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贡嘎山暗针叶林枯落物截留特征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季冬
关文彬
谢春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2期86-90,共5页
采用现场模拟法和浸泡法观测贡嘎山不同演替阶段的暗针叶林群落枯落物截留、枯枝落叶层的最大持水量和林内枯落物的截留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型的枯落物截留量与林外降雨量有不同程度的线性相关关系,而与林内降雨量存在幂函数关系。同...
采用现场模拟法和浸泡法观测贡嘎山不同演替阶段的暗针叶林群落枯落物截留、枯枝落叶层的最大持水量和林内枯落物的截留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型的枯落物截留量与林外降雨量有不同程度的线性相关关系,而与林内降雨量存在幂函数关系。同林型内,由于枯落物数量、组成成分与分解程度等不同,其持水能力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过熟林中枯落物吸水饱和时间最短,最大持水率最低,枯落物与林下苔藓层混杂在一起,截留水分的能力相对较弱;幼龄林中枯落物饱和需要时间最长,最大持水率也最高,对林下降雨的再分配作用也相应最大。同时,枯落物层的截留作用及截留量的大小,除与枯枝落叶层的数量和质量相关外,也与枯落物的湿润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针叶林
枯落物截留
林型
持水能力
贡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油松人工林枯落物截留雨量模拟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尹准生
孙长忠
赵明扬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7-420,共4页
为建立合适的枯落物截留雨量预估模型,利用2008—2011年定位观测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油松人工林枯落物对降雨的截留与林外降雨量(P)、林内穿透雨量(TF)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研究;运用Bootstrap方法,对模型进行参数特...
为建立合适的枯落物截留雨量预估模型,利用2008—2011年定位观测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油松人工林枯落物对降雨的截留与林外降雨量(P)、林内穿透雨量(TF)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研究;运用Bootstrap方法,对模型进行参数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枯落物截留与林内外降雨量均可用非线性模型Ic=a Pb进行回归模拟,回归方程分别为Ic=0.499P0.627和Ic=0.717TF0.513。该模型不仅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且拟合方程参数稳定性良好,经检验方程均达到显著性要求,可用于预估该区域油松人工林的枯落物截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回归分析
BOOTSTRAP方法
枯落物截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贡嘎山枯落物降雨截留试验及其水文效应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櫹橦
吴勇
陈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92,114,共6页
选用贡嘎山东坡成熟针叶林、未成熟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4种林下枯落物进行人工降雨试验,研究1~80 m^2尺度下枯落物对降雨的截留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其截留过程的水文效应特征。研究发现,各枯落物截留量在不同面积尺度下随...
选用贡嘎山东坡成熟针叶林、未成熟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4种林下枯落物进行人工降雨试验,研究1~80 m^2尺度下枯落物对降雨的截留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其截留过程的水文效应特征。研究发现,各枯落物截留量在不同面积尺度下随试验面积S的增大呈递增趋势;单位面积截留率r随试验面积S的增大呈指数递减趋势;枯落物截留降雨产生的迟滞效应有利于森林水土保持。在分析枯落物天然含水率、截留能力与面积尺度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贡嘎山东坡枯落物对降雨的优化截留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截留
水文效应
迟滞效应
水土保持
贡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降雨过程中不同密度枯落物对各土层含水率动态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陈佩岩
马岚
+3 位作者
梅雪梅
张栋
薛孟君
孙一惠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3-101,共9页
【目的】以晋西黄土区典型油松林及刺槐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该区建设水源涵养林及水土保持林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方法】分别选取对应林分3种密度枯落物后进行野外人工降雨,并对其覆盖下0~...
【目的】以晋西黄土区典型油松林及刺槐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该区建设水源涵养林及水土保持林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方法】分别选取对应林分3种密度枯落物后进行野外人工降雨,并对其覆盖下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 cm、100~120 cm 6个土层含水量实时监测。【结果】(1)在同一雨量级别下,当枯落物覆盖密度增加时,其在降雨过程中的截留量以及枯落物最终达到饱和截留量的时间也随之增加;此外,随着降雨试验的进行,截留率随之减小,且其随枯落物的密度增加而升高。(2)降雨过程中,随着枯落物密度的增加,两种林地上层土壤(0~60 cm)的含水率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其中0~20 cm土层含水率对降雨的响应最为直接和迅速,而20~40 cm与4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变化有一定的滞后和延长,较深层(60~1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对降雨过程几乎无响应过程。(3)降雨结束后,各深度土层的含水率均表现出随时间的持续缓慢减小;降雨结束24 h内,裸地及各密度枯落物覆盖下的土壤含水量最高均出现在0~20 cm层;当入渗48 h后,裸地土壤含水量最高则出现在20~40 cm土层,但是对于有枯落物覆盖的土壤,0~20 cm土层含水率在降雨结束48 h内始终最高,并且随着密度的增加其随时间延续而减小的幅度越小。【结论】截留量、截留率与降雨历时(降雨量)均符合幂函数关系(R2>0.9);在降雨前后及过程中,不同密度枯落物对其覆盖下的土壤含水率有较大影响;不同深度土层含水率对降雨响应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
落
物
密度
人工降雨
枯落物截留
土层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西亚高山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截留水文效应
被引量:
24
5
作者
孙向阳
王根绪
+2 位作者
吴勇
柳林安
刘光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01-508,共8页
截留是水文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水文功能是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方面,林冠和枯落物截留实现对大气降水的二次分配过程。为深入认识生态系统截留的水文效应,采用野外观测和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008年和2009年5—10月...
截留是水文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水文功能是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方面,林冠和枯落物截留实现对大气降水的二次分配过程。为深入认识生态系统截留的水文效应,采用野外观测和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008年和2009年5—10月贡嘎山亚高山峨眉冷杉中龄林、峨眉冷杉成熟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冠层枯落物截留能力。结果表明,峨眉冷杉中龄林2008年林冠截留率为20.9%,针阔混交林2008年和2009年林冠截留率分别为23.0%和23.6%,林冠截留率的年际间变化不大,林冠截留主要受到降雨特征影响。3种林型枯落物饱和持水能力分别为5.1、5.1和5.7 mm,显著高于林冠的饱和持水能力,但由于冠层的截留蒸发速率较高,林冠截留蒸发仍是生态系统截留蒸发的主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嘎山
林冠
截留
枯落物截留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兴安岭北部白桦次生林降雨再分配特征研究
被引量:
15
6
作者
田野宏
满秀玲
+1 位作者
刘茜
李奕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9-113,共5页
采用定位观测的方法对大兴安岭北部白桦次生林降雨再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内共发生34场降雨,其中主要为小雨和中雨,降雨总量为465.8mm,平均降雨强度为1.45mm/h。7月份降雨量最大,占观测期内降雨总量的42.94%。穿透雨总量为...
采用定位观测的方法对大兴安岭北部白桦次生林降雨再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内共发生34场降雨,其中主要为小雨和中雨,降雨总量为465.8mm,平均降雨强度为1.45mm/h。7月份降雨量最大,占观测期内降雨总量的42.94%。穿透雨总量为392.55mm,占降雨总量的84.27%。随着雨量的增大,穿透雨量和穿透雨率均表现为暴雨>大雨>中雨>小雨。树干茎流总量为12.50mm,占同期总降雨量的2.68%。林冠截留总量为60.76mm,占同期大气降雨总量的13.04%。随着雨量的增加,林冠截留率呈减小的趋势。灌木截留总量为1.75mm,占降雨总量的0.37%。枯落物截留总量为58.97mm,占降雨总量的12.66%,枯落物层截留特征与林冠层和灌木层均不同。降雨通过白桦林林冠、灌木、枯落物各层截留后,进行重新分配,从林冠到枯落物各层截留总量为26.07%,有73.93%的降雨进入土壤层,用于补充土壤水分、下渗或产生径流。降雨特征和各层截留特征是白桦次生林降雨再分配特征的重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白桦次生林
降雨再分配
灌木层
截留
枯
落
物
层
截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评价
被引量:
12
7
作者
李凯
王根绪
+2 位作者
孙向阳
张鑫玉
李金龙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17-2227,共11页
本研究整理了2009—2018年西南地区森林冠层、枯落物站点研究结果,并结合3种模型(冠层截留、枯落物截留和土壤蓄水模型),从林冠截留、枯落物截留以及土壤蓄水量3方面综合评估西南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最后分析水源涵养时空变异性。结...
本研究整理了2009—2018年西南地区森林冠层、枯落物站点研究结果,并结合3种模型(冠层截留、枯落物截留和土壤蓄水模型),从林冠截留、枯落物截留以及土壤蓄水量3方面综合评估西南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最后分析水源涵养时空变异性。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2009—2018年)年均水源涵养为(1101.54×10^(8)±313.15)m^(3),其中,林冠截留占24.57%、枯落物截留占1.61%、土壤蓄水量占73.82%。(2)西南地区混交林面积最大,水源涵养贡献率高达44.04%;单位面积上落叶阔叶林水源涵养最大[(4228.57±2325.71)t/hm^(2)]。(3)随着海拔升高,水源涵养先增大后减小,在海拔1000~1500 m达到最大。本研究结果可以服务于未来的西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西南地区
水源涵养
林冠
截留
枯落物截留
土壤蓄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半干旱沙地樟子松林降雨再分配特征
被引量:
7
8
作者
孙姗姗
刘新平
+7 位作者
王翠萍
张铜会
何玉惠
吕朋
车力木格
张腊梅
王明明
程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9-117,共9页
森林植被的降雨再分配过程是影响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于2018年5-8月观测27 a生樟子松人工林降雨再分配特征,探究降雨再分配的比例变化对林地水分平衡的影响机制,分析、量化林内穿透雨、林冠截留、树干径...
森林植被的降雨再分配过程是影响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于2018年5-8月观测27 a生樟子松人工林降雨再分配特征,探究降雨再分配的比例变化对林地水分平衡的影响机制,分析、量化林内穿透雨、林冠截留、树干径流、枯落物层入渗部分产生的阈值。结果表明:樟子松林内穿透雨量占同期降雨量的86.45%,穿透雨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降雨量>0.63 mm时产生穿透雨;林冠截留量和树干径流量分别占降雨量的10.44%和2.54%,树干径流量与降雨量之间呈正线性关系,降雨量>1.19 mm时,产生树干径流;枯落物层截留量占降雨量的12.37%,枯落物层截留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枯落物在0~24 h内平均吸水速率为1.83 mm·h^(-1),其最大持水量为3.23 mm,并且枯落物层截留量占其最大持水量的42.37%。从林冠到枯落物各层截留总量为25.35%,其中有74.65%的雨水最后从枯落物层入渗进入地表,用于补充土壤水分、下渗或补充地下水。半干旱沙地樟子松林可以有效地发挥截留降雨、贮存雨水的功能,继而改善沙地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的有效补给量,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林
降雨再分配
冠层
截留
枯
落
物
层
截留
科尔沁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贡嘎山暗针叶林枯落物截留特征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季冬
关文彬
谢春华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2期86-9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3067167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G2000046807)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培养基金
文摘
采用现场模拟法和浸泡法观测贡嘎山不同演替阶段的暗针叶林群落枯落物截留、枯枝落叶层的最大持水量和林内枯落物的截留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型的枯落物截留量与林外降雨量有不同程度的线性相关关系,而与林内降雨量存在幂函数关系。同林型内,由于枯落物数量、组成成分与分解程度等不同,其持水能力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过熟林中枯落物吸水饱和时间最短,最大持水率最低,枯落物与林下苔藓层混杂在一起,截留水分的能力相对较弱;幼龄林中枯落物饱和需要时间最长,最大持水率也最高,对林下降雨的再分配作用也相应最大。同时,枯落物层的截留作用及截留量的大小,除与枯枝落叶层的数量和质量相关外,也与枯落物的湿润程度相关。
关键词
暗针叶林
枯落物截留
林型
持水能力
贡嘎山
Keywords
dark coniferous forest
litter interception
forest types
water-holding capacity
Gongga Mountain
分类号
S71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油松人工林枯落物截留雨量模拟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尹准生
孙长忠
赵明扬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7-42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人工植被水分生态环境效应规律研究"(30170769)
文摘
为建立合适的枯落物截留雨量预估模型,利用2008—2011年定位观测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油松人工林枯落物对降雨的截留与林外降雨量(P)、林内穿透雨量(TF)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研究;运用Bootstrap方法,对模型进行参数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枯落物截留与林内外降雨量均可用非线性模型Ic=a Pb进行回归模拟,回归方程分别为Ic=0.499P0.627和Ic=0.717TF0.513。该模型不仅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且拟合方程参数稳定性良好,经检验方程均达到显著性要求,可用于预估该区域油松人工林的枯落物截留量。
关键词
油松
回归分析
BOOTSTRAP方法
枯落物截留
Keywords
Pinus tabulaeformis
regression analysis
Bootstrap
litter interception
分类号
S791.25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贡嘎山枯落物降雨截留试验及其水文效应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櫹橦
吴勇
陈盟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试验室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92,11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30634)
文摘
选用贡嘎山东坡成熟针叶林、未成熟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4种林下枯落物进行人工降雨试验,研究1~80 m^2尺度下枯落物对降雨的截留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其截留过程的水文效应特征。研究发现,各枯落物截留量在不同面积尺度下随试验面积S的增大呈递增趋势;单位面积截留率r随试验面积S的增大呈指数递减趋势;枯落物截留降雨产生的迟滞效应有利于森林水土保持。在分析枯落物天然含水率、截留能力与面积尺度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贡嘎山东坡枯落物对降雨的优化截留模型。
关键词
枯落物截留
水文效应
迟滞效应
水土保持
贡嘎山
Keywords
forest litter interception
hydrological effect
hysteresis effect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Gongga Mountain
分类号
S715-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降雨过程中不同密度枯落物对各土层含水率动态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陈佩岩
马岚
梅雪梅
张栋
薛孟君
孙一惠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3-101,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17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9004).
文摘
【目的】以晋西黄土区典型油松林及刺槐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该区建设水源涵养林及水土保持林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方法】分别选取对应林分3种密度枯落物后进行野外人工降雨,并对其覆盖下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 cm、100~120 cm 6个土层含水量实时监测。【结果】(1)在同一雨量级别下,当枯落物覆盖密度增加时,其在降雨过程中的截留量以及枯落物最终达到饱和截留量的时间也随之增加;此外,随着降雨试验的进行,截留率随之减小,且其随枯落物的密度增加而升高。(2)降雨过程中,随着枯落物密度的增加,两种林地上层土壤(0~60 cm)的含水率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其中0~20 cm土层含水率对降雨的响应最为直接和迅速,而20~40 cm与4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变化有一定的滞后和延长,较深层(60~1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对降雨过程几乎无响应过程。(3)降雨结束后,各深度土层的含水率均表现出随时间的持续缓慢减小;降雨结束24 h内,裸地及各密度枯落物覆盖下的土壤含水量最高均出现在0~20 cm层;当入渗48 h后,裸地土壤含水量最高则出现在20~40 cm土层,但是对于有枯落物覆盖的土壤,0~20 cm土层含水率在降雨结束48 h内始终最高,并且随着密度的增加其随时间延续而减小的幅度越小。【结论】截留量、截留率与降雨历时(降雨量)均符合幂函数关系(R2>0.9);在降雨前后及过程中,不同密度枯落物对其覆盖下的土壤含水率有较大影响;不同深度土层含水率对降雨响应差异显著。
关键词
枯
落
物
密度
人工降雨
枯落物截留
土层含水率
Keywords
litter density
artificial rainfall
interception of litter
moisture content in soil layer
分类号
S714.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西亚高山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截留水文效应
被引量:
24
5
作者
孙向阳
王根绪
吴勇
柳林安
刘光生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01-50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30634)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309)
文摘
截留是水文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水文功能是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方面,林冠和枯落物截留实现对大气降水的二次分配过程。为深入认识生态系统截留的水文效应,采用野外观测和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008年和2009年5—10月贡嘎山亚高山峨眉冷杉中龄林、峨眉冷杉成熟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冠层枯落物截留能力。结果表明,峨眉冷杉中龄林2008年林冠截留率为20.9%,针阔混交林2008年和2009年林冠截留率分别为23.0%和23.6%,林冠截留率的年际间变化不大,林冠截留主要受到降雨特征影响。3种林型枯落物饱和持水能力分别为5.1、5.1和5.7 mm,显著高于林冠的饱和持水能力,但由于冠层的截留蒸发速率较高,林冠截留蒸发仍是生态系统截留蒸发的主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贡嘎山
林冠
截留
枯落物截留
水文效应
Keywords
Mountain Gongga
canopy interception
forest litter interception
hydrological effect
分类号
S71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兴安岭北部白桦次生林降雨再分配特征研究
被引量:
15
6
作者
田野宏
满秀玲
刘茜
李奕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9-11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兴安岭森林流域水文过程对植被和气候变化的响应"(31170420)
文摘
采用定位观测的方法对大兴安岭北部白桦次生林降雨再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内共发生34场降雨,其中主要为小雨和中雨,降雨总量为465.8mm,平均降雨强度为1.45mm/h。7月份降雨量最大,占观测期内降雨总量的42.94%。穿透雨总量为392.55mm,占降雨总量的84.27%。随着雨量的增大,穿透雨量和穿透雨率均表现为暴雨>大雨>中雨>小雨。树干茎流总量为12.50mm,占同期总降雨量的2.68%。林冠截留总量为60.76mm,占同期大气降雨总量的13.04%。随着雨量的增加,林冠截留率呈减小的趋势。灌木截留总量为1.75mm,占降雨总量的0.37%。枯落物截留总量为58.97mm,占降雨总量的12.66%,枯落物层截留特征与林冠层和灌木层均不同。降雨通过白桦林林冠、灌木、枯落物各层截留后,进行重新分配,从林冠到枯落物各层截留总量为26.07%,有73.93%的降雨进入土壤层,用于补充土壤水分、下渗或产生径流。降雨特征和各层截留特征是白桦次生林降雨再分配特征的重要影响因子。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白桦次生林
降雨再分配
灌木层
截留
枯
落
物
层
截留
Keywords
greater Xing'an mountains
Betula platyphylla secondary forest
rainfall redistribution
shrublayer interception
litter interception
分类号
S715.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评价
被引量:
12
7
作者
李凯
王根绪
孙向阳
张鑫玉
李金龙
机构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山区河流保护与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17-2227,共11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A类项目(XDA230902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790431)资助。
文摘
本研究整理了2009—2018年西南地区森林冠层、枯落物站点研究结果,并结合3种模型(冠层截留、枯落物截留和土壤蓄水模型),从林冠截留、枯落物截留以及土壤蓄水量3方面综合评估西南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最后分析水源涵养时空变异性。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2009—2018年)年均水源涵养为(1101.54×10^(8)±313.15)m^(3),其中,林冠截留占24.57%、枯落物截留占1.61%、土壤蓄水量占73.82%。(2)西南地区混交林面积最大,水源涵养贡献率高达44.04%;单位面积上落叶阔叶林水源涵养最大[(4228.57±2325.71)t/hm^(2)]。(3)随着海拔升高,水源涵养先增大后减小,在海拔1000~1500 m达到最大。本研究结果可以服务于未来的西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西南地区
水源涵养
林冠
截留
枯落物截留
土壤蓄水量
Keywords
forest ecosystem
Southwest China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 canopy interception
litter interception
soil water storage
分类号
S718.5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半干旱沙地樟子松林降雨再分配特征
被引量:
7
8
作者
孙姗姗
刘新平
王翠萍
张铜会
何玉惠
吕朋
车力木格
张腊梅
王明明
程莉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奈曼沙漠化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大学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
甘肃省通渭县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9-117,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0506706,2016YFC05009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076)
+1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项目:库伦旗草牧业-肉牛养殖一体化脱贫与产业发展模式试验示范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课题(Y749BJ1001)。
文摘
森林植被的降雨再分配过程是影响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于2018年5-8月观测27 a生樟子松人工林降雨再分配特征,探究降雨再分配的比例变化对林地水分平衡的影响机制,分析、量化林内穿透雨、林冠截留、树干径流、枯落物层入渗部分产生的阈值。结果表明:樟子松林内穿透雨量占同期降雨量的86.45%,穿透雨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降雨量>0.63 mm时产生穿透雨;林冠截留量和树干径流量分别占降雨量的10.44%和2.54%,树干径流量与降雨量之间呈正线性关系,降雨量>1.19 mm时,产生树干径流;枯落物层截留量占降雨量的12.37%,枯落物层截留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枯落物在0~24 h内平均吸水速率为1.83 mm·h^(-1),其最大持水量为3.23 mm,并且枯落物层截留量占其最大持水量的42.37%。从林冠到枯落物各层截留总量为25.35%,其中有74.65%的雨水最后从枯落物层入渗进入地表,用于补充土壤水分、下渗或补充地下水。半干旱沙地樟子松林可以有效地发挥截留降雨、贮存雨水的功能,继而改善沙地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的有效补给量,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
关键词
樟子松林
降雨再分配
冠层
截留
枯
落
物
层
截留
科尔沁沙地
Keywords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precipitation redistribution
canopy layer interception
litter layer interception
Horqin Sandy Land
分类号
S71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贡嘎山暗针叶林枯落物截留特征研究
季冬
关文彬
谢春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油松人工林枯落物截留雨量模拟研究
尹准生
孙长忠
赵明扬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贡嘎山枯落物降雨截留试验及其水文效应
王櫹橦
吴勇
陈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降雨过程中不同密度枯落物对各土层含水率动态影响
陈佩岩
马岚
梅雪梅
张栋
薛孟君
孙一惠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川西亚高山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截留水文效应
孙向阳
王根绪
吴勇
柳林安
刘光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大兴安岭北部白桦次生林降雨再分配特征研究
田野宏
满秀玲
刘茜
李奕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西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评价
李凯
王根绪
孙向阳
张鑫玉
李金龙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半干旱沙地樟子松林降雨再分配特征
孙姗姗
刘新平
王翠萍
张铜会
何玉惠
吕朋
车力木格
张腊梅
王明明
程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