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材干燥柔性控制系统 被引量:3
1
作者 邵千钧 刘志坤 张文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45,共4页
通过分析木材干燥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控制参数 ,设计了基于微机的柔性化木材干燥控制系统。它通过微机及PC多功能实验板来完成数据采集和对系统的控制。根据材种、板材厚度及干燥质量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干燥工艺基准进行控制 ,达... 通过分析木材干燥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控制参数 ,设计了基于微机的柔性化木材干燥控制系统。它通过微机及PC多功能实验板来完成数据采集和对系统的控制。根据材种、板材厚度及干燥质量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干燥工艺基准进行控制 ,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本系统具有干燥过程参数的实时在线测量、全自动及适用性广的优点 ,这种通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干燥 软件设计 柔性控制系统 系统组成 硬件设计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电机柔性控制系统 被引量:4
2
作者 冯光 黄立培 +2 位作者 喻辉洁 周友 白冰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1998年第3期1-4,43,共5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技术的发展,异步机的全数字化控制已步入成熟阶段。本文提出了一种异步电机柔性控制系统的方案。介绍了算法仿真、混合仿真及双CPU控制系统的实现。本控制系统的核心为PC机及TMS...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技术的发展,异步机的全数字化控制已步入成熟阶段。本文提出了一种异步电机柔性控制系统的方案。介绍了算法仿真、混合仿真及双CPU控制系统的实现。本控制系统的核心为PC机及TMS320C30DSP开发板。PC机主机负责处理用户界面、PWM波形发生、A/D数据获取及对DSP的控制。DSP处理控制算法、参数估计、状态观测等。本文还将讨论数字实现的混合仿真,并附有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机 柔性控制系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液拉深设备柔性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久胜 郭犇 徐永超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12期1524-1529,共6页
针对充液拉深新工艺对设备的控制精度和操作灵活性的要求,对充液拉深控制系统的结构、压力控制和用户编程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地研究。充液拉深控制系统采用了"高性能PLC+大屏幕触摸屏"的结构形式,以使加工过程可视化并支持... 针对充液拉深新工艺对设备的控制精度和操作灵活性的要求,对充液拉深控制系统的结构、压力控制和用户编程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地研究。充液拉深控制系统采用了"高性能PLC+大屏幕触摸屏"的结构形式,以使加工过程可视化并支持用户编程技术。设计了压力闭环控制系统并采取了分段积分的控制算法,以解决电磁比例溢流阀单独使用时压力调节存在静差的问题。以高性能PLC为控制器,采用结构化编程和人机界面技术开发了支持用户编程的柔性控制系统,以满足新工艺对设备操作灵活性的要求。采用上述技术研制的多台充液拉深设备已投入实际生产。实践结果表明:设备压力控制的稳态精度和调节时间均满足要求,且用户可根据新工艺要求,灵活地设定手动调试操作和自动加工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液拉深设备 压力控制 顺序控制 柔性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台式渗碳炉柔性控制系统
4
作者 何冬梅 宋健 王东英 《轴承》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30-32,共3页
采用研华PC-610工业控制计算机及其工业楼派对四台大型井式渗碳炉进行控制气氛渗碳控制.该系统还具有工艺分析、数据处理等功能。对系统的构成、主权及输出入通道、软件功能等作了介绍。附图4幅。
关键词 渗碳炉 柔性控制系统 多台式 渗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柔性二级倒立摆控制系统的频率响应法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闫勤劳 邢作常 张志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36-1338,共3页
通过伯德图直观地得出了直线二级柔性倒立摆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增益裕量和相位裕量均不满足规定性要求的结论。继而用频域设计的方法增加一个校正装置,其瞬态响应和稳态精度都得到了显著改善,从而为其控制的稳定性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传递函数 瞬态响应 滞后-超前校正 直线柔性二级倒立摆控制系统 频率响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柔性结构振动控制系统
6
作者 路小波 陶云刚 何延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2-254,共3页
为了研究柔性结构振动控制 ,研制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 ( DSP)的控制系统 ,本文阐述了神经网络振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导出了控制算法 ,描述了控制系统构成 ,重点介绍了以 PC4 86和 TMS3 2 0 C2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器 柔性结构振动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OPN和UML的柔性制造控制系统建模方法
7
作者 臧铁钢 帅扬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1期58-62,共5页
柔性制造系统控制软件(F lex ib le m anu facturing con tro l softw are,FM CS)是保证柔性制造系统正常运行、实现预定生产行为的关键。通过分析扩展面向对象Petri网(Ex tended ob ject-orien ted Petri net,EOPN)与统一建模语言(U n ... 柔性制造系统控制软件(F lex ib le m anu facturing con tro l softw are,FM CS)是保证柔性制造系统正常运行、实现预定生产行为的关键。通过分析扩展面向对象Petri网(Ex tended ob ject-orien ted Petri net,EOPN)与统一建模语言(U n ited m ode ling language,UM L)建模的特点,并在分析柔性制造系统复杂功能层次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FM CS,采用UM L描述方法的EOPN建模方法。该方法综合了EOPN和UM L建模的长处,支持FM CS从需求分析到模型实现的全生命周期。用该方法分析和设计的FM CS具有良好的可重用性、可扩展性和可变性,同时简化了控制软件的开发过程,降低了开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制造系统 柔性制造系统控制软件 统一建模语言 扩展面向对象Petri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软阀逻辑回路在软体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慧 谭代彬 +1 位作者 张峰 赵宇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9-165,共7页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六足软体机器人步态控制的气动软阀逻辑回路,气动软阀逻辑回路由气动环形振荡器、三通双稳态软阀、手动控制器组成。由气动软阀组成的环形振荡回路可自主产生3组不同相位的气压振荡周期信号。对气动环形振荡回路振荡周...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六足软体机器人步态控制的气动软阀逻辑回路,气动软阀逻辑回路由气动环形振荡器、三通双稳态软阀、手动控制器组成。由气动软阀组成的环形振荡回路可自主产生3组不同相位的气压振荡周期信号。对气动环形振荡回路振荡周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建模与分析。整个气动软阀逻辑回路具有完全柔软性且不含任何电子元件,可应用于限制电子设备使用的环境,如:躲避电信号监测、对电火花敏感等极端环境。经测试,软体机器人在3种不同工况条件下运动的步态周期分别为T1≈3.02 s、T2≈4.10 s和T3≈4.96 s。气动软阀逻辑回路可控制六足软体机器人实现预期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体机器人 气动环形振荡器 气动软阀逻辑回路 步态控制 无电子化柔性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定向旋转坐标下的统一潮流控制器串联侧变流器解耦控制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玲玲 徐明忻 +2 位作者 钟诚 许云飞 赵立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7-33,68,共8页
文中分析电压定向旋转坐标系下UPFC系统串联侧变流器常规交叉解耦控制方法的有功、无功控制环路耦合问题,提出基于线路电流定向旋转坐标系下的新型交叉解耦控制策略,并采用双二阶广义积分开环相位测量方法加快电流相位测量速度。多场景... 文中分析电压定向旋转坐标系下UPFC系统串联侧变流器常规交叉解耦控制方法的有功、无功控制环路耦合问题,提出基于线路电流定向旋转坐标系下的新型交叉解耦控制策略,并采用双二阶广义积分开环相位测量方法加快电流相位测量速度。多场景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减弱UPFC系统有功、无功控制环路之间的耦合,提高潮流控制速度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交流控制系统 统一潮流控制 功率解耦控制 电流定向旋转坐标系 电流相位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surface control-backstepping based impedance control for 5-DOF flexible joint robots 被引量:5
10
作者 熊根良 谢宗武 +3 位作者 黄剑斌 刘宏 蒋再男 孙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4期807-815,共9页
A new impedance controller based on the dynamic surface control-backstepping technique to actualize the anticipant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tion of end-effector and the external torques was presented. Compar... A new impedance controller based on the dynamic surface control-backstepping technique to actualize the anticipant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tion of end-effector and the external torques was presented. Compar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backstepping method that has "explosion of terms" problem, the new proposed control system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technique and the backstepping. The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DSC) technique can resolve the "explosion of terms" problem that is caused by differential coefficient calculation in the model, and the problem can bring a complexity that will cause the backstepping method hardly to be applied to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especially to the multi-joint robot. Finally, the validity of the method was proved in the laboratory environment that was set up on the 5-DOF (degree of freedom) flexible joint robot. Tracking errors of DSC-backstepping impedance control that were 2.0 and 1.5 mm are better than those of backstepping impedance control which were 3.5 and 2.5 mm in directions X, Y in free space, respectively. And the anticipant Cartesian impedance behavior and compliant behavior were nchieved successfully as depicted theoret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tesian impedance control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BACKSTEPPING PPSeCo flexible joint robo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