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莱菔素通过阻断STAT3信号通路杀伤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468和MDA-MA-231 被引量:6
1
作者 高久蕉 张琦 杨永亮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37-844,共8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区域维持因子1(CRM1)抑制剂莱菔素(LFS-01)通过抑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杀伤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验证LFS-01是否可与CRM1分子结构上的核输出信号(N... 目的:探讨染色体区域维持因子1(CRM1)抑制剂莱菔素(LFS-01)通过抑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杀伤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验证LFS-01是否可与CRM1分子结构上的核输出信号(NES)口袋结合。通过CCK-8法检测LFS-01对4种不同的乳腺癌细胞杀伤活力。用不同浓度的LFS-01处理TNBC细胞MDA-MB-468和MDA-MB-231,免疫荧光法检测CRM1货物蛋白STAT3以及带有NES序列的蛋白在细胞内定位的变化;WB检测LFS-01对STAT-3信号通路以及其下游蛋白表达的影响;WB、细胞免疫荧光和透射电镜法检测自噬的发生;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LFS-01能够与CRM1的NES口袋结合,显示其在结构上影响后者蛋白转运功能的可能性。LFS-01能特异性杀伤TNBC细胞MDA-MB-468和MDA-MB-231。10μmol/L LFS-01处理后TNBC细胞中STAT3和带有NES标签的蛋白均被阻滞于细胞核中,而在对照组中这些蛋白均匀分布在细胞质中。随着LFS-01剂量的提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MDA-MB-468和MDA-MB-231细胞中磷酸化STAT3蛋白、Bcl-xL和Cylin D1表达均降低,细胞内自噬标志蛋白LC3B表达上升;同时出现高密度、多层的团状自噬小体;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并且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LFS-01可阻断CRM1运载蛋白出核、进而抑制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促进TNBC细胞MDA-MB-468和MDA-MB-231发生自噬、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菔素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染色体区域维持因子1 三阴性乳腺癌 MDA-MB-468细胞 MDA-MB-23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CRM1靶向抑制剂的筛选及其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2
作者 刘美铄 王海娜 +2 位作者 龙飞达 冷楠 杨永亮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4-51,共8页
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筛选新型染色体区域维持因子(CRM1)共价靶向抑制剂,并探究其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方法在LFS-01母核结构的基础上设计新型CRM1抑制剂并利用ADME/T、共价对接等手... 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筛选新型染色体区域维持因子(CRM1)共价靶向抑制剂,并探究其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方法在LFS-01母核结构的基础上设计新型CRM1抑制剂并利用ADME/T、共价对接等手段进行药物筛选得到小分子化合物LFS-829。MALDI-TOF质谱分析表明,LFS-829对CRM1具有靶向作用。用CCK-8法检测LFS-829对ENKTL细胞系SNK6及HANK-1增殖活性的影响,活细胞工作站观察药物作用下细胞形态的变化。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分析LFS-829对CRM1核输出功能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分析不同浓度的LFS-829作用下NF-κB信号通路的变化。借助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细胞凋亡,并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根据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PBMC)毒性测试、血小板毒性测试以及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对LFS-829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LFS-829能够与CRM1蛋白疏水活性口袋的半胱氨酸残基共价靶向结合,并选择性杀伤SNK6及HANK-1细胞,72 h的IC50分别为366和158 nmol/L。800 nmol/L LFS-829能够显著抑制CRM1的细胞核输出功能,促使IκB-α的细胞核聚集,下调NF-κB信号通路的转录活性,并显著上调凋亡通路蛋白p53、剪切型Caspase 3和剪切型Caspase 9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LFS-829对PBMC以及血小板没有明显的杀伤效果。在300 mg/kg的大剂量作用下,LFS-829未对小鼠造成实质性的组织损伤,安全性良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区域维持因子1 抑制剂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细胞核输出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1和Mcm6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星 宋志刚 +1 位作者 尹东芳 李朝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862-864,共3页
目的:探讨Cdc10依赖性转录因子1(Cdt1)和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6(Mcm6)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及其与Rb分化程度和视神经浸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6例Rb常规石蜡标本中Cdt1和Mcm6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二者与肿瘤分化... 目的:探讨Cdc10依赖性转录因子1(Cdt1)和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6(Mcm6)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及其与Rb分化程度和视神经浸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6例Rb常规石蜡标本中Cdt1和Mcm6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二者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视神经浸润的关系。结果:Cdt1和Mcm6在所有Rb中呈阳性表达,在瘤旁正常视网膜中不表达;二者在未分化组中的表达高于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视神经浸润组中Cdt1的表达低于未浸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m6的表达与视神经浸润不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t1和Mcm6与Rb的分化程度有关,Cdt1与视神经浸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Cdc10依赖性转录因子1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