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柏格森哲学 被引量:5
1
作者 黄颂杰 《学术界》 CSSCI 1995年第6期17-24,共8页
论柏格森哲学黄颂杰“五四”时期,柏格森哲学和实用主义、马赫主义同是流传到中国的最有影响的西方哲学派别。1919年梁启超在巴黎会见过柏格森,对他深表钦佩,梁所组织的尚学会翻译了柏氏的三本主要著作。陈立夫的“唯心论”、梁... 论柏格森哲学黄颂杰“五四”时期,柏格森哲学和实用主义、马赫主义同是流传到中国的最有影响的西方哲学派别。1919年梁启超在巴黎会见过柏格森,对他深表钦佩,梁所组织的尚学会翻译了柏氏的三本主要著作。陈立夫的“唯心论”、梁漱溟的新儒学都吸取了柏格森的生命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格森哲学 生命冲动 现代西方哲学 纯粹意识 直觉 深层自我 创造进化论 生命哲学 意识活动 宇宙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漱溟与柏格森哲学(上)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宗昱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69-74,共6页
梁漱溟思想和柏格森哲学的关系,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批判梁漱溟”运动中多有人论述。其时,人多以为梁漱溟属柏格森一派的唯意志论。三十年过去了,这种印象仍未消除。吕希晨所著《中国现代哲学史》一书亦从此种角度出发分析梁漱溟的哲学... 梁漱溟思想和柏格森哲学的关系,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批判梁漱溟”运动中多有人论述。其时,人多以为梁漱溟属柏格森一派的唯意志论。三十年过去了,这种印象仍未消除。吕希晨所著《中国现代哲学史》一书亦从此种角度出发分析梁漱溟的哲学。虽然这些论述都有偏颇之处,但梁漱溟思想和柏格森哲学有关系已为学术界许多人认定的结论。连梁漱溟自己也承认这一点。在《朝话》一书的《中西学术之不同》一文中他说过:“中国儒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柏格森哲学 直觉主义 创化 现量 理智主义 中国哲学 决疑论 唯识学 东西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漱溟与柏格森哲学(下)
3
作者 王宗昱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0-56,共7页
1984年学林出版社出版的《人心与人生》一书在内容上已有许多解放后的思想掺入其中,但其大旨则与当年相去不远。总的说来,梁漱溟此后对柏格森哲学的理解受到了中国哲学的背景影响,并且他又反过来用柏格森的一些学说企图对儒家的道德人... 1984年学林出版社出版的《人心与人生》一书在内容上已有许多解放后的思想掺入其中,但其大旨则与当年相去不远。总的说来,梁漱溟此后对柏格森哲学的理解受到了中国哲学的背景影响,并且他又反过来用柏格森的一些学说企图对儒家的道德人性论作出新的解释。我们姑且把这以后的哲学称为后期哲学。梁漱溟前期的哲学基本以佛教唯识学为主体,后期则可视为以儒家心性学说为主体的道德人性论。在前期,梁漱溟并未将柏格森哲学和佛学揉为一体。在后期,他则企图将柏格森哲学和儒学揉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柏格森哲学 创化 生活问题 生命冲动 直觉 道德人性论 理性 理智活动 无私的感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柏格森哲学对李大钊早期思想的影响
4
作者 吴汉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1-75,共5页
五四时期是一个异说蜂起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的时期,西方的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中国。柏格森哲学正是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被中国人所引进和介绍。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是法国生命哲学的主要代表,直觉主义理论大师。其哲学继承了... 五四时期是一个异说蜂起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的时期,西方的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中国。柏格森哲学正是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被中国人所引进和介绍。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是法国生命哲学的主要代表,直觉主义理论大师。其哲学继承了哲学史上非理论主义的传统,强烈反对哲学研究中的机械决定论观点,注重主体的直觉体验,强调自我反对非我,倡导直觉高于理性的思想。他认为,存在着直觉当下把握的连续不断的“绵延”时间,“绵延”则是流动不居的生命之流,构成真正的实在,在二十世纪初的西方世界,柏格森哲学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哲人加以介绍、传播,从而使得柏格森哲学在当时广为流行,正象进化论在西方世界走向没落而在中国近代却很有市场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文集》 柏格森哲学 早期思想 宿命论 新生命 生命哲学 直觉主义 宇宙进化 国民 直觉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柏格森生命哲学对梁漱溟新儒学思想的影响
5
作者 翁芝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66-72,共7页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于1913年经《东方杂志》的介绍而传入中国,1919年至20年代初在中国哲学界广为传播,成为影响中国哲学界的“显学”之一。20世纪中国新儒家的儒化的生命哲学就是在柏格森思想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作为...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于1913年经《东方杂志》的介绍而传入中国,1919年至20年代初在中国哲学界广为传播,成为影响中国哲学界的“显学”之一。20世纪中国新儒家的儒化的生命哲学就是在柏格森思想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作为现代新儒学的开山,梁漱溟热烈地推崇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不仅在西方哲学史上是“迈越古人”,而且是替儒家学说的复兴“开了先路”。帕格森的生命哲学启迪他用这一新传入的西方哲学思想来重新诠释儒学,从而也用儒学来改造西方哲学而使之“中国化”(实为儒学化)。他在1921年发表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就是儒化的生命哲学的一部代表作。 目前研究中国现代哲学史的论著至多只是简略地提到柏格森生命哲学对梁漱溟思想的影响,并没有对此作专题研究,本文试图弥补这一不足,以推动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生命哲学 柏格森哲学 生命冲动 直觉 儒学思想 儒家思想 工业文明 人生态度 根本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时期外来哲学的传播与影响
6
作者 徐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1期29-34,共6页
五四时期外来哲学的传播与影响徐辉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洋务运动时期,西方哲学得到了传播。著名改良主义学者王韬、马建忠最早译述了培根和笛卡尔的哲学。①英国传教士艾约瑟编译的《西学启蒙十六种》之一《西学述略》,有“理学”(即... 五四时期外来哲学的传播与影响徐辉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洋务运动时期,西方哲学得到了传播。著名改良主义学者王韬、马建忠最早译述了培根和笛卡尔的哲学。①英国传教士艾约瑟编译的《西学启蒙十六种》之一《西学述略》,有“理学”(即哲学─—笔者)卷,简述从古代希腊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五四时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用主义 柏格森哲学 马赫主义 实验主义 中国现代哲学 西方哲学 陈独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与死的告白——评托马斯·沃尔夫《森林里的阴暗,像时间一样奇怪》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兰明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52,共3页
托马斯·沃尔夫的一生在现代美国文学中是绚丽的传奇之一,他以年轻的38岁年华书写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文坛的华彩篇章。沃尔夫的小说一方面用丰富的物象写尽美国与欧洲的历史,并在所写的素材中,吸收最先进的哲学、科学研究成果,用敏... 托马斯·沃尔夫的一生在现代美国文学中是绚丽的传奇之一,他以年轻的38岁年华书写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文坛的华彩篇章。沃尔夫的小说一方面用丰富的物象写尽美国与欧洲的历史,并在所写的素材中,吸收最先进的哲学、科学研究成果,用敏锐的眼光抒发作者对生与死、灵与肉的思考,另一方面沃尔夫的小说热衷于对时间的理解,在奔腾而去的时间中,作者引发对生命本体的感悟。短篇小说《森林里的阴暗,像时间一样奇怪》就是作者融现实描写与哲理思考为一炉的优秀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沃尔夫 柏格森生命哲学 生命冲动 本能 欲望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觉方法与民国学术 被引量:2
8
作者 薛其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44-49,共6页
民国时期是中西古今交汇、渗透、融合、创新的学术盛世。在学术研究方法上 ,由西方传入的直觉方法与中国传统的直觉方法相衔接、融合而为学者们所关注 ,成为影响这一时期学术的主流方法。注重生命和意境的现代新儒家便是典型代表。他们... 民国时期是中西古今交汇、渗透、融合、创新的学术盛世。在学术研究方法上 ,由西方传入的直觉方法与中国传统的直觉方法相衔接、融合而为学者们所关注 ,成为影响这一时期学术的主流方法。注重生命和意境的现代新儒家便是典型代表。他们在对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想的认同和对“科学万能”的诘难中扬波而起 ,在方法论上强调对生命、生活的感受、体验和体悟。从梁漱溟、张君劢讲非理性的直觉 ,到贺麟讲超理性的直觉 ,再到牟宗三讲智的直觉 ,新儒家都表现出对中西直觉方法的批判、扬弃和融合创新的共同致思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方法 民国学术 现代新儒学 柏格森生态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