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柔性电热负荷响应阈值的源-荷-储协调优化模型 被引量:19
1
作者 彭院院 周任军 +3 位作者 方绍凤 李斌 许燕燕 石亮缘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0-37,共8页
大量热电联产机组在"以热定电"的传统方式下运行,机组受供热负荷的限制,导致系统调峰能力不足,进而造成大量弃风弃光。为了提高系统新能源消纳能力,在电源侧增设电锅炉、储能装置进行热电解耦,在负荷侧利用柔性电负荷的激励... 大量热电联产机组在"以热定电"的传统方式下运行,机组受供热负荷的限制,导致系统调峰能力不足,进而造成大量弃风弃光。为了提高系统新能源消纳能力,在电源侧增设电锅炉、储能装置进行热电解耦,在负荷侧利用柔性电负荷的激励响应特性和柔性热负荷的供热舒适度模糊性来调整负荷变化,提出一种含柔性电热负荷响应阈值的源-荷-储协调优化模型。模型以新能源消纳量最大和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定义柔性电热负荷响应阈值约束和用户响应满意度,利用用户响应满意度修正柔性电热负荷响应阈值约束,通过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仿真表明:相比于源、荷单方面优化调度,源-荷-储协调优化能够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决策者可选择合适的柔性电热负荷响应阈值来兼顾新能源消纳目标和用户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消纳 源-荷-储协调优化 热电解耦 柔性电热负荷响应阈值 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配电网的城市能源互联网体系架构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128
2
作者 蒲天骄 刘克文 +4 位作者 陈乃仕 葛贤军 于建成 王丹 王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511-3521,共11页
从能源供给和能源消费、能源输送载体、多源大数据以及协同优化调控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城市能源互联网的应用框架模型,深入分析基于主动配电网的能源生产消费一体化、多源协同优化调度和分布式分层智能调控管理,探讨未来城市能源互联网... 从能源供给和能源消费、能源输送载体、多源大数据以及协同优化调控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城市能源互联网的应用框架模型,深入分析基于主动配电网的能源生产消费一体化、多源协同优化调度和分布式分层智能调控管理,探讨未来城市能源互联网的运营模式。针对未来城市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内容、建设模式和前景规划设计城市能源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并根据实际能源互联网示范介绍当前的能源互联网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能源互联网 主动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柔性负荷响应 多源协同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能源互联网功能体系及应用方案设计 被引量:128
3
作者 黄仁乐 蒲天骄 +2 位作者 刘克文 杨占勇 陈乃仕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33 40,40,共9页
北京延庆地区拥有全国最大的微电网群和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依托北京延庆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工程,分析了延庆地区的新能源基础条件和特征,从能源供给/消费形式、承载能源输送的主要载体、管理决策与公共服务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示范区... 北京延庆地区拥有全国最大的微电网群和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依托北京延庆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工程,分析了延庆地区的新能源基础条件和特征,从能源供给/消费形式、承载能源输送的主要载体、管理决策与公共服务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示范区建设内容,构建了能源互联网的应用框架模型,详细阐述了支持广域潮流流动的交直流主动配电网、分层分区的分布式智能调控管理和开放的公共服务模式,探讨了未来的管理和商业模式的探索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主动配电网 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 柔性负荷响应 分布式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