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51
1
作者 林中方 何斌 熊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490-2492,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对照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两组患者均口服药物,连用4周。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对照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两组患者均口服药物,连用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84.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4.29%,对照组为64.29%,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CD4+升高,CD8+降低,CD4+/CD8+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外周T细胞亚群紊乱。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安全性较好,作用机制可能与纠正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功能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枸地氯雷他定 匹多莫德分散片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对行鼻窦内窥镜手术CRS患者血清IgE、EOS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毕梦 王丛 杨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5期2075-2077,2081,共4页
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在行鼻窦内窥镜手术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粒细胞(EOS)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将收治的90例CRS患者按照抽签法... 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在行鼻窦内窥镜手术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粒细胞(EOS)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将收治的90例CRS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两组均行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检测所有受试者治疗前后血清IgE、EOS和炎性因子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IgE和EOS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E和EOS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本组水平(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IL-8、TNF-α和hs-CR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本组水平(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鼻窦内窥镜手术和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治疗基础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CRS患者,能更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gE和EOS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是辅助治疗CRS患者潜在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地氯雷他定 布地奈德混悬液 鼻窦内窥镜手术 慢性鼻-鼻窦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气渗湿方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对脾虚湿蕴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3
作者 余倩颖 肖敏 +1 位作者 郭静 雷晴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61-2565,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渗湿方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对脾虚湿蕴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渗湿方,疗程1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渗湿方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对脾虚湿蕴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渗湿方,疗程1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炎症因子(IFN-γ、IL-4、TGF-β、IL-17)、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Th17/Treg)、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健脾益气渗湿方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可安全有效地增加脾虚湿蕴型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疗效,抑制炎性反应,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渗湿方 枸地氯雷他定 慢性荨麻疹 脾虚湿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藤子颗粒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乐 赵晶晶 +2 位作者 马华安 邹建东 胡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1380-1383,共4页
目的:观察花藤子颗粒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观察组... 目的:观察花藤子颗粒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花藤子颗粒,2组患者均服药4周,采用RQLQ评分、症状体征积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总有效率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2组各有39例患者完成试验。治疗后2组RQLQ、VAS、症状体征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在鼻痒、流清涕积分及总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RQLQ评分、喷嚏、鼻塞、症状总评分及体征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腹泻1例,余无不良反应。结论:花藤子颗粒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地氯雷他定 花藤子颗粒 异病同治 变应性鼻炎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5
5
作者 孙田 王珺 王东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观察用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总IgE、白细胞介素-13(IL-13)、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 目的:观察用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总IgE、白细胞介素-13(IL-13)、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加味而成的汤剂内服,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为疗程。通过观察2组患者的风团发作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采用皮肤病生命质量指数(DLQI)量表评价生命质量,测定血清总IgE、白细胞介素-13(IL-13)、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D-二聚体水平,随访半年,统计治愈患者的复发率,统计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74.5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91%(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风团发作情况明显改善,风团数目、风团最大直径、风团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中医证候积分、生命质量DL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IgE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以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中IL-13、D-二聚体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P<0.05),TSP-1水平则有所升高(P<0.05)(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3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率为7.27%,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21.82%(P<0.05)。结论: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利于减轻慢性荨麻疹患者的风团发作程度,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其起效可能与调整血清中IL-13、TSP-1、D-二聚体水平以降低IgE的异常分泌、改善血管通透性、机体凝血状态等途径有关,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 枸地氯雷他定 IGE IL-13 TSP-1 D-二聚体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荨汤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5
6
作者 宋红娟 王宝娟 +4 位作者 李秋梅 刘丽丽 张恒 马国安 丁红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15-1519,共5页
目的:观察灭荨汤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分析灭荨汤联合抗组胺药物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医院在2014年5月—2016年6月治疗的3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两组,即灭荨汤组(... 目的:观察灭荨汤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分析灭荨汤联合抗组胺药物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医院在2014年5月—2016年6月治疗的3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两组,即灭荨汤组(灭荨汤+枸地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和对照组(枸地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每组各15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观察慢性荨麻疹症状积分变化,并于治疗2疗程后客观评价各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灭荨汤组风团评分(0.59±0.70)分、瘙痒评分(0.75±0.66)分、总积分(1.35±1.24)分、复发率(1个月13.33%、3个月18.67%、6个月26.00%)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67.33%),灭荨汤组湿热内蕴证疗效(81.82%)显著低于风寒束表证(97.50%)、风热袭肺证(96.30%)、血虚风燥证(94.1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灭荨汤联合抗组胺药物对慢性荨麻疹转归有显著改善作用,其不仅促进临床症状改善,而且有效降低复发风险,是慢性荨麻疹安全、高效的较为理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灭荨汤 枸地氯雷他定 盐酸西替利嗪 抗组胺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白介素-18、-33和IgE水平与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孟祖东 盛晚香 +2 位作者 王恒 王晶 宋继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患者的血清白介素(IL)-18、IL-33及Ig E表达水平与CU发病机制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CU患者使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及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患者的血清白介素(IL)-18、IL-33及Ig E表达水平与CU发病机制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CU患者使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及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IL-18、IL-33和Ig E的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CU组治疗前血清IL-18和Ig E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2与治疗前相比,CU组治疗4周后血清IL-18和Ig E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CU组IL-33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U发病机制可能与IL-18和Ig E水平升高有关,而与IL-33无明显相关;2CU组治疗前后IL-18和Ig E水平变化与其临床疗效呈正相关性,为评价CU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了参考指标;3枸地氯雷他定能调控CU患者体内的细胞因子IL-18和Ig E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白介素-18 白介素-33 Ig E 枸地氯雷他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