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架空配电线路电弧接地故障点定位难题,该文研究架空配电线路故障电弧的电磁辐射特性,探索基于电磁辐射信号的电弧故障定位方法的可行性。通过10 k V配网真型故障模拟试验平台,分析接地电弧电磁辐射的时域与频域特性及传播衰减规律,...针对架空配电线路电弧接地故障点定位难题,该文研究架空配电线路故障电弧的电磁辐射特性,探索基于电磁辐射信号的电弧故障定位方法的可行性。通过10 k V配网真型故障模拟试验平台,分析接地电弧电磁辐射的时域与频域特性及传播衰减规律,结果表明:电弧电流的电磁辐射特征频段为20~30 MHz,该特征频段不会受到中性点接地方式、电弧接地介质与线路结构参数的显著影响,且特征频段内辐射信号在传播过程中衰减较慢。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小型化三角形单极子–环形组合平面天线,工作频率为20~500 MHz。利用自制天线开展小型电弧故障定位实验,为后续配网电弧故障定位的应用研究提供基础。展开更多
以电网实际发生的10~20 k V架空配网线路跳闸故障数据为基础,进行大量统计分析及故障调查,从故障部位分布、故障月度变化、故障诱发原因等角度分析了配网故障的特征及变化规律,认为外力因素、雨雪大风、雷击、运行维护、设备质量和工艺...以电网实际发生的10~20 k V架空配网线路跳闸故障数据为基础,进行大量统计分析及故障调查,从故障部位分布、故障月度变化、故障诱发原因等角度分析了配网故障的特征及变化规律,认为外力因素、雨雪大风、雷击、运行维护、设备质量和工艺及用户原因是导致配电线路故障频发的主要因素,凸显出目前架空配电线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对策,为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1架空配电线路舞动发生的概况2015年12月下旬,河北省枣强县雨后急剧降温,10 k V配电线路杆塔、导线上的积冰逐渐增厚,在近6级风作用下发生舞动,造成1条10 k V线路跳闸,1个乡镇遭受不同程度停电;2016年2月上旬,河北省沧州市某县也出现了...1架空配电线路舞动发生的概况2015年12月下旬,河北省枣强县雨后急剧降温,10 k V配电线路杆塔、导线上的积冰逐渐增厚,在近6级风作用下发生舞动,造成1条10 k V线路跳闸,1个乡镇遭受不同程度停电;2016年2月上旬,河北省沧州市某县也出现了降水、降温、大风等天气现象,气温从5℃开始迅速下降,同时还伴随偏北大风(平均风力7级),出现10 k V配电线路舞动现象;同年2月下旬,在一次大风天气下,枣强县有1条10 k V配电线路出现非覆冰舞动,展开更多
文摘针对架空配电线路电弧接地故障点定位难题,该文研究架空配电线路故障电弧的电磁辐射特性,探索基于电磁辐射信号的电弧故障定位方法的可行性。通过10 k V配网真型故障模拟试验平台,分析接地电弧电磁辐射的时域与频域特性及传播衰减规律,结果表明:电弧电流的电磁辐射特征频段为20~30 MHz,该特征频段不会受到中性点接地方式、电弧接地介质与线路结构参数的显著影响,且特征频段内辐射信号在传播过程中衰减较慢。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小型化三角形单极子–环形组合平面天线,工作频率为20~500 MHz。利用自制天线开展小型电弧故障定位实验,为后续配网电弧故障定位的应用研究提供基础。
文摘以电网实际发生的10~20 k V架空配网线路跳闸故障数据为基础,进行大量统计分析及故障调查,从故障部位分布、故障月度变化、故障诱发原因等角度分析了配网故障的特征及变化规律,认为外力因素、雨雪大风、雷击、运行维护、设备质量和工艺及用户原因是导致配电线路故障频发的主要因素,凸显出目前架空配电线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对策,为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提供参考。
文摘1架空配电线路舞动发生的概况2015年12月下旬,河北省枣强县雨后急剧降温,10 k V配电线路杆塔、导线上的积冰逐渐增厚,在近6级风作用下发生舞动,造成1条10 k V线路跳闸,1个乡镇遭受不同程度停电;2016年2月上旬,河北省沧州市某县也出现了降水、降温、大风等天气现象,气温从5℃开始迅速下降,同时还伴随偏北大风(平均风力7级),出现10 k V配电线路舞动现象;同年2月下旬,在一次大风天气下,枣强县有1条10 k V配电线路出现非覆冰舞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