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金纳米粒子/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构建酶生物燃料电池自供能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研究
1
作者 易锦飞 尹学虎 +5 位作者 李蓉 马丽红 张艳丽 王红斌 杨文荣 庞鹏飞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3-401,共9页
基于酶生物燃料电池(EBFC)构建的自供能传感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小型化、无需外部电源等优势,在临床诊断、环境监测、生物传感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利用还原氧化石墨烯/金纳米粒子/多壁碳纳米管(rGO/AuNPs/MWCNTs)复合材料作... 基于酶生物燃料电池(EBFC)构建的自供能传感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小型化、无需外部电源等优势,在临床诊断、环境监测、生物传感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利用还原氧化石墨烯/金纳米粒子/多壁碳纳米管(rGO/AuNPs/MWCNTs)复合材料作为电极基底材料,通过在rGO/AuNPs/MWCNTs修饰电极表面分别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x)和电沉积生长二氧化锰(MnO2),制得EBFC生物阳极和阴极,构建单室酶生物燃料电池自供能葡萄糖生物传感器(EBFC-SPGB)。当存在目标物葡萄糖时,生物阳极表面固定的GOx发生酶促反应,催化葡萄糖产生电子经外电路到达阴极,导致阴极表面MnO2发生还原反应,产生电化学响应信号。rGO/AuNPs/MWCNTs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生物相容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其协同效应可显著提高GOx负载量和有效促进电子在电极表面传递。构建的EBFC-SPGB最大功率输出信号与葡萄糖浓度在1~30m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0.3 mmol/L,成功用于人体血清样本中葡萄糖浓度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纳米复合材料 生物燃料电池 自供能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DHs无酶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孙萌萌 袁宇鹏 +2 位作者 张珊珊 孙兰兰 顾雪松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7-99,共13页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纳米材料,在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LDHs因其优异的催化性能、简单的合成方法、可调的组分和形貌、低廉的成本等突出特点和优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总结了近...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纳米材料,在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LDHs因其优异的催化性能、简单的合成方法、可调的组分和形貌、低廉的成本等突出特点和优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基于LDHs修饰电极材料的种类以及相关无酶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最后,对基于LDHs无酶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潜在挑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葡萄糖检测 电化学传感器 无酶葡萄糖传感器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合成的金属纳米颗粒在非酶葡萄糖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冯鑫 高嫣亭 王风霞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5-168,共4页
纳米技术是目前最有前途和先进的学科之一,该领域涉及不同类型纳米颗粒(NPs)的合成、表征和应用。与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相比,生物合成法因其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和效率高等受到广泛关注。生物来源的NPs因其具有可生物降解、生物相... 纳米技术是目前最有前途和先进的学科之一,该领域涉及不同类型纳米颗粒(NPs)的合成、表征和应用。与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相比,生物合成法因其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和效率高等受到广泛关注。生物来源的NPs因其具有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高、易于修改、可再生和毒性小等优点,逐渐被用于纳米(nm)级新材料的制备和加工。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生物资源合成NPs的方法、机理和实例研究,讨论了生物合成的金属NPs在非酶葡萄糖传感器上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合成 金属纳米颗粒 葡萄糖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金纳米粒子/碳化钛复合材料构建双室酶生物燃料电池自供能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4
作者 李世宣 蒙化 +6 位作者 尹学虎 易锦飞 马丽红 张艳丽 王红斌 杨文荣 庞鹏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39,共9页
基于酶生物燃料电池(EBFCs)构建的自供能电化学传感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小型化及无需外部电源等优势,在生物传感、环境监测和临床诊断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石墨烯/金纳米粒子/碳化钛(rGO/AuNPs/Ti_(3)C_(2))纳米复合材... 基于酶生物燃料电池(EBFCs)构建的自供能电化学传感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小型化及无需外部电源等优势,在生物传感、环境监测和临床诊断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石墨烯/金纳米粒子/碳化钛(rGO/AuNPs/Ti_(3)C_(2))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rGO/AuNPs/Ti_(3)C_(2)/GCE)作为EBFCs阴极,在其表面进一步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x),制得EBFCs生物阳极,进而通过组装EBFCs生物阳极和阴极构建了双室酶生物燃料电池自供能葡萄糖生物传感器(EBFCs-SPGB).当阳极室存在目标物葡萄糖时,生物阳极表面固定的GOx发生酶促反应,催化葡萄糖产生电子并经外电路到达阴极,导致阴极表面Fe(CN)_(6)^(3-)发生还原反应,从而产生电化学响应信号.rGO/AuNPs/Ti_(3)C_(2)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其协同效应可显著提高GOx负载量和有效促进电子在电极表面的传递.构建的EBFCs-SPGB最大功率输出信号与葡萄糖浓度在0.3~10 m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 mmol/L(S/N=3),可用于人体血清样本中葡萄糖浓度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纳米复合材料 生物燃料电池 自供能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纳米颗粒修饰柔性石墨构建无酶葡萄糖传感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吉辉 唐嘉欣 +5 位作者 卫洛 何帅杰 马力强 沈万慈 康飞宇 黄正宏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0-419,共10页
柔性石墨片(FGS)具备优良的导电性与柔韧性,可作为葡萄糖传感器的自支撑载体,解决由于使用黏结剂降低传感器性能的问题。本文采用水热法,使用抗坏血酸还原硫酸铜,在FGS上复合铜纳米颗粒构建Cu/FGS自支撑无酶葡萄糖传感器,在线性范围0.1~... 柔性石墨片(FGS)具备优良的导电性与柔韧性,可作为葡萄糖传感器的自支撑载体,解决由于使用黏结剂降低传感器性能的问题。本文采用水热法,使用抗坏血酸还原硫酸铜,在FGS上复合铜纳米颗粒构建Cu/FGS自支撑无酶葡萄糖传感器,在线性范围0.1~3.4 mmol/L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7254.1μA·mM-1·cm-2(R2=0.9961),较低的检测限1.05μmol/L;在线性范围3.4~5.6 mmol/L灵敏度为3804.5μA·mM-1·cm-2(R2=0.9995)。此外,该电极还有较好的抗干扰性、重复性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纳米粒子 柔性石墨片 水热 自支撑无酶葡萄糖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Ag颗粒对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响应灵敏度的增强效应 被引量:17
6
作者 唐芳琼 沈继锋 +1 位作者 张金芳 张改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34-636,共3页
生物传感器在临床医学、环境和食品工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用途[1],且由于其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灵敏度好和便于现场测定等优点,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其中研究得较多的是氧化酶电流型生物传感器,特别是介体型,由于其响... 生物传感器在临床医学、环境和食品工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用途[1],且由于其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灵敏度好和便于现场测定等优点,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其中研究得较多的是氧化酶电流型生物传感器,特别是介体型,由于其响应快,灵敏而倍受重视.现已报道的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颗粒 电极 生物传感器 葡萄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t-Pb纳米花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郭美卿 杨强 +3 位作者 叶家业 戴震 许鑫华 王晓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8,共5页
利用超声恒电流沉积法在金电极表面制备了Pt-Pb纳米花,并将其用于构建无酶葡萄糖传感器,采用阻抗谱、循环伏安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SEM结果表明,当沉积电流为10mA时,电极表面形成Pt-Pb纳米花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 利用超声恒电流沉积法在金电极表面制备了Pt-Pb纳米花,并将其用于构建无酶葡萄糖传感器,采用阻抗谱、循环伏安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SEM结果表明,当沉积电流为10mA时,电极表面形成Pt-Pb纳米花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极对葡萄糖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性能,在含有氯离子的溶液中不会失活。Pt-Pb纳米花电极构建的无酶传感器对葡萄糖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5×10-3~22×10-3 mol/L,灵敏度为3.68mA·cm-2·(mol/L)-1,检测限为24×10-6 mol/L。此外,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复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Pb纳米花 无酶 传感器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丝素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及其传感器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钱江红 刘永成 +2 位作者 刘海鹰 于同隐 邓家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2-54,共3页
再生丝素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及其传感器应用钱江红,刘永成,刘海鹰,于同隐,邓家祺(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科学系,上海,200433)关键词再生丝素,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酶电极酶电报的各项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酶的固定比方... 再生丝素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及其传感器应用钱江红,刘永成,刘海鹰,于同隐,邓家祺(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科学系,上海,200433)关键词再生丝素,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酶电极酶电报的各项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酶的固定比方法,葡萄糖氧化酶的固定化方法很多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丝素 葡萄糖氧化 传感器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复合材料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国林 潘献华 +2 位作者 阚锦晴 张景辉 李永舫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3-537,共5页
报导了用乙基纤维素和乙炔黑获得的导电复合材料构成的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讨论了多种因素对该生物传感器响应电流的影响.测得此电极酶催化反应的活化能为40.3kJ·mol-1.AFM实验表明,用环己烷洗去石蜡的导电复合材料... 报导了用乙基纤维素和乙炔黑获得的导电复合材料构成的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讨论了多种因素对该生物传感器响应电流的影响.测得此电极酶催化反应的活化能为40.3kJ·mol-1.AFM实验表明,用环己烷洗去石蜡的导电复合材料-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具有粒状结构,这有利于酶催化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复合材料 葡萄糖氧化 生物传感器 乙基纤维素 乙炔黑 催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庄贞静 肖丹 李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86-1493,共8页
随着各种新型材料的层出不穷及其在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方面应用的发展,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成为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的另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电流型无酶葡萄糖传感器所... 随着各种新型材料的层出不穷及其在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方面应用的发展,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成为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的另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电流型无酶葡萄糖传感器所使用的各种电极材料,总结了最近五年各种新型结构材料在该类传感器研制方面的应用,并对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传感器 无酶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增强型毛细管酶柱用于葡萄糖液滴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冯锋 王柯敏 +5 位作者 谌其亭 向秋芬 陈泽忠 黄红梅 黄杉生 霍希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257-1259,共3页
An effective and fast method for assay of micro-amounts of glucose was set up. A new technique for preparation of enzyme columns based on enzyme immobilization by sol-gel was investigated. Glucose oxidase(GOD) and hor... An effective and fast method for assay of micro-amounts of glucose was set up. A new technique for preparation of enzyme columns based on enzyme immobilization by sol-gel was investigated. Glucose oxidase(GOD) and 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 mixed with SiO 2 nanoparticles and polyvinyl butyral(PVB) medium were immobilized on the surface of capillary tube,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nanoparticles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immobilized enzyme. Based on GOD column and HRP column, a liquid droplet sensor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glucose solution. The effect of separated columns and mixed columns on the response of glucose sensor was investigated. The sensor showed a linear response in a range of 2-400 ng/mL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0.3 ng/mL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nsor including effect of flow-rate, pH and temperature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增强型毛细管 葡萄糖 液滴生物传感器 聚乙烯醇缩丁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注射式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广生 高学金 +3 位作者 贾之阳 程丽 耿凌霄 薛吉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5-97,101,共4页
葡萄糖是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主要碳源。为了稳定产物产量与质量,必须控制葡萄糖在发酵液中的浓度。为了解决现有"固定化酶式"葡萄糖生物传感器难以用于发酵过程葡萄糖在线测量的问题,提出了"酶液式"葡... 葡萄糖是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主要碳源。为了稳定产物产量与质量,必须控制葡萄糖在发酵液中的浓度。为了解决现有"固定化酶式"葡萄糖生物传感器难以用于发酵过程葡萄糖在线测量的问题,提出了"酶液式"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研制了适用于发酵过程的、在线使用的酶注射式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线性范围为0~100mg/dL,且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0,传感器灵敏度为2.59nA/(mg/dL),传感器检测限为0.07mg/dL;传感器重复性较好,对50mg/dL葡萄糖浓度,变异系数(CV)为2.02%。所研制传感器基本满足了发酵过程葡萄糖在线测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发酵过程 葡萄糖 在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u NPs-CeO_2@PANI纳米复合材料固定化酶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莉萍 左显维 +3 位作者 王艳凤 李云霞 张彪 韩根亮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6-610,共5页
制备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Au NPs)、氧化铈纳米颗粒(CeO2)和导电聚苯胺(PANI)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Au NPs-CeO2@PANI),利用该纳米复合材料和壳聚糖形成的复合膜成功实现了对葡萄糖氧化酶(GOD)的固定。采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 制备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Au NPs)、氧化铈纳米颗粒(CeO2)和导电聚苯胺(PANI)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Au NPs-CeO2@PANI),利用该纳米复合材料和壳聚糖形成的复合膜成功实现了对葡萄糖氧化酶(GOD)的固定。采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Au NPs-CeO2@PANI材料进行了表征。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传感器性能,结果表明基于Au NPs-CeO2@PANI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线性范围为6.2×10-6mol/L~2.8×10-3mol/L,响应时间为5 s,检测下限为1.0×10-6mol/L;相同条件下Au NPs-CeO2@PANI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电极也显示出了比单一或二者复合的纳米材料修饰电极更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AU NPs-CeO2@PANI纳米复合材料 固定化 电化学检测 葡萄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纳米管无纺布的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路 邓橙 +4 位作者 陈平 游秀东 宿红波 苑英海 朱孟府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2-348,共7页
以化学气相沉积法直接合成的碳纳米管无纺布作为电极材料,采用简单的包埋法,通过葡萄糖氧化酶和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制备生物传感器。利用SEM、TEM和BET表征碳纳米管无纺布的内部形貌及孔径分布;利用双电测四探针测试仪和... 以化学气相沉积法直接合成的碳纳米管无纺布作为电极材料,采用简单的包埋法,通过葡萄糖氧化酶和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制备生物传感器。利用SEM、TEM和BET表征碳纳米管无纺布的内部形貌及孔径分布;利用双电测四探针测试仪和万用表测定碳纳米管无纺布的导电性能;利用拉伸仪测试碳纳米管无纺布的力学性能;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定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及电流响应信号。结果显示传感器的响应电流随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变化,线性范围为2.5 mmol/L^30 mmol/L,检出限为2.5 mmol/L,响应时间约10 s,经硝酸处理可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响应电流。基于碳纳米管无纺布的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可实现对葡萄糖的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无纺布 葡萄糖 生物传感器 柔性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葡萄糖氧化酶的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皓 乔巨涛 +2 位作者 方纾 刘越峰 李倩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51,共9页
综述了对葡萄糖具有良好的催化效应且被广泛用于葡萄糖传感器研发当中的葡萄糖氧化酶(GOx)在葡萄糖传感器酶电极中的固定化方法,并分析其对葡萄糖传感器性能的影响;根据连续监测形式将葡萄糖传感器划分成微创式、植入式和无创式,归纳总... 综述了对葡萄糖具有良好的催化效应且被广泛用于葡萄糖传感器研发当中的葡萄糖氧化酶(GOx)在葡萄糖传感器酶电极中的固定化方法,并分析其对葡萄糖传感器性能的影响;根据连续监测形式将葡萄糖传感器划分成微创式、植入式和无创式,归纳总结了采用不同监测形式的葡萄糖传感器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基于GOx的葡萄糖传感器在柔性可穿戴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 葡萄糖 传感器 固定 连续血糖监测 柔性可穿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金纳米复合材料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 被引量:4
16
作者 江平 常军霞 +1 位作者 朱强 何代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3-376,共4页
以抗坏血酸(AA)为还原剂,通过一步还原法将氧化石墨烯和氯金酸同时还原,合成石墨烯/金纳米复合材料,并直接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构建基于石墨烯/金纳米复合材料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对传感器的性... 以抗坏血酸(AA)为还原剂,通过一步还原法将氧化石墨烯和氯金酸同时还原,合成石墨烯/金纳米复合材料,并直接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构建基于石墨烯/金纳米复合材料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对传感器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催化葡萄糖的氧化,且其氧化峰电流随葡萄糖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测定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0.01~2.5mmol/L(R=0.9964),检出限(s/N=3)为3μmol/L。对同一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平行测定8次,其电流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该传感器制作简单、稳定性好,将其用于葡萄糖注射液的检测,方法灵敏,其加标回收率为9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金纳米颗粒 石墨烯 金纳米复合材料 葡萄糖 无酶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Ni双氢氧化物纳米线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常艳兵 杨光明 +1 位作者 徐凤 杨云慧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9-672,共4页
本文采用多孔聚碳酸酯(PC)模板在加热条件下通过溶液渗透和共沉淀制得了Al/Ni双氢氧化物纳米线,并将其修饰到玻碳电极制成无酶葡萄糖传感器。考察了该传感器在不同扫描速度时的循环伏安行为,比较了裸玻碳电极、不同修饰电极对响应电流... 本文采用多孔聚碳酸酯(PC)模板在加热条件下通过溶液渗透和共沉淀制得了Al/Ni双氢氧化物纳米线,并将其修饰到玻碳电极制成无酶葡萄糖传感器。考察了该传感器在不同扫描速度时的循环伏安行为,比较了裸玻碳电极、不同修饰电极对响应电流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进行葡萄糖检测,线性范围为2.0×10-5~1.3×10-3 mol/L,检出限可以达到5.0×10-6 mol/L。该方法快捷、灵敏、分析性能好,操作简便。可将其应用于血清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i双氢氧化物纳米线 PC模板 渗透 共沉淀 无酶葡萄糖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电沉积3D花状CoS在自支撑石墨烯胶带电极上的非酶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江 李作鹏 +6 位作者 白云峰 罗宿星 郭永 鲍雅妍 李容 刘海燕 冯锋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5-75,共11页
本文将3D纳米结构花状CoS电沉积在石墨烯胶带电极(GTE)上,制备了一种对葡萄糖响应良好的电化学传感器。结构分析显示电沉积的CoS均匀地分散在了电极上。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花状CoS/GTE葡萄糖传感器在0.025~1.0 mmol·L^(-1)显示出... 本文将3D纳米结构花状CoS电沉积在石墨烯胶带电极(GTE)上,制备了一种对葡萄糖响应良好的电化学传感器。结构分析显示电沉积的CoS均匀地分散在了电极上。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花状CoS/GTE葡萄糖传感器在0.025~1.0 mmol·L^(-1)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灵敏度为323.3μA·(mmol·L^(-1))^(-1)·cm^(-2),检出限为8.5μmol·L^(-1)(S/N=3),而且制备的传感器能够应用于血清葡萄糖的检测。这表明本文制备的传感器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电极 花状CoS 电沉积 葡萄糖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凝胶葡萄糖传感器上羟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测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干宁 徐伟民 +1 位作者 周雄 王志颖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93-97,共5页
提出了用SiO2凝胶包埋葡萄糖氧化酶(GOD)电化学传感器(GOD/SiO2)测定羟甲基纤维素酶(cMcE)活性的方法,即基于电极对纤维素水解后生成葡萄糖的催化氧化。考察了各种实验条件对CMCE酶活性测定的影响。实验表明,GOD/SiO2电极检... 提出了用SiO2凝胶包埋葡萄糖氧化酶(GOD)电化学传感器(GOD/SiO2)测定羟甲基纤维素酶(cMcE)活性的方法,即基于电极对纤维素水解后生成葡萄糖的催化氧化。考察了各种实验条件对CMCE酶活性测定的影响。实验表明,GOD/SiO2电极检测电位为+0.57V(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稳态响应电流与纤维素酶活性在5-400U/L之间有线性关系,该方法可用于微量羟甲基酶活性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凝胶 葡萄糖氧化 电化学传感器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3O4-PGA@Au构建无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葡萄糖 被引量:5
20
作者 关桦楠 龚德状 +5 位作者 宋岩 刘博 韩博林 杨帆 崔琳琳 张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67-272,共6页
基于聚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PGA)金磁微粒(Fe3O4-PGA@Au)电沉积修饰玻碳电极,构建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无酶型葡萄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采用绿色还原吸附法制备Fe3O4-PGA@Au,并利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透射电... 基于聚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PGA)金磁微粒(Fe3O4-PGA@Au)电沉积修饰玻碳电极,构建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无酶型葡萄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采用绿色还原吸附法制备Fe3O4-PGA@Au,并利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Fe3O4-PGA@Au的理化性质。优化葡萄糖传感检测体系的反应温度、pH值、扫描速率和反应时间等检测参数。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无酶传感器检测葡萄糖时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Fe3O4-PGA@Au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在葡萄糖浓度分别为0.1~5.0μmol/L和10~250μmol/L范围内时,所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峰电流密度与其葡萄糖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74μmol/L(RSN=3);此无酶型生物传感器具有好的重复性和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纳米模拟 金纳米粒子 四氧化三铁 聚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