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织物型离电式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蕊 叶苏娴 +1 位作者 王建 邹专勇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1,共9页
针对传统的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灵敏度较低且不透气的问题,制备了一种采用碳纳米管修饰的非织造布为电极层,离子液体处理的非织造布为介电层的透气性全织物型离电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全自动单一纤维接触角测量仪和全自... 针对传统的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灵敏度较低且不透气的问题,制备了一种采用碳纳米管修饰的非织造布为电极层,离子液体处理的非织造布为介电层的透气性全织物型离电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全自动单一纤维接触角测量仪和全自动透气性测试仪等表征与分析电极层和介电层。结果表明:全织物型离电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在低压范围(0~1.19 kPa)内的灵敏度高达2.89 kPa-1,具有0~224 kPa较宽的感测范围,较短的响应时间(50 ms),在超过1000次施压循环后仍然保持较稳定的相对电容变化;此外,还具有较好的透气率(225 mm/s)和超疏水性,其水接触角为159.5°。全织物型离电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对人体关节运动具有优异的识别能力,在运动监测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压力传感器 离电式柔性压力传感器 非织造布 碳纳米管 运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修饰家蚕平板丝开发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性能研究
2
作者 刘嘉琪 刘凡 +1 位作者 王胜男 李智 《蚕学通讯》 2025年第1期82-90,共9页
为开发兼具宽量程和高精度的柔性压力传感器,本研究以家蚕平板丝为基底材料,通过不同方式的脱胶处理,以优化平板丝结构和表面特性,再采用气-液界面聚合法在脱胶处理后的平板丝表面原位生长聚苯胺(PANI),制备出聚苯胺/平板丝复合膜,并进... 为开发兼具宽量程和高精度的柔性压力传感器,本研究以家蚕平板丝为基底材料,通过不同方式的脱胶处理,以优化平板丝结构和表面特性,再采用气-液界面聚合法在脱胶处理后的平板丝表面原位生长聚苯胺(PANI),制备出聚苯胺/平板丝复合膜,并进一步组装成柔性压阻式传感器。结果表明:在制备的4种柔性压力传感器中,高温去离子水浴脱胶后的平板丝结合聚苯胺(PBFSC)制备的传感器展现出最优的综合性能,具有较宽的线性检测范围(0.342 80 kPa~39.942 30 kPa),灵敏度可达0.127 99 kPa^(-1)。本研究基于家蚕平板丝开发的柔性传感器在人体运动监测、信息加密通讯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压力传感器 平板丝 聚苯胺 气-液界面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语音识别的柔性压力传感器
3
作者 黄梦涛 陈贵才 +1 位作者 王震江 李晓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5-660,共6页
柔性压力传感器因其在可穿戴人机设备中的应用潜力而备受关注。然而,如何采用简单、环保且经济高效的制造工艺来制备这类传感器仍面临挑战。本研究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物理交联的聚乳酸(PLA)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复合材料构筑为纳米纤... 柔性压力传感器因其在可穿戴人机设备中的应用潜力而备受关注。然而,如何采用简单、环保且经济高效的制造工艺来制备这类传感器仍面临挑战。本研究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物理交联的聚乳酸(PLA)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复合材料构筑为纳米纤维网络。静电纺丝纤维因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和孔隙互连性,是制备柔性压力传感器压敏层的理想选择。通过对PLA/MWCNTs的重量比进行优化,本研究开发出一种高灵敏度的压阻式柔性压力传感器,以语音识别为应用方向。在0.59~0.88 kPa的压力范围内,该传感器表现出192.5 kPa^(-1)的高灵敏度,响应时间为68 ms,恢复时间为56 ms,不仅能够有效识别发声时产生的微小压力变化,还能在较大压力范围内实现稳定的响应平台。将柔性压力传感器贴附在志愿者喉部,对单词朗读及吞咽动作的信号检测结果表明,每个动作都能显示良好的重复特性曲线,证实了该柔性压力传感器在语音识别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识别 静电纺丝 压阻式 柔性压力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控溅射技术的微结构柔性压力传感器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士斌 钱磊 +3 位作者 王培力 秦治伟 牛世聪 朱志浩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4-107,共4页
目前,探索制备流程简单、成本较低且性能优异的可穿戴应变传感器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使用模具成型法制备具有微观结构的传感器基底,并结合磁控溅射技术构造导电薄膜,制备出一种新型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 目前,探索制备流程简单、成本较低且性能优异的可穿戴应变传感器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使用模具成型法制备具有微观结构的传感器基底,并结合磁控溅射技术构造导电薄膜,制备出一种新型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有利于基底与导电材料的结合,使传感器具有更大的形变潜力。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0~500 Pa的灵敏度为2.37 kPa^(-1)),且具有迅速的响应恢复时间(约250 ms)、良好的耐久性(1000次循环试验)以及极低的最小响应限度(约1.5 Pa)。同时,该传感器能够用于进行人体状态监测,能检测出心跳、脉搏等微弱的生理信号,证明了该柔性压力传感器在智能可穿戴设备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压力传感器 磁控溅射 微结构 人体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可穿戴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宿荣芳 文心仪 +1 位作者 王俊 苏业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108,共11页
柔性压力传感器可以附着在人体皮肤感知外界压力信号,且具有传感范围广、响应时间短、灵敏度和耐久性高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皮肤和人机交互等领域。柔性压力传感器通常由柔性基底、活性材料、导电电极组成。其中,一种或多种活... 柔性压力传感器可以附着在人体皮肤感知外界压力信号,且具有传感范围广、响应时间短、灵敏度和耐久性高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皮肤和人机交互等领域。柔性压力传感器通常由柔性基底、活性材料、导电电极组成。其中,一种或多种活性材料通过与柔性基底复合形成传感材料,其受外界刺激产生的变形会引起阻值等变化,进而实现传感功能。此外,通过引入微结构可增加传感材料的可压缩性以及对微小压力的敏感度,提升传感性能。本文围绕薄膜和织物两类基底,综述了在其中掺杂碳基、金属基与黑磷基等活性材料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研究,重点论述了不同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机电性能与应用场景,总结了各类传感器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智能可穿戴柔性压力传感器如何实现宽范围压力检测、商业化以及制作流程无毒化与长时期生物相容性实验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可穿戴 柔性压力传感器 活性材料 柔性基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基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嘉琪 汪宇佳 +2 位作者 王胜男 代方银 李智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2,共9页
蚕丝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易加工性等,是应用于柔性电子领域的理想柔性基底材料。本文通过气液界面聚合法,在蚕丝织物、平板丝和静电纺丝素膜三种蚕丝材料表面实现聚苯胺的原位生长,成功制备出以聚苯胺为活性导电介质的柔... 蚕丝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易加工性等,是应用于柔性电子领域的理想柔性基底材料。本文通过气液界面聚合法,在蚕丝织物、平板丝和静电纺丝素膜三种蚕丝材料表面实现聚苯胺的原位生长,成功制备出以聚苯胺为活性导电介质的柔性基材,并将其组装成柔性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这为开发高性能、安全可靠和轻质便携的可穿戴电子产品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结果表明:三种蚕丝基柔性压力传感器中,蚕丝织物聚苯胺传感器具有最大的压力检测范围(16.27~504.79 kPa),拉伸变形可达20%,灵敏度仅为0.00129 kPa^(-1);静电纺丝素膜聚苯胺传感器灵敏度最高(0.01376 kPa^(-1)),但拉伸变形能力差,仅可拉伸2.3%;平板丝聚苯胺传感器压力检测灵敏度略高于蚕丝织物聚苯胺传感器,达到0.00134 kPa^(-1),线性检测范围为9.8~87.6 kPa。本文研究开发的蚕丝基柔性压力传感器在运动检测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织物 平板丝 静电纺丝素膜 聚苯胺 气液界面结合 柔性压力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人体运动监测的微球结构柔性压力传感器 被引量:7
7
作者 宋锐 罗海军 王雪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86,共4页
针对微结构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工艺复杂和高灵敏度压力区间小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米(μm)级金属铜(Cu)微球结构的柔性可穿戴式压力传感器,用于人体运动信号的个性化监测。该传感器利用Cu微球的高导电性及其丰富的表面形态在硅胶... 针对微结构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工艺复杂和高灵敏度压力区间小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米(μm)级金属铜(Cu)微球结构的柔性可穿戴式压力传感器,用于人体运动信号的个性化监测。该传感器利用Cu微球的高导电性及其丰富的表面形态在硅胶表面构造了一层独特的摩擦结构,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进行摩擦,增大了摩擦系数,提高了灵敏度和稳定性。柔性材料的应用使其能够适应人体皮肤曲面,实现高效的压力检测。该传感器具有28.7 nA/kPa的压力灵敏度,能响应0~20 Hz压力,并且在工作1000个周期后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压力传感器 微米级金属铜 微球结构 可穿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Xene增强的无纺布医用柔性压力传感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诗淇 高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7-119,123,共4页
随着对健康监测需求的日益增长,非侵入性和实时生理监测的可穿戴柔性传感器开发成为了研究热点。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方法,用于开发可穿戴柔性传感器。该方法采用环境友好且成本效益高的无纺布作为基材,通过简易的浸涂工艺,结合无纺布的自... 随着对健康监测需求的日益增长,非侵入性和实时生理监测的可穿戴柔性传感器开发成为了研究热点。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方法,用于开发可穿戴柔性传感器。该方法采用环境友好且成本效益高的无纺布作为基材,通过简易的浸涂工艺,结合无纺布的自然微结构与MXene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成功制备了MXene改性的无纺布作为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敏感层。这种柔性压力传感器工作稳定,传感范围广,在0~150kPa的压力工作范围内具备超高灵敏度(S1=0.5 kPa^(-1)和S2=1.12 kPa^(-1)),同时具有约25 ms和50ms的快速响应时间和释放时间。该传感器能够精确捕捉人体腕部的桡动脉脉搏信号,在医疗保健、体育训练和机器人技术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并为低成本、环保型传感器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纺布 MXene 柔性压力传感器 脉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孝喆 高荣科 于连栋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8-243,共6页
该文通过石墨柔性压力传感器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习了先进的柔性传感器设计理念,并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创作。该课程设计涉及电子工程、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知识,着重开展了石墨柔性压力传感器、电阻检测与控制电路以及... 该文通过石墨柔性压力传感器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习了先进的柔性传感器设计理念,并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创作。该课程设计涉及电子工程、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知识,着重开展了石墨柔性压力传感器、电阻检测与控制电路以及数值模拟上位机三大模块的设计。这一课程设置符合智能感知工程新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感知工程 传感器课程设计 柔性压力传感器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丝头端柔性压力传感器设计及灵敏度分析
10
作者 张立品 彭瀚旻 唐雄峰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6-1200,1250,1251,共7页
为了感知血管介入手术时导丝头端与血管壁的接触力大小,通过分析导电复合高分子材料的传感机理,研制了一种以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carboxylat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简称COOH-SWCNTs)为导电填料的压阻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安装... 为了感知血管介入手术时导丝头端与血管壁的接触力大小,通过分析导电复合高分子材料的传感机理,研制了一种以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carboxylat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简称COOH-SWCNTs)为导电填料的压阻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导丝头端,其外径为1.8 mm,长度为5 mm,具有尺寸小、灵敏度高的优点。首先,通过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压阻的灵敏度仿真计算模型;其次,搭建了实验平台测试其灵敏度曲线,对传感器进行标定;最后,建立了血管介入手术过程的仿体模型,测量了导丝介入时头端与血管壁的接触力变化值。仿真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为2.05×104Ω/N,量程为1 N,在导丝介入血管的过程中,导丝头端与血管壁的最大接触力不超过0.5 N,能够有效感知血管介入时导丝头端与血管壁动态的接触情况,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力反馈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丝 力感知 压阻式柔性压力传感器 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 血管介入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均匀分布微结构的柔性压力传感器性能调控
11
作者 颜黄苹 李远哲 +2 位作者 王子俊 周锐 尹靖博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1-251,共11页
[目的]为了适应柔性压力传感器面向特定应用的定制化设计需求,提出一种基于非均匀分布微结构的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开展传感器性能调控研究.[方法]首先,基于敏感层微结构非均匀分布方式,提出一种灵敏度预测模型,并通过与实际测试结果... [目的]为了适应柔性压力传感器面向特定应用的定制化设计需求,提出一种基于非均匀分布微结构的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开展传感器性能调控研究.[方法]首先,基于敏感层微结构非均匀分布方式,提出一种灵敏度预测模型,并通过与实际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其次,研究当介电层微结构为微圆台时,不同微圆台顶面半径、高度、底面半径等几何参数以及次级微结构对传感器灵敏度和线性范围的影响.最后,基于该调控方法制备了综合性能良好的多级非均匀微结构分布的柔性压力传感器,进行性能测试与应用测试.[结果]非均匀分布微结构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与微结构的分布及几何参数密切相关.通过对微结构分布的调控可筛选出具有最优灵敏度的传感器,对敏感层微结构几何参数的调控可实现对柔性压力传感器性能的调控.[结论]该性能调控方法对面向特定应用的传感器定制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压力传感器 非均匀分布 微结构 性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材料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何崟 周艺颖 +3 位作者 刘皓 孙可可 李晓久 王晓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664-2671,共8页
柔性压力传感器作为可穿戴电子技术的核心器件,近几年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高精度碳材料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包括介绍其传感机理、主要材料(基底材料、活性材料、电极材料)、性能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以及在人体运动和... 柔性压力传感器作为可穿戴电子技术的核心器件,近几年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高精度碳材料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包括介绍其传感机理、主要材料(基底材料、活性材料、电极材料)、性能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以及在人体运动和健康监测等方面的最新应用。提出以碳基微纳米材料,如炭黑、石墨、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为感应活性材料的柔性压力传感器主要采用压阻和电容式传感机制,其具有高灵敏度和稳定性、宽线性和快速响应等特点,并能够通过控制碳材料的含量或结构来提高传感器性能。但低成本、高性能、低能耗和自驱动仍然是柔性传感器所面临的挑战,新型传感机制、新材料功能化以及柔性器件的整合技术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材料 纳米材料 复合材料 碳材料 柔性压力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结构对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全勇 魏雄邦 +5 位作者 肖伦 吴涛 庞韩英 吴双红 陈志 蒋亚东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7-340,共4页
设计制备出三明治结构的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该传感器以银纳米线为电极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柔性衬底,同时采用毛面玻璃和光面玻璃分别作为柔性衬底的制备模板,制备出微纳结构和平面结构的PDMS薄膜。然后... 设计制备出三明治结构的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该传感器以银纳米线为电极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柔性衬底,同时采用毛面玻璃和光面玻璃分别作为柔性衬底的制备模板,制备出微纳结构和平面结构的PDMS薄膜。然后采用喷涂法制备Ag NWs/PDMS复合电极,以另外一层PDMS为介电层,将两电极面对面封装,得到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最后系统研究了传感器的电极微纳结构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具有微纳结构的AgNWs/PDMS复合薄膜传感器的灵敏度为1.0 k Pa^(-1),而平面结构的Ag NWs/PDMS复合薄膜传感器的灵敏度为0.6 k Pa^(-1),由此可知具有微纳结构的柔性衬底能够显著提高器件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压力传感器 微纳结构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银纳米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及其信号采集系统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朱银龙 华超 +3 位作者 苏晓芳 耿令波 胡志强 苏海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00-405,413,共7页
为提高机器人人机交互的安全性,选用新型智能材料——电活性聚合物材料(Electroactive polymer,EAP)作为传感器阵列单元的敏感材料,设计一种4×4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及其信号采集系统。建立压力传感器输入输出数学模型,给出采用双三... 为提高机器人人机交互的安全性,选用新型智能材料——电活性聚合物材料(Electroactive polymer,EAP)作为传感器阵列单元的敏感材料,设计一种4×4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及其信号采集系统。建立压力传感器输入输出数学模型,给出采用双三次插值法提高力觉信息量的方法,并制作了传感器试验样机,最后利用标定试验和应用试验验证了该传感器阵列的可行性、准确性和实用性。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传感器电容理论值与测量值相差约0.01 pF,测量结果与理论结果吻合。在量程0~6 N内,最大灵敏度为0.1343 pF/N,重复性指标为28.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压力传感器 电活性聚合物材料 敏感材料 电容数字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压力传感器在呼吸气流检测中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邹文 赵翠莲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17期153-158,共6页
针对适用于家庭呼吸监测的呼吸气流直接检测装置中使用的各种压力传感器的性能优劣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柔性基底的电阻和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比较实验,使用金属柔性应变片和聚偏氟乙烯柔性薄膜,搭建悬臂梁结构的实验装置,比较了上述2种小... 针对适用于家庭呼吸监测的呼吸气流直接检测装置中使用的各种压力传感器的性能优劣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柔性基底的电阻和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比较实验,使用金属柔性应变片和聚偏氟乙烯柔性薄膜,搭建悬臂梁结构的实验装置,比较了上述2种小尺寸柔性压力传感器在检测人体呼吸频率准确性和识别不同呼吸气流程度上的性能优劣。结果表明2种传感器都能检测不同的呼吸频率与呼吸程度的气流,但压电式传感器在呼吸气流检测方面优于电阻式传感器,为家庭便携式呼吸信号检测装置的传感器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压力传感器 呼吸气流 可穿戴 悬臂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杠杆式柔性压力传感器标定装置研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同志学 曹恒源 +2 位作者 闫观海 李晨宇 张学锋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3-127,142,共6页
针对现有柔性压力传感器标定装置及方法存在精度差、结构复杂且不易操作等问题,设计并搭建一种杠杆式标定装置。采用STM32和增量式PID算法作为微处理器和控制算法,实现标定装置中步进电机角度和速度控制。通过步进电机转动调节配重的位... 针对现有柔性压力传感器标定装置及方法存在精度差、结构复杂且不易操作等问题,设计并搭建一种杠杆式标定装置。采用STM32和增量式PID算法作为微处理器和控制算法,实现标定装置中步进电机角度和速度控制。通过步进电机转动调节配重的位置,从而利用杠杆原理对施加在标定对象上的载荷进行调节。通过这种间接加压方式,可对标定对象进行高精度压力加载。实验表明:研制的杠杆式标定装置可在0~20 N量程内,20 s内达到期望压力值且测量误差保持在±0.01 N,具有高精度压力加载、操作简单等特点,可用于高质量、高效率的柔性压力传感器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压力传感器 杠杆式标定装置 间接加压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TrFE)纳米纤维薄膜的柔性压力传感器 被引量:8
17
作者 任广义 蔡凡一 +1 位作者 郑建明 徐春叶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9-113,共5页
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偏氟乙烯和三氟乙烯的共聚物(P(VDF-TrFE))纳米纤维薄膜。通过P(VDF-TrFE)纳米纤维薄膜和柔性电极的结合,设计制作了一种针对医疗和服饰等领域应用的新型柔性压力传感器。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 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偏氟乙烯和三氟乙烯的共聚物(P(VDF-TrFE))纳米纤维薄膜。通过P(VDF-TrFE)纳米纤维薄膜和柔性电极的结合,设计制作了一种针对医疗和服饰等领域应用的新型柔性压力传感器。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的方法分别对P(VDF-TrFE)纳米纤维的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自制的测试系统获得了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结果表明:静电纺丝得到的纳米纤维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β相结晶含量,其中P(VDF-TrFE)(n(VDF)/n(TrFE)=77/23)纳米纤维的β相结晶含量达到了51.3%,同时这种纳米纤维薄膜具有柔软、透气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基于电纺纳米纤维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响应性能。P(VDF-TrFE)(n(VDF)/n(TrFE)=77/23)压力传感器具有最高为60.5mV/N的灵敏度,接近于其塑性薄膜传感器,但塑性薄膜传感器的柔软性和透气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TrFE) 纳米纤维 压电材料 柔性压力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的性能优化原理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田玉玉 何韧 +2 位作者 吴菊英 钟卫洲 张凯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9-22,共14页
作为可穿戴电子器件的重要分支,柔性压力传感器在人机交互、健康监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新型材料与新的器件制备策略的不断开发,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力学与电学性能不断被优化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相较于其他传感器,电容式... 作为可穿戴电子器件的重要分支,柔性压力传感器在人机交互、健康监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新型材料与新的器件制备策略的不断开发,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力学与电学性能不断被优化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相较于其他传感器,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功耗低、响应快的优势。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的性能优化主要通过改变器件的结构参数来实现,如电极有效正对面积、电极间距、有效介电常数等。主要方法策略包括新型纳米材料的应用、新型微结构设计和新型复合材料的开发。主要优化原理有四种:(1)通过改变电极表面粗糙度来改变电极有效正对面积;(2)在电极或介电层中引入空气层以降低弹性模量;(3)在介电层中引入空气或高介电常数材料来改变有效介电常数;(4)通过复合材料在介电层中形成微电容以改变总体电容变化。在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的性能优化研究中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即高灵敏度与宽检测范围之间总是存在一种制约关系。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尤其是低压范围,灵敏度提升往往会使器件较易达到压缩饱和而使检测范围有限,即线性度较差。近年来,研究者们着眼于高灵敏度与宽检测范围之间的制约问题,对介电层的梯度结构设计及混合响应机制进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保证高灵敏度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了器件的检测范围。然而,迟滞、稳定性及阵列优化仍是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面向实际应用时存在的问题。本文系统归纳了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的性能优化原理,分别对电极和介电层的结构设计与材料优化方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在性能优化研究中面临的难题,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设计和制备满足应用需求条件的高性能柔性压力传感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压力传感器 电容式 微结构设计 复合材料 多级结构 混合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MS海绵介质层的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瞳 王瑞荣 李晓红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8-531,共4页
柔性压力传感器以其低成本和大的检测范围等优势广泛的应用于电子皮肤和可穿戴传感器领域。本文通过在PDMS中填充碳酸氢铵材料,制备了大面积高密度具有微观结构的PDMS海绵介质层,通过简易的方法完成了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制备。与以往的柔... 柔性压力传感器以其低成本和大的检测范围等优势广泛的应用于电子皮肤和可穿戴传感器领域。本文通过在PDMS中填充碳酸氢铵材料,制备了大面积高密度具有微观结构的PDMS海绵介质层,通过简易的方法完成了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制备。与以往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相比,制备的PDMS海绵介质层由于气孔的存在更容易在受到压力时发生形变,拥有高的灵敏度(0.23 kPa^(-1))、大的检测范围(0~50 kPa)、稳定的重复性(>1 000循环)以及快的响应时间(<150 ms)。通过对不同厚度、不同大小的PDMS海绵介质层进行测试,利用厚度为1.5 mm,大小为8 mm×8 mm的PDMS海绵作为压力传感器的介质层实现了力的实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压力传感器 PDMS海绵 电容式 灵敏度 电子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压力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海艳 李延斌 +2 位作者 熊继军 陈晓勇 罗铭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01-2704,共4页
简单介绍了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特点,着重阐述了柔性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的三种形式及常用的柔性材料,综述了其在人工电子皮肤、智能服装、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应用,最后指出了柔性压力传感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柔性压力传感器 研究进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