧 非晶薄膜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柠檬酸燃烧法制备Sr_2FeMoO_(6-δ)粉体 被引量:1
4
作者 盖文超 刘晓林 +1 位作者 马景陶 陈建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67-2770,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柠檬酸燃烧法成功制备出Sr2FeMoO6-δ纳米粉体,并研究了溶胶的pH、煅烧气氛、煅烧温度对Sr2FeMoO6-δ粉体形成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分析了粉体的物相以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粉体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胶液... 采用溶胶-凝胶柠檬酸燃烧法成功制备出Sr2FeMoO6-δ纳米粉体,并研究了溶胶的pH、煅烧气氛、煅烧温度对Sr2FeMoO6-δ粉体形成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分析了粉体的物相以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粉体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胶液的pH为2~3,经过5%H2/Ar还原气氛在900~1000℃煅烧8h,得到单一的双钙钛矿结构的Sr2FeMoO6-δ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 阴极材料 Sr2FeMoO6-δ 溶胶-柠檬酸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镁
5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8-58,共1页
以六水硝酸镁为前驱体,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不同粒径(10~100nm)和结晶度的纳米氧化镁粉末。研究了柠檬酸的作用机理,不同的工艺条件(水、无水乙醇、柠檬酸的加入量)对溶胶-凝胶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焙烧温度对粉末晶体粒径、... 以六水硝酸镁为前驱体,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不同粒径(10~100nm)和结晶度的纳米氧化镁粉末。研究了柠檬酸的作用机理,不同的工艺条件(水、无水乙醇、柠檬酸的加入量)对溶胶-凝胶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焙烧温度对粉末晶体粒径、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引入柠檬酸时,凝胶的稳定性较差,氧化镁产物粒径较大且团聚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 纳米氧化镁 稳定性 制备 无水乙醇 晶体粒径 作用机理 工艺条件 焙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煅烧溶胶-凝胶法制备BaTiO_3基纳米粉体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丽红 郑占申 +2 位作者 曲远方 沈毅 李子成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6-868,共3页
实验着重研究了凝胶煅烧工艺制度对通过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掺杂的BaTiO3基粉体,制备纳米粉体的影响.最终确定了600℃为最佳煅烧温度,在此低温下煅烧干凝胶,并保温1h,再经二次掺杂混磨得到了晶粒细小、分散性好、低团聚的BaTiO... 实验着重研究了凝胶煅烧工艺制度对通过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掺杂的BaTiO3基粉体,制备纳米粉体的影响.最终确定了600℃为最佳煅烧温度,在此低温下煅烧干凝胶,并保温1h,再经二次掺杂混磨得到了晶粒细小、分散性好、低团聚的BaTiO3基纳米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03 柠檬酸溶胶- 低温 煅烧工艺 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低温制备钛酸铝薄膜方法的溶胶-凝胶转变过程对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冯果 包义 +4 位作者 江伟辉 刘健敏 张权 吴倩 苗立锋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5-861,共7页
本文分别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和柠檬酸辅助溶胶-凝胶法于750℃在碳化硅基片上制备了钛酸铝薄膜。借助XRD和FE-SEM对制得的薄膜进行了表征,借助FT-IR对两种钛酸铝薄膜制备工艺的溶胶-凝胶转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非水解溶胶-凝... 本文分别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和柠檬酸辅助溶胶-凝胶法于750℃在碳化硅基片上制备了钛酸铝薄膜。借助XRD和FE-SEM对制得的薄膜进行了表征,借助FT-IR对两种钛酸铝薄膜制备工艺的溶胶-凝胶转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和柠檬酸辅助溶胶-凝胶法均能于750℃低温在碳化硅基片上制备出均匀、致密、无缺陷的钛酸铝薄膜。非水解溶胶-凝胶工艺的溶胶-凝胶转变过程为:无水三氯化铝和四氯化钛与醇反应生成氯代铝醇盐和氯代钛醇盐,并形成溶胶,两者再在薄膜的110℃干燥的过程中发生非水解缩聚反应转变为含Al-O-Ti键合的凝胶。柠檬酸辅助溶胶-凝胶工艺的溶胶-凝胶转变过程为:铝、钛前驱体在柠檬酸的抑制作用下,先分别水解至中间产物的极性不足以进一步水解,并形成溶胶,水解中间产物再在薄膜110℃干燥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生非水解缩聚反应转变为含Al-O-Ti键合的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铝 薄膜 非水解溶胶- 柠檬酸辅助溶胶- 溶胶-转变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钡铁氧体的柠檬酸盐法制备与吸波性能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晏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8-212,共5页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钡铁氧体.试验表明:缓慢加热至650℃,即得到结晶良好的六角磁铅型晶体BaFe12O19针状纳米颗粒,粒径50 nm,同时伴生有尖晶石型γ-Fe2O3,BaFe2O4及α-Fe2O3相;加热温度升高,BaFe12O19相增多,伴生相减少;至800℃...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钡铁氧体.试验表明:缓慢加热至650℃,即得到结晶良好的六角磁铅型晶体BaFe12O19针状纳米颗粒,粒径50 nm,同时伴生有尖晶石型γ-Fe2O3,BaFe2O4及α-Fe2O3相;加热温度升高,BaFe12O19相增多,伴生相减少;至800℃,基本为钡铁氧体BaFe12O19晶体;快速加热至800℃,固相反应产物仍为BaFe12O19,但晶体颗粒粗大.在所试验的1-6 GHz范围内,钡铁氧体吸波性能随着微波频率的增高而加强,最佳吸波频率在6 GHz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溶胶- 钡铁氧体纳米晶粒 吸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Mg_xZn_(1-x)SiO_4离子导体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9
作者 刘胜峰 方杰 +1 位作者 韩效钊 陈心昭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658-1660,共3页
The Li 2Mg x Zn 1- x SiO 4 ( x =0 2-0 8) single phase ion conductor materials were prepared by the sol gel method.The powder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G DTA﹑ XRD and TEM.Ionic conductivity of the sinter was dete... The Li 2Mg x Zn 1- x SiO 4 ( x =0 2-0 8) single phase ion conductor materials were prepared by the sol gel method.The powder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G DTA﹑ XRD and TEM.Ionic conductivity of the sinter was determined by means of AC impedance technique Th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heating temperature was only 800℃ for the samples prepared by the sol gel method with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100nm,and it has successfully reduced by 350℃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olid reaction method Ionic conductivity of the materials could be improved by the double doped system of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掺杂体系 离子导电性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1+2x)Zn_(1-x_PO_4的合成及其锂离子的导电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密英 宋秀芹 陈汝芬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28-332,共5页
以Li2 CO3,ZnO和NH4 H2 PO4 为原料 ,采用传统固相合成法和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组成为Li1+2xZn1-xPO4 (x =0~ 0 .5 )的固体粉末和烧结体。对合成材料作了DTA ,TG ,XRD和SEM等分析 ,并用交流阻抗技术测定了样品的导电性。实验结果... 以Li2 CO3,ZnO和NH4 H2 PO4 为原料 ,采用传统固相合成法和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组成为Li1+2xZn1-xPO4 (x =0~ 0 .5 )的固体粉末和烧结体。对合成材料作了DTA ,TG ,XRD和SEM等分析 ,并用交流阻抗技术测定了样品的导电性。实验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固相合成方法相比 ,溶胶凝胶法可以使样品合成温度降低约 40 0℃ ,并且具有较高的导电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1+2xZn1-xPO4 柠檬酸溶胶- 固相合成 离子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Ga_2O_4∶Cr^(3+)红色荧光粉的光致及电致发光性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乔彬 唐子龙 +1 位作者 张中太 陈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91-1295,共5页
采用柠檬酸络合溶胶-凝胶法合成ZnGa2O4∶Cr3+红色荧光粉,在空气气氛中1000℃煅烧得到ZnGa2O4单相.对粉体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子顺磁共振(EPR)测试,结果显示,在空气气氛中煅烧,铬离子以三价形式存在(Cr3+),未出现高价铬离子(Cr... 采用柠檬酸络合溶胶-凝胶法合成ZnGa2O4∶Cr3+红色荧光粉,在空气气氛中1000℃煅烧得到ZnGa2O4单相.对粉体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子顺磁共振(EPR)测试,结果显示,在空气气氛中煅烧,铬离子以三价形式存在(Cr3+),未出现高价铬离子(Cr5+,Cr6+).Cr3+取代Ga3+占据八面体格位,位于695nm的红光发射带属于Cr3+的2E-4A2跃迁.Cr3+的激发带与基质发射带间有大面积重叠,两者间存在有效的能量传递.利用丝网印刷方法制成电致发光器件,与硫化物电致发光器件相似,ZnGa2O4∶Cr3+电致发光器件的亮度与电压满足L=L0exp(-bV-1/2)关系,且亮度与频率成正比.器件的Q-V曲线为闭合回路,发光效率η约为13lm·W-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Ga2O4:Cr^3+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 光致发光 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掺杂的纳米二氧化锡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峭峰 孙明 +2 位作者 余林 余倩 余坚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15,共3页
分别采用微乳液法(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正己醇/环己烷/水组成的微乳液体系)和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镁与铈、锌、锆复合掺杂的纳米二氧化锡颗粒,通过热分析(TG-DTA)、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紫外-可... 分别采用微乳液法(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正己醇/环己烷/水组成的微乳液体系)和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镁与铈、锌、锆复合掺杂的纳米二氧化锡颗粒,通过热分析(TG-DTA)、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产物均为金红石结构,微乳液法制备的颗粒较后者具有较小的晶粒粒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紫外吸收边;复合掺杂后,样品的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发生红移;其中,镁-铈复合掺杂的样品具有最小的晶粒粒径和最大的比表面积,分别为4.53 nm和78.50 m2/g;复合掺杂能够抑制二氧化锡颗粒生长,增大其比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锡 纳米颗粒 微乳液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蓝绿色稀土荧光粉SrZnO_2:Pr^(3+)的发光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贺香红 周健 +1 位作者 毕承路 李卫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08-1411,1407,共5页
运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rZnO2:Pr3+和SrZnO2:Pr3+,M+(M=Li,Na,K)系列新型蓝绿色稀土荧光粉。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荧光光谱(PL)、拉曼光谱(Raman)等手段研究了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光致发光性能。SrZnO2:Pr3+荧光体的激发光谱是一... 运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rZnO2:Pr3+和SrZnO2:Pr3+,M+(M=Li,Na,K)系列新型蓝绿色稀土荧光粉。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荧光光谱(PL)、拉曼光谱(Raman)等手段研究了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光致发光性能。SrZnO2:Pr3+荧光体的激发光谱是一个主峰位于262nm处的宽带谱。其发射主峰位于490nm附近,样品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蓝绿色荧光。SrZnO2:Pr3+荧光体的猝灭浓度为0.1mol%。在该荧光体中共掺碱金属离子Li+,Na+,K+,能增大样品的激发和发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ZnO2:Pr^3+蓝绿色荧光粉 镨离子 发光性能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珠状InNbO_4光催化剂可见光下降解盐酸达克罗宁
14
作者 赵洁 姚秉华 +2 位作者 张瑾 余晓皎 路蕾蕾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79-1384,共6页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串珠状InNbO4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和比表面积测定仪(BET)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盐酸达克罗宁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串珠状InNbO4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和比表面积测定仪(BET)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盐酸达克罗宁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合成的串珠状InNbO4为单斜相结构,禁带宽度约为2.91 eV,比表面积为74.1 m2·g-1.串珠状InNbO4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在可见光下,pH值为7.35,催化剂用量为0.5 g·L-1时,能够有效地降解起始浓度为25 mg·L-1的盐酸达克罗宁溶液,并且降解速率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NbO4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 光催化 盐酸达克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紫外光激发的新型蓝色荧光粉SrZnO2:Bi^3+的合成与发光性能
15
作者 贺香红 周健 +1 位作者 李卫华 周全法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110-113,共4页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rZnO2:Bi^3+和SrZnO2:Bi^3+,M^+(M=Li,Na,K)新型蓝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其激发谱是由位于250、365nm处的两个宽峰组成,...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rZnO2:Bi^3+和SrZnO2:Bi^3+,M^+(M=Li,Na,K)新型蓝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其激发谱是由位于250、365nm处的两个宽峰组成,该样品能有效吸收近紫外光。在不同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下,样品都发出较强的蓝色荧光,发射谱的峰形和峰位基本相同,最大峰位在455nm附近。SrZnO2基质中Bi^3+的最佳掺杂浓度较低,仅为1.40%。共掺杂碱金属离子既能增强SrZnO2:Bi^3+荧光体的激发和发射强度,也可以导致激发峰的劈裂。其中以共掺Li^+离子的效果最好,SrZnO2:Bi^3+,Li^+能有效地吸收365-400nm的近紫外光,发射出较强的蓝光,是一种新型白光发光二极管用蓝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ZnO2:Bi^3+ 蓝色荧光粉 发光性能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 近紫外光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膨胀石墨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晏清 孙庆荣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94-798,共5页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以可膨胀石墨、硝酸铁、硝酸钴、柠檬酸为原料制备磁性膨胀石墨,利用SEM、EDS、XRD和磁滞回线等对其微观形貌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原料配比、可膨胀石墨的pH值及膨胀时间对磁性膨胀石墨的磁性能和油吸附...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以可膨胀石墨、硝酸铁、硝酸钴、柠檬酸为原料制备磁性膨胀石墨,利用SEM、EDS、XRD和磁滞回线等对其微观形貌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原料配比、可膨胀石墨的pH值及膨胀时间对磁性膨胀石墨的磁性能和油吸附性能的影响.综合磁性强度、油吸附性能及制备成本等指标,得到最佳的制备条件为:可膨胀石墨:铁氧体(w/w)=2:1,可膨胀石墨的pH=5,在900℃膨胀温度下膨胀时间为120s.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下,铁氧体在膨胀石墨表面和层间沉积效果良好且分布均匀,制备出的磁性膨胀石墨具有良好的磁性强度和油吸附性能,其饱和磁化强度和油吸附容量分别为17.95A·m^2·kg^(-1)和32.6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溶胶- 磁性 膨胀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型六角铁氧体的晶化过程研究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劲峰 李黎明 徐政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5-207,263,共4页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Y型平面六角铁氧体Ba2Co2Fe12O22.X射线衍射分析(XRD)结合透射电镜 (TEM)分析,对粉体的成分及晶粒形态进行了表征.并结合热重与差热扫描分析(TG-DSC)和红外光谱(IR)分析对 铁氧体的晶化过程进行了研究....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Y型平面六角铁氧体Ba2Co2Fe12O22.X射线衍射分析(XRD)结合透射电镜 (TEM)分析,对粉体的成分及晶粒形态进行了表征.并结合热重与差热扫描分析(TG-DSC)和红外光谱(IR)分析对 铁氧体的晶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表征了高频下Y型铁氧体Ba2Co2Fe12O22电磁参数随着频率的变化,反映了其高频吸 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材料 Y型六角铁氧体 柠檬酸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3+)掺杂立方相Li_7La_3Zr_2O_(12)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18
作者 陈姝 罗杰 +1 位作者 胡冬雪 水淼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9-531,553,共4页
采用一种柠檬酸辅助聚合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2%(摩尔分数)Al3+的立方相结构的Li7La3Zr2O12固体电解质,同时,采用高温固相法尝试合成不掺杂Al3+的Li7La3Zr2O12作为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超过1 000℃时Li7La3Zr2O12易发生分解... 采用一种柠檬酸辅助聚合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2%(摩尔分数)Al3+的立方相结构的Li7La3Zr2O12固体电解质,同时,采用高温固相法尝试合成不掺杂Al3+的Li7La3Zr2O12作为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超过1 000℃时Li7La3Zr2O12易发生分解;而掺杂2%(摩尔分数)Al3+的Li7La3Zr2O12能在900℃时保持稳定立方相结构,在1 000℃下烧结6 h后得到高致密度的烧结体。该法制备的Li7La3Zr2O12样品表现出高离子电导率:298 K时为4.5×10-5 S/cm,523K时达到3.6×10-3 S/cm。Li+迁移活化能大约为25.1 k J/mol。上述结果表明,作为全固态电池电解质,Al3+掺杂的Li7La3Zr2O12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Z 柠檬酸辅助聚合的溶胶- 离子电导率 Al^3+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斜和立方Eu_(2)O_(3)的制备及其表面过氧物种的光诱导生成
19
作者 郑艺辉 刘春丽 +1 位作者 张溢格 翁维正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41,共9页
考察了苯丙氨酸或柠檬酸与硝酸铕的摩尔比对燃烧法制备的Eu_(2)O_(3)的物相结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备了纯单斜和立方相的Eu_(2)O_(3).以325 nm激光为激发光源,在30℃和O_(2)气氛下对单斜和立方Eu_(2)O_(3)上过氧物种的光诱... 考察了苯丙氨酸或柠檬酸与硝酸铕的摩尔比对燃烧法制备的Eu_(2)O_(3)的物相结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备了纯单斜和立方相的Eu_(2)O_(3).以325 nm激光为激发光源,在30℃和O_(2)气氛下对单斜和立方Eu_(2)O_(3)上过氧物种的光诱导生成情况进行比较考察,结果表明:经325 nm激光照射后,单斜和立方Eu_(2)O_(3)样品表面均检测到过氧物种的生成,但以柠檬酸为还原剂制备的单斜和立方Eu_(2)O_(3)均比以苯丙氨酸为还原剂制备的相应样品更易于生成过氧物种,其原因可能是前者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两种方法制备的立方Eu_(2)O_(3)均比单斜Eu_(2)O_(3)更容易生成过氧物种.O_(2)和CO_(2)程序升温脱附(O_(2)-,CO_(2)-TPD)的表征结果表明,与单斜相样品相比,立方相样品更容易吸附和活化分子氧,样品表面晶格氧的碱性也更强,因而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更有利于分子氧与晶格氧反应生成过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溶胶-燃烧 苯丙氨酸燃烧 Eu_(2)O_(3) 相结构 光诱导 过氧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