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染色体核型与基因检测不符的性发育异常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任雁林 李亚丽 +6 位作者 李坤 张凡 戎立敏 余小平 谷君 康燕华 贺英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6,共7页
目的报道1例染色体核型与基因检测结果不符的性发育异常患者的诊治及验证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性发育异常嵌合状况的认识。方法患者,14岁,2020年4月3日因“原发性闭经”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为女性性征,经超声/磁共... 目的报道1例染色体核型与基因检测结果不符的性发育异常患者的诊治及验证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性发育异常嵌合状况的认识。方法患者,14岁,2020年4月3日因“原发性闭经”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为女性性征,经超声/磁共振探查性腺、性腺轴功能测定、染色体核型和分子基因检测,以及盆腔探查、恶变性腺切除、激素替代等诊疗,药物性月经来潮。诊疗中发现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分子基因检测结果不符,遂行三胚层细胞分别取样,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各胚层细胞的性染色体,XY探针标记性腺病理切片探究Y染色体在性腺中的分布差异,并比较手术前后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的变化。检索万方、PubMed等数据库,汇总相关的队列研究文献,了解该疾病目前的研究现状。结果患者体内45,X与46,XY细胞系在不同胚层以及同一胚层发生的组织间的嵌合差异较大。外胚层来源的口腔颊黏膜细胞45,X占比为30.0%(6/20),中胚层来源的外周血淋巴细胞45,X占比为9.7%(11/114),内胚层来源的膀胱脱落细胞45,X占比为20.4%(22/108)。XY探针标记的性腺病理切片提示一个减Y的嵌合状态,其中附睾结构区45,X细胞系嵌合占50.0%,恶性区域“Y”含量正常。性腺切除后AMH由7.28 pmol/L降至<0.07 pmol/L。复习文献发现,45,X/46,XY患者表型谱复杂,多数有Turner综合征的特征,女性表型有发生性腺肿瘤的风险。结论诊断性发育异常的疑难病例行外周血核型检测时须尽量增加计数细胞和分析细胞的数目,并行多胚层细胞取样;“Y”嵌合率高的性腺在腹腔中更易恶变;检测AMH水平可鉴别含Y染色体性发育异常的隐睾和无睾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异常 染色体嵌合型 性腺肿瘤 抗米勒管激素 嵌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系统嵌合型Y染色体丢失:从人群队列到致病机制
2
作者 朱丽娜 汪旭 郭锡汉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9-427,共19页
嵌合型Y染色体丢失(mosaic loss of Y chromosome(LOY),m LOY)是指男性部分体细胞因Y染色体(Y chromosome,Chr Y)丢失而与非LOY细胞形成的遗传嵌合现象。m LOY主要发现于血液中,不仅因为血细胞易取样,更因为发生LOY突变的造血干细胞在... 嵌合型Y染色体丢失(mosaic loss of Y chromosome(LOY),m LOY)是指男性部分体细胞因Y染色体(Y chromosome,Chr Y)丢失而与非LOY细胞形成的遗传嵌合现象。m LOY主要发现于血液中,不仅因为血细胞易取样,更因为发生LOY突变的造血干细胞在获得竞争优势后可驱动克隆性造血,产生大量携带LOY突变的血细胞。由于结构的特殊性,人Chr Y在有丝分裂时易发生异常分离,同时在种系突变、环境暴露、衰老微环境等因素的驱动下,m LOY成为男性体细胞中最常见的获得性突变。早期的人群队列研究显示造血系统m LOY与男性预期寿命缩短以及癌症、阿尔茨海默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慢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近期的小鼠模型研究表明m LOY是白血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因此,m LOY不仅为众多慢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共同的遗传学基础,也为研究人类寿命与疾病风险中的性别差异提供了新的内核。本文首先简述了LOY驱动克隆性造血的人群队列研究进展,随后梳理出m LOY的危险因素、检测方法和小鼠模型的构建策略,并总结了m LOY诱发多种重大慢病的潜在分子机制,最后对m LOY领域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提出了前瞻展望。相关综述成果为深入研究Chr Y的生物学功能和慢病的性别差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Y染色体丢失 克隆性造血 阿尔茨海默病 白血病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型Y染色体等臂双着丝粒致胎儿主动脉狭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全宇璐 张萍萍 +4 位作者 罗艳 霍竞 余小平 孙艳美 李亚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0-264,共5页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主动脉狭窄(AS)胎儿产前诊断结果进行遗传学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方法:1例孕25周孕妇,因“胎儿AS”行羊膜腔穿刺术采集羊水,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联合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检测。同时采集胎儿父母...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主动脉狭窄(AS)胎儿产前诊断结果进行遗传学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方法:1例孕25周孕妇,因“胎儿AS”行羊膜腔穿刺术采集羊水,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联合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检测。同时采集胎儿父母外周血,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胎儿核型分析,为嵌合型Y染色体等臂双着丝粒;SNP-array分析,胎儿染色体Yp11.31q11.21区段存在11.2 Mb片段的重复,同时Yq11.21q11.23区段存在14.8 Mb片段的缺失。胎儿父母均为正常核型,考虑其为新发变异。经充分遗传咨询后,孕妇及家属选择回当地引产。结论:嵌合型Y染色体等臂双着丝粒的染色体核型可能是男性胎儿表型为AS的原因,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SNP-array检测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主动脉狭窄 产前诊断 嵌合Y染色体等臂双着丝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