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变形连续性的蒙皮镜像加工变形预测柔性方法
1
作者 王娜娜 张立强 +1 位作者 许洋洋 刘钢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3-130,共8页
飞机蒙皮的尺寸大、刚度小,在切削加工时容易产生加工变形,针对蒙皮的镜像加工变形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结构技术的变形预测柔性方法。该方法将整个薄壁件分为两个部分,通过耦合两个部分的变形模型降低了求解整个薄壁件变形模型的难度... 飞机蒙皮的尺寸大、刚度小,在切削加工时容易产生加工变形,针对蒙皮的镜像加工变形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结构技术的变形预测柔性方法。该方法将整个薄壁件分为两个部分,通过耦合两个部分的变形模型降低了求解整个薄壁件变形模型的难度。在考虑刀路变形连续性的基础上,在初始切削位置,加工变形预测方法仍使用传统的迭代方法预测,在其余切削位置,将前一个切削位置的收敛切深作为迭代初始值。相比于传统的加工变形迭代预测方法,该方法大幅提高了收敛速度。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和镜像加工试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整体的计算时间和迭代次数分别降低了46.15%和41.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蒙皮 镜像加工 变形连续性 变形预测 柔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灌输”三要素:受众参与、柔性方法、合理阈限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来斌 张留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共5页
对于马克思主义"灌输论",我们要消除歧见和误解、去除遮蔽和曲解,就必须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两个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为此,倡导科学灌输的理念,对于彰显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 对于马克思主义"灌输论",我们要消除歧见和误解、去除遮蔽和曲解,就必须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两个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为此,倡导科学灌输的理念,对于彰显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而遵照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来实现受众参与,以渗透性、生活性的特征来采用柔性方法,以社会心理感受的角度来保持合理阈值,是体现科学灌输的三个要素。只要努力做到科学灌输的要求,就会还马克思主义"灌输论"以本来面貌,就会以应有的理论自信来应对各种误解和曲解,以释然的态度来看待"改名称""换说法"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灌输 基本要素 柔性方法 受众参与 感受阈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觉传感器的柔性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昭 高国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0,共5页
触觉传感器是一种模拟人体触觉并用于检测外部刺激的设备,触觉传感器的柔性化也成为了研究的关键点之一。本文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柔性触觉传感器(电容式、压阻式、摩擦电等)。采用纳米复合材料并结合静电纺丝法、旋涂法、以及新出现的喷... 触觉传感器是一种模拟人体触觉并用于检测外部刺激的设备,触觉传感器的柔性化也成为了研究的关键点之一。本文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柔性触觉传感器(电容式、压阻式、摩擦电等)。采用纳米复合材料并结合静电纺丝法、旋涂法、以及新出现的喷涂法等制备的柔性触觉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并对柔性触觉传感器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触觉传感器 柔性方法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输电系统操作过电压柔性限制方法 被引量:38
4
作者 陈秀娟 陈维江 +4 位作者 沈海滨 李国富 张翠霞 车文俊 宋继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共5页
根据特高压输电系统对深度降低操作过电压水平的迫切需求及操作过电压常规限制方法在经济性和运行可靠性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操作过电压柔性限制方法的概念,阐述了可控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简可控避雷器)的原理。以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的晋... 根据特高压输电系统对深度降低操作过电压水平的迫切需求及操作过电压常规限制方法在经济性和运行可靠性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操作过电压柔性限制方法的概念,阐述了可控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简可控避雷器)的原理。以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的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为例,仿真计算了采用可控避雷器降低操作过电压的效果,结果表明,断路器无合闸电阻时,仅用可控避雷器可将系统相对地最大操作过电压倍数限制至1.6p.u.。对特高压输电系统操作过电压柔性限制方法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需要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系统 操作过电压 柔性限制方法 可控避雷器 断路器 合闸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解耦控制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集成化柔性消弧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郭谋发 郭彩虹 郑泽胤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3-139,共7页
随着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柔性消弧装置、大功率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装备应用逐渐增多,配电网柔性化加快发展,但已有电力电子装备存在功能单一、成本高等问题。基于直流侧并接储能元件的直挂式级联H桥变流器,将多变量解耦控制方法与电流消弧... 随着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柔性消弧装置、大功率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装备应用逐渐增多,配电网柔性化加快发展,但已有电力电子装备存在功能单一、成本高等问题。基于直流侧并接储能元件的直挂式级联H桥变流器,将多变量解耦控制方法与电流消弧方法相结合,实现柔性电力电子装备输出电流在dq0坐标系下的独立调节,使单套柔性电力电子装备同时集成配电网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双向流动控制,以及单相接地故障柔性消弧功能,有效提高电力电子装备的利用效率。理论分析以及功率控制和单相接地故障消弧建模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集成化柔性消弧方法 多变量解耦控制 电流消弧法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共地两相交错Boost型直流变换器的有源柔性启动方法
6
作者 李虹 杜海涛 +3 位作者 曾洋斌 苏文哲 蒋夏珩 李亚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7751-7762,共12页
非共地两相交错Boost型直流变换器(non-common-ground two-phase interleaved boost DC-DC converters,NCG-TIBDCs)已被广泛应用于具有低电流纹波高电压增益需求的电能变换设备中。为消除NCG-TIBDCs的启动浪涌电流,文中提出一种有源柔... 非共地两相交错Boost型直流变换器(non-common-ground two-phase interleaved boost DC-DC converters,NCG-TIBDCs)已被广泛应用于具有低电流纹波高电压增益需求的电能变换设备中。为消除NCG-TIBDCs的启动浪涌电流,文中提出一种有源柔性启动方法(active flexible start,AFS)。该方法通过在NCG-TIBDCs输入电感两侧增加一个有源支路与之并联,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有源支路开关与NCG-TIBDCs开关的协同调制策略,能够彻底消除启动浪涌电流超调。详细分析NCG-TIBDCs启动浪涌电流产生机理,提出实现AFS的思路和方法,并选取电容箝位型NCG-TIBDC作为例子进行理论、仿真和实验验证。通过对比直接启动、程序软启动和提出的AFS方法,验证AFS方法的抑制启动浪涌电流有效性和优势。相比于程序软启动,提出的AFS方法可彻底消除启动浪涌电流尖峰和超调,且适用于不同升压结构的非共地两相交错Boost型直流变换器,在该类型变换器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共地两相交错Boost DC-DC 启动浪涌电流 有源柔性启动方法 协同调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质心测量方法及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梅宝 张晓琳 +1 位作者 唐文彦 王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00-1507,共8页
为了实现大尺寸飞行器质心的测量,提出了一种柔性质心测量方法。对该方法的重力作用线测量、坐标转换、质心合成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首先,测量被测件在任意一个状态下质心在测量设备中的投影,建立通过该投影的重力... 为了实现大尺寸飞行器质心的测量,提出了一种柔性质心测量方法。对该方法的重力作用线测量、坐标转换、质心合成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首先,测量被测件在任意一个状态下质心在测量设备中的投影,建立通过该投影的重力作用线并通过坐标转换将重力作用线转换到被测件坐标系下。然后,将被测件旋转或倾斜任意一个角度,测量该状态下重力作用线并转换到被测件坐标系中,通过求得两条重力作用线的交点获得质心。最后,采用蒙特卡洛仿真分析法对该测量方法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的测量误差≤0.3mm,实验结果表明,质心测量误差≤0.3mm,可以在被测件与测量设备相对位置关系未知的情况下实现质心的高精度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心测量 柔性测量方法 不确定度分析 蒙特卡洛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参数不对称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柔性消弧方法 被引量:13
8
作者 丁敬明 邹贵彬 +3 位作者 周成瀚 温旭辉 杨晶晶 栾国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8-67,共10页
为了解决配电网参数不对称导致的中性点位移过电压以及消弧不彻底的问题,在配电网正常运行时利用闭环控制对中性点电压进行调控,自动跟踪配电网结构参数的变化,实现不平衡电压的快速精准抑制。设计注入电流反馈控制环节,结合不平衡电压... 为了解决配电网参数不对称导致的中性点位移过电压以及消弧不彻底的问题,在配电网正常运行时利用闭环控制对中性点电压进行调控,自动跟踪配电网结构参数的变化,实现不平衡电压的快速精准抑制。设计注入电流反馈控制环节,结合不平衡电压调控过程以及故障后的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仅注入一次电流便可实现故障辨识、故障选相并求得故障可靠消弧所需的注入电流参考值。仿真分析验证了闭环控制能够有效跟踪、抑制中性点不平衡电压,所提柔性消弧方法在系统参数不对称的情况下,故障判别精度高,故障消弧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不对称 闭环控制 故障判别 故障选相 柔性消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的柔性直流配置方法 被引量:15
9
作者 唐晓骏 张正卫 +3 位作者 韩民晓 谢岩 赵娟 霍启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7-64,共8页
远方清洁能源经直流大容量远距离送入负荷中心是电网的发展趋势。加强交流网架等传统措施已不能满足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需求,迫切需要研究柔性输电新技术的应用可行性。首先分析了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临的风... 远方清洁能源经直流大容量远距离送入负荷中心是电网的发展趋势。加强交流网架等传统措施已不能满足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需求,迫切需要研究柔性输电新技术的应用可行性。首先分析了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临的风险与挑战。结合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优势,针对潮流分布不均导致的交流断面输电能力受限问题,提出了支撑断面输电能力最大化的柔性直流布局方法,并量化了柔性直流并网后断面输电能力提升效果。针对交流故障诱发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问题,提出了降低两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风险的柔性直流配置方法,并量化了诱发两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的交流系统故障区域降低效果。以河南电网实际数据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关键输电断面配置柔性直流可充分挖掘现有输电设备潜力、提升断面输电能力,显著缩小引起两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的交流故障区域范围,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直流馈入 断面输电能力 换相失败 柔性直流配置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一直流源级联H桥变流器的配电网接地故障柔性消弧方法 被引量:27
10
作者 邱伟强 郭谋发 郑泽胤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848-3858,共11页
针对配电网长期存在单相接地故障电弧难熄灭、易重燃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一直流源级联H桥变流器的消弧新方法。以三相级联H桥变流器作为消弧方法的物理载体,其直流侧单一直流源的使用可补偿消弧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装置的稳定运行得到... 针对配电网长期存在单相接地故障电弧难熄灭、易重燃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一直流源级联H桥变流器的消弧新方法。以三相级联H桥变流器作为消弧方法的物理载体,其直流侧单一直流源的使用可补偿消弧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装置的稳定运行得到保障。基于此类消弧装置,提出一种准比例-谐振(proportional-resonant,PR)控制器与模型预测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准PR控制器作为电压外环,以限制接地故障相电压为目标,为内环提供参考信号;模型预测控制作为电流内环,控制电流输出的同时实现级联H桥变流器直流侧电容电压平衡。此外,为提升所提消弧方法的暂态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准PR控制器参数调节的松-紧策略。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柔性消弧方法具有出色的暂、稳态性能,能有效抑制故障相电压,阻止故障电弧重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消弧方法 单一直流源 级联H桥变流器 模型预测控制 准PR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混合电路的柔性优化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兆润 黄显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4-79,共6页
柔性混合电路(FHC)是将刚性电子元件集成到有印刷电子的柔性基板上形成的一种复合电路。为了满足日趋复杂的应用场景,FHC上需要集成更多刚性功能电子元件,而这会导致其柔性急剧下降。为了缓解FHC在高集成度与高柔性之间的矛盾,本文从结... 柔性混合电路(FHC)是将刚性电子元件集成到有印刷电子的柔性基板上形成的一种复合电路。为了满足日趋复杂的应用场景,FHC上需要集成更多刚性功能电子元件,而这会导致其柔性急剧下降。为了缓解FHC在高集成度与高柔性之间的矛盾,本文从结构改进的角度出发,借助镂空蛇形导线岛-桥结构(HS-SWI-BS)对FHC进行柔性优化设计。通过三维有限元仿真实验开展了对该方法在有效性和可行性方面的验证,其结果表明,镂空蛇形导线岛-桥结构能够实现FHC柔性的提升,且对模型的柔性的提升幅度可达260%。在柔性经皮电刺激电路上的应用与测试则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研究对提高FHC的柔性具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混合电路 柔性优化方法 镂空结构 蛇形导线岛-桥结构 有限元仿真 柔性经皮电刺激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柔性决策规划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玉霞 曹宝香 王妍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3-215,235,共4页
关联规则获取是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对超市来讲,从交易数据中挖掘出的关联规则有两点重要意义:一是有助于设计商品的摆放位置;二是帮助商品进货搭配规划,为更好利用关联规则进行进货搭配规划,知识工程师不仅需要考虑... 关联规则获取是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对超市来讲,从交易数据中挖掘出的关联规则有两点重要意义:一是有助于设计商品的摆放位置;二是帮助商品进货搭配规划,为更好利用关联规则进行进货搭配规划,知识工程师不仅需要考虑关联规则的可信度、支持度和兴趣度,更需要考虑支持集对关联规则的贡献度和关联规则自身的平衡度和复杂度。本文首先采用形式概念分析理论挖掘交易数据中的关联规则,这些规则具有100%的可信度。然后,在关联规则柔性筛选的基础上进行商品进货决策规划。所谓柔性是指用户可自己定义规则的不同阈值组合(例如析取和合取)选择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概念分析 关联规则 柔性筛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捷制造环境下基于面向对象的柔性裁剪仿真建模研究
13
作者 陈旭 武振业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2000年第12期8-11,共4页
为提高敏捷制造系统仿真建模的效率和效益,在讨论国内外有关系统建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敏捷制造环境下基于面向对象的柔性裁剪仿真建模的概念。然后,对基于面向对象的柔性裁剪仿真建模的形式化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个敏捷制造环... 为提高敏捷制造系统仿真建模的效率和效益,在讨论国内外有关系统建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敏捷制造环境下基于面向对象的柔性裁剪仿真建模的概念。然后,对基于面向对象的柔性裁剪仿真建模的形式化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个敏捷制造环境下基于面向对象的柔性裁剪仿真建模框架。最后,以Arena集成仿真环境为例,提出了敏捷制造环境下基于面向对象的柔性裁剪仿真建模的一般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捷制造系统 系统建模理论 面向对象 柔性裁剪方法 计算机仿真 C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砟-软枕垫相互作用的离散元-柔性体耦合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成 林晓东 +2 位作者 罗启天 张磊 芮瑞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49-156,169,共9页
随着铁路列车的高速重载化,路桥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与道床劣化问题日益严重。通过在轨枕下方铺设轨枕垫,可以有效改善有砟轨道应力分布从而减少轨枕沉降。为探究轨枕垫-道床-路基的力学传递机制,采用离散元-多柔性体动力学耦合方法建立... 随着铁路列车的高速重载化,路桥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与道床劣化问题日益严重。通过在轨枕下方铺设轨枕垫,可以有效改善有砟轨道应力分布从而减少轨枕沉降。为探究轨枕垫-道床-路基的力学传递机制,采用离散元-多柔性体动力学耦合方法建立了道砟箱和轨枕垫模型,从细观上分析动荷载下道砟-轨枕垫相互作用。通过建立全尺寸路桥过渡段耦合模型,研究铺设轨枕垫措施的减振效果及效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铺设轨枕垫后,道床沉降和刚度分别减小了约27.3%和39.7%;柔性轨枕垫增大了轨枕与道砟的接触面积,使道砟颗粒间最大接触力减小了约26%,与试验结果吻合;通过在全尺寸路桥过渡段中铺设轨枕垫,测得过渡路基区的最大沉降减少了约9.2%,桥梁路基区的最大应力减小了约18.3%,且道砟颗粒振动加速度峰值减小了约14.1%。研究证明轨枕垫可有效改善轨枕-道砟界面接触和过渡路基区的应力应变等动态响应,具有良好的防灾减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桥过渡段 有砟轨道 轨枕垫 应力分布 离散元-多柔性体耦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锥形管无模拉伸速度制度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9
15
作者 夏鸿雁 吴迪 栾瑰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3-836,共4页
无模拉伸是一种金属柔性塑性加工方法,它的应用消除了常规拉拔过程存在的缺陷,使轴向变断面制品的拉伸成形以及难变形材料的成形加工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在分析锥形管无模拉伸的变形机制及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锥形管无模拉伸速度或冷热... 无模拉伸是一种金属柔性塑性加工方法,它的应用消除了常规拉拔过程存在的缺陷,使轴向变断面制品的拉伸成形以及难变形材料的成形加工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在分析锥形管无模拉伸的变形机制及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锥形管无模拉伸速度或冷热源移动速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实验研究证明,提出的速度模型较好地表达了无模拉伸速度变化规律,可用于确定有关的速度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管 无模拉伸 速度变化规律 数学模型 柔性加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夹钳传动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大伟 李凌全 +2 位作者 曾威 刘冲 滕弘飞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6-469,共4页
以压电驱动式微夹钳为例进行微夹钳传动系分析,按传统的静力平衡和机构运动几何关系及柔性铰假设方法推导出其速比和转角简化计算公式.将该简化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相比误差较大,说明按这种传统方法推导出的... 以压电驱动式微夹钳为例进行微夹钳传动系分析,按传统的静力平衡和机构运动几何关系及柔性铰假设方法推导出其速比和转角简化计算公式.将该简化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相比误差较大,说明按这种传统方法推导出的简化计算公式是不适用的.因此,根据实测结果按曲线拟合方法给出修正的该简化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 微夹钳传动系 静力平衡 机构运动 柔性铰假设方法 速比 转角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开关型可控避雷器的参数选择和样机研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秀娟 陈维江 +8 位作者 时卫东 贺子鸣 宋继军 余辉 韩彬 姚涛 赵大翠 谭盛武 李志兵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81-1986,共6页
鉴于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深度降低操作过电压的迫切需求,及目前操作过电压常规限制措施——断路器加装合闸电阻和常规避雷器在经济性和运行可靠性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自适应运行条件变化的操作过电压柔性限制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内容... 鉴于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深度降低操作过电压的迫切需求,及目前操作过电压常规限制措施——断路器加装合闸电阻和常规避雷器在经济性和运行可靠性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自适应运行条件变化的操作过电压柔性限制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内容是将在变电站线路侧安装可控避雷器和在线路中部安装常规避雷器结合起来,深度降低操作过电压,取消断路器合闸电阻。可控避雷器技术是操作过电压柔性限制方法的核心,目前主要聚焦于特高压交流开关型可控避雷器技术研究。阐述了开关型可控避雷器技术的工作原理;给出特高压交流开关型可控避雷器的参数选择,包括额定电压、可控比、避雷器本体参数和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开关和控制器)参数等;研制出避雷器本体、控制单元和控制器;在此基础上,经过整体集成,研制出可控比为15%的特高压交流开关型可控避雷器样机。并对样机开展了电气性能试验研究,充分验证了开关型可控避雷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可控避雷器的研制成功为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操作过电压限制提供了一种新技术,可显著提高工程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避雷器 合闸电阻 过电压柔性限制方法 开关型可控避雷器 避雷器本体 可控避雷器控制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