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ZnO影响下丹江口水库消落区锈病对枯落叶分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
1
作者 杨锦霞 张成 +5 位作者 汪小溪 周俊容 张涵琪 鲍文华 叶如梦 田锴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5-675,共11页
大型水库消落区植物枯落物的分解常发生在水体内,是水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组成过程。为了解植物病害和水环境污染对消落区植物分解过程的影响,本研究构建微宇宙实验模拟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锌(ZnO)污染,通过测定丹江口水库消落区... 大型水库消落区植物枯落物的分解常发生在水体内,是水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组成过程。为了解植物病害和水环境污染对消落区植物分解过程的影响,本研究构建微宇宙实验模拟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锌(ZnO)污染,通过测定丹江口水库消落区不同锈病程度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枯落叶在水体中的分解速率、酶活性和养分释放特征,探究锈病和纳米ZnO对枯落物分解和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锈病严重的芦苇枯落叶分解得更快,而纳米ZnO普遍抑制分解进程,且高浓度(200 mg·L^(-1))污染的抑制作用最强,中、低浓度(100 mg·L^(-1)和20 mg·L^(-1))污染仅对感染锈病程度较低的正常叶的分解进程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分解相关的水体胞外酶酶活性受纳米ZnO浓度、锈病和分解时间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纳米ZnO污染和锈病降低了分解过程中水环境的pH值,增加了水体可溶性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本研究结果为消落区植物锈病和纳米ZnO对水体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及水生态安全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锈病 纳米氧化锌 丹江口水库 消落区 枯落叶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上游不同树种林地客土混合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和枯落叶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增文 高文俊 +3 位作者 潘开文 张丽萍 杜红霞 高祥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149-4156,共8页
人工纯林的长期经营会引发连栽障碍,影响森林的可持续发展,解决途径是引进更新树种形成混交林。为了指导四川岷江上游人工纯林更新树种和混交比例的选择,尝试通过针阔叶树种林地腐殖质土壤及其枯落物的客置和混合原位培养试验,探讨... 人工纯林的长期经营会引发连栽障碍,影响森林的可持续发展,解决途径是引进更新树种形成混交林。为了指导四川岷江上游人工纯林更新树种和混交比例的选择,尝试通过针阔叶树种林地腐殖质土壤及其枯落物的客置和混合原位培养试验,探讨不同树种种间关系的协调性。结果表明:(1)连香树、云南松和云杉林地经过各种客土混合后酶活性普遍都有所提高,而在糙皮桦林地,经云南松土壤客土混合后酶活性普遍有所下降,经云杉土壤客土混合后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蔗糖酶活性却有所下降;(2)连香树和云南松林地经过各种客土混合后,加速了c和N由枯落物进入土壤,而在糙皮桦和云杉林地经过各种客土混合后,促进了N从枯落物和有机质矿化分解进入土壤的过程,但却会对有机c进入土壤产生抑制作用;(3)所有不同针阔叶树种林地经土壤客土混合后,对原有土壤的酸碱性起到中和的作用,即原来的阔叶林地土壤向偏酸性方向发展,而原来的针叶林地土壤向偏碱性方向发展;(4)所有不同树种林地的客土混合对枯落叶分解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连香树林地的LM0.15—0.50和LY0.15—0.35、糙皮桦林地的HM0.15和HY0.15—0.50、云南松林地的ML0.15—0.50和MH0.35—0.50、云杉林地的YL0.35—0.50和YH0.35类型是相对较好的选择,可作为确定更新树种和混交比例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香树 糙皮桦 云南松 云杉 种间关系 土壤生物化学 枯落叶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种林(果)粮间作树种枯落叶分解对玉米的化感效应 被引量:15
3
作者 田楠 刘增文 时腾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0-1008,共9页
采用经混土分解120 d后的12种树种(杜仲、泡桐、杨树、元宝枫、柿树、桃树、花椒、核桃、杏树、枣树、苹果和梨树)枯落叶不同质量浓度水浸提液培养进行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试验,研究了林(果)粮间作树种对玉米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 采用经混土分解120 d后的12种树种(杜仲、泡桐、杨树、元宝枫、柿树、桃树、花椒、核桃、杏树、枣树、苹果和梨树)枯落叶不同质量浓度水浸提液培养进行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试验,研究了林(果)粮间作树种对玉米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从各树种枯落叶分解浸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综合作用来看,杜仲、花椒和梨树枯落叶对玉米的综合化感效应在各浓度下均表现为抑制作用,而泡桐、杨树、元宝枫、核桃、柿树、桃树、杏树和枣树枯落叶均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作用,苹果枯落叶浸提液在质量浓度20 mg.mL-1时促进了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所以,在选择与玉米进行林(果)粮间作树种配置时,杜仲、花椒和梨树应尽量避免,而泡桐、杨树、元宝枫、核桃、柿树、桃树、杏树、枣树和苹果可以选择为间作树种,但不宜配置过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果)粮间作 枯落叶分解 玉米 化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不同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效应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增文 杜良贞 +3 位作者 张晓曦 祝振华 袁娜 时腾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96-2602,共7页
混交林中不同树种枯落物混合分解是否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是评价种间关系和混交适宜性的重要依据之一。以黄土高原主要树种为对象,通过室内枯落叶混合分解模拟试验,结果表明:(1)沙棘、白榆、柠条和小叶杨枯落叶分解最快(周转期1 a左右),... 混交林中不同树种枯落物混合分解是否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是评价种间关系和混交适宜性的重要依据之一。以黄土高原主要树种为对象,通过室内枯落叶混合分解模拟试验,结果表明:(1)沙棘、白榆、柠条和小叶杨枯落叶分解最快(周转期1 a左右),其次为旱柳、侧柏和白桦枯落叶(周转期略大于1 a),紫穗槐、辽东栎和刺槐枯落叶分解稍慢(周转期1.5 a左右),而樟子松、落叶松和油松枯落叶分解最慢(周转期略大于2 a)。(2)对于针叶树,与油松枯落叶混合,存在明显促进分解作用的是侧柏、落叶松,其次是白桦、沙棘和刺槐;与樟子松枯落叶混合,存在明显促进分解作用的是落叶松、侧柏、沙棘、白榆,其次是柠条、紫穗槐和小叶杨,而存在明显抑制分解作用的是刺槐,其次是白桦和辽东栎;与落叶松枯落叶混合,存在较明显促进分解作用的是白榆、白桦和辽东栎,存在较明显抑制作用的是刺槐;紫穗槐与侧柏枯落叶混合存在较明显的抑制分解作用。(3)对于阔叶树,与小叶杨枯落叶混合,存在较明显促进分解作用的是紫穗槐,其次是辽东栎和刺槐;与刺槐枯落叶混合,存在较明显促进分解作用的是白榆和沙棘,存在明显抑制分解作用的是柠条,其次是辽东栎和白桦;与白桦枯落叶混合,存在较明显促进分解作用的是辽东栎和紫穗槐,存在较明显抑制分解作用的是柠条;白榆与辽东栎、旱柳枯落叶混合均存在较明显的促进分解作用,而白榆与柠条枯落叶混合存在较明显的抑制分解作用;紫穗槐与旱柳、沙棘枯落叶混合均存在较明显的促进分解作用,而紫穗槐与柠条枯落叶混合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枯落叶分解 种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柏与其他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养分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晓曦 刘增文 +1 位作者 祝振华 杜良贞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8-185,共8页
以黄土高原的主要人工林树种侧柏为对象,通过采集侧柏及其他拟混交的8个树种的当年枯落叶,以无林荒草地腐殖质层土壤作为分解介质,在室内将侧柏与不同树种枯落叶剪碎后以一定比例混合装入尼龙网袋并埋入盛土培养钵中,进行恒温恒湿下连续... 以黄土高原的主要人工林树种侧柏为对象,通过采集侧柏及其他拟混交的8个树种的当年枯落叶,以无林荒草地腐殖质层土壤作为分解介质,在室内将侧柏与不同树种枯落叶剪碎后以一定比例混合装入尼龙网袋并埋入盛土培养钵中,进行恒温恒湿下连续345 d分解培养试验,测定分解前后枯落叶质量及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枯落叶分解释放养分元素中,K最活跃而易于释出,P一般比较迟钝而难以释出,C、N居中并具有一定的释出同步性,且各种养分的周转期约为1~2 a。(2)与侧柏枯落叶混合分解后,在对C释放的影响中白榆表现为促进作用,紫穗槐、白桦和辽东栎表现为抑制作用;在对N释放的影响中小叶杨表现为促进作用,白桦、辽东栎和紫穗槐表现为抑制作用;在对P释放的影响中除小叶杨、白榆不明显之外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在对K释放的影响中白榆表现为促进作用,紫穗槐表现为抑制作用。(3)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C、N、P、K释放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与侧柏枯落叶混合分解后总体上促进养分释放的树种以白榆、小叶杨最显著,其次为柠条和辽东栎;而总体上抑制养分释放的树种以紫穗槐的作用最强,白桦、沙棘和刺槐的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 落叶混合分解 养分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与其他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养分释放的影响
6
作者 张晓曦 刘增文 +2 位作者 杜良贞 祝振华 许加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6-120,125,共6页
以黄土高原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针叶人工林树种油松为对象,研究采集油松及其他拟混交的9个树种的当年枯落叶,以无林荒草地腐殖质层土壤作为分解介质,在室内将油松分别与不同树种枯落叶以一定比例混合后装入尼龙网袋并埋入盛土培养钵中... 以黄土高原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针叶人工林树种油松为对象,研究采集油松及其他拟混交的9个树种的当年枯落叶,以无林荒草地腐殖质层土壤作为分解介质,在室内将油松分别与不同树种枯落叶以一定比例混合后装入尼龙网袋并埋入盛土培养钵中,恒温恒湿下连续进行345d分解培养试验,测定分解前后枯落叶质量及养分含量的变化,探讨油松与其他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养分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所有10个树种中,油松枯落叶的N、P和K含量最低,而C含量、C/N和C/P最高,属于枯落叶基质质量较差的树种;油松枯落叶除了K、Ni之外,其他C、N、P、Cu、Zn、Cd均释放最慢;在枯落叶分解过程中,大量元素整体上较微量元素容易释出,其中,大量元素中K最活跃而易释出,P比较迟钝而难释出,C、N居中并具有一定的释出同步性;微量元素中Zn最为活跃而易释出,其次是Cd和Cu,Ni一般较迟钝而难释出。(2)不同树种枯落叶分别与油松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各种养分释放有明显促进作用的分别为:落叶松和白桦对C;柠条、白桦、白榆、沙棘和辽东栎对N;小叶杨、白桦、刺槐、沙棘和柠条对P;白桦、沙棘和紫穗槐对Cu;白桦和紫穗槐对Zn;白榆对Ni;落叶松、刺槐、白桦和白榆对Cd。(3)根据对所有养分释放影响的综合分析,与油松枯落叶混合分解总体上可明显促进养分释放的树种为白桦,其次为落叶松和沙棘;总体上可明显抑制养分释放的树种为小叶杨,其次为辽东栎和柠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落叶混合分解 养分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与其他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微量元素释放的影响
7
作者 杜良贞 刘增文 +1 位作者 祝振华 李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76,83,共7页
【目的】检测刺槐分别与其他10个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后是否对Cu、Zn、Ni和Cd等微量元素的释放产生促进作用,从微量元素的角度研究刺槐与拟混交树种的种间养分关系,为刺槐混交林的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黄土高原,于秋末冬初... 【目的】检测刺槐分别与其他10个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后是否对Cu、Zn、Ni和Cd等微量元素的释放产生促进作用,从微量元素的角度研究刺槐与拟混交树种的种间养分关系,为刺槐混交林的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黄土高原,于秋末冬初采集刺槐及其他10个树种的当年枯落叶,并剪成1cm大小的碎片或长1cm的短针叶,同时采集无林荒草地腐殖质层(0~20cm)土壤作为介质,在室内相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尼龙网袋埋土法连续345d进行枯落叶混合分解培养试验,并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AAS)测定枯落叶分解前后微量元素Cu、Zn、Ni、Cd的含量。【结果】枯落叶分解过程中,Cu、Zn、Ni和Cd的释放速率均以柠条、小叶杨、沙棘、侧柏、辽东栎较快,周转期略大于1年。刺槐分别与小叶杨、白榆、沙棘枯落叶混合分解,对4种微量元素的释放均呈现出促进作用;而分别与樟子松、侧柏、白桦、柠条枯落叶混合分解,对4种微量元素的释放均呈现出抑制作用;刺槐分别与油松、华北落叶松枯落叶混合分解,对Cu的释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Zn、Ni、Cd的释放呈现出抑制作用;刺槐与辽东栎枯落叶混合分解,对Zn、Cd的释放有促进作用,而对Cu、Ni的释放有抑制作用。【结论】选择与刺槐枯落叶混合分解后能促进多数微量元素释放的树种进行混交,将有利于林地微量元素的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落叶混合分解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曹群根 罗佩韬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8-66,共9页
在两个试验点研究了3种林分立竹度和2种林分组成处理条件下毛竹林枯落叶分解的生化特性,结果表明,随分解过程,残留物及相邻表层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组成类群变化明显,并且受林分立竹度及组成等林分结构因子的影响较大,数量总体... 在两个试验点研究了3种林分立竹度和2种林分组成处理条件下毛竹林枯落叶分解的生化特性,结果表明,随分解过程,残留物及相邻表层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组成类群变化明显,并且受林分立竹度及组成等林分结构因子的影响较大,数量总体上表现为增加的趋势;组成上尽管细菌比例占绝对优势,但随分解过程有所下降,土壤酶活性行分解过程亦有显著变化,但各种酶活性的变化模式有所差异。与毛竹纯林相比,竹栎混交林的土壤酶活性较高。林地土壤酶活性与竹林立竹度相关,过氧化氢酶和脲酶在立竹处理2时较高,而蛋白酶和磷酸酶则在立竹处理1时较高。竹林土壤生化特性间及其与土壤养分含量、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等因子相关联,磷酸酶活性为准优特征,土壤全氮含量为准优因子,脲酶是综合反映,竹林土壤生化性质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土壤微生物学 枯落叶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秦岭山区典型人工林地腐殖质层土壤客土混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增文 段而军 +1 位作者 付刚 崔芳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引进更新树种形成混交林是解决人工纯林连栽障碍问题的根本途径,为了了解陕西秦岭山区日本落叶松、油松、灰楸和锐齿栎4种典型人工林树种混交的可行性,本项研究尝试通过不同针阔树种林地腐殖质层土壤的原位混合培养来模拟混交造林试验,... 引进更新树种形成混交林是解决人工纯林连栽障碍问题的根本途径,为了了解陕西秦岭山区日本落叶松、油松、灰楸和锐齿栎4种典型人工林树种混交的可行性,本项研究尝试通过不同针阔树种林地腐殖质层土壤的原位混合培养来模拟混交造林试验,从土壤生物化学和枯落叶分解的角度探讨了4种树种种间关系的协词性。结果表明:(1)在针叶林地引入阔叶林树种后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和原林地枯落叶年分解速率的提高,而且随着引入阔叶树种比例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引入树种灰楸的作用大于锐齿栎;(2)在阔叶林地适量引入针叶树种后虽然也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和原林地枯落叶年分解速率的提高。但是随着引入针叶树种比例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引入树种油松的作用大于落叶松;(3)从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和枯落叶分解的角度综合表明,4种典型人工林树种的针阔种间关系均表现为协调,而且油松与灰楸的种间协调性最好,其次为落叶松与灰楸、油松与锐齿栎,而落叶松与锐齿栎的种间协调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种间关系 土壤生物化学 枯落叶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典型人工纯林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及其对外源性C,N干扰的响应
10
作者 刘增文 段而军 +2 位作者 付刚 崔芳芳 高文俊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8-155,共8页
Unique species of tree,selective nutrients absorption and special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pure plantation may lead to soil degradation.So study on the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and its reaction to external ... Unique species of tree,selective nutrients absorption and special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pure plantation may lead to soil degradation.So study on the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and its reaction to external C and N disturbances of pure plantation can theoretically direct the nutrients management of forestland and control of soil degradation.According to fix-positional soil sampling,determining and field disturbance experiments in 4 typical pure plantation of larix kaempferi,Pinus tabulaeformis,Catalpa fargesii and 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 in Qinling Mountain,we can get following conclusions:Contents of organic-C,total N,enzyme activities of urease,amounts of microbes and contents of micro-biomass C and N in soil of broad-leaved forests are all more than its of needle-leaved forests except for enzyme activities of sucrase and catalase.External fertilization of C(cane sugar)can popularly raise the enzyme activities of urease,sucrase and catalase,amounts of microbes and contents of micro-biomass C and N,and rates of litter decomposition of planted forests(both needle-leaved forests and broad-leaved forests).External fertilization of N(urea)can raise the enzyme activities of urease,amounts of microbes and contents of micro-biomass C and N,and rates of litter decomposition of needle-leaved forests,but lower the involved biochemical indices of broad-leaved forests.In summary,as a whole,broad-leaved forests are conductive to soil improvement,whereas,needle-leaved forests are harmful.Both C and N are limited nutrients for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eedle-leaved forests,whereas,only C is limited for broad-leaved forests,and N is not lack,more N has no good but is harmf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土壤生物化学 枯落叶分解 C N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