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东南地区大型矽卡岩型铁矿床金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龄及其构造背景初探 被引量:57
1
作者 谢桂青 毛景文 +5 位作者 李瑞玲 蒋国豪 赵财胜 赵海杰 侯可军 潘怀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917-1927,共11页
鄂东南地区铜铁多金属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精确的成矿时代和构造背景的研究显得较少。本文选择与磁铁矿密切共生的金云母为研究对象,利用^(40)Ar-^(39)Ar 阶段加热同位素定年方法对该地区典型大型程潮和... 鄂东南地区铜铁多金属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精确的成矿时代和构造背景的研究显得较少。本文选择与磁铁矿密切共生的金云母为研究对象,利用^(40)Ar-^(39)Ar 阶段加热同位素定年方法对该地区典型大型程潮和金山店矽卡岩铁矿床中金云母进行了成矿时代的研究,获得了金云母的^(40)Ar-^(39)Ar 同位素坪年龄分别为132.6±1.4Ma和131.6±1.2Ma,对应等时线年龄为136±4Ma 和132.0±2.8Ma。结合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和流体包裹体温度的分析,认为金云母的^(40)Ar~^(39)Ar 坪年龄分别代表程潮和金山店矽卡型铁矿床的成矿时代,结果与大冶矽卡岩型铁矿床和鄂东南地区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可以对比。在整合已有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资料基础上,笔者认为鄂东南大型矽卡岩型铁矿床形成于区域岩石圈伸展和减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同位素年龄 金云母 矽卡岩铁矿 构造背景 鄂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黄滩金铜锌矿成矿时代——来自白云母^(40)Ar-^(39)Ar年龄和黄铁矿Re-Os年龄约束
2
作者 耿新霞 张志欣 +4 位作者 张振龙 李宁 杨富全 杨成栋 成曦晖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8-379,共12页
卡拉塔格是东天山十分重要的铜矿集区,发育5个不同时代和成矿类型的成矿系统。近年来新发现了黄滩(包括金岭)金铜锌矿床,赋存于火山岩系中,发育层状矿化、脉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但层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形成时代不清楚,制约了进一步... 卡拉塔格是东天山十分重要的铜矿集区,发育5个不同时代和成矿类型的成矿系统。近年来新发现了黄滩(包括金岭)金铜锌矿床,赋存于火山岩系中,发育层状矿化、脉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但层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形成时代不清楚,制约了进一步找矿勘查工作。本文基于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开展白云母^(40)Ar-^(39)Ar年龄和黄铁矿Re-Os年代学研究,获得黄铁绢英岩中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429.46±3.91 Ma,7件层状矿化中黄铁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436.5±4.2 Ma。层状矿化年龄与前人获得含矿岩系英安岩和英安质凝灰岩年龄(434~438 Ma)、脉状矿化年龄(432~438 Ma)一致,表明层状矿化、脉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是同一成矿事件的产物,黄滩为富金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型矿床。因此,尽管黄滩和红海‒黄土坡为VMS型矿床,红石为火山热液脉状矿床,但它们均为同一VMS成矿系统,形成于430~439 Ma,受控矿因素的差异,造成了成因类型、矿化类型和成矿元素组合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母^(40)ar-^(39)ar年龄 黄铁矿Re-Os年龄 VMS矿床 金铜锌 黄滩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山红尖兵山钨矿床的^(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江思宏 聂凤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9-94,共6页
文章对红尖兵山钨矿云英岩中的白云母进行了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的坪年龄为(216.6±1.6)Ma(2σ),等时线年龄为(215.2±2.8)Ma,MSWD=0.47,40Ar/36Ar初始比值为333±47。等时线年龄与坪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 文章对红尖兵山钨矿云英岩中的白云母进行了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的坪年龄为(216.6±1.6)Ma(2σ),等时线年龄为(215.2±2.8)Ma,MSWD=0.47,40Ar/36Ar初始比值为333±47。等时线年龄与坪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可认为该结果近似代表了黑钨矿的形成时代,即红尖兵山的黑钨矿形成于印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白云母 ^^40ar-^39ar同位素年龄 印支期 红尖兵山 甘肃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中条山地区篦子沟、南河沟铜矿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龄及其对成矿构造背景的约束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梦琦 毛景文 +4 位作者 叶会寿 王赛 范成龙 李洪英 毕珉烽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7-739,共13页
篦子沟、南河沟铜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南缘,是山西中条山地区胡篦型铜矿的典型代表,因严格受地层控制,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也被认为是沉积岩型层状铜矿床。这些矿床的成矿年龄仍未被精确测定,成矿时代长期存在争议。在矿床学... 篦子沟、南河沟铜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南缘,是山西中条山地区胡篦型铜矿的典型代表,因严格受地层控制,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也被认为是沉积岩型层状铜矿床。这些矿床的成矿年龄仍未被精确测定,成矿时代长期存在争议。在矿床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篦子沟、南河沟铜矿内与矿化有关的蚀变黑云母开展了高精度的^(40)Ar-^(39)Ar测年。获得篦子沟铜矿床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825±13 Ma(MSWD=8.86),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820±13Ma(MSWD=5.67),反等时线年龄为1820±13 Ma(MSWD=5.63);南河沟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861±14 Ma(MSWD=8.17),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864±16 Ma(MSWD=8.31),反等时线年龄为1865±16 Ma(MSWD=8.47)。2个矿床的成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胡篦型铜矿热液期矿化年龄限定在1850 Ma左右。此年龄与中部造山带约1.85 Ga峰期变质和退变质作用时间一致,综合已有研究成果推测,该期成矿事件与碰撞造山事件耦合。区域上,在侵入中条群的基性岩内发育含矿石英脉,对脉内与硫化物伴生的白云母进行^(40)Ar-^(39)Ar定年,获得其坪年龄1851±13 Ma(MSWD=7.47),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844±19 Ma(MSWD=7.30),反等时线年龄为1844±19 Ma(MSWD=7.28),说明基性岩内的含矿石英脉与矿区内的热液期矿化为同一地质事件的产物,印证了碰撞造山过程中产生的变质流体广泛作用于区域各地质体,且影响范围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母^(40)ar-^(39)ar测年 变质热液期 成矿年龄 胡篦型铜矿 中条山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花牛山东钾长花岗岩^(40)Ar/^(39)Ar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6
5
作者 聂凤军 江思宏 +3 位作者 刘妍 陈文 刘新宇 张思红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5-422,共8页
对甘肃花牛山东复式花岗岩体中钾长花岗岩的钾长石进行了详细的4 0 Ar 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 ,1 1个加热阶段所获数据构成一条相关关系非常好的直线 ,其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 1 94 2 5± 1 96Ma( 2σ)。4 0 Ar 36 Ar初始值为 2 88 87&#... 对甘肃花牛山东复式花岗岩体中钾长花岗岩的钾长石进行了详细的4 0 Ar 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 ,1 1个加热阶段所获数据构成一条相关关系非常好的直线 ,其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 1 94 2 5± 1 96Ma( 2σ)。4 0 Ar 36 Ar初始值为 2 88 87± 2 1 7( 2σ) ,接近于尼尔值 ( 2 95 5 )。鉴于该岩体形成之后未受到明显的构造—岩浆活动或其它热事件的影响 ,因此 ,1 94Ma代表了钾长花岗岩钾长石的形成时代。花牛山东钾长花岗岩是燕山早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由此推断 ,花牛山地区构造—岩浆活动时间不是印支期 ,更不是海西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同位素年龄 燕山期 钾长花岗岩 花牛山 甘肃 形成时代 中生代 岩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山南缘卡拉先格尔斑岩铜矿带成因再认识——来自哈腊苏铜矿硫-铅-氢-氧同位素和^(40)Ar-_^(39)Ar年龄的约束 被引量:40
6
作者 闫升好 滕荣丽 +4 位作者 张招崇 陈柏林 陈文 周刚 何立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2-301,共10页
通过对卡拉先格尔铜矿带中的哈腊苏斑岩铜矿床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和测年研究,探讨了阿尔泰南缘铜矿的成矿时代及矿床成因。研究表明,卡拉先格尔铜矿带的铜矿化主要呈不均匀团块、细脉或细脉浸染状产于受断裂... 通过对卡拉先格尔铜矿带中的哈腊苏斑岩铜矿床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和测年研究,探讨了阿尔泰南缘铜矿的成矿时代及矿床成因。研究表明,卡拉先格尔铜矿带的铜矿化主要呈不均匀团块、细脉或细脉浸染状产于受断裂控制的钾长石_石英脉、绿帘石脉以及石英_方解石脉中,线型分布明显,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缺乏典型斑岩铜矿的面型蚀变矿化分带。含矿钾长石脉40Ar_39Ar年龄为(230±5)Ma,大大晚于容矿斑岩脉的形成时代〔锆石SHRIMPU_Pb年龄(380.8±5.7)Ma〕。硫_铅同位素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源于火山岩地层和花岗闪长斑岩脉。氢_氧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物。据此认为,卡拉先格尔铜矿带主成矿时代为印支期,成矿作用与后造山阶段沿NNW向老山口断裂发育的偏碱性岩浆活动有关,但不排除存在同造山期的斑岩型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40ar-^39ar年龄 斑岩铜矿 哈腊苏铜矿 卡拉先格尔铜矿带 阿尔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蒙古造山带东段造山事件的^(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25
7
作者 郗爱华 葛玉辉 +1 位作者 李绪俊 李碧乐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059-1065,共7页
位于中亚蒙古造山带东段的吉林省中南部呼兰群变质岩中,发现含多硅白云母的蓝晶石片岩带。采用(40)~Ar-(39)~Ar连续阶段升温的方法,对呼兰群下部层位的黑云母片麻岩和上部蓝晶石片岩中的云母类变质矿物进行测定,分别获得(223.57±0.... 位于中亚蒙古造山带东段的吉林省中南部呼兰群变质岩中,发现含多硅白云母的蓝晶石片岩带。采用(40)~Ar-(39)~Ar连续阶段升温的方法,对呼兰群下部层位的黑云母片麻岩和上部蓝晶石片岩中的云母类变质矿物进行测定,分别获得(223.57±0.80)Ma、(224.41±4)Ma的坪谱年龄和(221.90±2.79)Ma、(223.27±4.53)Ma的等时线年龄。相同的方法得到侵位于呼兰群地层中、化学成分类似于岛弧拉斑玄武岩的角闪橄榄岩(302.00±6.30)Ma和(246.00±5.70)Ma不一致坪谱年龄,从而确定了该地区古亚洲—蒙古洋缝合及中生代碰撞造山的时限范围在302~225Ma,且造山作用可能经历了由碰撞造山到陆-陆叠覆造山的连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蒙古造山带 ^^40ar-^39ar同位素年龄 吉林省中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山地区南金山金矿床的^(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及其流体包裹体特征 被引量:32
8
作者 江思宏 聂凤军 +1 位作者 陈伟十 靳光成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6-275,共10页
本文对甘肃北山地区肃北县南金山金矿床的成矿年代学和成矿流体进行了系统研究。40Ar-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南金山金矿石中绢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242.8±0.8Ma,相当于印支早期,略晚于南金山金矿床附近闪长岩中黑云母的40Ar/3... 本文对甘肃北山地区肃北县南金山金矿床的成矿年代学和成矿流体进行了系统研究。40Ar-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南金山金矿石中绢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242.8±0.8Ma,相当于印支早期,略晚于南金山金矿床附近闪长岩中黑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244.2±0.3Ma),这表明印支早期闪长岩对南金山金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形成温度主要为160~240℃,属于中低温范围;成矿流体的盐度变化于0.88%~11.81%(NaCleq),并主要集中在6%~7%(NaCleq)之间,属于中低盐度范围;估算的成矿压力集中在100~160MPa。成矿过程中可能存在高盐度流体与低盐度流体的混合。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南金山金矿床应该属于与侵入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同位素测年 流体包裹体 金矿床 南金山 北山地区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秦岭东闯金矿成矿作用的^(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强之 陈衍景 +4 位作者 钟增球 李文良 李绍儒 郭晓东 金宝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65-565,共1页
小秦岭地区东闯金矿是我国的超大型金矿床之一,被认为是典型的造山带型金矿床,但其成矿时间存有争议。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成矿作用可分为粗粒黄铁矿- 石英、细粒黄铁矿- 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碳酸盐- 石英4个阶段。笔者分别于两个实... 小秦岭地区东闯金矿是我国的超大型金矿床之一,被认为是典型的造山带型金矿床,但其成矿时间存有争议。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成矿作用可分为粗粒黄铁矿- 石英、细粒黄铁矿- 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碳酸盐- 石英4个阶段。笔者分别于两个实验室测定了第Ⅰ、Ⅲ和Ⅱ阶段的氩氩年龄,测定结果表明,Ⅰ阶段石英氩氩坪年龄为1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作用 ^^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 同位素 金矿汞 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构造、EBSD组构及^(40)Ar-^(39)Ar年代学对铧厂沟矿区变形过程的制约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东升 王宗起 +2 位作者 王嘉玮 王涛 孙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7-1187,共21页
铧厂沟金矿床作为南秦岭地区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其矿体形态和分布严格受变形作用控制,然而目前对该矿区的变形过程仍缺乏研究。本研究在构造解析的基础上,对铧厂沟矿区岩石进行显微构造、EBSD组构及^(40)Ar-^(39)Ar年代学分析。结果显... 铧厂沟金矿床作为南秦岭地区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其矿体形态和分布严格受变形作用控制,然而目前对该矿区的变形过程仍缺乏研究。本研究在构造解析的基础上,对铧厂沟矿区岩石进行显微构造、EBSD组构及^(40)Ar-^(39)Ar年代学分析。结果显示,矿区岩石韧性变形分为:①SN向挤压。变形构造包括灰岩的强烈片理化,砂岩紧闭褶皱、无根褶皱及旋转碎斑等。倾向上,砂岩片理的波状弯曲及片理间宏、微观旋转碎斑的形态,指示褶皱过程中的层间剪切作用,弯曲片理面上绢云母的Ar-Ar坪年龄为215.1±0.7 Ma。该期变形在方解石和石英组构图中形成了对称性较好的极密,指示正向挤压的纯剪切过程;②左行走滑。砂岩及灰岩均发育近水平的拉伸线理,结合砂岩片理在走向上的波状弯曲、剪切透镜体及定向薄片内显微构造,指示存在一期左行走滑过程。同时,方解石和石英的EBSD组构图显示极密发生偏转,也代表了简单剪切的产物。结合已有资料,铧厂沟矿区两期变形对应于南秦岭印支期造山引起的正向碰撞和晚期左行走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构造 EBSD组构 ^^(40)ar-^(39)ar年龄 变形过程 铧厂沟矿区 南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准噶尔卡拉岗组火山岩^(40)Ar-^(39)Ar年龄 被引量:20
11
作者 谭绿贵 周涛发 +2 位作者 袁峰 范裕 岳书仓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9-586,共8页
对新疆西准噶尔盆地萨吾尔地区卡拉岗组3个火山岩样品(英安岩、玄武岩和流纹岩)进行了40Ar-39Ar精确测年,获得英安岩坪年龄为283±2Ma(2σ),玄武岩加权平均年龄为281·2±3·0Ma(2σ),流纹岩坪年龄为280±2Ma(2σ)... 对新疆西准噶尔盆地萨吾尔地区卡拉岗组3个火山岩样品(英安岩、玄武岩和流纹岩)进行了40Ar-39Ar精确测年,获得英安岩坪年龄为283±2Ma(2σ),玄武岩加权平均年龄为281·2±3·0Ma(2σ),流纹岩坪年龄为280±2Ma(2σ),因此确定该组火山岩形成于距今283~280Ma,为早二叠世亚丁斯克期火山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年龄 早二叠世 火山岩 新疆西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玛因鄂博断裂带中花岗质糜棱岩锆石U-Pb SHRIMP和黑云母^(40)Ar-^(39)Ar年龄及意义 被引量:55
12
作者 周刚 张招崇 +4 位作者 王新昆 王祥 罗世宾 何斌 张小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9-369,共11页
玛因鄂博断裂带具有左型剪切活动特征,分布其中的花岗质糜棱岩呈脉状、条带状产出,展布方向与剪切拉伸方向一致,为同构造花岗岩。其岩石化学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属后碰撞“I”型花岗岩;稀土元素含量较高,ΣREE为(239.14~266.31)×10-6... 玛因鄂博断裂带具有左型剪切活动特征,分布其中的花岗质糜棱岩呈脉状、条带状产出,展布方向与剪切拉伸方向一致,为同构造花岗岩。其岩石化学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属后碰撞“I”型花岗岩;稀土元素含量较高,ΣREE为(239.14~266.31)×10-6;具有中等程度的铕负异常,δEu为0.45~0.66,轻稀土明显富集。其锆石U-PbSHRIMP年龄为281±4Ma,黑云母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236.1±1.2Ma。二者分别代表岩石的侵入年龄和后期的剪切变形年龄。其形成与早二叠世区域性大规模剪切活动有关,而黑云母40Ar-39Ar等时线年龄代表中三叠世早期的剪切变形活动。结合前人资料分析,玛因鄂博断裂的剪切活动持续时间较长,高峰期可能为290~270Ma,而其最后结束时间为230M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糜棱岩 锆石U-PB SHRIMP年龄 ^黑云母^40ar-^39ar年龄 玛因鄂博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巴音布鲁克乔霍特铜矿区钾长花岗岩中钾长石的^(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志良 毛景文 +3 位作者 杨建民 韩春明 陈文 张作衡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8,共7页
采用单矿物40 Ar_3 9Ar同位素年代学方法 ,对乔霍特铜矿区钾长花岗岩中钾长石进行精确的年龄测定 ,获得坪年龄为 2 74 .78± 0 .4 4Ma,等时线年龄为 2 72 .7± 3.0Ma。鉴于该钾长花岗岩体形成之后未见构造变形和热液蚀变现象 ,... 采用单矿物40 Ar_3 9Ar同位素年代学方法 ,对乔霍特铜矿区钾长花岗岩中钾长石进行精确的年龄测定 ,获得坪年龄为 2 74 .78± 0 .4 4Ma,等时线年龄为 2 72 .7± 3.0Ma。鉴于该钾长花岗岩体形成之后未见构造变形和热液蚀变现象 ,因此40 Ar_3 9Ar同位素年龄代表钾长花岗岩中钾长石结晶年龄 ,即钾长花岗岩体的结晶晚期年龄。根据钾长花岗岩体和乔霍特铜矿体的空间关系、铜矿石的品位变化、钾长花岗岩和铜矿石的稀土元素特征及铜矿石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组成等 ,认为乔霍特铜矿床的成矿作用直接与钾长花岗岩的侵入活动有关 ,钾长花岗岩中钾长石结晶年龄基本上代表乔霍特铜矿床成矿时代的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年龄 地质意义 钾长花岗岩 乔霍特铜矿 巴音布鲁克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川式层状铜矿^(40)Ar-^(39)Ar成矿年龄研究:华南地区晋宁-澄江期成矿作用新证据 被引量:51
14
作者 邱华宁 J.R.Wijbrans +3 位作者 李献华 朱炳泉 朱崇林 曾保成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9-136,共8页
本文采用4 0 Ar_3 9Ar真空击碎技术和阶段加热技术 ,测定了采自落雪矿的“东川式”层状铜矿之两个石英样品的年龄 ,获得了 810~ 770Ma的4 0 Ar_3 9Ar等时线年龄 ,这是首次获得的“东川式”铜矿的成矿年龄。这些年龄与作者以前获得的脉... 本文采用4 0 Ar_3 9Ar真空击碎技术和阶段加热技术 ,测定了采自落雪矿的“东川式”层状铜矿之两个石英样品的年龄 ,获得了 810~ 770Ma的4 0 Ar_3 9Ar等时线年龄 ,这是首次获得的“东川式”铜矿的成矿年龄。这些年龄与作者以前获得的脉状铜矿石英的年龄范围一致 ,远远小于赋矿围岩落雪组的年龄。研究结果表明“东川式”层状铜矿并非沉积成因 ,与脉状铜矿一样 ,也是热液成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区 成矿作用 ^^40ar-^39ar 流体包裹体 铜矿床 澄江期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铜牛井热液脉型铜、钼、金矿床石英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 被引量:19
15
作者 周涛发 袁峰 +1 位作者 张鑫 岳书仓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2-216,共5页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安庆铜牛井热液(充填)脉型铜、钼、金矿床主成矿阶段的石英样品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坪年龄为134.77±0.70Ma,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30.92±0.76Ma,最小视年龄为133.10±1.87Ma,三个年龄值在误差...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安庆铜牛井热液(充填)脉型铜、钼、金矿床主成矿阶段的石英样品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坪年龄为134.77±0.70Ma,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30.92±0.76Ma,最小视年龄为133.10±1.87Ma,三个年龄值在误差范围内十分接近,以等时线年龄(130.92±0.76Ma)代表石英的形成年龄。铜牛井热液脉型矿床与同一矿田中夕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时代相近,成矿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可能为一连续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年龄 成矿时代 金矿床 热液脉型矿床 安徽 岩浆作用 铜矿床 钼矿床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兰坪白秧坪铜钴多金属矿集区矿石中石英的^(40)Ar-^(39)Ar年龄 被引量:17
16
作者 何明勤 刘家军 +4 位作者 李朝阳 李志明 刘玉平 杨爱平 桑海清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8-693,共6页
云南兰坪白秧坪铜钴多金属矿集区矿石中石英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谱呈马鞍形,坪年龄为56.53±0.43Ma,最小视年龄为55.52±1.78Ma,等时线年龄为55.90±0.29Ma,三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1σ)。40Ar/36Ar初始值为294.7±... 云南兰坪白秧坪铜钴多金属矿集区矿石中石英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谱呈马鞍形,坪年龄为56.53±0.43Ma,最小视年龄为55.52±1.78Ma,等时线年龄为55.90±0.29Ma,三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1σ)。40Ar/36Ar初始值为294.7±1.14,与尼尔值(295.5±5)十分接近,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均可作为石英的形成时代。因此,55.90~56.53Ma(喜马拉雅早期)代表了矿床的成矿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年龄 喜马拉雅早期 铜钴多金属矿集区 滇西兰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武定迤腊厂铜矿含矿石英脉^(40)Ar-^(39)Ar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17
作者 叶霖 刘玉平 +1 位作者 李朝阳 刘家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1-414,共4页
对武定迤腊厂铜矿成矿期石英进行了40Ar 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得到马鞍形年龄谱,坪年龄为(784 25±0 95)Ma,等时线年龄为(783 93±8 59)Ma。地质特征研究表明:该矿床后期改造作用明显,并非同生沉积或成岩作用早期成矿,而与晋宁期... 对武定迤腊厂铜矿成矿期石英进行了40Ar 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得到马鞍形年龄谱,坪年龄为(784 25±0 95)Ma,等时线年龄为(783 93±8 59)Ma。地质特征研究表明:该矿床后期改造作用明显,并非同生沉积或成岩作用早期成矿,而与晋宁期Rodina大陆裂解有关。武定迤腊厂铜矿的形成可能是在Rodinia大陆裂解时,从深部带来大量成矿物质,改造成岩时期初始的矿化,形成矿床的叠加富集和最终定位,晋宁 澄江期是该矿床的主成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 ^^40ar-^39ar年龄 大陆裂解 石英脉 矿床 等时线年龄 晋宁期 铜矿 矿石 ar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谢家沟金矿床蚀变钾长石^40Ar-^39Ar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8
作者 杜泽忠 程志中 +4 位作者 姚晓峰 于晓飞 孙海瑞 鲍兴隆 李少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70-1581,共12页
谢家沟金矿床位于胶西北焦家断裂带和招平断裂带之间。在系统观察坑道各类蚀变现象的基础上,发现围岩蚀变主要有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其次可见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等;基于蚀变的叠加和穿插关系查明了不同阶段的主要热液... 谢家沟金矿床位于胶西北焦家断裂带和招平断裂带之间。在系统观察坑道各类蚀变现象的基础上,发现围岩蚀变主要有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其次可见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等;基于蚀变的叠加和穿插关系查明了不同阶段的主要热液作用记录,从早到晚依次为钾长石化、黄铁绢英岩化、陡立石英硫化物细脉;蚀变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带现象,从中心到两侧分别为陡立石英硫化物细脉带、黄铁绢英岩化带、钾长石化带。本次研究对蚀变钾长石开展了^40Ar-^39Ar精细测年工作,获得的坪年龄为(112.79±0.62)Ma(MSWD=5.76),与等时线年龄((115.56±1.72)Ma(MSWD=4.59))一致,限定了谢家沟金矿床的钾化蚀变年龄,与胶东地区获得的金成矿事件年龄相近,说明谢家沟金矿床与胶东地区金矿床是在同一成矿-热事件下形成的。结合区域岩浆演化特征,胶东地区在郭家岭岩体形成之后、在(120±10)Ma还存在一期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家沟金矿 蚀变钾长石 ^^40ar-^39ar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马莜木埃达克质斑岩的^(40)Ar-^(39)Ar年龄与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8
19
作者 江思宏 聂凤军 +1 位作者 胡朋 刘妍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03-611,共9页
马莜木花岗闪长斑岩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上的北喜马拉雅构造带,紧靠雅鲁藏布江深大断裂南侧产出。该岩体的黑云母^(40)Ar/^(39)Ar测年结果为17.68±0.15Ma,^(40)Ar/^(36)Ar初始比值为294±13,系中新世侵入产物。元素地... 马莜木花岗闪长斑岩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上的北喜马拉雅构造带,紧靠雅鲁藏布江深大断裂南侧产出。该岩体的黑云母^(40)Ar/^(39)Ar测年结果为17.68±0.15Ma,^(40)Ar/^(36)Ar初始比值为294±13,系中新世侵入产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具有高Al_2O_3、K_2O和低Y、Yb含量,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尤其是富集K和Sr,Eu为弱亏损,普遍具有较高的Sr/Y、(La/Yb)_N比值及较低的Y/Yb比值,具有与典型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Nd-Sr- Pb同位素研究表明,马莜木斑岩体可能是下地壳与富集地幔(EMⅡ)物质混合熔融的产物,熔融残余相为角闪石+石榴石+辉石+含钛矿物。区域对比发现,该岩体与冈底斯中新世含矿斑岩不仅具有非常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而且形成时代近于一致,可能是在同一个大的区域构造背景下同期形成的产物。马莜木埃达克质花岗闪长斑岩的发现,不仅加深了人们对藏南地区地质构造演化的认识,为研究整个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提供和积累第一手地质资料,而且也为在本区寻找与埃达克质岩有关的金属矿床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斑岩 埃达克岩 ^^40ar-^39ar年龄 地球化学 马莜木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天山大山口金矿床中石英^(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家军 李恩东 +3 位作者 龙训荣 郑明华 王奖臻 桑海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7-43,共7页
对新疆西南天山大山口金矿床中2个成矿阶段石英样品进行了40Ar39Ar快中子活化测定,谱线特征均为马鞍型,其坪年龄为(207.16±0.85)~(212.59±0.68)Ma,最小视年龄为(205.54±6.56)~(210.78±6.79)Ma,等时线年龄为(205.67&... 对新疆西南天山大山口金矿床中2个成矿阶段石英样品进行了40Ar39Ar快中子活化测定,谱线特征均为马鞍型,其坪年龄为(207.16±0.85)~(212.59±0.68)Ma,最小视年龄为(205.54±6.56)~(210.78±6.79)Ma,等时线年龄为(205.67±1.68)~(212.43±2.42)Ma,三者均十分接近,说明所测2件石英样品的年龄值可信。坪年龄代表了含金石英脉的形成时代相当于印支晚期。西南天山一些典型金矿床的成矿作用也发生在此时期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 成矿时代 金矿床 大山口 活化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