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桩体损伤的柔性基础下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桩体受力及破坏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俞建霖 王传伟 +2 位作者 谢逸敏 张甲林 龚晓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32-2440,共9页
为了模拟桩体局部损伤或破坏后的应力迁移,采用混凝土损伤模型实体单元,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柔性基础下刚性桩复合地基三维分析模型,研究路堤填筑及后期加载过程中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桩体的受力状态及破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损伤模型能较... 为了模拟桩体局部损伤或破坏后的应力迁移,采用混凝土损伤模型实体单元,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柔性基础下刚性桩复合地基三维分析模型,研究路堤填筑及后期加载过程中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桩体的受力状态及破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损伤模型能较好的模拟混凝土桩体受损后桩身刚度降低、内力重分布的过程;而线弹性桩体模型所得桩身弯矩偏大,桩身位移偏小;桩体所能承受的极限弯矩与其在复合地基中的位置有关,且与纯弯状态下的桩体极限弯矩有较大差异;路肩以外桩体破坏模式主要表现为拉弯和压弯破坏;路堤中心下方的桩体以承受竖向压力为主,桩体先破坏的可能性不大,其破坏往往是由于路堤边坡失稳后诱发产生的;复合地基中刚性桩发生受剪破坏的可能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基础 刚性桩复合地基 桩体损伤 受力特征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正交法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俞建霖 李坚卿 +1 位作者 吕文志 龚晓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478-3485,共8页
为研究柔性基础下桩体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能够考虑该种复合地基系统上下部共同作用、桩土界面上有相对滑移、同深度处桩间土沉降不等的解析解,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与系统荷载传递规律密切相关的桩土应力比、中性面位... 为研究柔性基础下桩体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能够考虑该种复合地基系统上下部共同作用、桩土界面上有相对滑移、同深度处桩间土沉降不等的解析解,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与系统荷载传递规律密切相关的桩土应力比、中性面位置和相关影响因素开展分析。正交分析结果表明:桩土应力比、中性面位置的均值分别为9.73和0.655,其可靠度为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5.075~30.162和0.554~0.756,系统中各影响因素对荷载传递规律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且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其中垫层模量、下卧层模量、桩间土模量对桩土应力比和中性面位置均有显著的影响,故必须重视对系统上下部共同作用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基础下桩体复合地基 荷载传递规律 正交试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连俊 丁桂伶 +2 位作者 刘升传 陈祥 沈宇鹏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17,共6页
针对铁路CFG桩复合地基上的铁路路堤为柔性基础的实际情况,运用数值分析和现场载荷试验,研究铁路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数值分析和现场载荷试验均表明,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中桩及桩间土的沉降和受力规律与刚性... 针对铁路CFG桩复合地基上的铁路路堤为柔性基础的实际情况,运用数值分析和现场载荷试验,研究铁路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数值分析和现场载荷试验均表明,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中桩及桩间土的沉降和受力规律与刚性基础差别较大,桩的荷载分担比差别也较大,故目前采用刚性基础的方法确定铁路柔性基础下的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是不合适的,而柔性载荷试验可以更好地反映铁路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的实际受力情况。因此,建议采用柔性载荷试验确定铁路柔性基础下的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地基 CFG桩复合地基 柔性基础 承载力 载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下部共同作用的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性状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俞建霖 荆子菁 +2 位作者 龚晓南 刘超 吕文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7-663,共7页
根据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的变形特征,将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分解为填土、垫层、复合地基、下卧层土体4部分。将4者作为一个共同作用的系统,假设桩土界面之间存在相对滑移且同一水平面上地基土沉降不同,考虑系统4部分交界面上的应力与变形... 根据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的变形特征,将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分解为填土、垫层、复合地基、下卧层土体4部分。将4者作为一个共同作用的系统,假设桩土界面之间存在相对滑移且同一水平面上地基土沉降不同,考虑系统4部分交界面上的应力与变形协调,通过对典型单元体的分析,推导了表征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性状的桩土应力比和沉降变形的求解公式。最后将工程实测结果和本文方法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基本一致,说明本文方法能较好反映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 解析解 荷载传递 相对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基础复合地基力学性状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云升 胡幼常 +1 位作者 丘作中 舒鄂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5-400,共6页
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考虑复合地基中各种材料的非线性特性,对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力学性状作了初步的数值模拟分析,找出了柔性基础复合地基桩土间的荷载分担、荷载沿深度变化和传递、桩土间相互作用、变形特性等力学性状的一些基本规律。
关键词 柔性基础 复合地基 有限元法 荷载传递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64
6
作者 李国维 杨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5-269,共5页
在复合地基设计中桩土应力比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通过揭普高速公路路堤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现场试验,获得了柔性基础下桩土应力比数值及其随荷载和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柔性基础下桩土应力比要比刚性基础下小得多... 在复合地基设计中桩土应力比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通过揭普高速公路路堤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现场试验,获得了柔性基础下桩土应力比数值及其随荷载和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柔性基础下桩土应力比要比刚性基础下小得多,它随荷载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呈波浪形变化,其研究成果可为路堤下复合地基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基础 刚性基础 复合地基 桩土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模型试验对比研究 被引量:85
7
作者 吴慧明 龚晓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1-84,共4页
通过设计和完成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模型对比试验 ,得出两者在桩体荷载集中系数、桩土荷载比、桩土应力比等方面的显著差异 ,并对两者的破坏机理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柔性基础 刚性基础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有效桩长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明 张可能 刘杰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23-26,共4页
采用Boussinesq和Geddes解的联合求解方法,得到了考虑复合地基中桩顶和桩间土顶荷载时复合地基中任意深度处附加应力的分布情况;并根据柔性桩、桩间土和复合地基沉降关系,得到了带垫层柔性桩复合地基有效桩长计算方法.试验和计算结果对... 采用Boussinesq和Geddes解的联合求解方法,得到了考虑复合地基中桩顶和桩间土顶荷载时复合地基中任意深度处附加应力的分布情况;并根据柔性桩、桩间土和复合地基沉降关系,得到了带垫层柔性桩复合地基有效桩长计算方法.试验和计算结果对比表明:由于考虑了桩间土顶压力、桩身刺入量变形等因素对复合地基有效桩长的影响,有效桩长计算结果同现场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有效桩长 柔性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基础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变形机理及其沉降分析方法 被引量:12
9
作者 曹文贵 赵聚才 +1 位作者 贺敏 王江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8-826,共9页
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其沉降分析是地基处理加固设计的重要依据。因此,首先结合柔性基础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点,通过深入研究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变形力学机理,将复合地基划分为碎石桩筋箍段、非筋... 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其沉降分析是地基处理加固设计的重要依据。因此,首先结合柔性基础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点,通过深入研究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变形力学机理,将复合地基划分为碎石桩筋箍段、非筋箍段和下卧层三部分,建立出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模型。然后,通过考虑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筋箍段桩土相对滑移和非筋箍段桩土径向变形即"鼓胀效应"特点,引入典型桩土单元分析模型,分别建立出碎石桩筋箍段和非筋箍段压缩变形计算方法,进而提出了柔性基础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新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并与实测值及现有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更能反映工程实际情况,克服了现有方法分析结果偏于危险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基础 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 沉降 桩土相对滑移 径向变形 碎石桩 筋箍段 非筋箍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基础下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8
10
作者 冯瑞玲 谢永利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66,共4页
通过现场实测及有限元计算,讨论了采用粉喷桩处理饱和黄土与淤泥质土所形成的复合地基,在柔性基础作用下,基础刚度及复合地基中的桩体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基础刚度有利于桩间土体承载力的发挥;桩体对饱和黄土承载力... 通过现场实测及有限元计算,讨论了采用粉喷桩处理饱和黄土与淤泥质土所形成的复合地基,在柔性基础作用下,基础刚度及复合地基中的桩体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基础刚度有利于桩间土体承载力的发挥;桩体对饱和黄土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大于对淤泥质土体承载力的影响程度。最后依据实测及有限元分析结果,在原有刚性基础下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基础刚度影响系数与桩间土体承载力提高系数,并给出了各影响系数的建议取值范围,使其适用于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基础 复合地基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雷金波 向东德 姜弘道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52,70,共5页
随着复合地基技术的广泛应用,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性状分析已有了一些相对完善的理论和方法,而对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性状分析在理论和方法上都还不成熟。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性状与基础刚度大小有很大关系,目前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研究仍... 随着复合地基技术的广泛应用,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性状分析已有了一些相对完善的理论和方法,而对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性状分析在理论和方法上都还不成熟。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性状与基础刚度大小有很大关系,目前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研究仍沿用了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理论假设,主要还处于数值模拟阶段,最后对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理论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柔性基础 刚性基础 基础刚度 荷载作用 性状分析 阶段 问题提出 理论 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加筋复合地基沉降分析方法 被引量:16
12
作者 曹文贵 杨泽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97-2004,共8页
碎石桩加筋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在深入研究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加筋复合地基变形力学机理的基础上,首先,依据碎石桩与桩周土相对滑移量的不同,将碎石桩加筋复合地基加固区区分为加筋区、非加筋塑性区和非加筋弹性区,从... 碎石桩加筋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在深入研究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加筋复合地基变形力学机理的基础上,首先,依据碎石桩与桩周土相对滑移量的不同,将碎石桩加筋复合地基加固区区分为加筋区、非加筋塑性区和非加筋弹性区,从而建立出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加筋复合地基沉降分析模型;然后,根据碎石桩加筋复合地基不同分区的变形力学机理,分别建立出相应的压缩变形分析方法,从而建立出了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加筋复合地基沉降分析新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反映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加筋复合地基桩土滑移的特征,而且能反映非加筋弹性区碎石桩侧向鼓胀对沉降分析的影响;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以及与现有相关沉降分析方法的比较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基础 碎石桩加筋复合地基 桩土相对滑移量 沉降 加筋区 非加筋塑性区 非加筋弹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方磊 谢永利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71,共5页
应用室内模型试验,对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桩间土应力、桩体轴向应力、桩顶应力进行了测试,研究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桩体轴向力在基础以下两倍桩径深度以内基本相等,从两倍桩径深度以下到有效桩长处,桩体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减... 应用室内模型试验,对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桩间土应力、桩体轴向应力、桩顶应力进行了测试,研究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桩体轴向力在基础以下两倍桩径深度以内基本相等,从两倍桩径深度以下到有效桩长处,桩体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桩土应力比随着桩底持力层强度的提高而增大,随着上部荷载的增加而逐渐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柔性基础 模型试验 桩土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基础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时亮 郑俊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03-105,共3页
结合工程试验及模型试验结果,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在柔性基础及刚性基础下的工作性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柔性基础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刚性基础 柔性基础 复合地基 工作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理论在某事故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文志 俞建霖 龚晓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72-779,共8页
针对某钢厂原料场地基局部地段出现的问题,按刚性、柔性基础分别复核原设计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并按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理,分析事故原因;在此基础上,采用"半刚性垫层"、"长短桩复合地基"和"复合挡墙... 针对某钢厂原料场地基局部地段出现的问题,按刚性、柔性基础分别复核原设计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并按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理,分析事故原因;在此基础上,采用"半刚性垫层"、"长短桩复合地基"和"复合挡墙"3种措施进行二次加固。全过程监测结果表明:二次加固处理措施效果明显,原料场安全达到预定堆高;本工程处理方法对诸如深厚软土地区高填方的公路与铁路路堤、土石坝、原料场、储油罐等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理论研究、工程设计和事故处理等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基础 长短桩复合地基 复合挡墙 半刚性垫层 高压旋喷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沉降特性分析
16
作者 侯春娇 张爱军 +1 位作者 任文渊 李坤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7-61,共5页
探究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及规律,为以沉降控制的高填方堤坝下复合地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以某路堤下复合地基为例,通过在桩土之间设置接触单元来考虑桩土间的相对位移,用"单元生死"技术模拟复合地基施工过程,运... 探究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及规律,为以沉降控制的高填方堤坝下复合地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以某路堤下复合地基为例,通过在桩土之间设置接触单元来考虑桩土间的相对位移,用"单元生死"技术模拟复合地基施工过程,运用ADINA软件对复合地基进行了沉降特性有限元分析。在不加载情况下,将数值计算的沉降结果与实际测量的沉降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预测了加载情况下,地基沉降的进一步发展规律,考虑了桩土模量比、垫层和基础、施工工序对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运行荷载下地基沉降规律与不加载时基本一致;垫层有协调桩土沉降的作用;不同施工工序下地基沉降规律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对于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应设置0.2~0.3m的垫层,使桩体模量比n为10~50,采用"先土后桩"的施工工序以满足沉降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 沉降特性 桩土模量比 施工工序 工后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基础下不排水桩复合地基固结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银川 杨涛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0-566,共7页
考虑柔性基础下不排水桩复合地基中桩–土非等应变特性,推导出变荷载下不排水桩复合地基桩间土平均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控制微分方程和求解条件。通过函数变换,基于变荷载下天然地基一维固结理论建立了相应的固结解析解,包括复合地基和桩... 考虑柔性基础下不排水桩复合地基中桩–土非等应变特性,推导出变荷载下不排水桩复合地基桩间土平均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控制微分方程和求解条件。通过函数变换,基于变荷载下天然地基一维固结理论建立了相应的固结解析解,包括复合地基和桩间土中的平均超静孔隙水压力解答和复合地基整体平均固结度解答。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验证了固结解析解的合理性,并与现有的固结度解析解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固结度解析解与数值模拟的结果较为吻合,计算精度高于现有的固结计算模型。采用基于等应变假设的固结计算模型分析路堤下不排水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计算结果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排水桩 复合地基 固结 解析解 柔性基础 路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刚度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孙训海 许力和 +2 位作者 李艳霞 佟建兴 雷晓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0-855,共6页
结合甲醇储罐基础的现场试验,对不同基础刚度条件下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和桩、土荷载分担比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基础刚度对桩、土承载力的发挥和荷载分担比具有显著的影响,在给定褥垫厚度、相同桩长、相同桩距条件下... 结合甲醇储罐基础的现场试验,对不同基础刚度条件下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和桩、土荷载分担比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基础刚度对桩、土承载力的发挥和荷载分担比具有显著的影响,在给定褥垫厚度、相同桩长、相同桩距条件下,基础刚度较大的桩承载力能充分发挥,柔性基础条件下桩间土承载力能充分发挥,桩承载力发挥很少。基础刚度较大的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桩荷载分担比比柔性基础桩荷载分担比大,而柔性基础土荷载分担比比刚性基础土荷载分担比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复合地基 基础刚度 柔性基础 发挥系数 褥垫 分担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堤荷载下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性状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曾开华 俞建霖 龚晓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目前在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设计中仍沿用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设计理论,因而造成实测值与设计值相差甚远.本文通过某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进行的现场试验,对路堤柔性基础下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测试的项目包... 目前在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设计中仍沿用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设计理论,因而造成实测值与设计值相差甚远.本文通过某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进行的现场试验,对路堤柔性基础下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测试的项目包括桩土应力、桩土表面沉降、分层沉降、侧向变形等.研究结果表明:在柔性基础下这种复合地基可发挥桩间土的承载能力,其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大;另外,实测的沉降量比按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理论计算的沉降量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 低强度混凝土桩 复合地基 柔性基础 软土地基 沉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被引量:9
20
作者 林志强 黄伟达 +1 位作者 姜彦彬 钟贵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5-191,共7页
依托某水泥砂浆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工程质量事故实例,开展现场调查及地基变形监测工作。根据在柔性基础下长短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对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避免类似工程质量事故的预防措施... 依托某水泥砂浆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工程质量事故实例,开展现场调查及地基变形监测工作。根据在柔性基础下长短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对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避免类似工程质量事故的预防措施。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在大面积堆土荷载作用下桩周软土固结沉降,将主要产生两种地基处理失效模式:如果桩端悬浮在软土层中,桩端将发生向下刺入变形,桩周软土发生塑性变形或塑性破坏,地基处理失效;如果桩端落在硬土层上,桩体将先发生破坏,然后桩周软土破坏,地基处理失效;在大面积堆土荷载作用下桩周软土固结沉降且桩端悬浮在软土层中是本工程质量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基处理工程的设计人员及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桩复合地基 工程质量事故 原因分析 荷载传递机理 柔性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