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灌溉方式节水控盐效果及对枸杞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尹志荣 苏德喜 +3 位作者 张永宏 吴英龙 吴秀梅 桂林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383-1386,共4页
[目的]为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以及预防灌溉引起的土壤盐碱化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滴灌、沟灌、漫灌3种灌溉方式对宁夏银北盐碱地区枸杞进行灌水处理,探索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全盐、产量变化以及水分生产效率高低。[结果... [目的]为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以及预防灌溉引起的土壤盐碱化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滴灌、沟灌、漫灌3种灌溉方式对宁夏银北盐碱地区枸杞进行灌水处理,探索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全盐、产量变化以及水分生产效率高低。[结果]枸杞萌芽前,漫灌0~100 cm平均土壤含水量最大,沟灌次之,滴灌略低;土壤pH沟灌>滴灌>漫灌;土壤全盐漫灌>滴灌>沟灌。随着枸杞的生长发育以及灌水的实施,秋果采摘后,滴灌0~100 cm平均土壤含水量最大,沟灌次之,漫灌最低;土壤pH仍表现为沟灌>滴灌>漫灌;滴灌表层0~20 cm出现盐分表聚现象,20 cm以下漫灌土壤全盐含量最大,滴灌次之,沟灌最低。沟灌产量最高,其次为滴灌,漫灌虽灌水量大,但水分利用率最低,枸杞产量最低。[结论]在盐碱地栽植枸杞实行沟灌、滴灌灌溉方式在节水控盐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枸杞产量,是经济、高效、可行的灌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方式 枸杞产量 土壤含水量 土壤全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材料保温保墒效果及其对枸杞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达世彩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期33-34,38,共3页
本试验针对河西走廊气候特征和以漫灌为主的种植结构,用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3种农田覆盖材料(白色薄膜、黑色薄膜和玉米秸秆)进行了枸杞田间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增温效应以黑色薄膜最好,土壤温度比裸地提高4.04℃,玉米秸秆与... 本试验针对河西走廊气候特征和以漫灌为主的种植结构,用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3种农田覆盖材料(白色薄膜、黑色薄膜和玉米秸秆)进行了枸杞田间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增温效应以黑色薄膜最好,土壤温度比裸地提高4.04℃,玉米秸秆与裸地无显著差异;保墒效应以白色薄膜最好,在饱和灌溉后的62 d旱期里,土壤水分含量分别比黑色薄膜覆盖、玉米秸秆覆盖和裸地提高1.1%、5.75%和12.0%;增产效果方面,鲜果产量无显著差异,干果产量玉米秸秆覆盖增产25.3%,白色薄膜覆盖增产23.2%,黑色薄膜无增产效果;干物质积累以玉米秸秆最高,白色薄膜次之,黑色薄膜与裸地无显著差异。这说明玉米秸秆覆盖栽培具有增强肥力、促进营养物质积累的作用;土壤水分含量和温度产生了干物质差异,且土壤水分含量作用大于土壤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材料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枸杞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措施对宁夏沙化地区枸杞地土壤水热条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哲 李志刚 倪细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7-262,共6页
以宁夏枸杞为研究材料,设覆膜(F)、覆盖林木粉碎枝条(B)、覆膜加覆盖林木粉碎枝条(FB)、以及对照(CK)四个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水分、温度、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枸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40cm土层,FB,B和F处理土壤含水量均呈... 以宁夏枸杞为研究材料,设覆膜(F)、覆盖林木粉碎枝条(B)、覆膜加覆盖林木粉碎枝条(FB)、以及对照(CK)四个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水分、温度、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枸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40cm土层,FB,B和F处理土壤含水量均呈现上升趋势。40—100cm土层,F处理土壤含水量呈现减小趋势,B,FB随土层深度增加无明显波动,但是FB土壤含水量要显著高于CK。0—100cm土层,总土壤储水量FB在不同生长周期均显著大于CK处理,F和B处理在生长初期与CK无显著差异,在夏果期和秋果期要明显大于CK处理,在休果期F要显著低于CK处理。土壤平均温度F比FB,CK和B分别高1.3℃,3.3℃和4.4℃。土壤温度变异系数F最大为0.22,CK次之为0.21,B和FB最小为0.18。FB,B和F的枸杞产量分别比CK提高了76.06%,45.78%,9.65%。水分利用效率FB和B分别比CK显著提高了77.14%和51.68%,而F仅比CK高出3.95%。FB处理不仅显著提高了土壤储水量并且改善了土壤表层的热量条件,为枸杞提供了良好稳定的生长环境,显著提高了枸杞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覆盖措施 土壤温度 水分利用效率 枸杞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香芳 李栋梁 +1 位作者 段晓凤 刘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89-1798,共10页
为明确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L.)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枸杞生长的影响,为决策部门有效利用气候资源提供数据支撑,本文基于1961-2017年宁夏17个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测、气候倾向率和相关性检... 为明确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L.)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枸杞生长的影响,为决策部门有效利用气候资源提供数据支撑,本文基于1961-2017年宁夏17个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测、气候倾向率和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宁夏枸杞生育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结果表明:气候暖干化是宁夏枸杞生育期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近57a来,气候变暖使宁夏枸杞生育期平均气温、≥10℃积温及日照时数增加,其线性趋势通过了0.001显著性水平检验。平均气温在1990年左右发生突变,1991-2017年平均气温比1961-1990年上升了0.7℃。≥10℃积温在20世纪90年代增加速率最大,2003年发生突变,比突变前年平均增加370.6℃。日照时数在2005年前后发生突变,突变后平均年日照时数增加93.9 h。降水量整体呈弱的减少趋势。气候变化对枸杞生长发育的影响利多弊少。气温升高,春季气温回升快,积温增多,整个生育期热量条件充足,使枸杞树萌芽期提前,总生育期延长,单产提高;果熟期、采摘期降水量减少,使枸杞炭疽病、黑果病发生机率减少,有利于品质提高。研究发现,中宁枸杞产量与稳定通过5℃到枸杞萌芽期的积温、≥10℃积温均显著正相关。同时,气候变暖增加了冬季农田土壤水分蒸发,病虫害发生有增加趋势。如何充分利用有利的气候资源,减轻或避免气候变化对枸杞生产的不利影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气候资源 积温 枸杞生长季 枸杞产量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