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蟾蜍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姐妹染色单体区分着色
1
作者 徐东炯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89年第2期44-46,共3页
一、前言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SCE)最早是由Taylor于1985年采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证实的,但由于该姐妹染色单体区分技术分辨率低、操作复杂等原因,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1973年Latt建立了BUdR-Hoechst-33258荧光区... 一、前言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SCE)最早是由Taylor于1985年采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证实的,但由于该姐妹染色单体区分技术分辨率低、操作复杂等原因,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1973年Latt建立了BUdR-Hoechst-33258荧光区分染色技术,翌年,Perry和Korenberg等分别介绍了用Hoechst33258加Giemsa和单独用Giemsa染料的姐妹染色单体区分着色技术,使SCE的研究方法大大迈进了一步。随后,发现某些致突变物或致癌物可大幅度增加SCE频率,而这一指标较染色体畸变敏感得多。目前,SCE分析已作为一灵敏的短期试验方法用于检出DNA损伤,广泛应用在毒理、环境监测等领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生物学 姐妹染色体交换 蟾蜍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烹调油烟对职业接触人群免疫功能及遗传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叶琳 王春华 +4 位作者 吕毅 王南南 王鹏 李震 李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0-611,共2页
目的 :探讨烹调油烟对职业接触人群的免疫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 :对 1 5 4名宾馆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测定了接触与非接触烹调油烟人群的血清 Ig G、Ig A、Ig M含量 ,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染色体畸变率和姐妹染色体交换率 (... 目的 :探讨烹调油烟对职业接触人群的免疫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 :对 1 5 4名宾馆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测定了接触与非接触烹调油烟人群的血清 Ig G、Ig A、Ig M含量 ,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染色体畸变率和姐妹染色体交换率 ( SCE)。结果 :油烟接触组血清 Ig G、Ig A、Ig M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 .0 1 ) ,外周血淋巴细胞 SCE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1 ) ,而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 ( P>0 .0 5 )。结论 :烹调油烟可抑制职业接触人群的体液免疫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烹调油烟 职业接触人群 免疫功能 遗传学指标 姐妹染色体交换 染色体畸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黑麦易位系的创制和利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文俊 胡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5,共5页
关键词 易位系 小麦染色体 小麦-黑麦 普通小麦 代换系 异源附加系 染色体交换 山羊草 部分同源配对 染色体配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基因组减数分裂重组热点作图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俊华 袁娇娇 +4 位作者 周慧慧 陈佳敏 姜俊美 李优 李明军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39,共7页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并进行遗传物质的交换与重组,这是形成遗传多样性的来源和进化的原动力,也是育种的遗传基础。重组起始于程序性DNA双链断裂(DSB),其修复过程可导致染色体交换(CO)。DSB和CO在基因组中并非随机分布,存在重...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并进行遗传物质的交换与重组,这是形成遗传多样性的来源和进化的原动力,也是育种的遗传基础。重组起始于程序性DNA双链断裂(DSB),其修复过程可导致染色体交换(CO)。DSB和CO在基因组中并非随机分布,存在重组的热点。植物重组热点分布及其产生机制研究较少,但对育种有很大价值。在植物减数分裂重组途径的不同阶段可对重组热点进行作图,一类方法是通过重组后代分析CO位置,另一类方法是对重组发生时的DNA断点序列进行直接检测。本文结合酵母与动物中的工作对这些技术方法的原理、其对植物重组热点研究的贡献及其局限性进行综述。新的技术路线可提高重组热点的作图效率,对认识和利用植物重组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数分裂 重组 DNA双链断裂 染色体交换 作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药物诱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肿瘤高发病率追踪研究
5
作者 丁克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8-130,共3页
为了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诱发精神分裂症患者SCE高风险与导致肿瘤高发病率之间的关联,采用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ister Chromatic Exchange SCE)技术对确诊的57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①对照组SCE频率较两组患者服药前低,且差异... 为了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诱发精神分裂症患者SCE高风险与导致肿瘤高发病率之间的关联,采用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ister Chromatic Exchange SCE)技术对确诊的57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①对照组SCE频率较两组患者服药前低,且差异高度显著(P<0.01),而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前之间的SCE频率,则差异不显著(P<0.05),两项比较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一定的遗传损害的物质基础;②两组患者通过服药前后对照比较,均显示服药后的SCE频率高于服药前,差异高度显著(P<0.01);③两组患者服药后之间的比较显示SCE频率差异高度显著(P<0.01).16年后追踪调查结果表明,对照组33名无1人患肿瘤,57名受检患者有7人患各种肿瘤,发病率为12.15%.结果显示:抗精神药物具有潜在的致突变作用,且氯丙嗪的致突变作用明显高于碳酸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丙嗪 碳酸锂 肿瘤患者 姊妹染色体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三体与母亲年龄关系的新发现 被引量:5
6
作者 梁红业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21三体 母亲 年龄关系 端粒 染色体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genotoxicity of Dental Monomer Siloranes in the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Assay with Cultured Mammalian Cells
7
作者 ZHU Qi KOSTORYZ E. L.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7-680,共4页
目的:Siloranes是一种含硅的新型牙科复合树脂环氧乙烷单体,较传统的含碳的环氧乙烷单体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本研究的目的为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检测姐妹染色体交换的方法评估Siloranes的基因毒性,并与传统的环氧乙烷比较。方法:研究... 目的:Siloranes是一种含硅的新型牙科复合树脂环氧乙烷单体,较传统的含碳的环氧乙烷单体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本研究的目的为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检测姐妹染色体交换的方法评估Siloranes的基因毒性,并与传统的环氧乙烷比较。方法:研究所用的传统环氧乙烷为CyracureTM UVR6105。Silorane包括Ph-Sil,TET-Sil和二者50/50(w/w)的混合物(3M-ESPE)。用CHO细胞在有或无S9情况下检测姐妹染色体交换(SCE)。Bonferron post hoc统计分析检测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与溶剂对照相比,在有或无S9情况下,环氧乙烷UVR6105显著性地增加了培养CHO细胞的SCE数目。3种Silorane单体Ph-Sil,TET-Sil或Sil-Mix均未能增加SCE数目。结论: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检测姐妹染色体交换的方法评估显示,3种新型Silorane单体Ph-Sil,TET-Sil或Sil-Mix均未检测出基因毒性效果,提示Silorane单体具有较低基因毒性,是适于研发牙科树脂的新型单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姐妹染色体交换 DNA损伤 细胞培养 Silorane 环氧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