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阻式柔性应变传感纤维的手指姿态识别装置 被引量:4
1
作者 常龙飞 牛清正 +4 位作者 宋伟 唐振华 何青松 胡佳佳 胡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6-123,共8页
针对传统应变传感器柔顺性受限、与织物结合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可穿戴织物手指姿态识别装置。该装置的传感器为弹性硅橡胶和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的压阻式芯-鞘结构传感纤维柔性应变传感器,采用同轴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具有很好的可编织性... 针对传统应变传感器柔顺性受限、与织物结合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可穿戴织物手指姿态识别装置。该装置的传感器为弹性硅橡胶和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的压阻式芯-鞘结构传感纤维柔性应变传感器,采用同轴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具有很好的可编织性,拉伸应变可达300%,响应时间少于200 ms,可将其编织到织物手套的手指关节处,用于感知手指姿态;该装置的嵌入式控制系统采用基于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的单片机,用于采集处理手指姿态传感信号;该装置的识别显示系统采用发光二极管、无源蜂鸣器和有机发光显示屏等功能器件,用于手指姿态的识别显示。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手指姿态识别装置相比,该装置将柔性应变传感纤维、常规织物、单片机和功能器件集成在一起,具有舒适的可穿戴性,实现了呼吸灯、数字音乐和手语识别等移动便携式控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姿态识别装置 可穿戴织物 柔性应变传感纤维 嵌入式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张蕾 李博 高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44-54,共11页
在信息时代,传感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压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因其优良的柔韧性、可拉伸/弯曲性以及在异形物体表面的“随形”贴合性,在智能穿戴、人机交互、结构服役过程监测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压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一般有填充式、... 在信息时代,传感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压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因其优良的柔韧性、可拉伸/弯曲性以及在异形物体表面的“随形”贴合性,在智能穿戴、人机交互、结构服役过程监测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压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一般有填充式、夹层式和吸附式三种结构,三种结构在制备复杂程度、重复性及传感性能等方面均有差异。研究者们多采用传统方法实现结构构筑,但传统方法普遍存在操作复杂、成本高、重复性差等问题,而采用新兴的3D打印技术可以高效、高精度、可重复地构筑传感结构,赋予了传感器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构筑压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时需采用柔性基体材料和导电填料,构筑得到的传感器主要有裂纹扩展、导电网络断开和隧穿效应三种传感机制,传感机制的形成与传感器的微观结构和材料有关。另外,压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的传感性能通常通过灵敏度、传感范围、耐久性等参数来表征,而如何兼具多项优异性能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同时,压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的配套器件和技术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供电和信号传输方面。本文归纳了压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在材料选择、结构构筑、机理探索、性能优化、应用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压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展望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应变传感 压阻式 柔性基体 导电填料 机制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尾鳍结构集成应变式传感器研制
3
作者 宋仙钊 赵全亮 +2 位作者 王锦仁 张萌颖 何广平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7-244,278,共9页
随着新型驱动材料的快速发展,基于新型驱动材料致动器的微型机器鱼的研究逐渐增多。相比于传统电机驱动与螺旋桨推进的机器鱼,使用新型驱动材料及仿生推进机构,可以有效提高推进效率减弱噪声和尾流的产生。但同时仿生微小型机器鱼相比... 随着新型驱动材料的快速发展,基于新型驱动材料致动器的微型机器鱼的研究逐渐增多。相比于传统电机驱动与螺旋桨推进的机器鱼,使用新型驱动材料及仿生推进机构,可以有效提高推进效率减弱噪声和尾流的产生。但同时仿生微小型机器鱼相比于常规的水下机器人负载能力大大降低,为了使其能够实现水下信息探测功能,对搭载的传感器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尾鳍推进式机器鱼水下动力学信息感知问题,本文研制了2种新型仿生尾鳍结构-感知一体化集成的应变式传感器。经过实验验证,所研制的传感器实现了尾鳍在不同频率及摆角摆动时所受流体横向力变化的感知,测量结果还显示出尾鳍在摆动周期内的受力变化特征,结合尾鳍水动力模型实现了关键参数解算。本文研究可供后续尾鳍推进型仿生机器鱼的研制和动力学研究提供传感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机器鱼 结构-一体化 尾鳍 柔性应变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BS/纳米炭黑复合膜的电阻式应变传感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官正 肖学良 +1 位作者 丁富传 钱坤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15-1821,共7页
以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和炭黑纳米颗粒为原料,采用熔融共混-模压成型法制备了SEBS/纳米炭黑复合电阻式应变传感膜。实验中,研究了该薄膜的力学性能及其电阻应变的传感性能。力学测试表明,该复合应变传感膜具有优... 以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和炭黑纳米颗粒为原料,采用熔融共混-模压成型法制备了SEBS/纳米炭黑复合电阻式应变传感膜。实验中,研究了该薄膜的力学性能及其电阻应变的传感性能。力学测试表明,该复合应变传感膜具有优异的弹性力学特性,断裂伸长率达410.8%,断裂强度达2.5 MPa,经1 000次循环拉伸后,其形变率仅为3.0%。应变传感测试显示,随着复合膜拉伸倍率增大其电阻变化呈线性提高,并且动态拉伸电阻变化速率高于静态条件下的电阻变化速率。该复合应变传感膜应用于人体胳膊弯曲试验显示,可较为精准的记录胳膊弯曲量和弯曲次数,进而得知人体的运动活动量,在健身和康复等领域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应变传感材料 精度及稳定性 熔融共混-模压成型 性能分析 纳米掺杂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对石墨烯-水性聚氨酯体系分散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董荣珍 冯朝阳 +2 位作者 卫军 祝学真 刘晨语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988-2995,共8页
石墨烯的分散状态直接影响石墨烯-水性聚氨酯柔性应变传感元件的最终性能,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增强石墨烯在水性聚氨酯体系中的分散性,固定水性聚氨酯与石墨烯的复合质量比,改变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掺量,采用溶液共混法并结合超声分散工艺... 石墨烯的分散状态直接影响石墨烯-水性聚氨酯柔性应变传感元件的最终性能,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增强石墨烯在水性聚氨酯体系中的分散性,固定水性聚氨酯与石墨烯的复合质量比,改变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掺量,采用溶液共混法并结合超声分散工艺制备石墨烯-水性聚氨酯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复合导电膜。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扫描电镜对石墨烯在水性聚氨酯中的分散性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聚乙烯吡咯烷酮能够有效抑制石墨烯的团聚作用,从而提高石墨烯在水性聚氨酯中的分散性;随着聚乙烯吡咯烷酮掺量增加,石墨烯分散效果明显增强,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石墨烯的质量掺比(质量比)为3:1时石墨烯的分散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应变传感元件 石墨烯 水性聚氨酯 聚乙烯吡咯烷酮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MWCNTs/PDMS composites based flexible strain sensors
6
作者 GUO Deng-ji PAN Xu-dong HE H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3202-3212,共11页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CPCs)are widely used in the flexible strain sensors due to their simple fabrication process and controllable sensing properties.However,temperature has a significance impact on the strain...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CPCs)are widely used in the flexible strain sensors due to their simple fabrication process and controllable sensing properties.However,temperature has a significance impact on the strain sensing performance of CPCs.In this paper,the strain sensing characteristics of MWCNTs/PDMS composites under temperature loading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It was found that the sensitivit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the phenomenon of shoulder peak also decreased.Based on the theory of polymer mechanics,it was found that temperature could affect the conductive network by changing the motion degree of PDMS molecular chain,resulting in the change of sensing characteristics.Finally,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resistance against loading condition(strain and temperature),associated with the force−electrical equivalent relationship of composites,was established to discus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s well as the sensing mechanism.The result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as believed helpful for the further application of strain sensors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le strain sensors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 TEMPERATURE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