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波形相似性的柔性互联配电网短路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继明 陈文淙 +2 位作者 仉志华 于馨玮 徐乾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由于柔性多状态开关(soft normal open point,SNOP)复杂的控制策略及其弱馈特性,传统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难以适用于柔性互联配电网(flexible distribution network,FDN)。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利用电流正序分量波形相似性进行FDN故障区段... 由于柔性多状态开关(soft normal open point,SNOP)复杂的控制策略及其弱馈特性,传统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难以适用于柔性互联配电网(flexible distribution network,FDN)。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利用电流正序分量波形相似性进行FDN故障区段定位的方法。首先,针对SNOP的典型控制策略,分析FDN的短路故障特征。其次,计算配电网中不同故障位置电流正序分量的Tanimoto系数,通过对比不同位置的电流正序分量波形相似性,构建FDN短路故障定位判据,并通过Teager能量算子(Teager energy operation,TEO)实现故障时刻的精确定位,利用智能配电终端(smart terminal unit,STU)传递信息。最后,通过建模仿真对所提方法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故障区段进行准确定位,不受故障位置、故障类型、过渡电阻、采样频率及通信延时等因素的影响,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配电网(fdn) 柔性多状态开关(SNOP) 故障分析 波形相似性 故障定位 电流正序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配电网多台区柔性互联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皓靖 郭佩乾 +2 位作者 时珊珊 方陈 袁志昌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3,共11页
基于电力电子设备(PED)的柔性互联装置(FID)能够整合有功功率或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无功功率动态补偿和故障隔离等功能,是实现多台区间潮流柔性互济、负载率均衡和新能源友好并网的有效手段。尽管FID应用潜力巨大,现阶段在其应用于不... 基于电力电子设备(PED)的柔性互联装置(FID)能够整合有功功率或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无功功率动态补偿和故障隔离等功能,是实现多台区间潮流柔性互济、负载率均衡和新能源友好并网的有效手段。尽管FID应用潜力巨大,现阶段在其应用于不同场景的组网特性、运行特性、需求特性、典型功能模式等方面缺乏系统性总结与分析。首先,文中对国内外典型柔性互联工程的系统架构、电气参数与运行特点进行了梳理。然后,计及配电网多端柔性互联系统和含有重要交流负荷/新型直流负荷的交直流互联系统特点,归纳了相应的典型应用场景、互联网架形态、典型功能模式、组网方案和运行特性与技术需求。最后,结合中压配电网多台区柔性互联技术应用现状与问题,对系统设计与应用方案、关键设备研发以及系统运行与控制保护多个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台区 电力电子设备 柔性互联 新能源并网 示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交通流的柔性互联配电网电动汽车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曹佳晨 张沈习 +3 位作者 张璐 刘文亮 曹毅 梁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37,共14页
交通流的时空变化会导致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分布发生改变,进而影响配电网电动汽车承载能力。为了精细化考虑交通流的影响,提出了计及交通流的柔性互联配电网(FIDN)电动汽车承载能力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智能软开关的灵活可调能力,以降低... 交通流的时空变化会导致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分布发生改变,进而影响配电网电动汽车承载能力。为了精细化考虑交通流的影响,提出了计及交通流的柔性互联配电网(FIDN)电动汽车承载能力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智能软开关的灵活可调能力,以降低电动汽车规模化接入对配电网的冲击。首先,基于半动态交通流模型,综合考虑多种电动汽车接入模式,建立电动汽车调控模型;其次,计及交通流影响下的电动汽车调控措施,以能够承载的电动汽车数量最大为目标,提出考虑交通流的FIDN电动汽车承载能力计算模型;然后,通过二次凸包络松弛方法、大M法、二阶锥松弛方法等实现模型转化,并提出嵌套收紧松弛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减小松弛间隙;最后,在改进的标准算例及福建省某实际算例中进行测试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 配电网 电动汽车 承载能力 交通流 嵌套收紧松弛算法 智能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地故障下配电网柔性互联系统主动消弧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金东 张锡然 +1 位作者 黄春辉 荣飞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4,共10页
针对无源装置消弧精度低、有源装置消弧成本高的问题,本文提出通过复用配电网柔性互联系统应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该互联系统由分相组网装置和两个配电网组成,可在电网正常运行期间提升电能质量,改善供电变压器负载率。在单相接地故... 针对无源装置消弧精度低、有源装置消弧成本高的问题,本文提出通过复用配电网柔性互联系统应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该互联系统由分相组网装置和两个配电网组成,可在电网正常运行期间提升电能质量,改善供电变压器负载率。在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后,该互联系统断开用于接入故障配电网的非故障相断路器,通过故障相桥臂注入电流的方式实现可靠消弧。本文分析了配电网柔性互联系统在各种配电网运行状态下的控制模式及模式切换的必要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无需额外配置消弧装置即可实现故障消弧,同时保持对非故障配电网的电能质量治理功能,具备优越的消弧效果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柔性互联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消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互联配电网探测式相间距离保护
5
作者 徐瑞东 常仲学 +3 位作者 杨佳怡 王晨清 袁宇波 宋国兵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6,共9页
在基于智能软开关(SOP)的柔性互联配电网中,受到电力电子设备弱馈性和非线性调控特性的影响,电流保护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无法满足要求。为此,基于探测式保护思想,利用SOP向故障侧注入双频探测信号,建立了由SOP注入信号激励下的单电源系统... 在基于智能软开关(SOP)的柔性互联配电网中,受到电力电子设备弱馈性和非线性调控特性的影响,电流保护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无法满足要求。为此,基于探测式保护思想,利用SOP向故障侧注入双频探测信号,建立了由SOP注入信号激励下的单电源系统,进而提出了包含故障距离、过渡电阻和对端系统参数在内的故障距离求解方程。基于故障距离整定动作延时,以反时限动作策略实现配合,设计了柔性互联配电网探测式相间距离保护方案。基于PSCAD开展了仿真验证,并开发了保护装置样机。仿真和硬件在环测试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相比于传统保护原理,提出的保护方案不受弱馈特性的影响,且克服了经过渡电阻故障时对端系统和分支线引发的电流助增及外汲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配电网 智能软开关 短路 双频信号注入 距离保护 反时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与容量约束下柔性互联配电网安全裕度评估与优化提升
6
作者 吉兴全 张丽泓 +3 位作者 刘琪 张玉敏 王一振 梁栋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2-60,共9页
基于智能软开关(SOP)的柔性互联配电网能够实现对潮流分布的精准调控,但高比例新能源的强随机性易造成配电网安全运行约束越限。为提升配电网应对新能源功率与负荷随机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考虑电压和设备容量约束的柔性互联配电网安全裕... 基于智能软开关(SOP)的柔性互联配电网能够实现对潮流分布的精准调控,但高比例新能源的强随机性易造成配电网安全运行约束越限。为提升配电网应对新能源功率与负荷随机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考虑电压和设备容量约束的柔性互联配电网安全裕度区间评估与优化提升方法。首先,利用系统容许负荷和新能源出力的波动区间表示配电网应对负荷和新能源出力随机变化的能力,提出配电网安全裕度指标和基于线性潮流的快速计算方法,有效评估对比不同运行约束下系统应对新能源随机变化的能力;其次,提出了考虑新能源功率和负荷概率分布的柔性互联配电网安全裕度优化提升方法,通过对优化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提高求解速度;最后,对含三端口SOP的配电网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评估柔性互联配电网容许的新能源出力与负荷波动范围,提高系统应对新能源功率和负荷随机变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配电网 安全裕度 优化 波动区间 智能软开关 运行约束 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综合收益的多电压等级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协同规划方法
7
作者 贺春光 王林峰 +4 位作者 曹媛 安佳坤 雷子健 宋关羽 冀浩然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4,共7页
提出了一种考虑综合收益的多电压等级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协同规划方法,通过优化配置智能软开关等柔性互联装置在多电压等级配电网中的安装位置和容量,改善运行时潮流分布并支撑故障时供电恢复,提升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综合指标。基于... 提出了一种考虑综合收益的多电压等级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协同规划方法,通过优化配置智能软开关等柔性互联装置在多电压等级配电网中的安装位置和容量,改善运行时潮流分布并支撑故障时供电恢复,提升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综合指标。基于河北某实际配电网数据开展算例研究,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该方法对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下配电网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规划设计 柔性互联装置 智能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静态电压稳定的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配置方法
8
作者 李加过 张一鸣 +1 位作者 严炼 胡业通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4期1-8,41,共9页
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造成静态电压稳定性运行风险以及新能源消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静态电压稳定的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配置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网络等值的静态电压稳定指标(static voltage stability index,... 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造成静态电压稳定性运行风险以及新能源消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静态电压稳定的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配置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网络等值的静态电压稳定指标(static voltage stability index,SVSI)计算方法,以经济性和新能源消纳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含双目标函数的双层规划模型,将SVSI作为约束条件嵌入下层模型中,上层模型优化电压源换流器的安装位置和容量,下层模型优化VSC的运行功率。采用非支配排序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通过仿真算例证明了所提规划方法的合理性,满足配置方案经济性的同时有助于提升配电网的消纳能力,减少网络损耗,且能够同时提升2个柔性互联区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柔性互联装置 静态电压稳定 局部网络等值 新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条件下柔性配电网SOP故障穿越控制策略
9
作者 张钥朗 钱锐 +4 位作者 欧阳广泽 李继凯 董意锋 徐玉韬 高源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40,共11页
电力电子设备的故障穿越(low voltage ride-through,LVRT)能力是保证电网故障后供电可靠性的基础,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以基于柔性电力电子开关(soft open point,SOP)的柔性互联配电网(flexible interconnected distribution net-work... 电力电子设备的故障穿越(low voltage ride-through,LVRT)能力是保证电网故障后供电可靠性的基础,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以基于柔性电力电子开关(soft open point,SOP)的柔性互联配电网(flexible interconnected distribution net-work,FIDN)为对象,研究了不平衡工况下柔性互联配电网的SOP故障穿越策略研究。介绍了FIDN的典型架构,并详细分析了FIDN在不对称故障下的并网功率特性。深入探究了SOP功率补偿与阻抗间的耦合关系。针对SOP不平衡条件下的故障穿越问题,提出了考虑三相电流平衡的SOP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并在仿真平台上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FIDN中SOP在不对称故障下的故障穿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穿越 柔性电力电子开关 柔性互联配电网 不对称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互联装备主动控制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
10
作者 郑涛 沈文韬 +4 位作者 陈冉 黄华 鲍伟 张鹏 丁长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41,共7页
Sen变压器可实现配电网的柔性互联,但其接入后故障电流的双向流动导致原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案不再适用。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en变压器主动控制的柔性互联配电网相间短路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Sen变压器的主动调相控制调节其等效变... Sen变压器可实现配电网的柔性互联,但其接入后故障电流的双向流动导致原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案不再适用。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en变压器主动控制的柔性互联配电网相间短路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Sen变压器的主动调相控制调节其等效变比,利用波形相似度提取Sen变压器调相控制前、后电流波形的相位差异,并构造自相关系数比值判据,从而实现配电网故障区段的准确定位。所提方法无需电压信息,兼容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对通信要求低且无需数据同步,提高了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的准确性。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 配电网 Sen变压器 波形相似度 馈线自动化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转供与重构协同的多端柔性互联配电网供电恢复策略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玉韬 冯起辉 +2 位作者 谈竹奎 张超 袁旭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96-2709,共14页
柔性互联装置(FID)实现配电网不同馈线之间的柔性互联,可实现故障后配电网的快速恢复供电。该文以含直流网络的四端柔性互联配电网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FID和网络重构的多端柔性互联配电网两阶段供电恢复策略。首先,在分析FID运行模式工... 柔性互联装置(FID)实现配电网不同馈线之间的柔性互联,可实现故障后配电网的快速恢复供电。该文以含直流网络的四端柔性互联配电网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FID和网络重构的多端柔性互联配电网两阶段供电恢复策略。首先,在分析FID运行模式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故障快速转供的FID平滑控制结构和考虑开关同期并网控制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策略,支撑故障后第一阶段FID的快速供电恢复;然后,通过建立和求解考虑联络开关和FID容量限制的全局优化模型得出FID与网络重构相结合的第二阶段供电恢复策略,更大限度地恢复失电负荷;最后,利用PSCAD/MTDC仿真软件搭建了一个58节点四端含直流网络的柔性配电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述供电恢复策略不仅能实现部分负荷的不停电转供,还能够通过网络重构大幅提高负荷恢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配电网 供电恢复 网络重构 虚拟同步发电机 开关同期并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供电能力提升的低压配电网柔性互联规划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建昆 高红均 +2 位作者 贺帅佳 李海波 刘俊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45-3554,I0023-I0027,共15页
构建具有可靠供电能力的低压配电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低压配电网供电能力受到低压配电变压器负载、低压配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以及低压配电网供电电压3大要素影响。因此,该文基于低压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提出考虑供电能力提升的低压配电... 构建具有可靠供电能力的低压配电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低压配电网供电能力受到低压配电变压器负载、低压配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以及低压配电网供电电压3大要素影响。因此,该文基于低压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提出考虑供电能力提升的低压配电网柔性互联规划方法,通过抽取影响低压配电网供电能力的主要场景建立低压配电网柔性互联规划框架。另外,针对该文多主体规划运行模型的不确定性,采用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IGDT)与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分布鲁棒方法进行精细化建模。最后,采用MATLAB和CPLEX求解器在IEEE 38节点配电网上进行算例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规划方法在有效提升低压配电网供电能力的同时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网 供电能力 柔性互联 多主体不确定性 信息间隙决策理论 分布鲁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输电网与柔性互联配电网交互影响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12
13
作者 史明明 刘瑞煌 +2 位作者 张宸宇 朱卫平 葛雪峰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7,共11页
对输电网与柔性互联配电网组成的输配电网络整体采用故障枚举法进行可靠性评估时,除去分析输电网与配电网内部故障对各自供电可靠性的影响之外,还须考虑故障场景下输电网与配电网间的交互影响。文中在现有输电网与配电网各自独立的可靠... 对输电网与柔性互联配电网组成的输配电网络整体采用故障枚举法进行可靠性评估时,除去分析输电网与配电网内部故障对各自供电可靠性的影响之外,还须考虑故障场景下输电网与配电网间的交互影响。文中在现有输电网与配电网各自独立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基础上,提出针对输配电网络整体的可靠性评估方法。所提方法可计及故障条件下输电网与配电网运行状态间的相互关联,将输电网故障后的节点负荷减载细化为配电网优化后的负荷切除方案,提升输电网可靠性评估结果精度,并将应对输电网故障导致的配电网负荷损失纳入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此外,在输电网可靠性评估中计及了配电网内部故障导致的输电网节点供电负荷损失及其对输电网运行可靠性造成的影响。针对输配电网络整体,基于故障枚举采用解析法计算得到输配电网络可靠性指标,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所建立可靠性评估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评估 柔性互联配电网 电网 故障枚举 负荷减载 故障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流融合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数据驱动鲁棒供电恢复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志淳 杨帆 +2 位作者 雷杨 闵怀东 胡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08-3520,I0014-I0017,共17页
传统配电网通过柔性互联实现了“业务流-能量流-信息流-控制流”多流融合,随之而来的是如何更好地解决分布式光伏出力不确定性对供电恢复业务流的影响,为此,提出了基于多流融合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数据驱动鲁棒供电恢复方法。首先,在柔性... 传统配电网通过柔性互联实现了“业务流-能量流-信息流-控制流”多流融合,随之而来的是如何更好地解决分布式光伏出力不确定性对供电恢复业务流的影响,为此,提出了基于多流融合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数据驱动鲁棒供电恢复方法。首先,在柔性互联配电网多流融合框架下建立多时段供电恢复模型,主要包括供电恢复业务流目标和能量流-信息流-控制流融合约束条件;然后,针对描述分布式光伏出力不确定性的凸包多面体集合存在放缩过程中保守性大的问题,建立了数据驱动的超平面多面体集合模型;进一步,将所建立的不确定集合应用到供电恢复模型中,构建了柔性互联配电网鲁棒供电恢复模型,并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对鲁棒供电恢复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改进IEEE 33节点系统和实际示范工程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多流融合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数据驱动鲁棒供电恢复方法可以降低保守性,提高供电恢复结果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配电网 多流融合 超平面多面体集合 供电恢复 两阶段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互联配电系统SNOP选址与运行优化策略
15
作者 陈继明 于馨玮 +2 位作者 仉志华 陈文淙 徐乾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9,共9页
智能软开关(soft normally open point, SNOP)凭借其灵活的功率调节能力逐渐应用于配电网中。但由于大量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接入,SNOP受到线路容量的限制,调节能力有限。为发挥其最大调节能力,文中提出适用于配电... 智能软开关(soft normally open point, SNOP)凭借其灵活的功率调节能力逐渐应用于配电网中。但由于大量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接入,SNOP受到线路容量的限制,调节能力有限。为发挥其最大调节能力,文中提出适用于配电系统的SNOP对线路有功功率裕度调节灵敏度的定义,将其作为SNOP调节能力的评价指标,由此建立SNOP的选址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系统节点电压裕度以及线路功率裕度2个安全评价指标,构建以综合运行裕度最大为目标函数的配电网运行优化模型。将上述模型转化为二阶锥模型,通过MATLAB工具实现该问题的有效求解。最后,通过改进的IEEE 33节点算例对所提模型与求解方法进行验证,进一步表明了所提选址方法能够发挥SNOP的最大调节作用,优化控制策略可以实现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DG) 灵敏度系数 智能软开关(SNOP)选址 运行裕度 二阶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源荷不平衡特性的配电网智能软开关和储能联合规划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鹏 李华伟 张沛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47,共10页
柔性互联装置的广泛应用使得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更加可控和灵活。文中提出一种智能软开关和储能设备的协同规划方案,用于均衡具有源荷不平衡特性的配电网的能量分配,以提高配电网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首先,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的不确定性,采... 柔性互联装置的广泛应用使得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更加可控和灵活。文中提出一种智能软开关和储能设备的协同规划方案,用于均衡具有源荷不平衡特性的配电网的能量分配,以提高配电网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首先,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的不确定性,采用K-means方法构建典型日场景,并在此基础上,以年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协同规划模型。然后,通过大M法和二阶锥松弛技术,将原始的非线性非凸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并采用综合范数的两阶段分布鲁棒模型,寻找在最恶劣场景概率分布下运行成本最低的规划方案,提升规划模型的鲁棒性。最后,采用两个源荷不平衡的IEEE 33节点主动配电网算例验证了所提规划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软开关 储能 配电网 不平衡 规划 柔性互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软开关的智能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及展望 被引量:189
17
作者 王成山 宋关羽 +3 位作者 李鹏 于浩 赵金利 吴建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68-175,共8页
以智能软开关(SOP)为基础的柔性互联技术将给传统的配电系统建设及运行方式带来巨大变革。文中围绕以SOP为核心的智能配电网柔性互联问题,对柔性互联技术理念、特征与优势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未来SOP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了分... 以智能软开关(SOP)为基础的柔性互联技术将给传统的配电系统建设及运行方式带来巨大变革。文中围绕以SOP为核心的智能配电网柔性互联问题,对柔性互联技术理念、特征与优势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未来SOP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并分别面向运行优化、故障恢复、优化配置、装备实现等关键技术环节,对基于SOP的智能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研究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智能软开关 柔性互联 规划 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式柔性互联的交直流低压配电网优化调度 被引量:29
18
作者 谢敏 张世平 +2 位作者 李弋升 黄莹 刘明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89,共11页
利用柔性互联装置对配电网进行改造,可实现源-网-荷-储柔性高效互动,解决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带来的负载不均衡和电能质量问题。针对低压台区柔性互联,提出了基于多模式柔性互联的交直流低压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首先,考虑背靠背和交直... 利用柔性互联装置对配电网进行改造,可实现源-网-荷-储柔性高效互动,解决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带来的负载不均衡和电能质量问题。针对低压台区柔性互联,提出了基于多模式柔性互联的交直流低压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首先,考虑背靠背和交直流混联的低压柔性互联装置组网方式,建立柔性互联装置和光-储-充-荷元件的低压模型。然后,基于低压模型,以多层级负载不均衡度、网损、运营成本为优化目标,提出了基于多模式柔性互联的交直流低压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凸优化理论对模型进行凸化和线性化,调用Gurobi求解器得到模型的全局最优解。最后,通过交直流混合低压配电网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求解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 优化调度 交直流混合低压配电网 三相四线制 负载不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变压器与SOP损耗特性的柔性互联配电网优化调控策略 被引量:14
19
作者 魏承志 李俊豪 +3 位作者 涂春鸣 王鑫 郭祺 肖凡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78,共10页
基于智能软开关(SOP)的柔性互联技术为解决现有配电网中潮流复杂、轻重载等问题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既有SOP优化调控策略仅以线损最低为优化目标,忽略了变压器与SOP等关键设备的损耗变化特性,无法实现系统的最优运行控制。为此,文中... 基于智能软开关(SOP)的柔性互联技术为解决现有配电网中潮流复杂、轻重载等问题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既有SOP优化调控策略仅以线损最低为优化目标,忽略了变压器与SOP等关键设备的损耗变化特性,无法实现系统的最优运行控制。为此,文中提出一种计及变压器与SOP损耗特性的柔性互联配电网优化调控策略。首先,分析SOP与变压器的损耗特性,得到了两者效率特性曲线;然后,建立了改进损耗灵敏度模型以确定SOP最优接入位置,建立了上层以年度综合费用最低、下层以系统综合损耗最低为目标的双层优化模型,确定SOP最优安装容量,并由下层优化模型实现SOP、变压器以及网络线路损耗的综合优化;最后,基于IEEE 22节点与IEEE 15节点互联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调控策略相比既有策略更具优势,可大幅降低系统综合损耗,解决系统轻重载问题并提升其运行经济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柔性互联 智能软开关 损耗灵敏度 选址定容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多端柔性互联的交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被引量:33
20
作者 彭克 张新慧 陈羽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7,共6页
针对采用下垂控制的多端柔性互联交直流配电系统,提出一种改进Zbus高斯算法。首先根据下垂控制曲线给定的直流电压参考值求解一次交直流潮流,确定有功功率稳态计算点,在此基础上按照下垂控制曲线更新直流电压,并采用新的直流电压稳态计... 针对采用下垂控制的多端柔性互联交直流配电系统,提出一种改进Zbus高斯算法。首先根据下垂控制曲线给定的直流电压参考值求解一次交直流潮流,确定有功功率稳态计算点,在此基础上按照下垂控制曲线更新直流电压,并采用新的直流电压稳态计算点求解交直流潮流直至收敛。改进的IEEE 123节点算例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计算 交直流配电网 下垂控制 恒压控制 多端柔性互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