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嵌套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多类型柔性交流输电系统优化配置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巍 向铁元 +3 位作者 陈红坤 上官海洋 袁田 陶玉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90-1598,共9页
以投资费用最小和系统可用输电能力(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ATC)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多类型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FACTS)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考虑了多个约束条件。提出一种嵌套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 以投资费用最小和系统可用输电能力(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ATC)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多类型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FACTS)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考虑了多个约束条件。提出一种嵌套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该多约束非线性N-P困难问题的Pareto解集,该算法的外层用于计算多目标优化问题,内层用于计算系统的可用输电能力和静态电压稳定指标。结果表明不考虑其他因素时,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TCSC)是最合理的配置选择;当FACTS安装数量有限时,相比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和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多种FACTS设备混合安装可以在经济上和效果上取得较好的平衡;若电网在有限投资水平下需要较高的可用输电裕量,应首先考虑并联型和串联型FACTS混合安装的方案。在IEEE-14节点中对所提方法进行的验证表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可以同时确定FACTS的安装类型、安装地点和补偿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选址定容 嵌套粒子群算法 可用输电能力 静态电压稳定性 PARETO解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增益矩阵方法在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多变量控制器交互影响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2
作者 张鹏翔 曹一家 +1 位作者 王海风 程时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1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分析FACTS多个控制回路之间交互影响的新方法:改进相对增益矩阵(Relative gain array,RGA)方法,使其可对合成控制系统不同控制过程之间的交互影响进行分析,以利于设计人员通过考察各输入对输出变量的影响程度,选取控制变量与... 提出了一种分析FACTS多个控制回路之间交互影响的新方法:改进相对增益矩阵(Relative gain array,RGA)方法,使其可对合成控制系统不同控制过程之间的交互影响进行分析,以利于设计人员通过考察各输入对输出变量的影响程度,选取控制变量与被控量之间的最佳搭配。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将其用于指导FACTS阻尼控制器的设计。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UPFC阻尼控制器附加回路的选取,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多变量控制器 相对增益矩阵方法 电力系统 电力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设备对电力系统暂态失稳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立 鲁宗相 +1 位作者 周双喜 邱阿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6,共6页
分析了现有暂态稳定分析方法的缺点,建立了3种典型的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设备的控制策略和暂态稳定分析模型。基于概率风险评估理论,在考虑各种随机因素的前提下,采用蒙特卡洛仿真方法对加入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设备前后的系统暂态失稳风险进... 分析了现有暂态稳定分析方法的缺点,建立了3种典型的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设备的控制策略和暂态稳定分析模型。基于概率风险评估理论,在考虑各种随机因素的前提下,采用蒙特卡洛仿真方法对加入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设备前后的系统暂态失稳风险进行了评估。以切机风险为指标,给出了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设备安装位置的选择方法,对柔性交流输电系统中不同类型的设备配置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种随机因素对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设备效果的影响。RTS79系统的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暂态失稳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源换流器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在柔性交流输电系统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高燃 贾凤鸣 +3 位作者 廖羽晗 束畅 朱雨晨 陈鹏程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17,共8页
随着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成本降低和技术不断成熟,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技术在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FACTS)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笔者首先介绍了VSC拓扑的发展及相应PWM控制策略,随... 随着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成本降低和技术不断成熟,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技术在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FACTS)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笔者首先介绍了VSC拓扑的发展及相应PWM控制策略,随后着重比较了两种在高压大容量领域优势明显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介绍了它们在FACTS领域的最新应用,并对其未来可能的应用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VSC)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 PWM控制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柔性交流输电系统静止串行补偿器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宁改娣 王跃 +2 位作者 王兆安 龙云 肖国春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58,共4页
分布式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是FACTS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该技术通过将大量静止串行补偿器分布挂在电力传输线上实现对传输网络的潮流控制,减轻拥塞,限制环流,增大电力传输能力。本文对这种分布式静止串行补偿器的结构及原理做了简要介绍,设... 分布式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是FACTS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该技术通过将大量静止串行补偿器分布挂在电力传输线上实现对传输网络的潮流控制,减轻拥塞,限制环流,增大电力传输能力。本文对这种分布式静止串行补偿器的结构及原理做了简要介绍,设计了基于有源可变电感的分布式静止串行补偿器。仿真和实验表明,该补偿器具有良好的潮流控制作用,结构特点满足分布式FACTS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分布式FACTS 补偿器 潮流控制 电力传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芳 郭力 +1 位作者 孔祥玉 沈勇环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76,共6页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课程体系复杂,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基本理论课堂讲授时较为抽象和深奥,而实验教学是深化和延伸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据此提出了"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对该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课程体系复杂,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基本理论课堂讲授时较为抽象和深奥,而实验教学是深化和延伸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据此提出了"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对该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实践。针对并联型补偿器这个FACTS控制器中的重要内容,设计了2个综合性实验和1个创新性实验。本次实验教学改革具有实验项目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实验课程系统化等特点,并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其实验教学改革实践的具体内容可对其他兄弟院校的"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实验教学改革 并联型补偿器 静止同步补偿器 静止无功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装置的概率潮流计算
7
作者 和萍 张文忠 +1 位作者 魏云冰 朱向前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86-88,103,共4页
将2种典型的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装置,即可控串联补偿器和并联型静态无功补偿器引入概率潮流计算,在Visual Fortran 6.5环境下编程实现,并在八机系统上进行试算验证,为进一步的概率稳定性分析提供发电机的初始状态和各节点电压的均值与协方差.
关键词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概率潮流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设备控制的校正型安全约束最优潮流 被引量:28
8
作者 晏鸣宇 何宇斌 +2 位作者 文劲宇 艾小猛 郭创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3-69,共7页
为提升安全约束最优潮流调度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直流潮流的考虑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设备控制的校正型安全约束最优潮流模型。在线路故障发生后,通过FACTS设备校正措施,将线路潮流控制在其容许范围内。由于所提模型为大... 为提升安全约束最优潮流调度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直流潮流的考虑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设备控制的校正型安全约束最优潮流模型。在线路故障发生后,通过FACTS设备校正措施,将线路潮流控制在其容许范围内。由于所提模型为大规模的非凸、非线性优化问题,难以直接求解,因此先采用大M法,将原非线性优化模型转换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化模型,并采用Benders分解算法将转换后的模型分解为基态最优潮流主问题与N-1故障校验子问题。通过固定整数变量的方法,将非凸的混合整数优化子问题转换为线性规划子问题,从而能向主问题返回对应的Benders割。6节点系统与IEEE RTS-79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考虑FACTS设备校正控制的安全约束最优潮流能有效提升调度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约束最优潮流 校正控制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Benders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交直流潮流可靠性评估模型 被引量:6
9
作者 吕磊炎 赵渊 谢开贵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根据串联补偿器(TCSC)、晶闸管控制移相器(TCPST)和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工作原理,从交流和直流潮流的视角建立了潮流计算和最优负荷削减模型,采用状态枚举法在RBTS可靠性测试系统中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交流潮流模型能更准确... 根据串联补偿器(TCSC)、晶闸管控制移相器(TCPST)和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工作原理,从交流和直流潮流的视角建立了潮流计算和最优负荷削减模型,采用状态枚举法在RBTS可靠性测试系统中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交流潮流模型能更准确评估FACTS元件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而直流潮流模型计算耗时较少,且当节点电压约束不是刚性约束时,所得结果与交流潮流模型结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可靠性评估 最优负荷削减 输电系统 统一潮流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中面向服务的智能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承启 郭捷 《广东电力》 2010年第4期21-24,共4页
智能电网中的智能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FACTS)面临装置平台相关性强和装置间差异性很大的问题,为此,建立智能FACTS装置的分层参考模型,如功率层、驱动层、实时层和应用层,通过层与层间的电气隔离和应用隔... 智能电网中的智能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FACTS)面临装置平台相关性强和装置间差异性很大的问题,为此,建立智能FACTS装置的分层参考模型,如功率层、驱动层、实时层和应用层,通过层与层间的电气隔离和应用隔离,使具体的智能FACTS装置功能抽象成为软、硬件相结合的服务元并具有标准定义的服务;把智能FACTS中众多服务元进行组织,建立面向服务的智能FACTS构架,即具有统一服务接口的非层次结构,并定义响应服务时服务元与服务接口间、服务元与服务元间关系,大大提高整个系统对服务进行组织、管理和调用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面向服务体系结构 服务元 分层参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交流输配电系统技术的发展要求其定义更新 被引量:10
11
作者 何大愚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9-82,共4页
描述了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FlexibleACTransmissionSystem)技术定义的改变过程。介绍了曾有过的权威性定义并分析了其局限性。然后,介绍了IEEE协会中的PES学会给出的沿用至今的定义。指出近期由于出现旋转型新式控制器对“静止型控... 描述了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FlexibleACTransmissionSystem)技术定义的改变过程。介绍了曾有过的权威性定义并分析了其局限性。然后,介绍了IEEE协会中的PES学会给出的沿用至今的定义。指出近期由于出现旋转型新式控制器对“静止型控制器”的概括提出了质询,以及随着FACTS技术在输电系统中应用功能的扩大,该定义受到了新的冲击。概括了新显示的FACTS技术的本质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FACTS技术定义建议,可供专家讨论和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定义 用户电力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FC接入大电网新能源系统的综合输电控制技术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金星 刘青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51-57,共7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的迅速增加和能源供需广域平衡需求的日趋迫切,含新能源的大电网对柔性交流输电技术(FACTS)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总结新能源发电背景和储能、MMC、WAMS等新兴技术的基础上,分析新能源的发电特性,对UPFC等FACTS接入电力系... 随着新能源发电的迅速增加和能源供需广域平衡需求的日趋迫切,含新能源的大电网对柔性交流输电技术(FACTS)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总结新能源发电背景和储能、MMC、WAMS等新兴技术的基础上,分析新能源的发电特性,对UPFC等FACTS接入电力系统的输电控制技术进行全面总结。针对UPFC接入新能源系统的潮流、稳定运行、电能质量等控制问题,提出了大电网新能源系统的关系结构模型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指出UPFC控制技术与储能技术、新能源功率预测技术相结合,是减少因新能源发电并网而增加旋转备用容量投资的有效途径及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 大电网新能源系统 综合输电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SC装置的系统可用输电能力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方婷婷 李国庆 +1 位作者 韩芳 邢晓哲 《现代电力》 2011年第2期17-22,共6页
可用输电能力(ATC)是衡量互联电网安全性与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而灵活交流输电技术(FACTS)是提高系统可用输电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提高可用输电能力为目的,将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引入互联电力系统。首先利用功率注入法,建立SSSC的稳... 可用输电能力(ATC)是衡量互联电网安全性与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而灵活交流输电技术(FACTS)是提高系统可用输电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提高可用输电能力为目的,将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引入互联电力系统。首先利用功率注入法,建立SSSC的稳态数学模型,然后基于最优潮流法,将SSSC的功率注入模型加入潮流方程,建立了计及SSSC的可用输电能力计算模型,并采用原对偶内点法对其进行求解。为了确定装置的安装位置,利用特征结构分析法,根据最小模特征值对控制变量的灵敏度系数来选择最有利于提高输电能力的SSSC安装位置。利用IEEE-30节点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结果显示安装SSSC后互联系统间的传输容量得到提高,稳定裕度也得到提升,合理地配置SSSC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可用输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用输电能力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 特征结构分析法 原对偶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的大电网机电暂态–电磁暂态混合仿真 被引量:45
14
作者 朱旭凯 周孝信 +3 位作者 田芳 徐得超 黄柳强 李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31,共6页
对高压直流输电和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设备的准确仿真需建立详细的电磁暂态模型,而大电网中建立所有设备的电磁暂态模型来进行计算是不现实的,针对该问题,采用了3个典型算例,详细介绍了应用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的混合仿真功能进行... 对高压直流输电和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设备的准确仿真需建立详细的电磁暂态模型,而大电网中建立所有设备的电磁暂态模型来进行计算是不现实的,针对该问题,采用了3个典型算例,详细介绍了应用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的混合仿真功能进行大规模电网仿真的过程。将大电网分为电磁暂态子网和机电暂态子网,其中大电网局部或某些关注的设备作为电磁暂态子网,其余网络作为机电暂态子网,电磁暂态子网中的设备用详细的电磁暂态模型描述。将混合仿真计算结果与传统的机电暂态仿真结果相比较,验证了混合仿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全数字仿真装置 混合仿真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静止无功补偿器 可控串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小信号稳定分析与控制综述 被引量:38
15
作者 王康 金宇清 +3 位作者 甘德强 鞠平 石立宝 倪以信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9,共10页
针对互联电网形成后越来越突出的低频振荡问题,综述了电力系统小信号稳定性的分析和控制方法。首先推导了用于小信号稳定性分析的数学模型及基于该模型的特征值分析方法,求取主特征值是优化此类方法的趋势;然后介绍了几种近年来出现的... 针对互联电网形成后越来越突出的低频振荡问题,综述了电力系统小信号稳定性的分析和控制方法。首先推导了用于小信号稳定性分析的数学模型及基于该模型的特征值分析方法,求取主特征值是优化此类方法的趋势;然后介绍了几种近年来出现的新方法和仿真软件,PSS/E由于其强大的功能将成为应用的主流;探讨了影响小信号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和稳定域的估计等问题,对稳定域的解析性刻画是今后研究的热点;指出了提高小信号稳定性的措施和控制策略,简单介绍了PSS、FACTS和HVDC用于该领域的可行性及其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广域测量系统的出现将为上述工具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实现手段;最后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沿的研究课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小信号稳定 电力系统稳定器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G自适应无功检测方法及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朱彩虹 黄珊珊 +2 位作者 高建森 李宗礼 李玲玲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09-314,共6页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对智能电网的发展至关重要,新型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是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的关键设备。SVG的补偿效果取决于对电网无功电流的检测精度。本文首先建立了SVG的数学模型,结合自适应理论实现瞬时无功电流检测的噪声对消,对...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对智能电网的发展至关重要,新型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是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的关键设备。SVG的补偿效果取决于对电网无功电流的检测精度。本文首先建立了SVG的数学模型,结合自适应理论实现瞬时无功电流检测的噪声对消,对现有无功检测技术加以改进,从而提高系统无功电流检测的精准度。确定了配合改进算法的直接电流控制策略,设计了SVG无功补偿系统框图;仿真结果表明:SVG无功补偿系统能够有效的补偿三相电网侧的无功功率,基于自适应理论的无功检测算法能够提高补偿效率,平衡稳定电网输出,从而保证电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 静止无功发生器SVG 无功补偿系统 瞬时无功检测 方法 自适应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FACTS装置的最大输电能力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占勇 李光熹 +1 位作者 刘志超 姚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3-26,52,共5页
输电能力是所有电力市场的参与者进行交易活动所必需的重要信息。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常见 FACTS装置 (如 UPFC,TCPS,TCSC等 )的最大输电能力计算模型 ,在模型中考虑了电压水平、线路和设备过负荷等静态安全性约束条件 ,以及由于潮流方... 输电能力是所有电力市场的参与者进行交易活动所必需的重要信息。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常见 FACTS装置 (如 UPFC,TCPS,TCSC等 )的最大输电能力计算模型 ,在模型中考虑了电压水平、线路和设备过负荷等静态安全性约束条件 ,以及由于潮流方程解的鞍点分叉导致的电压稳定性约束条件。在算法上选用逐次线性化优化方法 ,并对每一个线性化子问题采用新算法——预测校正原始对偶对数障碍内点法求解。算例计算结果不仅说明了不同的 FACTS装置和安装位置对电网的输电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同时也表明了文中的模型和算法是有效的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潮流计算 FACTS装置 最大输电能力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桥路SVG无功补偿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程汉湘 刘建 +2 位作者 尹项根 王明诚 周永旺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8,13,共5页
从硬件电路的实现和控制策略上对经济、实用的单桥路静止无功发生器SVG(StaticVarGenerator)进行了分析。并以油田配电系统为例,讨论了该控制系统在负载无功功率大幅度变化时的动态跟踪性能、稳定性及其电流谐波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大... 从硬件电路的实现和控制策略上对经济、实用的单桥路静止无功发生器SVG(StaticVarGenerator)进行了分析。并以油田配电系统为例,讨论了该控制系统在负载无功功率大幅度变化时的动态跟踪性能、稳定性及其电流谐波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大量的实验和仿真数据。最后结合油田配电系统的实际情况拟定了控制系统的应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静止无功发生器 无功功率 配电自动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稳定器对次同步振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吴熙 蒋平 胡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56-63,共8页
采用测试信号法,在普通交流系统、含静止无功补偿(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的系统、含可控串联补偿(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TCSC)的系统中,研究速度反馈型(以Δω为输入)和功率反馈型(以_ΔPe为输入)电力系统稳定器... 采用测试信号法,在普通交流系统、含静止无功补偿(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的系统、含可控串联补偿(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TCSC)的系统中,研究速度反馈型(以Δω为输入)和功率反馈型(以_ΔPe为输入)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对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的影响规律,得到速度反馈型PSS对次同步振荡影响较大,而功率反馈型PSS对次同步振荡几乎没有影响的结论;从PSS输入信号、相位补偿特性及PSS增益3个角度研究PSS对次同步振荡产生影响的机制:引入"次同步振荡响应比"的概念分析Δω和ΔPe的动态响应,并通过频域分析研究相位补偿环节的补偿特性及放大增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速度反馈信号中次同步分量较大以及超前环节对次同步频率信号的放大作用是导致速度反馈型PSS对次同步振荡影响较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器 次同步振荡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响应比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FACTS装置的可用输电能力计算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李国庆 宋莉 李筱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36-42,共7页
利用功率注入法,建立广义统一潮流控制器(generalized 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GUPFC)和线间潮流控制器(interline power flow controller,IPFC)的数学模型。将GUPFC和IPFC的目标控制约束及运行约束即内部功率平衡约束和考虑等... 利用功率注入法,建立广义统一潮流控制器(generalized 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GUPFC)和线间潮流控制器(interline power flow controller,IPFC)的数学模型。将GUPFC和IPFC的目标控制约束及运行约束即内部功率平衡约束和考虑等效功率注入模型的潮流约束嵌入到最优潮流计算模型中,得到计及GUPFC和IPFC的可用输电能力(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ATC)计算模型,并利用跟踪中心轨迹内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IEEE-30节点系统的仿真计算显示GUPFC对节点电压和多条线路甚至某一子网络潮流的灵活控制能力及IPFC对线间潮流的合理分配能力;同时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可用输电能力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最优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