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在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春雨 石建党 +1 位作者 朱彦 张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1-807,共7页
在后基因组时代,DNA-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的一个重要领域。与其他方法相比,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ChIP)是一种在体内研究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理想的方法。近年来这种方法与DNA芯片... 在后基因组时代,DNA-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的一个重要领域。与其他方法相比,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ChIP)是一种在体内研究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理想的方法。近年来这种方法与DNA芯片和分子克隆技术相结合,可用于高通量的筛选已知蛋白因子的未知DNA靶点和研究反式作用因子在整个基因组上的分布情况,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调控网络。总结了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的方法,特别介绍了使用这些方法取得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蛋白质相互作用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 DNA芯片 chip-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质免疫沉淀试验中基因组DNA超声破碎条件优化策略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敏俐 关善辉 陆祖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125,140,共6页
染色质免疫沉淀试验中对共价交联的基因组染色质进行超声处理以获得适当大小的DNA片段是ChIPSeq和ChIP-chip成功的前提。影响基因组DNA破碎的因素很多,细胞浓度、细胞裂解方式、超声体积、探头深度、超声环境、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等都... 染色质免疫沉淀试验中对共价交联的基因组染色质进行超声处理以获得适当大小的DNA片段是ChIPSeq和ChIP-chip成功的前提。影响基因组DNA破碎的因素很多,细胞浓度、细胞裂解方式、超声体积、探头深度、超声环境、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等都会对超声效果产生影响。如何获得各个可变参数的优化组合是一个需要多次摸索的过程,借鉴其它研究者已经建立的优化条件进行探索是一条比较省时简便的途径。本研究针对超声时间、细胞裂解方式、超声环境和超声功率等因素进行优化;利用优化的条件超声,得到适合大小的DNA片段;对这些片段进行染色质免疫沉淀试验,获得已知靶基因的特异性富集;证明超声优化条件是成功的。本研究提出的超声优化策略及获得的优化条件为后续ChIPSeq试验创造了前提条件,也对其他研究者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染色质免疫沉淀 基因组DNA chipSeq chipch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成功研发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技术
3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4-74,共1页
据2014年9月10日《科学网》援引报道,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黄岩谊课题组与汤富酬课题组合作,发展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量细胞样品处理与核酸俘获方法,并成功实现了针对1000个细胞的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Ch IP-Seq)。研究... 据2014年9月10日《科学网》援引报道,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黄岩谊课题组与汤富酬课题组合作,发展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量细胞样品处理与核酸俘获方法,并成功实现了针对1000个细胞的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Ch IP-Seq)。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细胞研究》上。应用Ch IP-Seq方法,通过有针对性地俘获和富集特定蛋白,得到与这些蛋白结合的DNA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免疫沉淀 测序技术 北京大学 研发 微流控芯片 DNA片段 光学成像 样品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verse ChIP:研究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新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明明 齐锦生 栗彦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7-410,共4页
反向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reverse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Reverse ChIP)是一种在体内状态下分析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新方法.它用特异的核酸探针捕获靶DNA片段及与其相结合的蛋白质,蛋白质用质谱仪检测,以达到确定靶DN... 反向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reverse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Reverse ChIP)是一种在体内状态下分析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新方法.它用特异的核酸探针捕获靶DNA片段及与其相结合的蛋白质,蛋白质用质谱仪检测,以达到确定靶DNA位点全部相关蛋白质的目的.其可对靶DNA位点相关蛋白质进行全面、系统地鉴定,特别是寻找已知DNA元件相应的调节蛋白.在发现、鉴定靶DNA位点相关蛋白质和研究DNA-蛋白质相互作用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Reverse chip) DNA-蛋白质相互作用 靶DNA位点相关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羊lncRNA-269的鉴定及转录调控分析
5
作者 舒嘉傲 曹少先 +6 位作者 孟春花 钱勇 张俊 张建丽 丁强 李隐侠 李齐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82,共9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湖羊长链非编码RNA-269(long no-coding RNA-269,lncRNA-269)序列特征、表达模式和转录调控,为后续开展lncRNA-269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湖羊为研究对象,采用5′/3′RACE结合PCR扩增方法获得其序列全长,利...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湖羊长链非编码RNA-269(long no-coding RNA-269,lncRNA-269)序列特征、表达模式和转录调控,为后续开展lncRNA-269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湖羊为研究对象,采用5′/3′RACE结合PCR扩增方法获得其序列全长,利用RT-qPCR方法鉴定其在湖羊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并利用PCR方法扩增其启动子区,鉴定其启动子区特征,分析其转录调控情况。[结果]湖羊lncRNA-269全长3 146 bp,组织表达谱显示其在湖羊各组织中广泛表达,且在健康卵泡中显著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NR5A1 mRNA水平和血清中雌二醇(E_(2))水平呈正相关。荧光素酶活性分析发现在lncRNA-269启动子区的-359~-17 nt有1个转录激活基序,在-1 485~-942 nt有1个转录抑制基序。JASPAR软件预测发现在lncRNA-269转录抑制启动子区域存在FOXO3、PDX1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在转录激活区域有SMAD4、YY1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过表达SMAD4可显著提升lncRNA-269启动子区荧光素酶活性,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PCR试验进一步确认了SMAD4特异性与lncRNA-269启动子区结合。[结论]湖羊lncRNA-269在健康卵泡中显著高表达,其启动子区存在一个转录激活区域和一个转录抑制区域,转录因子SMAD4可通过与lncRNA-269启动子区结合显著上调lncRNA-269的启动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卵巢卵泡 lncRNA-269 5′/3′RACE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大肠癌细胞PRL-3基因启动子Snail结合位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发达 李建明 +2 位作者 周军 柳玉红 丁彦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1-405,共5页
目的确定转录因子Snail可与PRL-3基因启动子区结合。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PRL-3基因启动子区域,并对其潜在的Snail结合位点进行预测,进一步应用Snail抗体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结合PCR技术检测PRL-3基因启动子序列,以确定转录因子S... 目的确定转录因子Snail可与PRL-3基因启动子区结合。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PRL-3基因启动子区域,并对其潜在的Snail结合位点进行预测,进一步应用Snail抗体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结合PCR技术检测PRL-3基因启动子序列,以确定转录因子Snail可与PRL-3基因启动子结合。结果应用TRED在线分析系统确定PRL-3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位于PRL-3基因上游-700bp至299bp之间,在该启动子区域存在多个转录因子如Snail、n-MYC、ARNT、E74A、NF-kappaB、NRF-2及AML-1等的结合位点;在启动子区域的-500bp至-451bp之间存在Snail结合的核心寡核苷酸序列CACCTG,在其他多个区域存在多个类似这一核心序列的DNA序列;应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结合PCR扩增的方法对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细胞进行分析,发现Snail可与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PRL-3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的DNA片断结合。结论转录因子Snail可与人大肠癌细胞SW480PRL-3基因启动子结合,参与PRL-3基因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 SNAIL 启动子 PRL-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Ets-1与β1,3-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启动子结合活性分析(英文)
7
作者 仇灏 徐正荣 +3 位作者 邵雪君 周迎会 徐岚 吴士良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5,共5页
β1,3-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2,-8(β3GnT-2,β3GnT-8)共同参与多聚N-乙酰氨基乳糖([Galβ1→4GlcNAcβ1→3]n)的合成,从而使得细胞表面的相应糖链结构延长进而影响细胞的恶性转化.已有研究表明,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HL-6... β1,3-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2,-8(β3GnT-2,β3GnT-8)共同参与多聚N-乙酰氨基乳糖([Galβ1→4GlcNAcβ1→3]n)的合成,从而使得细胞表面的相应糖链结构延长进而影响细胞的恶性转化.已有研究表明,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分化过程中β3GnT-2,-8的表达上调,但其分子机制不明.本文旨在探讨ATRA诱导HL-60分化过程中,转录因子Ets-1对β3GnT-2,-8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采用10-6mol/L ATRA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向粒系分化,RT-PCR检测到细胞中Ets-1的表达明显增加;进一步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结合电泳迁移率变动实验(EMSA)检测证实,有活化的Ets-1结合至β3GnT-2/-8基因调控区.以上结果表明,转录因子Ets-1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分化过程中β3GnT-2,-8基因有表达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ETS-1 β1 3-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 HL-60细胞系 全反式维甲酸(ATRA)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 电泳迁移率变动实验(EM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