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铋氧族化合物/碳纳米管复合物的柔性微型超级电容器
1
作者
陈龙
陈振宇
+3 位作者
曾旭
吴雨龙
郭雅妮
孙义民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7,共7页
以Bi(NO_(3))_(3)·5H_(2)O为原料,以羧基化碳纳米管为载体,通过水热分解在碳纳米管上生长Bi_(2)O_(3)晶体,进而使用硫代乙酰胺(TAA)和硒粉作为硫源和硒源制备Bi_(2)S_(3)和Bi_(2)Se_(3)晶体,得到了铋的氧族化合物与碳纳米管的复合...
以Bi(NO_(3))_(3)·5H_(2)O为原料,以羧基化碳纳米管为载体,通过水热分解在碳纳米管上生长Bi_(2)O_(3)晶体,进而使用硫代乙酰胺(TAA)和硒粉作为硫源和硒源制备Bi_(2)S_(3)和Bi_(2)Se_(3)晶体,得到了铋的氧族化合物与碳纳米管的复合物(Bi_(2)X_(3)/CNT,X=O,S,Se)。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叉指状硅橡胶基底,以Bi_(2)X_(3)/CNT为活性材料组装柔性芯片式微型超级电容器。研究表明,Bi_(2)O_(3)@CNT、Bi_(2)S_(3)@CNT和Bi_(2)Se_(3)@CNT在2 mA/cm^(2)的电流密度下面积比电容分别达805.5 mF/cm^(2)、1232.5 mF/cm^(2)和1556.8 mF/cm^(2),10000次循环伏安测试后电容保持率分别为83.2%、80.9%和90.0%。将三个微型电容器串联可使输出电压扩充至3倍,将三个微型电容并联则可在电位窗口不变的情况下获得3倍的容量,展现出优秀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的氧族化合物
碳纳米管
叉指状电极
柔性微型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铋氧族化合物/碳纳米管复合物的柔性微型超级电容器
1
作者
陈龙
陈振宇
曾旭
吴雨龙
郭雅妮
孙义民
机构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7,共7页
基金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BAD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504168)
武汉工程大学第15届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CX2023067)。
文摘
以Bi(NO_(3))_(3)·5H_(2)O为原料,以羧基化碳纳米管为载体,通过水热分解在碳纳米管上生长Bi_(2)O_(3)晶体,进而使用硫代乙酰胺(TAA)和硒粉作为硫源和硒源制备Bi_(2)S_(3)和Bi_(2)Se_(3)晶体,得到了铋的氧族化合物与碳纳米管的复合物(Bi_(2)X_(3)/CNT,X=O,S,Se)。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叉指状硅橡胶基底,以Bi_(2)X_(3)/CNT为活性材料组装柔性芯片式微型超级电容器。研究表明,Bi_(2)O_(3)@CNT、Bi_(2)S_(3)@CNT和Bi_(2)Se_(3)@CNT在2 mA/cm^(2)的电流密度下面积比电容分别达805.5 mF/cm^(2)、1232.5 mF/cm^(2)和1556.8 mF/cm^(2),10000次循环伏安测试后电容保持率分别为83.2%、80.9%和90.0%。将三个微型电容器串联可使输出电压扩充至3倍,将三个微型电容并联则可在电位窗口不变的情况下获得3倍的容量,展现出优秀的可扩展性。
关键词
铋的氧族化合物
碳纳米管
叉指状电极
柔性微型电容器
Keywords
bismuth chalcogenides
carbon nanotube
interdigital electrode
flexible micro-supercapacitor
分类号
TM53 [电气工程—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铋氧族化合物/碳纳米管复合物的柔性微型超级电容器
陈龙
陈振宇
曾旭
吴雨龙
郭雅妮
孙义民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