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摊放程度对枸杞芽叶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潘冠均
段淋渊
+10 位作者
赵嘉科
帅平
戴国礼
田维素
王金源
黄佳鹏
闭晓彤
林恩照
秦垦
郝志龙
张波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6,共10页
为探究不同摊放程度对枸杞芽叶茶风味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D、G两个单株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摊放程度按绿茶工艺加工的枸杞芽叶茶进行感官品质、类黄酮、水浸出物、氨基酸、糖类物质、有机酸及挥发性物质分析。结果表明,D、G单株摊放至含水...
为探究不同摊放程度对枸杞芽叶茶风味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D、G两个单株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摊放程度按绿茶工艺加工的枸杞芽叶茶进行感官品质、类黄酮、水浸出物、氨基酸、糖类物质、有机酸及挥发性物质分析。结果表明,D、G单株摊放至含水率55%加工的枸杞芽叶茶感官品质综合评分(D55%、G55%)高于含水率50%和60%摊放叶加工的茶样(D50%、D60%、G50%、G60%),其中D55%具有花果香,甜香,滋味甜醇的特点,G55%具有花果香,略带甜香,滋味醇和回甘显的特点。与含水率50%和60%加工的茶样相比,含水率55%的摊放程度有利于枸杞芽叶茶中水浸出物、氨基酸、糖类物质和脂肪酸的积累,降低类黄酮、水溶性二元酸和羟基多元羧酸物质含量,促进二氢猕猴桃内酯等具有愉悦性气味的香气物质积累。综上,D、G单株均适合用含水率55%的摊放程度加工枸杞芽叶茶,为枸杞芽叶茶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芽叶茶
摊放程度
品质分析
风味物质
香气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单株枸杞芽叶茶风味品质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潘冠均
封娇
+6 位作者
段淋渊
张炫鹂
戴国礼
帅平
秦垦
郝志龙
张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64-273,共10页
为探明枸杞单株芽叶的适制茶类,本研究将2种枸杞单株芽叶分别用绿茶和白茶加工工艺,制成4种枸杞芽叶茶,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TOF-MS)、生化成分分析和感官审评法,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
为探明枸杞单株芽叶的适制茶类,本研究将2种枸杞单株芽叶分别用绿茶和白茶加工工艺,制成4种枸杞芽叶茶,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TOF-MS)、生化成分分析和感官审评法,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及多元统计分析4种枸杞芽叶茶的风味特征。结果表明,M单株加工的绿茶感官品质得分最高,其次是M和A单株分别加工的白茶,而A单株加工的绿茶得分最低。M单株加工的绿茶类黄酮含量最高,A单株加工的绿茶水浸出物含量最高。4种茶中共检测出5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香叶基丙酮、正己醇、二氢猕猴桃内酯、苯乙醇、苯甲醇、萘、α-松油醇为AB、MB呈现花香、清香的特征香气成分;1-辛烯-3-醇为AL呈现果香的特征香气成分;2,5-二甲基吡嗪、3,5-辛二烯-2-酮、β-环柠檬醛、苯甲醛、乙酸叶醇酯、乙酸己酯为ML呈现花果香、清香的特征香气成分。可见M单株适制绿茶、白茶,A单株适制白茶,A、M单株加工白茶呈花香、清香的风味特征,A单株加工绿茶呈果香的风味特征,M单株加工绿茶呈花果香、清香的风味特征。本研究明确了枸杞A、M单株适制茶类及枸杞芽叶茶的风味特征,为枸杞芽叶茶的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芽叶茶
挥发性成分
生化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TOF-MS)
香气活度值(O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摊放程度对枸杞芽叶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潘冠均
段淋渊
赵嘉科
帅平
戴国礼
田维素
王金源
黄佳鹏
闭晓彤
林恩照
秦垦
郝志龙
张波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6,共10页
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于茶饮品质的茎叶用枸杞评价体系构建”(2022BBF02003)
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科技创新基金(FJZTF01-FJZTF03)
自治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科技创新引导项目基金(NKYG-24-09)。
文摘
为探究不同摊放程度对枸杞芽叶茶风味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D、G两个单株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摊放程度按绿茶工艺加工的枸杞芽叶茶进行感官品质、类黄酮、水浸出物、氨基酸、糖类物质、有机酸及挥发性物质分析。结果表明,D、G单株摊放至含水率55%加工的枸杞芽叶茶感官品质综合评分(D55%、G55%)高于含水率50%和60%摊放叶加工的茶样(D50%、D60%、G50%、G60%),其中D55%具有花果香,甜香,滋味甜醇的特点,G55%具有花果香,略带甜香,滋味醇和回甘显的特点。与含水率50%和60%加工的茶样相比,含水率55%的摊放程度有利于枸杞芽叶茶中水浸出物、氨基酸、糖类物质和脂肪酸的积累,降低类黄酮、水溶性二元酸和羟基多元羧酸物质含量,促进二氢猕猴桃内酯等具有愉悦性气味的香气物质积累。综上,D、G单株均适合用含水率55%的摊放程度加工枸杞芽叶茶,为枸杞芽叶茶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枸杞芽叶茶
摊放程度
品质分析
风味物质
香气物质
Keywords
wolfberry tea
degree of spreading
quality analysis
flavor substance
aroma compounds
分类号
S377 [农业科学—农产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单株枸杞芽叶茶风味品质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潘冠均
封娇
段淋渊
张炫鹂
戴国礼
帅平
秦垦
郝志龙
张波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64-273,共10页
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于茶饮品质的茎叶用枸杞评价体系构建”(2022BBF02003)
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科技创新基金(FJZTF01-FJZTF03)。
文摘
为探明枸杞单株芽叶的适制茶类,本研究将2种枸杞单株芽叶分别用绿茶和白茶加工工艺,制成4种枸杞芽叶茶,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TOF-MS)、生化成分分析和感官审评法,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及多元统计分析4种枸杞芽叶茶的风味特征。结果表明,M单株加工的绿茶感官品质得分最高,其次是M和A单株分别加工的白茶,而A单株加工的绿茶得分最低。M单株加工的绿茶类黄酮含量最高,A单株加工的绿茶水浸出物含量最高。4种茶中共检测出5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香叶基丙酮、正己醇、二氢猕猴桃内酯、苯乙醇、苯甲醇、萘、α-松油醇为AB、MB呈现花香、清香的特征香气成分;1-辛烯-3-醇为AL呈现果香的特征香气成分;2,5-二甲基吡嗪、3,5-辛二烯-2-酮、β-环柠檬醛、苯甲醛、乙酸叶醇酯、乙酸己酯为ML呈现花果香、清香的特征香气成分。可见M单株适制绿茶、白茶,A单株适制白茶,A、M单株加工白茶呈花香、清香的风味特征,A单株加工绿茶呈果香的风味特征,M单株加工绿茶呈花果香、清香的风味特征。本研究明确了枸杞A、M单株适制茶类及枸杞芽叶茶的风味特征,为枸杞芽叶茶的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枸杞芽叶茶
挥发性成分
生化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TOF-MS)
香气活度值(OAV)
Keywords
wolfberry tea processed from bud and leaf
volatile component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TOF-MS)
aroma activity value(OAV)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摊放程度对枸杞芽叶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潘冠均
段淋渊
赵嘉科
帅平
戴国礼
田维素
王金源
黄佳鹏
闭晓彤
林恩照
秦垦
郝志龙
张波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单株枸杞芽叶茶风味品质分析
潘冠均
封娇
段淋渊
张炫鹂
戴国礼
帅平
秦垦
郝志龙
张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