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故障距离保护整定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伍美娟 陈阳 +2 位作者 梁振锋 王晓卫 宋国兵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3,共7页
针对架空线与电缆的线路参数不均一,提出了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距离保护的整定优化方法。分析了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对测量阻抗的影响,两侧保护分别采用从母线起混合线路全长70%的正序阻抗和零序阻抗来计算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分析了故障... 针对架空线与电缆的线路参数不均一,提出了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距离保护的整定优化方法。分析了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对测量阻抗的影响,两侧保护分别采用从母线起混合线路全长70%的正序阻抗和零序阻抗来计算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分析了故障处于不同位置时,架空线侧和电缆侧的保护所采集的故障相电压波形特征,发现电缆侧保护所采集的故障相电压含有较大幅值的非整次谐波,故架空线侧保护采用从母线起线路全长70%的正序阻抗作为整定阻抗,而电缆侧保护采用整条线路正序阻抗的70%作为整定阻抗。利用PSCAD建立了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模型并进行故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距离保护Ⅰ段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电缆混合线路 距离保护 零序电流补偿系数 整定阻抗 灵敏性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电缆混合线路双端行波故障测距算法 被引量:6
2
作者 高庆敏 魏锦美 +1 位作者 陈利平 杜磊磊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55-56,共2页
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及时准确的故障点定位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至关重要.利用基于时间中点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算法,解决了传统双端行波测距不适于波速不连续的架空-电缆混合配电线路的问题,实现了架空-电缆混合配电线路的故障... 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及时准确的故障点定位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至关重要.利用基于时间中点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算法,解决了传统双端行波测距不适于波速不连续的架空-电缆混合配电线路的问题,实现了架空-电缆混合配电线路的故障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中点 双端行波测距 架空-电缆混合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时间反演的VSC-HVDC系统架空线-电缆混合线路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艳霞 李婷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0-186,224,共8页
针对传统故障定位方法无法应用于架空线-电缆混合直流线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架空线-电缆混合直流线路的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先确定故障点所在区段、后在区段中定位的原理。利用故障附加网络的直流分量定义了故障区段判别函数,通过... 针对传统故障定位方法无法应用于架空线-电缆混合直流线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架空线-电缆混合直流线路的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先确定故障点所在区段、后在区段中定位的原理。利用故障附加网络的直流分量定义了故障区段判别函数,通过该判别函数在不同区段发生故障时数值不同实现故障区段的判定。然后,分析了电磁时间反演理论在故障定位中的可行性,分析确定了故障特征谐波。利用线路两端特征谐波的电流行进波作为时间反演电路的电流源,设置与原线路拓扑结构镜像的线路,利用时间反演电流源与镜像线路构建时间反演电路。在此基础上,根据时间反演的能量聚焦特性列写故障区段内的故障定位方程并实现区段内故障定位。利用PSCAD/EMTDC搭建的电压源型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系统仿真证明了所提方法能实现线缆混合直流输电线路的故障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线-电缆混合直流线路 故障定位 故障区段判别函数 时间反演 能量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线-电缆混合线路故障行波信号识别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升 徐伟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57,共6页
针对架空-电缆混合线路中的高阻瞬时接地故障和架空线路雷击故障,提出采用电流故障行波的2个特征频带中的频谱能量比和波形系数来有效区分雷击非故障与雷击故障、高阻弧光接地故障的思想。利用电磁暂态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对架空-电缆混合... 针对架空-电缆混合线路中的高阻瞬时接地故障和架空线路雷击故障,提出采用电流故障行波的2个特征频带中的频谱能量比和波形系数来有效区分雷击非故障与雷击故障、高阻弧光接地故障的思想。利用电磁暂态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对架空-电缆混合线路的各种雷击情况进行了仿真,并且对故障行波信号进行了识别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的雷击识别方法可以有效识别不同类型的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电缆混合线路 故障识别 故障行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域回路理论的配网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重合闸过电压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嘉明 徐龙 +2 位作者 邓军波 张冠军 蒲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54-1763,共10页
该文基于模域回路中波的传播特性与频率特性研究混合线路中电缆与架空线不同比例下重合闸过电压幅值和主导频率的变化规律。通过电报方程得到相模转换的变换矩阵,计算了模域中各回路的电压传播常数。并采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EMTP)建立1... 该文基于模域回路中波的传播特性与频率特性研究混合线路中电缆与架空线不同比例下重合闸过电压幅值和主导频率的变化规律。通过电报方程得到相模转换的变换矩阵,计算了模域中各回路的电压传播常数。并采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EMTP)建立10kV配网非对称结构的混合线路模型,研究了不同比例的混合线路统计过电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电缆占比的增加,暂态电压的变化并非单调下降,而是出现极小值。基于模域回路的分析结果与EMTP计算结果相符。由于传播常数不受线路长度影响,当线路总长度变化时,可采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不同比例混合线路的重合闸过电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 重合闸过电压 模域回路 传播常数 主导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高压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的新型重合闸方案 被引量:13
6
作者 邓雯玲 卢继平 +2 位作者 苟鑫 钟璐 何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6-132,共7页
针对高压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的重合闸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连接点电流相位特征的混合线路新型重合闸方案。首先,推导混合线路不同区段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发生前后流经混合线路连接点的故障相电流和系统两侧故障相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 针对高压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的重合闸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连接点电流相位特征的混合线路新型重合闸方案。首先,推导混合线路不同区段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发生前后流经混合线路连接点的故障相电流和系统两侧故障相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由此求出故障前后流经连接点的故障相电流相位变化的表达式;然后,根据系统参数特性,分析得出不同区段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上述表达式呈现不同的特征,能够有效判别故障区段,由此提出重合闸动作的判据;最后,阐述了基于该判据的混合线路重合闸方案。PSCAD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准确判别混合线路的故障区段,从而使重合闸正确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 重合闸 故障识别 相位差 相位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电网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故障区间判别方法及实现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园园 沈军 +2 位作者 朱晓彤 王耀 刘革明 《江苏电机工程》 2014年第2期64-68,共5页
针对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故障区间定位困难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面向区域电网的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故障区间判别方法,该方法主要基于柔性光学电流互感器(TA)和智能变电站技术。具体介绍了区域电网故障区间判别的整体方案、装置实现... 针对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故障区间定位困难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面向区域电网的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故障区间判别方法,该方法主要基于柔性光学电流互感器(TA)和智能变电站技术。具体介绍了区域电网故障区间判别的整体方案、装置实现、检修和异常处理机制。实际运行经验表明,该方案在区域电网内发生故障后可快速准确识别出故障区间,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和检修,加快故障后系统恢复供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 区域电网 故障区间 故障区间识别 柔性光学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母线扰动信号的配电网混合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技术 被引量:14
8
作者 齐郑 庄舒仪 +1 位作者 何锡祺 黄哲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24-130,共7页
中压配电网母线处施加扰动信号与故障指示器相配合实现故障区段定位的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应用。母线处扰动信号源能够产生行波信号,这为故障测距提供了可能。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母线扰动信号的单端故障行波测距技术。在发生永久性... 中压配电网母线处施加扰动信号与故障指示器相配合实现故障区段定位的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应用。母线处扰动信号源能够产生行波信号,这为故障测距提供了可能。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母线扰动信号的单端故障行波测距技术。在发生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后,将非故障相母线经电阻接地,依据行波传输原理选取某个有效的线模分量,通过测量该线模分量反射行波到达时刻与扰动信号产生时刻的时间差计算故障距离。分析研究了多分支架空线-电缆混合线路的故障测距解决方案,并应用最小二乘估计对多次测距的结果进行有效融合,得到更为准确的测距结果。仿真与现场试验结果证实了测距技术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架空线-电缆混合线路 行波故障测距 最小二乘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阻抗法的有源配电网故障测距算法 被引量:66
9
作者 戴志辉 王旭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27-2034,共8页
考虑有源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分支、中间负荷和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等元件及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如过渡电阻、负荷波动等,提出一种基于相量分析法的改进阻抗型故障测距算法。利用故障点过渡电阻消耗无功功率为零的功率特性,建立适用于各... 考虑有源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分支、中间负荷和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等元件及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如过渡电阻、负荷波动等,提出一种基于相量分析法的改进阻抗型故障测距算法。利用故障点过渡电阻消耗无功功率为零的功率特性,建立适用于各种故障类型、关于故障距离的一元二次测距方程。故障测距算法中,利用FTU同步监测各电源故障前后电压、电流,迭代计算更真实的负荷功率,并提出适用于有源配电网的逐区段故障后电压、电流计算方法。在PSCAD中搭建了改进IEEE 34节点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测距算法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和鲁棒性,且能承受一定的负荷波动,受负荷模型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故障测距 分布式电源 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 负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