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挑战与发展
1
作者 陈延云 解翔 +3 位作者 戴申华 刘尧 陶智豪 童国庆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22,共9页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光伏技术,因优异的光电性能和良好的柔性弯曲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在穿戴设备、便携式电源等场景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成为太阳能电池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团队在提升柔性钙钛矿...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光伏技术,因优异的光电性能和良好的柔性弯曲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在穿戴设备、便携式电源等场景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成为太阳能电池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团队在提升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机械弯曲稳定性和延长其工作寿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介绍了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器件结构,探讨了柔性基底选择、添加剂工程、钙钛矿结晶调控和界面优化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总结了提升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的相关策略。此外,本文还对未来发展方向及性能提升方面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柔性 结晶 界面优化 光电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添加剂工程制备高性能银栅格上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2
作者 李泽榕 毛晨雨 +5 位作者 孙涛 林煌 王佳明 陈步超 汤世伟 王维燕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基于银栅格透明电极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极具前景的便携式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理想电源。然而,卤素离子和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扩散会影响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对制备高性能柔性器件提出了挑战。本研究采用聚氨酯(PU)聚合物添加剂... 基于银栅格透明电极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极具前景的便携式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理想电源。然而,卤素离子和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扩散会影响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对制备高性能柔性器件提出了挑战。本研究采用聚氨酯(PU)聚合物添加剂钝化钙钛矿薄膜晶界,结合界面阻隔层的策略制备柔性钙钛矿电池。Pb^(2+)与C=O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改善了钙钛矿薄膜的结晶特性,降低了薄膜的缺陷态密度。因此,基于银栅格电极的柔性钙钛矿电池光电转换效率(PCE)提高到20.21%,是迄今为止非ITO柔性电极上钙钛矿电池最高效率之一。由于聚氨酯填充晶界和界面阻隔层的双重作用阻碍了卤素和金属的相互扩散,柔性钙钛矿电池还表现出较高的湿度稳定性和运行稳定性。器件在30%的相对湿度下暴露150 h后仍能保持92.1%的初始PCE值,在最大功率点下工作1000 h后仍能保持95%的初始PCE值。最后,柔性钙钛矿电池显示出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在4 mm的曲率半径下弯曲1000次后,还保持了86%的初始PCE。此研究可为高性能柔性钙钛矿光电器件的设计提供思路和实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银栅格透明电极 聚氨酯 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烧结法低温制备柔性光阳极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研究
3
作者 沈民伟 程鹏元 +2 位作者 于立冉 张成龙 王璟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61-166,共6页
传统光阳极制备过程中采用的高温退火工艺不适用于柔性导电塑料基底,会造成基底材料损坏或性能下降。为解决此问题,利用化学烧结法在低温条件下制备柔性光阳极。通过调节pH配制TiO_(2)浆料,进行化学烧结反应,得到具有较好粘结性的浆料... 传统光阳极制备过程中采用的高温退火工艺不适用于柔性导电塑料基底,会造成基底材料损坏或性能下降。为解决此问题,利用化学烧结法在低温条件下制备柔性光阳极。通过调节pH配制TiO_(2)浆料,进行化学烧结反应,得到具有较好粘结性的浆料。使用刮涂法将浆料制备在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氧化铟锡(ITO/PEN)柔性导电基底上,随后在100℃下退火处理制成光阳极,浸泡N719染料组装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光阳极薄膜的微观形貌,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化学烧结生成的薄膜晶体结构。使用柔性膜拉伸测试仪对光阳极进行弯折测试。将弯折前后的光阳极分别组装成太阳能电池,在模拟太阳光下测试组装的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性能。使用化学烧结法可以制备形貌平整且在一定弯折次数下仍不失效,且光电转换效率达到7.47%的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化学烧结法 弯折测试 Ti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铜锌锡硫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4
作者 花浩 孙孪鸿 +1 位作者 赵宇 庞楚泷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3-551,共19页
铜锌锡硫硒(Cu_(2)ZnSn(S,Se)_(4),CZTSSe)具有组成元素丰富、环境友好和理论光电转换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大规模应用潜力的新型光伏材料。相比刚性衬底,柔性CZTSSe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质轻和可弯折的独特优势,在光伏建筑一体化、柔... 铜锌锡硫硒(Cu_(2)ZnSn(S,Se)_(4),CZTSSe)具有组成元素丰富、环境友好和理论光电转换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大规模应用潜力的新型光伏材料。相比刚性衬底,柔性CZTSSe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质轻和可弯折的独特优势,在光伏建筑一体化、柔性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柔性衬底、残余应力、制备方法、掺杂、界面工程等方面对柔性CZTSSe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对柔性CZTSSe薄膜太阳能电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锡硫硒(CZTSSe) 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 残余应力 掺杂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玻璃衬底ZnO∶B薄膜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旺 朱登华 +6 位作者 刘石勇 刘路 王仕鹏 黄海燕 杨德仁 牛新伟 杜国平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57-2062,共6页
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LPCVD)在大面积(40 cm×40 cm)超薄柔性玻璃和硬质玻璃衬底上分别制备了B掺杂的ZnO(BZO)透明导电薄膜及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对比了两种衬底上BZO薄膜的形貌、光学和导电性能及其非晶硅薄膜电池的性能。结... 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LPCVD)在大面积(40 cm×40 cm)超薄柔性玻璃和硬质玻璃衬底上分别制备了B掺杂的ZnO(BZO)透明导电薄膜及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对比了两种衬底上BZO薄膜的形貌、光学和导电性能及其非晶硅薄膜电池的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LPCVD工艺下,超薄柔性玻璃衬底上BZO薄膜的生长速率相对减小;当生长相同厚度BZO薄膜时,超薄柔性玻璃衬底的透光率相对于硬质玻璃衬底提高约2%,同时并具有相同的导电能力。在柔性玻璃衬底上制备的非晶硅薄膜电池的初始和稳定转化效率也相对提高,分别达到9.16%和7.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衬底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 B掺杂ZnO 非晶硅薄膜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有机太阳能电池在空间领域的应用探索
6
作者 张建齐 田晨阳 魏志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05-2614,共10页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因低成本、轻质柔性及可印刷制备特性,被视为空间领域新型光伏器件的潜在选择,其小面积单结器件能量转换效率(PCE)已突破19%,比功率显著高于传统硅基及Ⅲ-Ⅴ族电池,且可折叠特性可节省运输空间,但大面积组件化面临...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因低成本、轻质柔性及可印刷制备特性,被视为空间领域新型光伏器件的潜在选择,其小面积单结器件能量转换效率(PCE)已突破19%,比功率显著高于传统硅基及Ⅲ-Ⅴ族电池,且可折叠特性可节省运输空间,但大面积组件化面临能量转换效率损失、结构设计与长期工作稳定性等瓶颈。基于此,聚焦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在空间应用中的核心问题,系统分析溶液印刷技术在大面积制备中的工艺优化路径,总结面积放大导致的能量转换效率损失因素。同时,回顾有机太阳能电池在模拟超高真空、极端温差及辐射环境中的稳定性验证。结合当前研究进展,提出未来需通过分子结构优化、叠层设计及器件工艺改进,实现器件能量转换效率突破20%,并提高器件长期工作稳定性,为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在空间飞行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太阳能电池 柔性电子 空间应用 大面积器件 涂布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薄膜在柔性太阳能电池器件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何志斌 任茜 +3 位作者 职欣心 张燕 于海峰 刘金刚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8,共9页
本文综述了柔性太阳能电池器件用聚酰亚胺(PI)薄膜衬底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首先从柔性电池器件的基本构造以及对衬底材料的性能需求和相应PI柔性衬底的研究与应用状况等角度进行了阐述。然后重点综述了应用于基板型柔性太阳... 本文综述了柔性太阳能电池器件用聚酰亚胺(PI)薄膜衬底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首先从柔性电池器件的基本构造以及对衬底材料的性能需求和相应PI柔性衬底的研究与应用状况等角度进行了阐述。然后重点综述了应用于基板型柔性太阳能电池的耐高温PI薄膜以及应用于覆板型柔性太阳能电池的无色透明PI薄膜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最后对先进柔性太阳能电池用PI薄膜衬底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太阳能电池 基板 覆板 聚酰亚胺 热性能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衬底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量子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德贤 薛颖 +5 位作者 蔡宏琨 陶科 姜元建 赵敬芳 王林申 隋妍萍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7-410,415,共5页
量子效率是太阳电池对光的吸收能力的评定标准之一。本文通过对柔性衬底倒结构n-i-p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量子效率的测量,同时结合本征材料吸收特性,讨论了衬底温度和反应压强对太阳电池量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征非晶硅薄膜的吸收特... 量子效率是太阳电池对光的吸收能力的评定标准之一。本文通过对柔性衬底倒结构n-i-p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量子效率的测量,同时结合本征材料吸收特性,讨论了衬底温度和反应压强对太阳电池量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征非晶硅薄膜的吸收特性是影响太阳电池量子效率的主要因素,同时光生载流子在本征层和界面处的复合也会对太阳电池的量子效率有所影响。经过反应条件优化得到了转换效率为5.67%的聚酰亚胺衬底太阳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衬底 n-i-p太阳电池 量子效率 非晶硅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硅锗薄膜与太阳能电池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石勇 李旺 +4 位作者 牛新伟 杨德仁 王仕鹏 黄海燕 陆川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5-770,共6页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在1.1 m×1.3 m的大面积玻璃衬底上制备非晶硅锗(aSiGe)薄膜和太阳能电池。系统研究了锗烷流量比(RGe)、氢气流量比(RH)、沉积功率和压强对a-SiGe薄膜光学带隙以及沉积速率的影响;分析了具...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在1.1 m×1.3 m的大面积玻璃衬底上制备非晶硅锗(aSiGe)薄膜和太阳能电池。系统研究了锗烷流量比(RGe)、氢气流量比(RH)、沉积功率和压强对a-SiGe薄膜光学带隙以及沉积速率的影响;分析了具有不同RGe的本征层对a-SiGe单结电池的影响;通过调节沉积参数制备出具有合适本征层带隙的高质量a-SiGe单结电池,实现在800 nm波长处的量子效率达到18.9%,同时填充因子(FF)也达到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硅 光学带隙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衬底非晶硅/非晶硅锗叠层太阳电池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成 徐正军 杨君坤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91-2195,共5页
首先研究沉积温度对p型材料的影响,并应用于非晶硅锗单结太阳电池,发现在140℃下沉积的p层最适合,这与非晶硅太阳电池有较大差别。其次研究3种不同结构隧穿结对叠层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发现p+-nc-Si/n+-a-Si隧穿结最优。在上述基础上,... 首先研究沉积温度对p型材料的影响,并应用于非晶硅锗单结太阳电池,发现在140℃下沉积的p层最适合,这与非晶硅太阳电池有较大差别。其次研究3种不同结构隧穿结对叠层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发现p+-nc-Si/n+-a-Si隧穿结最优。在上述基础上,获得效率为11.21%的柔性聚酰亚胺衬底非晶硅/非晶硅锗叠层太阳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衬底 非晶硅 非晶硅 叠层太阳电池 隧穿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衬底n-i-p结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旺 刘石勇 +4 位作者 刘路 王仕鹏 黄海燕 牛新伟 陆川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50-2353,2358,共5页
利用传统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以硬质玻璃为载板,在低透光率的聚酰亚胺(PI)衬底上制备了n-i-p结构的单结非晶硅(a-Si)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并通过掩膜绝缘和激光划分绝缘组合的方式在同一块PI衬底上实现了多节电池串联一体的结构... 利用传统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以硬质玻璃为载板,在低透光率的聚酰亚胺(PI)衬底上制备了n-i-p结构的单结非晶硅(a-Si)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并通过掩膜绝缘和激光划分绝缘组合的方式在同一块PI衬底上实现了多节电池串联一体的结构。封装后电池组件的有效发电面积的转化效率达到5.13%,电池的转化效率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n-i-p结构 激光划分绝缘 掩盖分割 非晶硅薄膜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穿结对柔性衬底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丽华 刘成 +2 位作者 叶晓军 钱子勍 陈鸣波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6-1140,共5页
采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在不锈钢柔性衬底上制备了不同厚度的硅基p+/n+隧穿结,应用于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分析了其对太阳电池电学和光学特性的影响。发现p+层厚度增加后,电池的开路电压提高,短路电流密度减小;随着n... 采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在不锈钢柔性衬底上制备了不同厚度的硅基p+/n+隧穿结,应用于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分析了其对太阳电池电学和光学特性的影响。发现p+层厚度增加后,电池的开路电压提高,短路电流密度减小;随着n+层厚度的变化,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和填充因子均存在一个最佳值。将优化后的p+/n+隧穿结分别应用于不锈钢衬底和聚酰亚胺衬底的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分别获得了9.95%(AM0,1353 W/m2)和9.87%(AM0,1353 W/m2)的光电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衬底 隧穿结 非晶硅/微晶硅 叠层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i层厚度优化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3
作者 姚若河 郑佳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2期67-68,73,共3页
应用AMPS-1D软件对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J-V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重点模拟分析了i层厚度对P-i-n结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特性参数的影响。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非晶硅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电加载热象无损检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祥林 姜涛 +2 位作者 王裕文 周之斌 崔容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82-86,共5页
文中介绍了应用热象无损检测技术以电加载方式探测被测物件内部的质量缺陷.这种方式检测速度快,分辨率高,在工业在线生产中的质量检测中实用性强,同时,把该技术应用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检测,结果表明:可以探测其内部可能存在的裂纹。
关键词 热象 无损检测 红外 非晶硅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退火的BZO前电极对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鹿 薛飞 +4 位作者 郭鹏 罗哲 李旺 李晓敏 刘石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8-843,共6页
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B掺杂的ZnO(BZO)薄膜,通过氢退火对BZO进行处理,然后作为前电极进行了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氢气气氛下退火后,BZO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基本无变化,但Hall迁移率显... 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B掺杂的ZnO(BZO)薄膜,通过氢退火对BZO进行处理,然后作为前电极进行了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氢气气氛下退火后,BZO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基本无变化,但Hall迁移率显著提高,这使得BZO薄膜的导电能力提高;当采用厚度较小、透光率较高的BZO薄膜进行氢退火后作为前电极结构时,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提高0.3~0.4mA/cm^2,电池的转化效率提高0.2%。实验结果可为通过优化前电极结构来提高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提供一种简易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ZO薄膜 前电极 透光率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织物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芳 解宇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146,共13页
近年来,柔性电子技术、可穿戴器件和物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便携式能源器件的发展。作为便携式能源器件的供电器件,织物基太阳能电池凭借其重量轻、可弯曲、可折叠、可扭曲等特性,成为了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全面了解... 近年来,柔性电子技术、可穿戴器件和物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便携式能源器件的发展。作为便携式能源器件的供电器件,织物基太阳能电池凭借其重量轻、可弯曲、可折叠、可扭曲等特性,成为了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全面了解织物基太阳能电池的最新进展,文章介绍了织物基染料敏化、织物基钙钛矿和织物基有机3种不同类型的织物基太阳能电池,分析了它们的结构、制备方法和性能,并总结了织物基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的局限性和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为织物基太阳能电池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基太阳能电池 柔性电子器件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有机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自动装箱机的研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明亮 郑金松 余淑荣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0-12,共3页
国内现有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生产线,除了封装入箱之外已经完全实现自动化。目前装箱工作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成本高。为了实现自动化,降低成本,通过分析装箱的工艺流程,设计出一种全自动装箱机。该机由伺服电机和气缸驱动,PL... 国内现有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生产线,除了封装入箱之外已经完全实现自动化。目前装箱工作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成本高。为了实现自动化,降低成本,通过分析装箱的工艺流程,设计出一种全自动装箱机。该机由伺服电机和气缸驱动,PLC控制,将装箱工作的3个动作分3个工位完成,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将繁重的人工装箱改进为全自动机械装箱,节约了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自动装箱 机电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热模型的模拟与实验研究
18
作者 胡建辉 陈务军 +3 位作者 赵兵 胡鹏宇 葛彬彬 宋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6-441,共6页
为了研究柔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a-Si PV)在晴和多云天气下的温度值,基于能量守恒法建立了a-Si PV的光热模型,考察了各部分参数取值,编写了微分方程的求解程序,并设计研制了一套实验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a-Si PV电池的温度受... 为了研究柔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a-Si PV)在晴和多云天气下的温度值,基于能量守恒法建立了a-Si PV的光热模型,考察了各部分参数取值,编写了微分方程的求解程序,并设计研制了一套实验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a-Si PV电池的温度受日照辐射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安装角度和环境温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a-Si PV的温度值;晴天时的温差大于多云天气下的温差.实测值与模拟值对比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模拟PV温度在晴和多云天气下的变化;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最大差值为3.9°C,主要原因是多云天气日照辐射强度的波动性和PV材料热容引起的热响应时滞.建立的a-Si PV热模型考虑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可较为准确地得到在晴和多云天气下的温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热模型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共添加增强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机械弯曲及环境稳定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甜 罗媛 +2 位作者 朱刘 郭学益 杨英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7-484,I0006,I0007,共10页
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迅速,其光电转换效率(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已经提高到26.1%,但是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Flexi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F-PSCs)的机械弯曲和环境稳定性仍然是其商业化的主要障碍。本研究通... 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迅速,其光电转换效率(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已经提高到26.1%,但是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Flexi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F-PSCs)的机械弯曲和环境稳定性仍然是其商业化的主要障碍。本研究通过添加琼脂糖(Agarose,AG)以改善薄膜的质量和结晶性能,系统探究了AG对钙钛矿的作用机理,组装成的F-PSCs的PCE和机械弯曲及环境稳定性能。研究发现当AG添加浓度达到最优值3 mmol/L时,薄膜表面变得更为致密平滑,钙钛矿结晶度和吸光度增加。此时器件的陷阱态密度降到最低,电荷传输电阻低至2191Ω,光电性能达到最佳,PCE由15.17%提升至17.30%。进一步引入TiO2纳米颗粒(0.75 mmol/L),与AG(3 mmol/L)共同作用,可以提供刚性骨架结构,增强钙钛矿层的机械性能和环境稳定性。循环弯曲1500次(半径为3 mm)后,AG/TiO2共添加器件可保持初始PCE的84.73%,远高于空白器件的9.32%;在空气中放置49 d后,该器件仍可保持初始PCE的83.27%,优于空白器件的62.21%。该研究成果为制备高效且稳定的F-PSCs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添加剂工程 弯曲稳定性 环境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载流子收集长度的自动测量
20
作者 熊绍珍 耿新华 +4 位作者 周启明 王玉冰 孟志国 孙仲林 徐温元 《电子科学学刊》 EI CSCD 1990年第1期57-64,共8页
提出用光生电流偏压关系拟合非晶硅pin太阳能电池光态I-V特性曲线,测量光生(?)流子收集长度的模型.用计算机自动测量与分析处理系统采样,采用Marquardt数字计算拟合法对实测I-V值进行拟合验证,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拟合结果良好.用不同模... 提出用光生电流偏压关系拟合非晶硅pin太阳能电池光态I-V特性曲线,测量光生(?)流子收集长度的模型.用计算机自动测量与分析处理系统采样,采用Marquardt数字计算拟合法对实测I-V值进行拟合验证,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拟合结果良好.用不同模型对同组数据进行拟合比较,对各模型拟合误差进行了讨论,本文的模型拟合误差较小,参数自动拟合调整较大,数据重复性、可靠性好,能反映实际使用条件下电池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硅 太阳能电池 载流子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