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柔体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43
1
作者 邓四二 谢鹏飞 +1 位作者 杨海生 高银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5-631,共7页
在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分析基础上,结合轴承保持架的柔体性,采用修正的Craig-Bam-pton子结构模态综合法建立高速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柔体动力学方程。利用ADAMS系统开发了角接触球轴承刚柔多体动力学分析程序,对高速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动... 在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分析基础上,结合轴承保持架的柔体性,采用修正的Craig-Bam-pton子结构模态综合法建立高速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柔体动力学方程。利用ADAMS系统开发了角接触球轴承刚柔多体动力学分析程序,对高速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动态性能进行了分析;并采用Gupta的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分析结果加以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角接触球轴承引导间隙与兜孔间隙之比、径向载荷与轴向载荷之比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保持架转动的平稳性;相对刚体保持架而言,柔体保持架转动更为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学 角接触球轴承 保持架 Craig-Bampton法 柔体动力学 AD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柔体动力学技术的行星轮系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马星国 陆扬 尤小梅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956-1959,1964,共5页
基于多柔体动力学(MFBD)技术对行星轮系建立了刚柔耦合多体系统模型,其中柔体部件采用了节点法和模态缩减法两种建模方式。利用RecurDyn软件对该多体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行星架速度曲线和齿轮的动态啮合力曲线,并将结果与刚体仿... 基于多柔体动力学(MFBD)技术对行星轮系建立了刚柔耦合多体系统模型,其中柔体部件采用了节点法和模态缩减法两种建模方式。利用RecurDyn软件对该多体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行星架速度曲线和齿轮的动态啮合力曲线,并将结果与刚体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得出了行星轮系在啮合过程中的应力云图及节点应力曲线。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出了行星轮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仿真数据也为优化设计和疲劳性能研究提供了依据,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轮系 柔体动力学(MFBD) 动力学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齿轮内齿圈的多柔体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首群 徐伟 +1 位作者 赵玉香 朱卫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1-54,共4页
以多柔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了行星齿轮内齿圈在啮合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构建了基于UG的虚拟样机模型。对系统进行了分析、计算及数值仿真,求解得到轮缘厚度系数与内齿圈应力/应变的定量关系及动应力沿内齿圈的分布规律,并对内齿圈... 以多柔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了行星齿轮内齿圈在啮合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构建了基于UG的虚拟样机模型。对系统进行了分析、计算及数值仿真,求解得到轮缘厚度系数与内齿圈应力/应变的定量关系及动应力沿内齿圈的分布规律,并对内齿圈进行了结构优化。结果表明,适当降低内齿圈的轮缘厚度系数,可有效降低振动、冲击与噪声,从而提高机构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体动力学 内齿圈 有限元分析 弹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主轴高速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柔体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海生 邓四二 +1 位作者 李晌 陈国定 《轴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1,共5页
在轴承动力学分析基础上,考虑保持架的柔性特性,采用修正的Craig-Bampton子结构模态综合法建立了航空发动机主轴高速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柔体动力学方程,利用ADAMS系统开发了圆柱滚子轴承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软件,并对保持架动态性能进行... 在轴承动力学分析基础上,考虑保持架的柔性特性,采用修正的Craig-Bampton子结构模态综合法建立了航空发动机主轴高速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柔体动力学方程,利用ADAMS系统开发了圆柱滚子轴承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软件,并对保持架动态性能进行仿真,着重对轴承工况和结构参数与保持架动态特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振动应力引起的疲劳失效多发生在保持架梁处;高速轻载工况下保持架易产生较大的打滑;径向游隙适当增大有利于降低打滑率;兜孔间隙与引导间隙比值大于1后保持架运动平稳性明显变差。最后,试验验证表明,柔性保持架动力学模型所得结果比刚性模型所得结果更接近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滚子轴承 保持架 柔体动力学 高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机器人柔体动力学和关节力矩反馈的振动控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琳 古智超 张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5-244,共10页
工业机器人的柔性传动部件降低了关节刚度,导致机器人末端存在振动问题。首先对柔性关节控制系统建模,分析其振动特性,并简述关节力矩反馈控制(joint torque feedback,JTF)的抑振原理。由于大部分商用工业机器人无配置关节力矩传感器,... 工业机器人的柔性传动部件降低了关节刚度,导致机器人末端存在振动问题。首先对柔性关节控制系统建模,分析其振动特性,并简述关节力矩反馈控制(joint torque feedback,JTF)的抑振原理。由于大部分商用工业机器人无配置关节力矩传感器,且存在重力项力矩和摩擦力矩,故建立柔体动力学方程并给出基于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的参数辨识方法,对重力项力矩和摩擦力矩进行估计,进而提出实时关节力矩估计方法。最后基于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搭建试验平台,柔体动力学参数辨识试验结果表明所述动力学模型能准确估计电机力矩,满足反馈控制的应用要求。振动控制试验中,在比例控制下,圆弧和直线振动信号能量最大分别减少达27.61%和26.25%;在比例-微分控制下,最大分别减少达37.56%和41.00%;在改进的“补偿+比例-微分控制”下,最大分别减少达38.32%和45.63%,验证了基于动力学模型的关节力矩反馈振动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性关节 柔体动力学 关节力矩反馈(JTF)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体动力学模型的机器人关节振动分析与抑制 被引量:9
6
作者 张铁 覃彬彬 刘晓刚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2-248,438,共8页
为解决工业机器人传动系统中的柔性传动环节常常导致的机械谐振问题,减小手臂在运动中出现振动,研究了基于柔体动力学模型的机器人关节振动抑制的方法。该方法先通过对机器人关节建立柔体动力学模型,从数学表达式中分析其产生振动的原因... 为解决工业机器人传动系统中的柔性传动环节常常导致的机械谐振问题,减小手臂在运动中出现振动,研究了基于柔体动力学模型的机器人关节振动抑制的方法。该方法先通过对机器人关节建立柔体动力学模型,从数学表达式中分析其产生振动的原因,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获得关节的振型信息,并基于ABAQUS的振型特点获得力锤激励实验法的测点布置,通过实验获得关节轴的模态信息,并进一步分析共振频率对机器人的控制影响以设计合适的陷波滤波器,从而实现对机器人关节振动的抑制。该方法在机器人第5关节中进行了仿真和控制实验,末端余振幅值的实验说明振幅加速度值从3降至0.5m/s2,停止后电机转子偏移量绝对值从1降至0.5°,体现了陷波滤波器良好的抑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体动力学 有限元 力锤激励法 陷波滤波器 振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体动力学模型的机器人柔性力矩前馈控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铁 张爱民 +1 位作者 覃彬彬 刘晓刚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09-1516,共8页
为解决机器人由于结构复杂、关节耦合以及控制的非线性时变等因素给其带来的动态响应迟滞,以及关节的柔性因素引起的机械谐振的问题,改进了刚体前馈力矩补偿方法,提出了基于柔体动力学模型的柔性力矩前馈补偿控制。该方法通过建立机器... 为解决机器人由于结构复杂、关节耦合以及控制的非线性时变等因素给其带来的动态响应迟滞,以及关节的柔性因素引起的机械谐振的问题,改进了刚体前馈力矩补偿方法,提出了基于柔体动力学模型的柔性力矩前馈补偿控制。该方法通过建立机器人柔性关节的动力学模型,辨识得到柔性关节的扭转刚度参数以及最小惯性参数,获取更为准确的柔性因素下的预设轨迹的位置、速度、加速度信息,从而计算出柔性关节下所需的力矩值;将计算值作为前馈量,以周期为T的形式发送到伺服驱动器的底层,实时刷新驱动器,采用补偿的形式与电流环输出量进行叠加,从而实现机器人的柔性控制,使得机器人末端振动加速度幅值下降60%,提高了定位精度。实验验证了柔体动力学模型的机器人柔性力矩前馈控制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柔体动力学 刚度系数辨识 性位置 前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多柔体动力学与弹性机构动力学的讨论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宏昭 曹惟庆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6-31,共6页
本文对多柔体动力学与弹性机构动力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动参考系的选择、动力学方程的结构、动力学方程的数值解法、构件弹性变形的描述,和各自的适用范围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柔体动力学 弹性机构 连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柔体动力学的汽车零部件疲劳寿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康 夏公川 +1 位作者 张祖芳 张坤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92-1597,共6页
文章分析了以路面激励作为输入的整车系统频率响应特性,以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为基础,通过柔性体模态展开法建立了多柔体动力学方程及全约束方程,并求解了柔性体的各阶模态位移;基于模态应力恢复法通过仿真二维路面不平度获取柔性体随... 文章分析了以路面激励作为输入的整车系统频率响应特性,以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为基础,通过柔性体模态展开法建立了多柔体动力学方程及全约束方程,并求解了柔性体的各阶模态位移;基于模态应力恢复法通过仿真二维路面不平度获取柔性体随机载荷谱,作为整车输入激励,并通过雨流计数法对大数据随机载荷进行了循环计数处理;通过线性损伤累积理论对整车以及零部件的刚柔耦合结构进行了疲劳寿命分析。以三轴式重卡平衡轴为实例分析对象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柔体动力学的汽车零部件疲劳寿命分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工程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体动力学 汽车零部件 疲劳寿命 随机载荷 雨流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柔体动力学的混联研抛机床仿真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淼 赵继 +1 位作者 苗忠 何川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0-41,48,共3页
针对本课题组研制的-JDYP51五坐标虚拟轴混联研抛运动机床,通过建立Pro/E和ADAMS仿真模型,并结合虎克铰和单个支杆的有限元分析,列出了空间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机床的铰接特点,支杆在运动中弹性变形很小... 针对本课题组研制的-JDYP51五坐标虚拟轴混联研抛运动机床,通过建立Pro/E和ADAMS仿真模型,并结合虎克铰和单个支杆的有限元分析,列出了空间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机床的铰接特点,支杆在运动中弹性变形很小,其柔性对动平台的轨迹影响不大,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动力学特性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联研抛机床 并联机构 柔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TBM推进机构的多柔体动力学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双华 徐尤南 +3 位作者 余伟 黄林昕 陈淑平 邓文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08-112,共5页
针对推进缸楔形布置的TBM推进机构,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推进机构多柔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对其建立了物理模型,将液压缸简化为柔体模型,利用拉格朗日动力学方法建立动力学微分方程,对机构施加某一激励,仿真液压缸各构件变形大小及... 针对推进缸楔形布置的TBM推进机构,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推进机构多柔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对其建立了物理模型,将液压缸简化为柔体模型,利用拉格朗日动力学方法建立动力学微分方程,对机构施加某一激励,仿真液压缸各构件变形大小及所受驱动力的动态变化,验证了所建方程的有效性。改变部分结构参数研究其对机构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压缸中活塞杆及有油腔缸体的位移幅值随着动平台铰接点小组间夹角的增大而增大;在一定范围内动平台半径越小,动静平台距离越大,机构所受驱动力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机构 柔体动力学 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脊柱肌骨多柔体动力学模型的呼吸降载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建峤 郭伟 +1 位作者 任革学 田强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34-434,共1页
目的建立考虑腹内压产生机制的飞行员脊柱肌骨系统多柔体动力学模型,探讨离心机过载条件下抗荷呼吸对脊柱载荷的影响。方法基于柔性多体动力学方法,提出同时考虑肌纤维主、被动内力与结缔组织超弹性的肌肉膜单元。使用这一有限单元,建... 目的建立考虑腹内压产生机制的飞行员脊柱肌骨系统多柔体动力学模型,探讨离心机过载条件下抗荷呼吸对脊柱载荷的影响。方法基于柔性多体动力学方法,提出同时考虑肌纤维主、被动内力与结缔组织超弹性的肌肉膜单元。使用这一有限单元,建立腹横肌与膈肌离散模型,并通过周期性改变二者激活度实现抗荷呼吸。腹内压由上述核心肌群包裹的腹腔体积决定,建模为作用在膜单元内表面的分布力。其他骨骼肌被使用Hill肌肉本构的索单元离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压 腹横肌 柔体动力学 性多动力学 离散模型 分布力 脊柱 膜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舰炮摆弹机构柔体动力学及弹药运动误差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洋 王德石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97,112,共8页
为提高舰炮自动机机构和弹药运动的控制精度,需要研究自动机柔性动力学问题。首先,利用多体动力学理论,研究弹药摆弹与转弹之间的交接运动误差;然后,根据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特定浮动坐标系下摆弹臂柔体动力学方程,分别由摆弹臂柔体与刚... 为提高舰炮自动机机构和弹药运动的控制精度,需要研究自动机柔性动力学问题。首先,利用多体动力学理论,研究弹药摆弹与转弹之间的交接运动误差;然后,根据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特定浮动坐标系下摆弹臂柔体动力学方程,分别由摆弹臂柔体与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柔性摆弹臂的前四阶主振动响应,进一步比较了柔性体振动对于误差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弹簧驱动条件下,柔性摆弹臂在大范围运动的同时包含着高频振动,由动力弹簧输出的摆角包含有振动成分;根据弹性振动引起的(角)位移响应误差,可以确定摆/转接口中摆弹臂摆角、弹药位移与姿态误差裕度,而抑制柔性摆弹臂一阶主振动可以有效减小响应误差。该研究结果可用于摆弹臂结构优化并以此提高摆/转接口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炮 摆弹机 柔体动力学 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缸往复泵曲轴的柔体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礼 符义红 +2 位作者 陈红军 管汝光 徐小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70-774,共5页
针对曲轴作为往复泵的关键运动部件和受力部件,由多段偏心轴组成,存在结构突变等易使应力集中的结构,加之受弯扭组合应力,存在准确计算困难的问题.以某型五缸往复泵的曲轴计算为例,利用ADAMS软件对曲轴系统进行柔体动力学计算,得到曲轴... 针对曲轴作为往复泵的关键运动部件和受力部件,由多段偏心轴组成,存在结构突变等易使应力集中的结构,加之受弯扭组合应力,存在准确计算困难的问题.以某型五缸往复泵的曲轴计算为例,利用ADAMS软件对曲轴系统进行柔体动力学计算,得到曲轴在4个周期内的运动规律和受力情况.结果显示,在曲轴5个曲拐的倒角处应力较大,同时找出准确的极值应力点和对应的位置,曲拐2左侧倒角应力为最大值93.23 MPa,出现在216°,576°,936°和1296°这4个角度位置点,呈周期性出现.同时,利用静力学对柔体动力学计算结果进行验证,静力学计算最大应力值为92.46 MPa,偏差0.8%,并且计算结果与曲轴实际工作情况基本一致,为曲轴设计和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参考,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轴 五缸 柔体动力学 力学计算 ADAM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补给高架索多柔体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楠 韦灼彬 +2 位作者 何学军 张世云 任爱娣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27,共6页
针对现有的高架索多体动力学模型无法模拟高架索在外部扭矩作用下产生的弯曲和扭转变形的力学特性问题,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浮动坐标系和平移模态矢量阵理论将绳索单元柔性化,建立了高架索多柔体动力学模型,并用该模型对海上航行横... 针对现有的高架索多体动力学模型无法模拟高架索在外部扭矩作用下产生的弯曲和扭转变形的力学特性问题,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浮动坐标系和平移模态矢量阵理论将绳索单元柔性化,建立了高架索多柔体动力学模型,并用该模型对海上航行横向干货补给装置中的高架索进行了模拟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高架索多柔体动力学模型可以模拟海上补给高架索的横向高频振荡、轴向动张力振动、弹性性能三大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横向补给 高架索 柔体动力学模型 浮动坐标系 平移模态矢量阵 AD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内埋武器弹射发射多柔体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清海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6-71,共6页
为深入研究载机在全包线发射条件下的导弹分离安全性,针对一种新型的双平行四边形弹射构型,采用基于ABAQUS和ADAMS的联合多柔体发射动力学仿真方法,得到导弹分离速度、角速度、过载、关键部件的动态载荷及弹架系统横向变形量。仿真结果... 为深入研究载机在全包线发射条件下的导弹分离安全性,针对一种新型的双平行四边形弹射构型,采用基于ABAQUS和ADAMS的联合多柔体发射动力学仿真方法,得到导弹分离速度、角速度、过载、关键部件的动态载荷及弹架系统横向变形量。仿真结果表明,横向过载对弹架分离安全性、武器与载机的结构相容性有重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弹架系统横向变形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埋弹射 柔体动力学 机构构型 横向变形 结构相容性 内埋武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地铁转向架的多柔体动力学建模方法研究
17
作者 王胜泽 唐华平 +1 位作者 李云召 姜永正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8-114,共7页
为更加系统真实的研究地铁转向架动力学性能,从多柔体动力学角度出发,以某B型转向架为例,建立了包含转向架、车体及轨道的多柔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全新的非线性空气弹簧动力学模型建立方法和部件间运动耦合定义方法,使用轮轴转速驱动和... 为更加系统真实的研究地铁转向架动力学性能,从多柔体动力学角度出发,以某B型转向架为例,建立了包含转向架、车体及轨道的多柔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全新的非线性空气弹簧动力学模型建立方法和部件间运动耦合定义方法,使用轮轴转速驱动和轮轨接触方式进行速度加载,采用显示动力学计算方法,得到动态运行下平稳性指标和动应力并与实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验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该建模方法准确可靠,能为转向架动力学研究提供是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转向架 柔体动力学 建模方法 平稳性 动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大空间结构在轨组装的动力学与控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海岩 田强 +2 位作者 文浩 罗凯 马小飞 《力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共29页
在轨组装极大空间结构是实现大容量天基通信、高精度天基观测和天基太阳能电站等未来航天任务的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价值.针对百米级抛物面天线等在轨组装需求,本文综述极大空间结构在轨组装相关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进展与挑战... 在轨组装极大空间结构是实现大容量天基通信、高精度天基观测和天基太阳能电站等未来航天任务的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价值.针对百米级抛物面天线等在轨组装需求,本文综述极大空间结构在轨组装相关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进展与挑战,讨论五个关键环节,即模块化组装方案及其动力学问题、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计算、机器人运动规划与控制、组装结果的动态校验与调控、地面模拟实验.本文指出,在轨组装技术需解决柔性部件大范围运动的时空耦合动力学、机器人运动的高效规划与精准控制、力热耦合的误差校验与调控策略等难题,同时需要建立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地面实验验证相融合的研究框架,进而逐步推进从百米级到千米级空间结构技术的发展.最后,本文展望了未来十年的研究重点,包括高效动力学建模、复杂环境下的运动规划与控制、多模块闭合组装的动态预测与调控、天地一致的实验验证体系,进而为推动空间结构在轨组装技术提供系统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装总设计 系统动力学 运动规划与控制 动态校验与调控 地面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机器人多柔体系统协同建模与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13
19
作者 朱春霞 朱立达 +1 位作者 刘永贤 蔡光起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6-370,共5页
基于协同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对机构的多柔体动力学进行建模和仿真的方法.以多体系统动力学为基础,建立了柔性机构的空间动力学方程.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3-TPT型并联机器人的多柔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并... 基于协同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对机构的多柔体动力学进行建模和仿真的方法.以多体系统动力学为基础,建立了柔性机构的空间动力学方程.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3-TPT型并联机器人的多柔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研究.为了更加准确地说明分析结果,分别将刚性体和柔性体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于杆件的柔性特点,其受力表现出了高度的非线性,这与实际相符.多柔体系统的仿真结果能更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并联机器人的实际运动特性,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机构性能.这种方法为并联机器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柔体动力学 协同 ADAMS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与NASTRAN的刚柔耦合体动力学分析方法 被引量:23
20
作者 刘晓东 章晓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8-170,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ADAMS与NASTRAN的刚柔耦合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方法,论述了多柔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柔性体模型的定义方法、系统动力学特性的仿真流程以及相关的仿真技巧。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柔体动力学 动力学仿真 ADAMS NASTR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