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质母细胞瘤1号染色体杂合性丢失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胡杰 江澄川 +2 位作者 吴浩强 潘颂先 唐婉君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360-363,共4页
目的 寻找胶质母细胞瘤 (GBM) 1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 (LOH)区域 ,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和 377型DNA自动序列分析仪 ,分析了 2 1例GB... 目的 寻找胶质母细胞瘤 (GBM) 1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 (LOH)区域 ,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和 377型DNA自动序列分析仪 ,分析了 2 1例GBM 1号染色体上 31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LOH。结果 在 5 2 % (11/ 2 1例 )GBM的 1号染色体上观察到了LOH ,在 2 0 % (94/ 46 3)可提供信息位点存在LOH。其中 1p的LOH率高于1q ,1p和 1q的LOH率分别为 43 % (9/ 2 1)、33% (7/ 2 1)。 1p上各微卫星位点的LOH率均小于 30 %。在 1q的下列位点上检测到了较高LOH率 :1q2 4- 1q2 5上的D1s2 18(31.6 % )、1q32 .3 - 1q43上的D1s2 785 (31.6 % ) -D1s2 842 (37.5 % )。结论 染色体 1p在GBM的分子发病机制中并不重要 ,而染色体 1q上遗传物质的分子遗传学变化可能在GBM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染色体 1q2 4- 1q2 5上的D1s2 18和 1q32 .3 - 1q43上的D1s2 785 -D1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杂合性丢失 胶质母细胞瘤 抑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样囊性癌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2
作者 余东升 黄洪章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第5期356-358,共3页
腺样囊性癌是最具特征性的唾液腺恶性肿瘤之一,已有研究证实其发生发展涉及多个基因的改变。笔者就近年来与之有关的细胞周期调节基因、组织结构相关基因、侵袭与转移相关基因、凋亡相关基因、错配修复基因、染色体杂合性丢失及其基因... 腺样囊性癌是最具特征性的唾液腺恶性肿瘤之一,已有研究证实其发生发展涉及多个基因的改变。笔者就近年来与之有关的细胞周期调节基因、组织结构相关基因、侵袭与转移相关基因、凋亡相关基因、错配修复基因、染色体杂合性丢失及其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唾液腺肿瘤 细胞周期调节基因 组织结构相关基因 侵袭与转移相关基因 凋亡相关基因 错配修复基因 染色体杂合性丢失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