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柑橘分选设备和果面细菌多样性及分选果实耐贮性评价
- 1
-
-
作者
高恒锦
金国强
张建国
陈昊东
江东
-
机构
临海市特产技术推广总站
临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
-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1,共8页
-
基金
临海市柑橘协同创新项目(2019lhxc02)
2023年临海市推广基金会项目资助。
-
文摘
为探索选果机分选增加果损与设备表面及果实表面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关系,对大分1号温州蜜柑采后分选机分选后微酸性电解水清洗果实(FD-1)、仅分选机分选果实(FD-2)、仅微酸性电解水表面清洗果实(FD-3)以及采后不做任何处理果实(对照)进行常温贮藏性能评价,并通过16S rDNA技术对分选设备表面及果实表面的细菌群落进行多样性检测分析。结果显示,FD-2常温贮藏21 d的腐烂率达到14.34%,与对照(14.24%)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FD-1(10.27%)和FD-3(9.24%);贮藏期间不同处理间果实品质无显著差异。通过16S rDNA技术从分选设备表面及果实表面共得到有效序列1557924条,平均有效比例72.15%。选果机传送带位置(XG3)、使用5年以上选果机设备表面(XG6)的Ace和Chao指数均在1000左右,其余分组(处理)的Ace和Chao指数均大于8000,Shannon指数亦是XG3和XG6最低。表明随着选果机连续分选果实,传送带上的细菌物种丰富度降低。Beta多样性分析表明,XG3和XG6的细菌物种多样性与其他分组差异显著。XG3和XG6的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假单胞菌属、马赛菌属、罗氏菌属等相对丰度较其他分组高,与果实分选后腐损增加存在一定关联。BugBase表型预测显示,不同分组兼性厌氧表型和可移动原件表型群落相对丰度分布均差异明显。微酸性电解水清洗显著降低一些致腐菌如欧文菌属等的相对丰度,从而降低果实贮藏期间腐烂率。
-
关键词
柑橘无损检测
腐烂率
细菌群落多样性
16S
rDNA
-
Keywords
citrus non-destructive testing
decay rate
bacterial community diversity
16S rDNA
-
分类号
S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