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并异噻唑啉酮甲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柞蚕链球菌的防治活性评价
1
作者 刘铁成 陈有嗣 +1 位作者 杨金琛 牛雄雷 《北方蚕业》 2025年第2期10-16,共7页
为了筛选柞蚕空胴病防治新药剂,以固体三光气与不同碳链的醇类制得氯代甲酸酯后,与苯并异噻唑啉酮(BIT)反应,获得了8个BIT甲酸酯类衍生物,采用1H-NMR谱测定确认了其结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8个化合物对柞蚕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为了筛选柞蚕空胴病防治新药剂,以固体三光气与不同碳链的醇类制得氯代甲酸酯后,与苯并异噻唑啉酮(BIT)反应,获得了8个BIT甲酸酯类衍生物,采用1H-NMR谱测定确认了其结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8个化合物对柞蚕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化合物A(取代基为乙基)MIC为62.5 mg/L,化合物B-H的MIC为125 mg/L。涂平板数菌落测定BIT甲酸酯类衍生物最小杀菌浓度(MBC),各化合物MBC大小依赖于培养时间:培养24 h,各化合物MBC不低于250 mg/L;培养48 h,各化合物MBC不低于500 mg/L。测定药剂在柞蚕体内抑菌杀菌性能,结果表明:化合物F(取代基为异丙基)在使用浓度1 000 mg/L时,防效为56.3%,显著高于BIT的39.8%(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异噻唑啉酮 甲酸酯衍生物 合成 柞蚕链球菌 防治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见物理灭菌方法对柞蚕链球菌的灭活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宿桂梅 赫英姿 +5 位作者 刘孝良 李喜升 陈悦 赵春山 仝振祥 宋策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7-390,共4页
为了明确几种常见物理灭菌方法对柞蚕链球菌的灭活效果,测定了柞蚕链球菌对紫外线、高温干热、高压蒸汽、常压蒸汽、恒温水浴的耐受性。柞蚕链球菌对紫外线照射的耐受能力最强,30 W紫外灯照射20 h仍不会失活;对高温湿热的耐受能力比对... 为了明确几种常见物理灭菌方法对柞蚕链球菌的灭活效果,测定了柞蚕链球菌对紫外线、高温干热、高压蒸汽、常压蒸汽、恒温水浴的耐受性。柞蚕链球菌对紫外线照射的耐受能力最强,30 W紫外灯照射20 h仍不会失活;对高温湿热的耐受能力比对高温干热的耐受能力弱,100℃下蒸汽处理5 min即可失活,而100℃干热处理60 min才会失活,120℃干热处理10min可失活;对高温(70℃)水浴的耐受能力较弱,处理5 min即可失活,而在60℃水浴中处理60 min仍不失活;对高压蒸汽的耐受能力也较弱,高压(0.05-0.1 MPa)蒸汽处理5 min即可失活。综上表明,对柞蚕链球菌采用高温干热、高温蒸汽和高压蒸汽等物理消毒方法即可达到灭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因子 灭菌 柞蚕链球菌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异噻唑啉酮对柞蚕链球菌的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金琛 赫英姿 +3 位作者 刘洪丽 曾航 王立石 牛雄雷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5-61,共7页
柞蚕链球菌(Streptocouccus pernyi sp.Nov.)可导致柞蚕空胴病,严重危害柞蚕。苯并异噻唑啉酮(benzisothiazolinone,BIT)具有抗菌谱广、抑菌活性高、低毒性、环境友好等优点。采用琼脂孔穴扩散法、比浊法测定BIT对柞蚕链球菌的抑菌活性... 柞蚕链球菌(Streptocouccus pernyi sp.Nov.)可导致柞蚕空胴病,严重危害柞蚕。苯并异噻唑啉酮(benzisothiazolinone,BIT)具有抗菌谱广、抑菌活性高、低毒性、环境友好等优点。采用琼脂孔穴扩散法、比浊法测定BIT对柞蚕链球菌的抑菌活性后,在室内通过对试蚕先添菌后添药处理,测定BIT对柞蚕空胴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25、250、500 mg/L BIT药剂在平板上可分别形成直径为6.3、10.7、17.7 mm的抑菌圈,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62.5 mg/L,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为125.0 mg/L。1×10^(9) mL^(-1)菌液喷叶后添食柞蚕72 h可使对照区试蚕发病率较快到达97.8%,两次叶面添食500、1000 mg/L BIT处理,防效可达84.1%~88.6%。以上结果表明BIT有望成为防治柞蚕空胴病的优良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异噻唑啉酮 柞蚕链球菌 空胴病 防治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链球菌在柞蚕与蚕场昆虫之间的交叉感染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赫英姿 宋策 +1 位作者 宿桂梅 刘孝良 《辽宁农业科学》 2007年第1期21-22,共2页
柞蚕链球菌可以感染天幕毛虫、栎粉舟蛾、黄二星舟蛾等21种蚕场昆虫的幼虫,感染严重的能导致死亡,其中某些昆虫随着幼虫的生长发育,柞蚕链球菌能够感染它们的蛹和成虫,但不能传染给下一代;被感染昆虫幼虫的排泄物及死亡后的尸体均携带... 柞蚕链球菌可以感染天幕毛虫、栎粉舟蛾、黄二星舟蛾等21种蚕场昆虫的幼虫,感染严重的能导致死亡,其中某些昆虫随着幼虫的生长发育,柞蚕链球菌能够感染它们的蛹和成虫,但不能传染给下一代;被感染昆虫幼虫的排泄物及死亡后的尸体均携带柞蚕链球菌,并且可以感染柞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链球菌 柞蚕 蚕场昆虫 交叉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植物提取液对柞蚕链球菌活性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2
5
作者 赫英姿 宋策 +1 位作者 宿桂梅 刘孝良 《北方蚕业》 2007年第4期18-19,共2页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煎煮法对22种植物进行提取,采用抑菌圈的方法测定提取液对柞蚕链球菌的活性。结果发现8种植物室温水浸提取液对柞蚕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其它14种无活性。对以上8种植物中的6种采用煎煮法进行提取,结果其提取液对柞蚕链球...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煎煮法对22种植物进行提取,采用抑菌圈的方法测定提取液对柞蚕链球菌的活性。结果发现8种植物室温水浸提取液对柞蚕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其它14种无活性。对以上8种植物中的6种采用煎煮法进行提取,结果其提取液对柞蚕链球菌均无活性。另外,8种植物的室温水浸提取液抑菌效果受提取时间和粒径大小的影响。丙酮、乙醇对柞蚕链球菌无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提取液 柞蚕链球菌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饲料饲养条件下柞蚕链球菌对玉米螟的感染效果
6
作者 赫英姿 宋策 +2 位作者 宿桂梅 刘孝良 吴华 《北方蚕业》 2007年第3期25-25,27,共2页
玉米等杂谷类作物玉米螟危害严重,柞蚕链球菌对宿主的寄生和致病性较强,通过在人工饲料中添加柞蚕链球菌,对玉米螟进行人工饲养,初步弄清了在实验室人工饲料饲养条件下,柞蚕链球菌不能感染玉米螟。
关键词 玉米螟 柞蚕链球菌 感染效果 人工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异噻唑啉酮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柞蚕链球菌的抑菌活性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铁成 陈有嗣 +5 位作者 杨金琛 刘洪丽 曾航 赫英姿 王立石 牛雄雷 《辽宁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7-11,共5页
为了调变其疏水性并筛选出对柞蚕链球菌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化合物,以苯并异噻唑啉酮为母体结构进行了系列酰化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结构表征,采用涂平板数菌落法和琼脂孔穴扩散法测定衍生物对柞蚕链球菌的离体抑菌活性,采用室内养蚕试验... 为了调变其疏水性并筛选出对柞蚕链球菌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化合物,以苯并异噻唑啉酮为母体结构进行了系列酰化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结构表征,采用涂平板数菌落法和琼脂孔穴扩散法测定衍生物对柞蚕链球菌的离体抑菌活性,采用室内养蚕试验测定衍生物的活体抑菌活性。合成了取代基为烷基链酰胺衍生物6个和取代基为芳基酰胺衍生物5个,并采用熔点测试和1H-NMR测定确认了其结构。涂平板数菌落法结果表明,在处理浓度高于62.5 mg/L时,苯并异噻唑啉酮酰胺衍生物抑菌活性不亚于母体化合物;随着处理浓度降低苯并异噻唑啉酮酰胺衍生物抑菌活性呈降低趋势:在低处理浓度下(≤32.5 mg/L),仅部分衍生物可保留母体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琼脂孔穴扩散法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浓度时,衍生物的抑菌圈直径均小于相应浓度处理时的母体化合物,且低处理浓度(≤500 mg/L)表现更为显著。初步的活体试验表明,衍生物对柞蚕体内的柞蚕链球菌的抑菌活性较之母体化合物下降显著。这说明,苯并异噻唑啉酮酰胺化改造可能无助于提高其对柞蚕链球菌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异噻唑啉酮 衍生物 合成 柞蚕链球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空胴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8
作者 陈忠艺 《蚕桑茶叶通讯》 2024年第3期12-14,共3页
总结了柞蚕空胴病的传染途径、发生原因和发病症状,提出了一套科学的防治措施,为有效遏制该病的发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 柞蚕空胴病 柞蚕链球菌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抗菌活性物质的抗菌性能及对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马淑慧 李亚洁 +6 位作者 孙永欣 温志新 孟楠 米锐 李学军 都兴范 李树英 《中国蚕业》 2015年第2期15-19,共5页
对柞蚕抗菌活性物质的性能、抗菌活性物质对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及抑菌原理进行了研究,透射电镜扫描观察了柞蚕滞育蛹血淋巴抗菌活性物质对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的作用效果,比较了不同柞蚕品种的抗菌物质活性,结果表明:柞蚕滞育蛹血... 对柞蚕抗菌活性物质的性能、抗菌活性物质对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及抑菌原理进行了研究,透射电镜扫描观察了柞蚕滞育蛹血淋巴抗菌活性物质对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的作用效果,比较了不同柞蚕品种的抗菌物质活性,结果表明:柞蚕滞育蛹血淋巴的耐热和耐酸性较好,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K12D31和仔猪腹泻大肠杆菌都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2.5、250.0 mg/m L。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柞蚕抗菌活性物质导致仔猪腹泻大肠杆菌胞膜破裂,内容物外流而死亡,其反应现象与加入氨苄青霉素的作用相似。在试验的7个现行柞蚕品种582、抗大、9906、8822、黑翅、9418和988中,以582柞蚕滞育蛹血淋巴受诱导后所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最好,活性高峰出现在第4天,抑菌圈直径最大为(14.87±0.19)mm;抗大柞蚕滞育蛹血淋巴受诱导后所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活性最小,活性高峰出现在第5天,抑菌圈直径为(10.16±0.19)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链球菌 柞蚕滞育蛹 抗菌活性物质 性能 仔猪腹泻 柞蚕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康宁防治柞蚕空胴病的室内试验效果初报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卓 刘佳蔚 +3 位作者 李文睿 刘限 秦利 夏润玺 《中国蚕业》 2019年第2期23-25,共3页
柞蚕空胴病严重威胁着柞蚕生产的安全,为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研制出一种防治柞蚕空胴病的新药蚕康宁。将蚕康宁与现行生产中应用的防治柞蚕空胴病的药剂保蚕宁3号和蚕得乐进行了抑菌和防病效果比较试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蚕康宁的抑菌... 柞蚕空胴病严重威胁着柞蚕生产的安全,为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研制出一种防治柞蚕空胴病的新药蚕康宁。将蚕康宁与现行生产中应用的防治柞蚕空胴病的药剂保蚕宁3号和蚕得乐进行了抑菌和防病效果比较试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蚕康宁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47 mm,明显大于保蚕宁3号的25 mm和蚕得乐的24 mm。防治柞蚕空胴病试验结果表明,蚕康宁对柞蚕空胴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保蚕宁3号和蚕得乐,且对柞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康宁 柞蚕空胴病 柞蚕链球菌 毒性试验 药剂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