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1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模块冗余和系统状态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的蒙特卡洛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康 黄萌 +1 位作者 查晓明 陈蓉珺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342,I0103,I0104,共12页
与传统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相比,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multi-terminal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MTDC)因子模块数量更大、结构更复杂、运行状态更多,使其可靠性建... 与传统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相比,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multi-terminal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MTDC)因子模块数量更大、结构更复杂、运行状态更多,使其可靠性建模更具挑战。该文提出一种考虑模块冗余和系统状态的MMC-MTDC可靠性的蒙特卡洛分析方法。首先,以可靠性框图法为基础,建立考虑模块冗余的换流阀可靠性模型,并进一步构建了考虑多设备影响的换流站可靠性模型。其次,在实际运行的多状态转移过程分析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状态转移持续时间的MMC-MTDC概率密度模型,提出了基于蒙特卡洛的MMC-MTDC可靠性模型求解方法。最后,以某实际±200kV的MMC-MTDC系统为例,对多运行方式下的状态概率、状态持续时间及状态频率等可靠性指标进行了求解,研究可为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可靠性 蒙特卡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O-VMD-S的双端柔性直流输电故障测距方案
2
作者 王思华 王羚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针对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过程中信号易受噪声干扰、耐过渡电阻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WT)进行消噪处理、并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案。... 针对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过程中信号易受噪声干扰、耐过渡电阻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WT)进行消噪处理、并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案。首先利用基于Logistic函数的循环位移小波阈值去噪对故障信号进行处理。然后采用雪消融优化器(snow ablation optimizer,SAO)结合VMD对信号进行有效分解。最后对分解后的高频分量进行S变换(S-transform,ST),选取对应频率下的幅值曲线进行波头标定。此外,提出了一种不依赖波速的测距算法。在PSCAD/EMTDC平台中搭建双端柔性直流系统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案不仅对采样率要求低,且能耐受300Ω的过渡电阻和30 dB的噪声,在不同故障距离下均能准确进行测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小波去噪 雪消融优化器 变分模态分解 S变换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和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协同参与的受端电网分阶段调频控制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闫克非 李国庆 +2 位作者 张儒峰 姜涛 辛业春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6,共9页
针对大规模新能源和直流接入导致的受端电网惯量水平低和一次调频能力弱的问题,提出风电场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参与受端电网调频的协同控制策略。提出基于调频能力系数的风电场自适应虚拟惯量和下垂控制策略,实现风电场差异化调频;... 针对大规模新能源和直流接入导致的受端电网惯量水平低和一次调频能力弱的问题,提出风电场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参与受端电网调频的协同控制策略。提出基于调频能力系数的风电场自适应虚拟惯量和下垂控制策略,实现风电场差异化调频;采用自适应下垂控制实现受端换流站调频功率在其余各换流站之间的合理分配,减小功率支援对交流电网频率稳定的影响;设计多调频资源协同配合的分阶段调频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受端电网频率响应模型进一步分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在改善受端电网频率稳定性的同时,减小了对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的影响,且避免了其他交流电网的频率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风电场 受端电网 频率支撑 分阶段调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高频振荡研究综述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奇南 孙宝奎 +3 位作者 孙华东 张晓林 王子莹 陈鑫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71,共16页
近年来,国内外多个电压源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发生了中高频振荡现象,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出现的中高频振荡问题,阐述了柔直换流站阻抗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方法,交流系统数学模型建立方法。对使用阻抗分... 近年来,国内外多个电压源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发生了中高频振荡现象,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出现的中高频振荡问题,阐述了柔直换流站阻抗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方法,交流系统数学模型建立方法。对使用阻抗分析法、特征值法进行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原理、方法进行了说明。基于换流器阻抗模型,分析了电压前馈、电流内环、锁相环、环流控制等因素对换流器阻抗特性的影响。归纳总结了现有中高频振荡抑制策略及其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介绍了谐波保护方法。对中高频振荡问题的抑制措施研究进行展望,给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模型 状态空间模型 抑制策略 中高频振荡 动态性能 谐波保护 柔性直流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辨识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单端量保护方案
5
作者 金恩淑 张文杰 +2 位作者 胡晓晨 杨德建 陈锦星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6-815,I0022,共11页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线路行波单端量保护存在远端经高阻接地时灵敏度较低的问题。首先,该文分析了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区内、外故障时线模电流行波的特征,根据正方向故障时电流前行波暂态能量小、反行波暂态能量大,而反方向故障时2者相反的特...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线路行波单端量保护存在远端经高阻接地时灵敏度较低的问题。首先,该文分析了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区内、外故障时线模电流行波的特征,根据正方向故障时电流前行波暂态能量小、反行波暂态能量大,而反方向故障时2者相反的特征构建方向判据;其次,通过线路传递函数的构造,分析不同故障发生时保护安装处的故障电流首行波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利用实测信号进行参数辨识,根据区内故障时区外行波表达式辨识不准确以及区外故障时区内行波表达式辨识不准确的特征,构造区内外故障识别判据;最后,基于正负极电流故障分量的加权比值实现故障选极。PSCAD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可靠地识别线路区内外故障,在高阻故障时具有较高灵敏度,并且具有一定的抗噪声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线路 单端量保护 行波保护 暂态能量 参数辨识 线模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大规模新能源架空线路送出的储能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6
作者 肖晃庆 朱琼海 +3 位作者 黄莹 张利东 周保荣 李岩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53,共14页
针对大规模新能源发电通过远距离架空线路送出场景,提出了一种具备平抑新能源功率波动、阻断直流故障、主动支撑电网等功能的储能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该系统为两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其中,送端换流站采用具有直流故障阻断能力的储能型... 针对大规模新能源发电通过远距离架空线路送出场景,提出了一种具备平抑新能源功率波动、阻断直流故障、主动支撑电网等功能的储能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该系统为两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其中,送端换流站采用具有直流故障阻断能力的储能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受端换流站为半桥子模块MMC,接地极线上加装有二极管阀以阻断受端MMC的直流故障电流。分析了储能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工作原理,研究了具有直流故障阻断能力的储能型MMC双极短路故障电流的发展机理,给出了主动功率支撑与直流故障穿越的控制策略。最后,搭建了相应的仿真模型,并验证了所提储能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可行性以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的拓扑结构与控制策略,储能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能够实现大规模波动电能的平滑输送,且在功率传输过程中可以提供有效的主动功率支撑以及自主清除直流短路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储能系统 故障穿越 故障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高频振荡有源和无源协调抑制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云丰 孔明 +4 位作者 曹一家 朱介北 文涛 陈长胜 钱学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74-1890,I0022,共18页
柔性直流换流站采用虚拟串联阻抗有源阻尼控制策略无法彻底将交流阻抗在中高频段全部重塑为正阻尼特性,高频振荡风险依旧存在。针对有源阻尼控制策略解决高频振荡全工况适应性难问题,首先基于换流器简化模型,以数学解析形式分析电压前... 柔性直流换流站采用虚拟串联阻抗有源阻尼控制策略无法彻底将交流阻抗在中高频段全部重塑为正阻尼特性,高频振荡风险依旧存在。针对有源阻尼控制策略解决高频振荡全工况适应性难问题,首先基于换流器简化模型,以数学解析形式分析电压前馈环节如何影响换流器第一个高频段负阻尼频率区间及其电导最小值的规律;其次,为彻底解决高频振荡问题,提出有源和无源协调抑制方案与原则,其中有源阻尼控制策略并不用于抑制高频振荡,而是用于改善换流器第一个负阻尼区间的电导特性,以至于降低无源阻尼滤波器的参数;再次,以电压直接前馈特征和协调抑制原则为基准,分析传统二阶高通滤波器作为阻尼控制器改善换流器电导特性时的不适应性,提出采用四阶低通滤波器作为有源阻尼控制器的主导形式;最后,以换流站高频段电导正阻尼为准则,对有源阻尼控制器和无源阻尼滤波器的参数进行解析计算与优化设计,并开展电磁暂态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高频振荡 有源阻尼控制 无源阻尼滤波器 协调抑制 参数解析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故障区段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单端量保护方案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涛 李紫肖 +1 位作者 陈云飞 宋祥艳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1-785,共15页
行波保护动作速度快,具有不依赖线路边界元件以及不受新能源控制策略影响等优点,是目前解决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中单端暂态量保护方案在弱边界情况下难以适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现有基于行波特征的单端量保护方案多为欠范围式保护,存在... 行波保护动作速度快,具有不依赖线路边界元件以及不受新能源控制策略影响等优点,是目前解决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中单端暂态量保护方案在弱边界情况下难以适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现有基于行波特征的单端量保护方案多为欠范围式保护,存在难以保护线路全长的问题。对此,该文首先通过分析线路不同位置故障时反向电流行波的传播路径,推导出在首个反极性波到达前,保护检测到同极性波的数量与故障位置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考虑近端或末端故障时的“漏波”现象以及线路长度的影响,定义并引入“等效故障区段”的概念,以增大零线模时差在区内外故障时的差异,进而提出了基于等效故障区段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单端量保护方案。该方案解决了现有单端量保护方案难以保护线路全长的问题,并考虑了近端或末端故障时采样率受限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容错性。最后,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保护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线路 单端量保护 行波极性 零线模时差 等效故障区段 容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形匹配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单端量保护研究
9
作者 贾科 刘可歆 +3 位作者 毕天姝 姚昆鹏 陈帅 李再男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6,共14页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解决大规模新能源接入问题的有力抓手,其线路保护是保障系统安全稳定的关键。线路单端量保护不需要借助通信,能较好地满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对时间的要求。然而现有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单端量保护性能受后续行波影响较大...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解决大规模新能源接入问题的有力抓手,其线路保护是保障系统安全稳定的关键。线路单端量保护不需要借助通信,能较好地满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对时间的要求。然而现有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单端量保护性能受后续行波影响较大,存在一定范围保护死区。对此,在充分考虑后续行波对首行波影响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区内外故障行波差异,进而提出基于波形匹配的故障识别判据。该判据可通过匹配误差与匹配波形特征相结合衡量后续行波影响程度,最终实现全线速动保护。基于PSCAD/EMTDC搭建了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且具有保护范围长、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强、抗噪声干扰能力强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后续行波 波形匹配 波形特征 单端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直流电压安全与无功支撑的柔性直流输电故障穿越控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欧阳金鑫 陈纪宇 +2 位作者 李昂 陈宇捷 肖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129-6144,共16页
受端电网三相故障下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的直流电压骤升,可能引发过电压闭锁并威胁电网稳定。现有基于卸荷的VSC-HVDC故障穿越方法大多以直流电压为投切条件,未计及受端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和无功功率对直流电压安全的影响,可能因投... 受端电网三相故障下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的直流电压骤升,可能引发过电压闭锁并威胁电网稳定。现有基于卸荷的VSC-HVDC故障穿越方法大多以直流电压为投切条件,未计及受端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和无功功率对直流电压安全的影响,可能因投切条件不合理或受端换流站无功功率过大引发卸荷非必要投入,对交直流系统造成额外冲击并增加能量损失。为此,该文建立了受端换流站功率可行域,以刻画受端电网故障下受端换流站的功率控制能力;分析发现了受端换流站功率可行域的缩减特征,进而提出避免直流电压越限的受端电网故障极限切除时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解析引发直流电压越限的门槛电压,提出基于最大限度避免直流电压越限的协调控制点的VSC-HVDC故障穿越控制方法。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在受端强电网或VSCHVDC卸荷风险较高的场景中,能够兼顾VSC-HVDC的直流电压安全和对受端电网的无功功率支撑,在最大限度避免卸荷投入的同时,尽可能地为受端电网提供无功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交流故障穿越 直流电压 无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域暂态解析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远升 徐征 +3 位作者 丁佳彦 陈浩泳 李海锋 王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55-165,共11页
输电线路的精确故障测距能降低巡线的难度、缩短修复时间,提升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方法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故障时域暂态波形相似度特征模型,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复域故障暂态解析计算模型作为特征拟合工具,通过故障... 输电线路的精确故障测距能降低巡线的难度、缩短修复时间,提升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方法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故障时域暂态波形相似度特征模型,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复域故障暂态解析计算模型作为特征拟合工具,通过故障录波与解析结果的波形相似性评价特征拟合程度,将故障测距问题转化为余弦相似度、平均绝对差两个评估指标的优化问题进行求解;提出了基于复域暂态解析拟合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最后,通过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所提故障测距方法的有效性。所提方法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强,无须依赖大量仿真与训练来提高测距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暂态解析 故障测距 特征拟合 波形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C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中高频振荡无源阻尼抑制策略 被引量:4
12
作者 聂永辉 张德伟 +2 位作者 高磊 吴春迎 张瑞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41-149,共9页
较长的控制链路延时会导致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阻抗在高频段出现负阻尼区间,易与交流系统分布电容相互作用引发高频振荡。现有有源阻尼抑制策略虽可有效抑制高频振荡,但会恶化... 较长的控制链路延时会导致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阻抗在高频段出现负阻尼区间,易与交流系统分布电容相互作用引发高频振荡。现有有源阻尼抑制策略虽可有效抑制高频振荡,但会恶化中频段阻抗特性,增加中频振荡发生的风险。为有效抑制中高频振荡,提出在MMC交流侧母线处并联无源阻抗重塑装置的无源阻尼抑制策略。首先,推导出MMC简化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其次,根据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与最小功率损耗约束设计阻抗重塑装置参数,实现MMC系统阻抗重塑。最后,应用阻抗法对比分析重塑前后MMC系统阻抗特性,分析阻抗重塑装置对MMC系统阻抗的修正效果。在PSCAD/EMTDC中搭建含无源阻抗重塑装置的MMC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抑制策略在中高频段均可有效抑制MMC系统的振荡现象,对系统稳态特性影响小,且基频功率损耗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MMC简化模型 中高频振荡 阻抗稳定分析 无源阻抗重塑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边界的柔性直流输电网区域纵联保护
13
作者 薛士敏 张君婷 +1 位作者 李博通 李翔宇 《高电压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68-5481,I0006-I0008,共17页
直流保护是保证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网安全的关键。行波保护动作速度快,可满足现有柔直电网对保护速动性的要求,但存在采样频率较高、可靠性不足、在线路边界受限时灵敏性较低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充分利用换流站及其各出线上的平波电抗... 直流保护是保证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网安全的关键。行波保护动作速度快,可满足现有柔直电网对保护速动性的要求,但存在采样频率较高、可靠性不足、在线路边界受限时灵敏性较低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充分利用换流站及其各出线上的平波电抗器组成扩展边界,提出新型区域纵联方向保护原理。首先,分析扩展边界两侧电压的故障特征,利用扩展边界对电压时域波形的显著衰减形成的正反方向不同的故障特征来构造方向元件,构成纵联方向保护。该保护原理同时具备母线故障判别能力,并与相邻保护协调配合形成区域保护方案。其次,分析行波多次折反射过程对方向元件的影响,并给出保护动作时间。最后,进行仿真分析和对比验证。所提保护原理对采样频率要求低,在高阻故障、强噪声以及边界特性削弱时仍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扩展边界 故障行波分析 故障方向识别 区域保护 方向纵联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高频谐波保护方法与工程实践 被引量:5
14
作者 姜崇学 马秀达 +3 位作者 邹强 徐莹 卢亚军 程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58,共9页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受电力电子设备本身特性以及控制系统影响,在多种运行工况下易出现不同频率的振荡问题。作为实现设备安全和电网稳定运行的决定因素,保护系统应实现对系统谐波的准确监测以及可靠动作。根据高频振荡时的电流能量累积作...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受电力电子设备本身特性以及控制系统影响,在多种运行工况下易出现不同频率的振荡问题。作为实现设备安全和电网稳定运行的决定因素,保护系统应实现对系统谐波的准确监测以及可靠动作。根据高频振荡时的电流能量累积作用,给出了基于反时限动作的电流类谐波保护算法。基于高频谐波电压特性,分别给出了过零点监测保护算法、谐波畸变率保护算法以及宽谐波保护算法,各保护算法相互配合,实现对不同电压振荡类型的全面保护。最后,给出了国内柔性直流工程实践中配置的高频谐波保护,结合保护原理对系统发生高频振荡后的动作特性进行分析,验证了高频谐波保护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高频振荡 谐波保护 过零点检测 谐波畸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宽频带振荡非同时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磊 张慧媛 +2 位作者 许军 姚蜀军 吴倩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56,共7页
随着“双高”电力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宽频带振荡对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亟待解决。目前分析振荡波形的“频谱”特性主要是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波形的频谱图进行分析。文章分析了快速傅里叶变换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利用快速傅里叶变... 随着“双高”电力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宽频带振荡对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亟待解决。目前分析振荡波形的“频谱”特性主要是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波形的频谱图进行分析。文章分析了快速傅里叶变换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短时傅里叶变换提取振荡波形“时频谱”图的方法,对振荡后的波形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海上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在PSCAD/EMTDC搭建其仿真模型,研究系统控制参数突变失稳以及系统故障时出现的宽频带振荡波形的时频谱特性,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发现不同的振荡频率出现的时刻不同,发现了海上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宽频带振荡非同时性的存在,为研究宽频带振荡的传播以及振荡的抑制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带振荡 振荡传播 海上柔性直流输电 傅里叶变换 短时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行波波形特征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雷击识别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艳婷 莫文斌 +2 位作者 白明远 梁栋 贾嵘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44,共14页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线路主保护速动性要求极高,线路受雷击干扰后引入大量高频暂态信号易引发线路保护误动作。针对此问题,首先根据行波的传播规律分析雷击后线路电压行波特征,得出雷击干扰与故障的特征差异。雷击干扰时,暂态过程中电压...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线路主保护速动性要求极高,线路受雷击干扰后引入大量高频暂态信号易引发线路保护误动作。针对此问题,首先根据行波的传播规律分析雷击后线路电压行波特征,得出雷击干扰与故障的特征差异。雷击干扰时,暂态过程中电压行波经线路边界反射后波头极性不发生改变,行波波头到达线路边界的时间间隔大。雷击故障时,电压行波经故障点反射后波头极性发生改变,行波波头到达线路边界的时间间隔小。然后,根据电压行波波形特征差异提出长短窗结合的雷击干扰识别方法。最后,利用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雷击干扰识别方案能够快速、可靠、准确地识别雷击干扰与故障情况,不受雷击位置、线路参数、雷电流参数和噪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雷击干扰识别 行波极性特征 行波时间特征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电网调频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改进下垂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志国 徐全海 +2 位作者 陈琦 刘鸿鹏 张书鑫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6-155,共10页
参与电网调频的传统下垂控制策略能够利用频率偏差和直流电压实现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频率之间的相互支撑。然而传统电压下垂系数固定,在分配不平衡功率时容易忽略电网的运行状态和换流站自身容量,导致换流站过载以及弱电网承担功率时... 参与电网调频的传统下垂控制策略能够利用频率偏差和直流电压实现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频率之间的相互支撑。然而传统电压下垂系数固定,在分配不平衡功率时容易忽略电网的运行状态和换流站自身容量,导致换流站过载以及弱电网承担功率时频率波动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参与电网调频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参与电网调频的传统下垂控制策略能量调配关系。其次考虑电网的频率裕度以及换流站的自身容量重新设计电压下垂系数。在系统受到扰动后,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保证换流站不发生过载,同时实现弱电网的稳定运行。最后通过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提高了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频率调节能力,使系统的运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下垂控制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频率裕度 功率裕度 弱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行波差异性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被引量:6
18
作者 贾科 姚昆鹏 +3 位作者 刘子奕 陈淼 李再男 毕天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16-2627,I0009,共13页
柔性直流输电对解决大规模新能源的消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行波保护是保障系统安全的关键。然而采用行波幅值比较判据区内外故障的保护对故障前、反行波幅值关系分析并不严谨,行波反射关系式仅在复频域下成立,若将此关系推广到时域... 柔性直流输电对解决大规模新能源的消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行波保护是保障系统安全的关键。然而采用行波幅值比较判据区内外故障的保护对故障前、反行波幅值关系分析并不严谨,行波反射关系式仅在复频域下成立,若将此关系推广到时域中可能影响保护的动作性能,给系统安全埋下隐患。针对这一问题,该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行波幅值比较式方向纵联保护的不足,并从区内故障验证出保护失效的边界。为具体揭示故障前、反行波的差异性,该文定量分析电压反行波与电流行波在一定时间内的极性,进而提出一种采用多点均值的电压行波方向识别判据并构成纵联保护。大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能够快速、可靠地识别线路区内外故障,具有较强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与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行波差异性 多点均值 纵联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端电网故障下真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电压协同控制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熊俊 甘文风 +2 位作者 陈愚 陈柏汗 于乐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41,51,共11页
盈余功率积累可能诱发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 based on the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HVDC)过压闭锁,乃至引发海上风电场机组失步或受端电网低频减载。现有降压或升频等... 盈余功率积累可能诱发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 based on the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HVDC)过压闭锁,乃至引发海上风电场机组失步或受端电网低频减载。现有降压或升频等直流电压控制方法仅针对伪双极接线,缺乏讨论不同控制模式的换流器间协同原则;且控制参考值未能自适应受端电网的故障严重程度,导致海上风电场有功功率调节过量。该文基于受端电网故障下MMC-HVDC平均值模型,解析了海上正负极换流器和风电场的功率耦合特性,提出了交流母线电压控制极换流器平衡换流站间有功功率,有功和无功功率控制极换流站抑制极间不平衡的协同原理。通过解析海上风电场在交流母线电压控制极换流器降压作用下的功率外特性,提出了恰好避免直流电压越限的临界交流母线电压计算方法。通过解析使得受端换流站有功电流受限的交流母线电压作为启动门槛,提出了受端电网故障下真双极MMC-HVDC电压协同控制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令海上正负极换流器分别运行于临界交流母线电压和抑制极间不平衡的有功功率,可在避免直流电压越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升MMC-HVDC在受端电网故障工况下的有功功率传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双极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交流故障 协同控制 直流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低短路比下的功率运行区间控制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帆 赵路新 +5 位作者 路鹏程 连浩然 陈云辉 范宏 田书欣 刘琳琳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0,共8页
深入探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运行区间控制策略,对于提高电能传输质量并保障系统稳定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低短路比下的功率运行区间控制方法。首先,分析低短路比条件下柔性直流系统的功率运行特性和... 深入探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运行区间控制策略,对于提高电能传输质量并保障系统稳定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低短路比下的功率运行区间控制方法。首先,分析低短路比条件下柔性直流系统的功率运行特性和影响因素,并确定了限制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稳态运行区域的约束条件。然后,基于这些约束条件,构建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低短路比下的功率运行区间的理论计算模型,并开发了低短路比柔性直流系统和弱交流系统相连的柔性系统功率运行范围的计算程序。最后,在仿真环境中使用逐点扫描法和隐函数绘图法绘制了MMC在PQ平面上的稳态运行区域的边界,互相印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证实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稳态运行范围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短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